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中国大学校训的文化学解读

2013-08-15邬昭君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校训大学文化

邬昭君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引言

从清末废除科举到逐步引进西式现代教育制度,中国大学教育在20世纪初期到中期短时期内建立了具有一定本土化的近代大学教育体系。大学教育是近代中国引进西式教育的产物,历史的不同以及地域文化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民国时期大学在大学精神的建构方面,游走于在传统文化与西式文化之间,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大学精神的部分理念,同时,又与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相结合,形成了大学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核心层的大学精神,又集中反映在校训方面,校训就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不同时代政治文化、时代精神等文化诸方面交汇与融合的重要载体。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在诸多大学校训中,均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响。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提出者为梁启超。1914年梁启超为清华学子作了题为《君子》的演讲。他用《周易》中“乾”、“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对清华大学的育人目标进行阐述:乾象言君子自励犹人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1]梁启超通过阐发“君子”之义,提出:“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谁属?”此后,清华大学即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作为校训。

厦门大学成立之初,陈嘉庚即以“自强不息”作为校训,希望学生为追求理想和民族富强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1921年林文庆接任担任校长,觉得,仅有良好的愿望而没有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也是不够的,只有将“自强不息”和“止于至善”结合起来才更完美。于是,厦门大学的校训最终确定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两句分别来自儒家经典。“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自觉地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可停止。

1924年,国立广东大学成立,孙中山亲笔题写了训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校训出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强调学、问、思与立志的统一。

二、西方近代思想影响深刻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西方文化在中国逐渐得到传播和认可,胡适、陈经序等人极力推崇西方文化,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传统文化展开猛烈的冲击。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一些大学校训中,也体现出了科学、自由、民主等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润泽于欧风美雨,留学归国的教育家,大力宣传与引进了西方大学理念。曾留学德国北大校长的蔡元培,1917年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其指导思想是:“仿世界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3]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训。

教育家马相伯,为震旦学院制定了“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的办学宗旨。借鉴耶鲁办学理念和蔡元培办学思想,李登辉为复旦大学提出“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办学理念。1915年,李登辉仿美国名校制度为复旦制定校训,确定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作为校训。希望复旦学子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马相伯解释为,中国人不但懒于行动,尤其懒于思想,只重视记忆,在文化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莫不如此。李登辉对校训的解释为,引导学生为国家和人类进步“服务”,后期演化为“服务、牺牲、团结”的复旦精神。

1919年,燕京大学制定了“自由、博爱、民主”的办学宗旨。1914—1920年,赵天麟任北洋大学校长,根据北洋大学近20年的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的校训。1926年,湖南大学提出“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校训,激励师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争创一流,同时也彰显出作为辛亥革命“首应”之区的气魄。

三、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大学教育本土化

在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中,有学者提出了兼容并蓄的观点。著名学者吴景超,既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一味复古。中西文化是分不开的,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各有利弊、所长。“不但要保存中国的优美文化,也要采纳西洋的优美文化,有时还要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来适应新的环境,或满足新的要求”[4]。

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提出了对中国本土文化建设的主张。1934年,陈立夫发表了《文化建设之前夜》演讲,“吾国自五四运动以来,所有文化工作……大部分均系破坏工作,以致吾国固有之文化摧毁无余。”[5]提出开展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同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国文化建设协会”,陈立夫任理事长,创立了会刊《文化建设》月刊。提出建设民族新文化的路径:须先恢复固有的至大至刚至中至正的民族特性,再以礼义廉耻的精神,以形成坚强的组织和纪律,再尽利用科学的发展,以创造人民所需关于衣食住行之资料,则民族之复兴,当在最近的将来。[6]1935年l月,陶希圣、何炳松、王新命、樊仲云等10教授,联合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提出了“中国本位文化”论,

在此之前,中国思想文化界已经有了“回归中国文化”和“西方文明破产”之争,之后爆发了“力主中国文化路向派”和“力主西方文化路向派”持续十年之久的“东西文化观”大论战。1934年陈序经出版《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也认为中国文化“陈旧落后”,西方文化“先进强大”,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全盘西化。1929年胡适发表的《文化的冲突》,打出了全盘西化的旗帜,1935年发表《编辑后记》,把全盘西化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最终仍然是实现中国本位文化。因后者把当时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统统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渐占上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解之同情”、“温情与敬意”的学者随之进行了回应,“十教授宣言”即成为对此回应的标志性事件。认为中国五千年形成的价值信仰已呈现整体性、根本性的坍塌与崩溃,对此必须从事“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西化派忽视了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使中国深陷于国际文化侵略势力的魔手之中。提出了进行“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法。此外,在赞成或倾向于“中国本位文化”的观点中,还有陈立夫主张“三民主义即中国本位之文化建设纲领”、释太虚主张要有一种“国民性之道德精神”、张申府主张“中国化”的“新启蒙运动”。

大学教育本土化思想对近代中国大学校长、教授以及文化界、出版界人士影响颇大。经过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教育者艰苦努力,中国近代教育开始逐步向本土化转变。

