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足球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

2013-08-15李鑫吉林轻工业学校吉林吉林13201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22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足球比赛攻击性

李鑫(吉林轻工业学校 吉林 吉林 132011)

足球这一人类最美妙的运动,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有时一场足球比赛其意义已完全超出了比赛胜负的本身。它的政治性、社会性愈加突出,商业化的炒作及功利因素更趋严重。这些浓烈火药味的外在因素已深深影响到了绿茵场上队员之间的对抗。成为当今文明社会的“特殊战争”。球员们为了本方获得胜利而故意违背体育道德侵犯对方队员,导致许多暴力事件的产生,其后果轻则队员间关系恶化,重则致伤致命。

攻击性行为是指以故意伤害他人的身心健康为目标的、有明显的语言或身体动作的行为。首先,攻击行为是以明显行为为标志的,它必须指向一个有生命的对象而不是情感、动机、态度等内在的心理状态。发怒是一种攻击的愿望,偏见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它们不是攻击性而仅是起动机的作用,在足球比赛中,一个足球运动员在场上铲球时将对方绊倒,要确定他的意图是铲球还是绊人,即是攻击行为还是非攻击行为,常常令裁判员为难。这个定义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一个运动员被对方绊倒,十分恼怒,爬起来就要打对方,但一看裁判正在注视,由于害怕惩罚,强忍住把拳头收了回去。他没有伤害到对方,但的确想伤害对方,这是攻击行为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情境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使一个外显的攻击处于一种潜在的状态。其次,攻击性行为是有意识的行为,是故意的,有动机指使的。再则攻击性行为是伤害他人健康的行为,包括直接伤害他人身体的攻击行为,指伤害他人心理的言行。根据攻击行为的动机,可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目的是得到奖赏,有所收获。它是人类特有的攻击性行为。工具性攻击虽然也包含伤害人的意图,但它主要目标是指向获得外部奖励,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体育运动中,它可能是为了获得金钱、胜利或荣誉,攻击行为只是达到目标的工具。足球比赛中用非法铲球阻挡对方进攻,就是工具性进攻的例子。是由于攻击者的愤怒引发的,攻击者具有伤害人、使人产生痛苦的目的。敌对性攻击的典型例子是反应性攻击,例如,一个人受到侮辱后产生强烈的愤怒而诱发的攻击行为,由于惧怕而诱发的攻击行为以及为维护自己的身份、防御对手而发生的攻击行为,都属于反应性攻击。敌对性攻击是人与动物共同具有的。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来说,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同学之间的矛盾等等,在球场上产生攻击行为可能是情绪一时的放纵,或者同学朋友之间的个人恩怨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的好胜心和个人荣誉感较强,在球场上急于想证明和表现自己,导致自我控制能力瞬间下降,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学校日常心理辅导不到位,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比赛,忽视了比赛真正的意义,过分的追求荣誉,导致出现攻击性行为。

正确引导大学生足球运动的行为,使大学生们理解足球比赛的涵义,明确运动攻击行为应区分为消极的恶意攻击行为和积极进取的竞争性行为。即违犯体育运动精神和运动规则、不利于比赛进行的攻击行为就是消极的恶意攻击行为;而在规则允许范围之内、为争取比赛胜利而积极拼搏的行为属于竞争性行为。懂得攻击性行为无助于比赛水平的发挥,违背体育道德准则,会阻碍足球运动本身的发展;同时也违背一名大学生应遵守的基本做人标准,与本身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不相符。

通过对大学生足球比赛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的调查分析,了解在足球比赛中攻击性动作的严重危害。总体来看,足球中的攻击性行为会影响整个球队的球风,也会影响观众观赏比赛的情绪。并提出了对于攻击性行为的预防与建议。包括提高大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理解,积极创造良好的比赛环境培养公平、公正的高水平大学生足球裁判员,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宽恕水平,奖励那些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弘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自控能力,以及教练员的正确引导。通过对比赛中攻击性行为的分析,以及建议的提出,找寻能够培养大学生在比赛中养成文明的竞赛意识的途径,使比赛更加激烈、精彩,促进校园文化健康的发展。

[1]中国足协裁委会.足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分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赵专.足球比赛中队员攻击性犯规行为的防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5).

[4]金正.陈正平等.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与宽恕的相关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J].2007,(5)

[5]李映红等.大学生发生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广东药学院学报[J].2005,(8).

[6]梁勇.关于运动攻击行为的理论及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J].2007,(2).

[7]张子沙.体育教育心理学.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8).

[8]盛琦.裁判学[M].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99,(8).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足球比赛攻击性
精彩的足球比赛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中小学生人际宽恕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发展研究
——以六年级至初三为例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足球比赛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足球比赛“排兵”里的布阵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