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三贴近”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以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2013-08-15曹水群

文教资料 2013年2期
关键词:思政教师教学

曹水群

(西藏民族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西藏民族学院把构建“三贴近”的教学体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后称“思政课”)改革的突破口和重点工作来抓。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现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合理、科学的“思政课”“三贴近”教学体系。

一、课前备课“三贴近”,为增强教学效果打基础。

每学期开课前,教师要先做调查,了解授课学生所学专业、生源地、民族构成、男女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学生个性、兴趣、爱好、文化基础状况,以及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等等。这些信息的掌握有助于教师在以前备课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做适当的调整,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教学尽量贴近学生,而不是千篇一律。[1]

依据生源地,西藏民族学院的班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区内班,其学生全部来自于西藏,藏族同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另一类是区外班,其学生来自于西藏之外的其他省区。

区内班学生的特点主要有四点:一是相当多的学生文化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西藏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对于“思政课”的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接受起来有难度;二是汉语对于藏族学生来说是第二语言,他们对于比较生涩的书面语言表达和不太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表达难以接受和深刻理解;三是学生信仰宗教的比较多,在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时会有思想上和行为上的一些距离;四是学生面对达赖反动集团利用各种途径进行的迷惑和欺骗,如何更好地鉴别和抵制,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学生以上的特点进行。给区内班上课的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到:授课的速度不能太快,授课的内容不宜太多,授课的语言一定要通俗易懂,重难点一定要突出、讲透,举例一定要简单明了、贴近西藏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二、课堂教学“三贴近”,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一)课程导入“三贴近”,引领学生思考,吸引学生注意。

课程导入包括歌曲导入、名人演讲导入、电视节目导入、电影片段导入、视频案例导入、诗歌导入、名人名言导入等形式。[1]成功的课程导入不仅要求紧密结合课程内容,还必须形式多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思考。例如,在设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称“原理”)课的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学导入时,教师选用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辛亥革命》的片尾曲,歌词当中有几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一声声,惊世诤言,横空出世。一串串,落地春雷,轰天作响。曾经,多少腥风血雨……英雄豪杰,生命铺就,长歌悲壮……由此歌引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几个问题,即为什么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顺什么而昌,逆什么而亡?横空出世的惊世诤言起什么作用?轰天作响的落地春雷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腥风血雨、生命铺就?最后通过教学,让同学明白几个道理,即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规律只能遵循,不能改变或消灭;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二)教学案例“三贴近”,抽象内容具体化,理论问题实践化。

广泛搜集各种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案例资料,建立视频案例资料库,并不断更新和完善,这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在选取案例时,必须遵循“新”与“近”的原则。所谓“新”,是指新近发生的案例;所谓“近”,是指学生身边的事情,富有西藏地方特色的案例。比如:“原理”课讲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现象与本质”时,教师制作了“达赖的行径”教学案例,综合了各种媒体,包括电视、报纸、网络对于达赖的报道,意在让同学明白:达赖是一个谎话连篇,披着宗教的外衣,行分裂祖国之实,借着和平的口号,实施血腥策略的藏独头目,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专题讲演“三贴近”,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任课教师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次专题讲演。一学期一般安排专题讲演6~7次,每次专题讲演的时间大概10~15分钟。专题讲演的主题选择与教材紧密结合的现实问题。[1]讲演的形式包括:诗文朗诵、演讲、新闻评述、情景剧表演、模拟授课等。

如“原理”课教师在建党90周年之际,结合“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节内容,组织同学在课余时间观看《建党伟业》电影,并进行演讲。同学们自拟的演讲题目有:无悔的追随、党的光辉照我心、光辉的历程等。从演讲的效果来看,既达到了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又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

三、课后考核、实践“三贴近”,深化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能力。

(一)课后小结“三贴近”,加深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考。

课后小结,既包括课堂小结,又包括章节小结。课堂小结有三忌,即忌拖沓、忌仓促、忌平淡,时间应把握在3~5分钟之间。课堂小结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能高度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巩固强化所学理论。课堂小结的方式很多,但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式才是最有实效的。如“原理”课教师在讲完“质量互变规律”后,用3分钟的时间播放了一个关于揠苗助长成语故事的动画片,之后强调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此种课堂小结既形象生动,又短小精悍;既能紧扣教学重点,又能使人印象深刻,很受学生欢迎。

章节小结指的是一个章节讲完之后,教师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引领学生简要回顾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这种小结起码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学生明晰本章节的知识框架,复习巩固所学重点内容,二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帮助他们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把章节的重点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用图表的方式展示出来,非常直观生动,学生很容易理解。这种图表最好是在电脑上设计的,用动画的方式一点点地展开,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可用箭头、括号等图示方式标明,重点内容可用声音和色彩的不同加以强调。

