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透析

2013-08-15谢晶仁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文明人类生态

谢晶仁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3)

当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我国正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良好的双赢。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意义十分重大。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的庄重承诺,是中国对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还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涵义及特点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了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更是时代的选择,还是社会的呼唤。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就是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适应。在原始社会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只能是被动的适应,盲目的崇拜自然、顺从自然,人类对自然生态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威胁,也没有接受自然界的惩罚,形成了所谓的“原始文明”。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被动适应自然转向主动适应自然,于是形成了所谓的“农业文明”。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人类对自然发起了主动挑战,甚至萌发了“人定胜天”的错误思想,开始不自觉地征服和改造自然,结果是生态环境被无情的破坏。正是由于这样,自然界也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各种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现代社会后,人类逐渐掌握了变革自然的能力,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了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形成了所谓的“工业文明”。但是,那种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却是前所未有的。这不仅是在断子孙的路,也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后患,以至于自然界不断对人类进行无情的报复,旱涝灾害、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温室效应等现象接连不断。事实反复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会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之间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观既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反思,也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的反思,并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既顺应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潮流,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人类通过生产实践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由此积累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这些财富被冠之以“文明”的称号,折射出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强大。随着自然世界转化为人类世界的脚步加快,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掠取,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及资源的耗竭,长此以往,人类社会的继续发展必将受到来自自然的阻碍和报复。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其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基础,为生态文明提供物质、制度和精神保障。同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以及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对能源资源的消费和需求越来越大,各类污染物的产生量也随之增多,这使生态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了。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必须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实现国内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什么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就会提高到什么层次。没有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有的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盲目追求所谓的“政绩”,结果是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压力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为盲目的浪费,过度的开采和使用能源资源,使许多能源资源变得越来越有限了。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如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以经济发展为目标而无视生态破坏,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真正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3]生态安全是保证自然系统、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协调地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具备自然系统的生态潜力与自然资源、生物圈整体自我调节能力,满足自然与文明环境下的“自然——技术——人”系统状态。生态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问题。其中,全球变暖,已经逐渐开始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量增大,非洲等一些地区的降水量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如厄尔尼诺、干旱、雷暴、冰雹、洪涝、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几乎全球90%的自然灾害与气候事件存在关联。由此可以看出,全球变暖是一场世界性的灾难,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必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量,把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量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滥用和破坏,避免用高耗能来求得高增长,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并驾齐驱的。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已成为钢铁、煤炭、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氧化铝、铁矿石等资源的消耗量巨大。我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一)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不但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而且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对经济社会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也是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则将更加沉重,资源开发和利用规模及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随之增加。诸如全球气温升高、江河湖海污染加剧、酸雨严重、水土流失不断、沙漠化面积扩大、森林乱砍滥伐未止、臭氧层耗损、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种消失加速,等等。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内,76%以上的县是贫困县;全国74%的贫困县分布在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贫困地区的主要产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这两种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是很大的。然而,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人们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忽视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后果,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呈上升趋势。以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为代价的GDP,是人类社会的灾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污染面从城市蔓延到农村,从发达地区扩大到欠发达地区,污染程度在不断加剧,形成点源与面源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严峻形势,导致因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开始转移,有的饱尝污染苦果的地方开始整治污染问题,对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企业在电价、土地、环保、准入门槛等方面进行限制。与此同时,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基于强烈的发展愿望,以追求短期利益为目的,制定种种优惠条件,吸引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企业来本地投资,出现了污染项目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的新趋势,同时也出现了污染项目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同时也值得注意,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农村生活垃圾乱扔乱堆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地方的农民为“脱贫致富”,放任环境污染对国家及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给地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将阻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公众的环保意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状况的决定因素之一。公众的环保意识高,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便于实施。环保意识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越积极;环保满意度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越高。但是,目前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不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源头方面来看,工农业面源的污染防治需要进一步引起社会的重视。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政府仍然存在“重经济轻环保”、“先污染后治理”、“放任自然消减”的思想;群众尤其是农民的环保意识普遍较差,责任感不强,长期存在的随意排污的不良习惯。这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人与自然的不协调。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已经成为一项伟大而崭新的社会实践。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等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文章:

(一)提高民众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观点和看法,正确的生态意识就是要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环境利益、生产与生活、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生态意识。一是要在人们心目中树立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意识。二是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绿色消费、绿色GDP、低碳经济等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三是引导广大群众提高环境卫生常识,摒弃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俗和卫生习惯,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要利用爱国卫生月、法制宣传月、节能宣传周、环境日等时机,组织学生开展义务扫除、植树等活动;利用节假日组建各种志愿服务队,在街面、社区和村庄开展文明劝导、文明宣传等活动,培养新一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心。

(二)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实现经济与环境、社会“共赢”局面,必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当前,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有很多,主要有:一是加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传统企业向高新企业转移,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二是下决心关停并转那些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的企业,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积极开发生态技术,防止土壤肥力退化,进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补、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促进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四是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收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国家生态补偿政策,优化生态建设资金配置,开辟政府、企业、社会、国际等多元投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三)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政府的宏观决策,也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硬约束。因此,需要政府出台必要的政策措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二是要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和支持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型项目,以及环保型项目,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三是要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制定一部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使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同时,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

[1][2][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9.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