APP下载

向儿童学习

2013-08-15

未来教育家 2013年12期
关键词:泥巴美术课儿歌

秦 波

重庆市人和实验学校教师

从我开始从事美术教育的那天起,我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究竟怎样去教孩子们学习美术。

美术教育并不仅仅是教孩子们学习怎样去画画,而是要教会孩子们怎样去体味生活,感悟生活。素质教育的提出让我们欣喜不已,孩子们终于摆脱了一种陈旧的教育观念,我开始了新的教育探求。我认真地思考美术教育的前行方向,也常常因为一些无法排解的教育问题而彻夜难眠。在无数个漫长的思维之旅中,我越来越觉得有一个问题必须重新定位。这个问题就是如何让美术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知道自己的职责,我面对的是一群单纯而可爱的孩子,而不是急于求成的工匠。孩子们学习美术未必就是为了画画,他们和工匠不同,他们学习和实践都没有一个具体的功利的目的。他们不像工匠那样为名为利而作画,而是完全从属于内心的自我抒发,没有特定的背景,更不会迎合谁的口味。我努力寻找真正适合儿童成长的美术教育方向。

在一次次教育实践中,我发现了孩子们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是多年前我在一所乡村小学教书时发生的故事。学校设施简陋,教学条件远远达不到教学标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采取一些激发孩子们兴趣的方法来上美术课?

当我提出想带孩子们去野外上美术课的想法时,我清晰地看见了他们脸上突现的兴奋与激情。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学校外面的一处田野里,看到了河畔被水浸湿的泥巴。对!玩泥巴!我们不是没有设备吗?这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一草一木不都是美术课的绝好设施吗?孩子们两手沾满了泥巴,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捏起了泥塑。我也和他们一样,尽情地把玩着手中的泥巴,力求尽善尽美地创造出理想的作品。当然,孩子们的头脑里当时并没有这个概念,只是尽情发挥着自己的创造力,有的一声不响地捏着,有的凑过头来献计献策,玩得不亦乐乎!其实,我并没有想从这堂课中得到什么意外的收获,但我确实得到了。孩子们的作品简直就是一件件创意独特的艺术品,每一件泥塑上都凝结着无与伦比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的舞台,为我们培植成长的土壤,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教育梦想!”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中,摊开日记本,在上面写道:“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他们的身上散发着最伟大艺术家的创作灵性!我要向儿童学习,他们的童心中隐藏着无限的艺术资源……”

从那天开始,我便逐渐改变了自己对美术教育的看法。我有信心将美术教育做好,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那就是孩子们的童心!童心的伟大并不是因为它的幼稚,而是因为它的单纯。于是,我把“向儿童学习”作为我工作和生活的训诫格言。我时时奉行着这一训言,并为它的发展做更为理性的思考和探索。

我在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从事儿童绘画教育的老师们,从事的是一项最‘危险’的工作,怎样才能使孩子们多多地保持纯真的天性又能健康地成长,是个大问题。让我们面对孩子,去掉任何敷衍和粗糙的心理,用万分的尊重和神圣之心,爱儿童、理解儿童、欣赏儿童、帮助儿童。天底下,没有比亲近儿童更容易让人获得幸福并活得有意义的事了。”这段话带给我的感动远远超过了对它的思考。因为我发现在当前的教育观念下,有人和我一样被儿童伟大的艺术创造力而深深地感染了。

所有的教育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求之路,没有死板的标准也没有绝对的权威。美术教育更是如此,艺术本身就不应该有绝对的评判标准。而我们常常是人为地给艺术加上了种种限制,也不辨臧否地拥戴权威,甚至用世俗的眼光来评判艺术。这些行为和理念反映出的不是艺术的堕落而是审美者的堕落。然而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注意到儿童的眼光,我们只会用定了型的思维来评价艺术的得失,却忘了艺术的品位并不等于评判者的品位。我相信,我们过去严重忽略了孩子们的艺术视角。对待孩子们的作品,我们通常都是不置褒贬地付之一笑,根本不把它们当作审美的对象,因为他们连最基本的模仿能力都没有。但艺术不能用“像与不像”的二元对立标准来衡量。

在学校,我用自己的行动向孩子们证明我向他们学习的虔诚。我不敢贸然地充当老师这个角色,因为我知道自己心中深埋着的理念是“向儿童学习”。如果我无法被他们平等地认可,我便会永远地被他们拒之门外。如果我不放下老师的架子走近他们,虽然他们依旧叫我老师,可我从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因为假如我不能和孩子们敞开心扉地交流,他们在学习和创作中便会受到诸多拘束,而不能真正地把自己的童真融化在艺术中。

我不让学生叫我老师,而让他们叫我大朋友。目的就是想和他们走得更近,因为社会上种种潜在的道德规则让他们不得不对成人的世界严加防范。我只有从精神上打动他们,真正让他们感受到我们之间的平等与和谐,才可能获得成功——这一成功既包括美术教育的成功,也包括实践“向儿童学习”理念的成功。看着一张张天真而稚气的脸,听见他们会心的笑声,我的心里无比激动。我想起在农村时我给孩子们编的一首儿歌《大朋友与小朋友》,那时我也像现在这样让孩子们叫我大朋友,可农村的孩子毕竟有些羞涩,觉得不好意思。于是我就编了这首儿歌并教会他们唱,唱着儿歌,我们的心渐渐地靠在了一起。

猜你喜欢

泥巴美术课儿歌
小泥巴变变变
美术课
泥巴怪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睡觉儿歌
趣味美术课
怎样让美术课更生动有趣
儿歌绝唱
七月的儿歌
泥巴泥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