四、救亡图存成为战时文化主旋律

抗战全面爆发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民族危机意识空前强烈,民族精神高度张扬,全民族的抗战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全民族凝聚力空前加强。抗战时期,救亡图存,成为大学教育首要的历史使命,大学校训也受到了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师生克服困难,踏实教学,潜心学业,报效国家。这一时期成立的大学,在校训中有鲜明的反映。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提出了“四维八德”的训育标准和全国统一的校训。“四维”指“礼、义、廉、耻”,“八德”指“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我们要陶冶国民人格,必须有一致的标准.在训育上要提出简单而共通的要目,训育上的实施细则,尽管可以因地域阶段和学校性质而分别订定,但训育的目标最好能作共通的决定.现在我们各级学校往往各自制定各校的校训,所取德目互有重轻,非常的不一致.我个人的意见认为,总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八德以及党员守则,可订为青年守则一致信守以外,所有全国各级学校,可以礼、义、廉、耻四字为共通的校训。”[7]为文化教育的专制主义而推行的全国大学统一校训,使校训政治化、统一化,不利于大学的个性发展,但在抗战特殊时期,举全国之力共赴国难,必须有思想的统一,在当时情景下仍有其一定可取的地方。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往云南组建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制定了“刚毅坚卓”的校训,激励师生以坚强的毅力去创造卓越。西北联大确立了“公、诚、勤、朴”的校训,培养师生爱国、诚恳、勤奋、朴实的品质,以期学有所成,为抗日救国多做贡献。竺可桢为浙江大学制定了“求是”校训,要求学子追求真理,踏实求学。

1938年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题写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陕北公学的校训是“忠诚、团结、紧张、活泼”,要求师生忠诚于革命事业,广泛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战,以紧张的学习创造一流业绩,以活泼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与学习。鲁迅艺术学院的校训为:“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华北大学的校训为“忠诚、团结、朴实、虚心”的校训。中国女子大学的校训则是:“紧张的学习,艰苦的生活,高尚的道德,互助的作风。”

这时的校训,反映出战时全民族形成的抗战文化特点,爱国、忠诚、团结、俭朴、勤奋成为主旋律,国家利益、民族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张扬,奋发有为、积极进取成为了主旋律。作为民族文化主要继承和弘扬的大学校训,集中反应了战时文化的诉求。

五、政治文化影响深刻,大学教育难以独立化

教育为政治服务,在民国时期,不同的执政者的政治理念不同,教育理念相异,政治文化的多元性,直接反应在校训方面。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成立教育部,教育总长蔡元培在《民立报》上发表了《对于新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是也。五者以公民道德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其道德,而军国民教育普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本。”[8]1912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最终确定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德。”[9]使民国时代的教育迥异于君主时代。

共和肇始,教育宗旨摒弃了清末“忠君”、“尊孔”,宣布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由此使校训的个性化张扬成为可能。中华大学的校训为“成德、达材、独立、进取”,燕京大学的校训为“因自由得真理而服务”的校训,带有鲜明的共和政体下追求民主、独立、自由的价值取向。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实行尊孔复古。1915年将教育宗旨改为:“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10]“法孔孟”,是借孔孟之名,为复辟帝制寻找合法性。“戒贪争”、“戒躁进”,则是建立适应帝制统治的道德观,要求人们遵守其统治秩序,甘当顺民.带有明显的帝制文化色彩。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施行“党化教育”,在国民党指导之下,把教育变成革命化和民众化。把教育方针建筑在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等国民党的根本政策之上。把学校的课程重新改组,以使与党义不违背,并能发扬党义和实施党的政策。[11]由此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国民党化”,为实现国民党政治上的“一党专制”构建意识形态。1931年国民政府颁布《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以孙中山的箴言为校训:“校训之制成,应根据或采用中山先生之遗训,并择录其嘉言鼓行,制作标语,以资激励。”[12]

“民族独立、民权普遍、发生发展”为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也由此衍生出校有校权。尽管国民政府有统一各级各类学校校训的意图,但事实上各校均拥有制定校训的自主权。这些独立治校的思想,均可通过民国时期一些高校的校训窥其一斑。

1934年,张伯苓将“公”和“能”作为南开精神,确立“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南开校训。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克服中国的“愚、弱、贫、散、私”五病,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13]通过发展教育来培养救国人才。

蔡元培为实现教育的独立化,曾尝试将教育部改为教育院,但政治文化的影响深刻,严重制约着教育的独立化,最终以蔡元培辞去教育部长而告终。

六、结语

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民国时期大学校训进行审视,可以发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政治文化的制约、抗战时期战时文化的主导等,均对中国大学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而承载了大学文化核心内容——大学精神——的校训,更是集中反映了诸多文化的交合和变化。从民国时期大学校训中可以看出,作为西方教育体系的大学教育,实现了较为成功的移植,从早期的模仿日本,到效法欧美,逐步建立起了中国自己的大学教育体系,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了本土化。可以说,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成就,早期的教育家功不可没。但在建立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西式教育形式上的模仿较多,而对大学精神的接受则略显滞后。学术自由则被遗弃,很少在校训中觅其踪影,反映出中国大学理念的严重缺失;对美育的表达较为欠缺。这也许与近代中国一直处于赶超的先天性有关。这种种不足,在以后的大学教育中逐步显现。

[1]梁启超:君子[J],清华周刊,1914年11月10日第20期。

[2]四书五经(上)[M],岳砚书社1991年版,第11页。

[3]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0页。

[4]吴景超:建设问题与东西文化[M]//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页。

[5]陈立夫:文化建设之前夜[J],华侨半月刊第46期,1934年5月1日。

[6]陈立夫:中国文化建设论[J],文化建设第l卷第1号,1934年10月。

[7]民国教育部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六编)[M],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55页。

[8]我一:临时教育会议日记[J],教育杂志第4卷第6号,1912年。

[9]陈学询: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78页。

[10]陈学询: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35页。

[11]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补编[M],中华书局1929年版,第5-11页。

[12]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M],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9页。

[13]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页。

猜你喜欢

校训大学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