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析病句有妙招

2013-08-15

文教资料 2013年36期
关键词:小类语病病句

李 斌

(五华县安流中学,广东 五华 514437)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使学生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结合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对句子的要求之一是“辨析并修改病句”,并指出病句的类型为六大类,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从1991年开始,病句的辨析或修改年年皆考。而近10年来,高考病句的考查多为客观题——只要求辨析,不要求修改,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的难度。但初中阶段的考纲却未要求考查句子成分,导致高中阶段的“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考查点的难度增加。事实证明,“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个知识点,是高考考点复习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诸多教师尚感困难,学生更感难上加难。

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古人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用一定的方法对付这个考点,是高中教师必备的技能。下面我就多年的经验,与同行共勉。

一、巩固理解句子成分的知识

初中阶段的考纲并不考查句子成分,导致很多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知识缺陷,因此,巩固理解句子成分的知识很重要。因为这不但是应对辨析病句这个考点的需要,而且是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中的倒装句式(高考考点之一)的需要。

句子的基本成分有六种,如何落实,如何更适合学生理解和巩固,可采用歌诀加例子的教学方法。

1.歌诀记忆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碰到定补难划分,与谁密切就谁属。

状语还可置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让学生背诵记忆歌诀,尤其是“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一定要牢记于心,因为在文言倒装句式中时常用到。给学生解说:主语、谓语、宾语,为句子的“主干”;定语、状语、补语,为句子的“枝叶”。并且介绍各种成分的标示符号:主语用双横线,谓语用单横线,宾语用波浪线,定语用小括号,状语用中括号,补语用尖括号,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例子巩固

因涉及成分较多,为方便学生系统理解,所举例子尽量涵盖六种成分。多年来,我灵活应对,信手拈来,如:

国庆节前一天,得了一等奖的我和一个同窗多年的老同学满怀豪情地到新名流超市买了一部我梦想多时的红色的折叠跑车。

黑板上满满二行的文字,叫学生划出句子的各种成分,学生深感为难。但经教师的点拨、分析,学生豁然开朗。

先引导学生,例句中讲的最主要的信息是什么,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来。经讨论、引导,学生明白,句子的主干是:我买跑车。

然后结合歌诀,让学生逐一明白:“我梦想多时的”、“红色的”、“折叠”是修饰或限制“跑车”的,作“跑车”的定语;“得了一等奖的”修饰或限制“我”,作“我”的定语;“和一个同窗多年的老同学”、“满怀豪情地”、“到新名流超市”修饰或限制“买”,作“买”的状语;“一部”既可修饰或限制“跑车”,又可补充说明“买”的情况,即它既可归属定语,又可归属补语,但更靠近“买”,即与“买”关系更密切,所以归属补语为佳;“国庆节前一天”,以“,”分开,是表示时间的状语。

再解决学生疑点:“和”是连词还是介词。“我买”还是“我和同学买”,一是只有一部,二是我梦想多时的,三是和同学去只是我买的一种方式,是我偕同学一起去买而不是我一个人去买。

全句的成分标示为:[国庆节前一天],(得了一等奖的)我[和一个同窗多年的老同学][满怀豪情地][到新名流超市]买了〈一部〉(我梦想多时的)(红色的)(折叠)跑车。

只用一个例子,可谓一箭三雕,既让学生巩固理解句子成分,又让学生明白“和”字是连词还是介词的区别,为理解倒装句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妙招巧辨病句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语法错误或逻辑错误的句子。简单地说,就是有毛病的句子,或有问题的句子。

《考试说明》指出病句的类型为六大类: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但每一大类又分若干小类,超过50小类。不要说学习掌握50类情况,单就背诵这50种类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偏偏又不要求背诵这众多的情况类型,而是要融会贯通,诊断“病情”,开“处方”,这就使这一考点难上加难。

好在近年来的高考,病句的辨析为客观题——只要求辨析,不要求修改,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学生往往只能碰运气。经多年钻研总结,我认为,辨析病句有妙招,只需两步走。

第一步:运用压缩提干法,提取每一分句的主要信息,看搭配有无问题。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即压缩掉每一分句的“枝叶”(定状补等附加成分),把每一分句的“主干”(主谓宾等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达到化繁为简、搭配直观之效。

通过对每一分句压缩提干,很多语病会显露出来,一些选项被排除,离正确答案近了很多。在这一关,“替代法”是相当实用的“武器”,因为这能起到简化内容的作用,使判断达到相当直观的效果。尤其是在静默读题判断时,内心完全可用“谁”、“什么”、“哪里”等代替很多繁杂的内容。可惜很多学生就是不会用替代法压缩语句而判断不了语病。因此,学会用替代法对句子进行压缩提干,在辨析病句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结合一些高考实题对这一方法进行“实战演习”。