另外,在章节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案例或播放一些和章节内容相关的歌曲,以启发学生思考,教学效果也是非常不错。如“原理”课教师在讲完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后,先用电子图表的方式展示本章的重点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然后给学生播放宋祖英演唱的歌曲《爱我中华》,要求学生结合“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相关内容,谈谈对这首歌的理解和听后的感想,意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民族工作“三个离不开”思想的理解,对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结成的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强化认识。

(二)课间欣赏“三贴近”,延伸课堂教学,营造教学氛围。

以往,教师在课间只是随意地播放一些歌曲,意在让大家的大脑进行放松和休息。在经过几次教学研讨后,教师们普遍认为,应该把课间休息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播放一些和教学有关的歌曲、戏曲、相声、演讲、民间说唱和新闻播报等,以营造教学气氛,这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来,使他们尽快地进入角色并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如“原理”课教师在开学第一节课之前,就在课间给大家播放《国际歌》,雄壮有力的旋律立即就把同学吸引了,甚至有些同学也跟着学唱起来,于是,教师的课就从这支歌开始了……在讲解“真理与价值”的相关理论时,在课件播放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事迹视频资料,意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考试考核“三贴近”,内容新颖化,方式灵活化。

以往的“思政课”考试,客观性试题多,主观性试题少;要求同学背、记得多,同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得少。我们认为这种考试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尝试改革考试考核的内容和模式,适当加大了主观题的比例,让同学结合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内容也增加了。

如“原理”课教师在期中考核时,就出了这样一道材料分析题:一名西藏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一件事:她刚来西藏时,看到一个老妇人背着一个孩子,孩子满脸通红,昏昏欲睡,精神极差。医生凭经验判断,这孩子有可能在发高烧,结果用手一摸,确实如此。医生劝告老妇人把孩子带到诊所打退烧针并进行相关治疗,但老妇人不肯,因为她要把孩子背到佛像前叩拜,以祈求神灵保佑。结果延误了治疗时间。请同学结合自己所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相关内容分析此案例。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于以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对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世界观决定方法论;错误的世界观会导致错误的方法论。

(四)实践教学“三贴近“,拓展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一直是困扰各高校的一个难点。开展实践教学的关键在于三点:一是实践基地的选择和建设,二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实践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和升华。

不是每一个有特色的地方都可以作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基地。“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主要依据三个条件,即是否有特色;是否有利于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基于“思政课”的特点,结合其教学目标,我院精心选择并创建了三类实践教学基地,即延安的革命历史教育实践基地、礼泉县袁家村的新农村建设学习实践基地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文化学习实践基地。

实践教学活动一定要制订详尽的计划。实践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基于这些目的,应设计哪些实践教学活动的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应邀请哪些专家或实践基地的代表性人物?这些人应重点在哪些方面为学生进行讲解或引导学生等。这些内容都应该在实践教学的计划中体现。如“原理”课教师若要组织学生去延安进行实践教学,首先列出实践教学的重点内容如:“矛盾”的理论、“辩证法”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等,然后结合这些教学重点,设计实践的路线、环节、各个景点讲解的内容,以及负责讲解的教师和专家等。唯有计划周密、目的明确、组织严谨才能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反思以往的实践教学,教师往往把更多的精力和心思用在外出实践中了,而对于实践过后的总结和升华环节重视不够,这使得实践教学活动变成单纯地走走看看了。坚持实践教学“三贴近”,要求教师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结合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引导启发学生,以加深他们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如要求他们写研究报告、讨论和辩论等。如:在参观完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袁家村之后,我们会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袁家村发展速度迅猛,关键在于坚强有力的村党支部的领导,在于能够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在于能够以人为本。

(五)课外交流“三贴近”,掌握学生动态,做到对症下药。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关爱不能局限于课堂。“思政课”教师既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又要善于做育人的“人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我们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一种和上课班级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平台,如手机短信、博客、微薄、QQ等,教师应保证这种交流渠道的畅通。这种方式的交流,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这使得“思政课”教学更有针对性。

总之,“三贴近”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生动体现,是指导“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则。以教学实践中,要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学生认知体系的转化。这个转化,既是一个教师如何运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施教的过程,又是一个学生如何发挥主体作用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学习的过程。[2]要使这两个过程有机统一,相得益彰,收到成效,就必须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科学、高效的“思政课”“三贴近”教学体系。

[1]杨航征.坚持“三贴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赢得学生真心喜爱.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资料汇编,2011-6-22.

[2]魏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7).

猜你喜欢

思政教师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