例①(2013广东卷):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B.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C.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D.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辨析如下:

A项通过压缩内容,提取主干后为:有……人强调,……是违法行为,法律……有明确规定。可看出每一分句都没有问题,暂定为正确答案。

B项压缩后为:为满足……需求,缓解……载客,……增加一列新车……运营。可看出“缓解……载客”因成分残缺而导致搭配有问题。判定B项有语病。

C项压缩后为:神木县属……过渡地带,……资源……分布在……,环境脆弱,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可看出前三个分句没问题,最后一分句“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因句式杂糅而显示出搭配上的问题,正常应为“短期内难以恢复”,或“难以一时恢复”。判定C项有语病。

D项压缩后为:……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以控制……现象。可看出前一分句因语序出错而显搭配问题,正常应为“一项关于……的禁令”,判定D项有语病。

通过以上辨析,B、C、D三项均有语病,所以A项为正确选项。

实践证明,压缩提干法,是判断语病的最佳方法,可谓是辨析病句的“重型武器”。

第二步:审视各分句内部或分句与分句之间有无逻辑、照应、歧义、重复、颠倒等问题。有些病句往往不是一步就能辨别对与错,必须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再审视各分句内部或分句与分句之间有无逻辑、照应、歧义、重复、颠倒等问题。虽然六大语病类型中有诸多不同的语病小类,但其实很多语病小类可归为逻辑、照应、歧义等范畴。如:

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中国戏曲在现代化进程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这属“语序不当”大类中的“分句位置不当”语病小类,正确的应该是先可喜一步,再整体进步,这完全可归为逻辑语病。

例②(2012广东卷):D.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辨析如下:

第一步,通过压缩内容,提取主干后为:……天气形势复杂,可能出现……洪水;……要求……,做到……,确保……安全。乍一看,各个分句都没什么问题。

第二步,再审视各分句内部或分句与分句之间有无问题。经过辨析,“做到……”这个分句内部存在逻辑顺序错误,应为“预警在前、排查在前、排险在前”。

例③(2010广东卷):A.“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辨析如下:

第一步,通过压缩内容,提取主干后为:……理念,经过……实践,证实……正确。初看,每一个分句似乎都没问题。

第二步,审视各分句之间,我们可以看清整个句子的逻辑:理念……证实正确。这样的句子显然是病句。正确的应该是“理念……证实是正确的”。

再用一些典型的非高考题加以说明:

例④: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辨析如下:

第一步,通过压缩提干,每一个分句都不存在问题。

第二步,审视各分句之间的关系,可看出整个句子出现问题:好坏、优劣、高低都是保证。

这属“搭配不当”大类中的“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语病小类。即“好坏、优劣、高低”是两面,“都是”为一面,这完全可归属于“照应”问题。

例⑤: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辨析如下:

第一步,压缩提干后,每一个分句都没有问题。

第二步,审视各分句之间的关系,可看出整个句子有问题:……,是……还是……,经济学家是否定的。

这属“表意不明”大类中的“指代不明”语病小类。即经济学家否定“只是嘴上说说”还是否定“要采取果断措施”,确实指代不明,而这却可以归为“歧义”问题。

例⑥:我的拙见,挣钱才是硬道理。

这属“成分赘余”大类中的“主语赘余”语病小类。“拙见”是“我的见解”之意,所以“我的拙见”归属“重复”问题是完全可以的。

例⑦: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这属“语序不当”大类中的“主客倒置”语病小类。正确的应该是:青年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却是很熟悉的,这是 “颠倒”问题。

另外,定语、状语、虚词(关联词)的位置不当,也可归为“颠倒”类。

《考试说明》指出的六大类语病本身存在非常复杂的情况,加之许多学生的语言使用又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没有系统而又操作性强的方法是难以驾驭辨析病句的。实践证明,学会“二步走”的妙招,掌握搭配、逻辑、照应、歧义、重复、颠倒等六种情况,无论是在平时练习还是在高考中,对付病句的辨析都是可行而又高效的。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艾伯特·詹奥吉指出:“创造就是和别人看同样的东西却能想出不同的事情。”一代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愿广大教师勤于探索、善于总结,创造出更多的妙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孙春成.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猜你喜欢

小类语病病句
单座物流车专利布局分析
汽车智能驾驶领域专利布局分析
师生讨论改病句
浙江配电网物资标准化研究与应用
省略主语不是语病
——也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处“语病”
高考病句辨识的两大抓手
2014年高考病句题归类解析
媒体常见语病辨析六例
抓住特定词语辨语病——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
2013年高考语病题分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