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养生核心问题的研究
2013-08-15何德馨
何德馨
(厦门大学体育部,福建 厦门 361005)
物质是养生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老年人要保持身心健康,安度晚年就必须讲究心理养生这个养生之源。然而,心理养生这个问题的涉及面很广,要使心理养生获得养生保健的良好功效,首先必须抓住它的核心问题。那么,什么是心理养生的核心问题呢?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为广大老年朋友日常养生保健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演绎法进行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老年人要想身心健康,安度晚年,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就是人的生命历程,它包括人的全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人生充满了矛盾,如生与死、得与失、福与祸、苦与乐等等,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矛盾也就没有人生。
人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但如何看待人生却人各不同。有人作了一首《空空诗》:“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动。田也空,屋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舍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朝走西,暮走东,人生犹如采花蜂,采得百花成密后,到头辛苦一场空。”既然一切皆空,那么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呢?唐代诗人陶雍则在《劝行乐》的诗中写道:“老去风光不属身,黄金莫惜买青春;白头纵作花园主,醉折花枝是别人。”陶雍把人生看作一场虚无渺茫的梦,因而伤叹人生短暂,好景不长。他的人生真谛就是人活着就要及时行乐,游戏人生。然而,更多的人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却截然不同,他们一方面与自己的衰老和疾病作斗争,另一方面又豪情满怀地用实际行动去书写自己的人生。他们的人生真谛是:人不只是要健康地活着,更重要的是要活得有意义,活得有质量,活得无愧于社会和人民。
同样是人生,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呢?分析其原因,就是由于他们的人生观不同。
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个人的文化素养不同,使他们对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在人们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人的心理活动起着调节和支配的作用。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能情绪饱满,积极进取,永远保持着生命的活力;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完美的人生,才有可能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和快乐[1]。
2.2 要有一个崇高的理想
老年人要健康长寿,使晚年的生活过得幸福、快乐,就必须在正确人生观指导下,为自己确立一个崇高的理想。理想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要知道,人是靠某种欲望的激励下生活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因而实现某种理想,便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动力。理想和追求每个人都有,然而,理想却有高尚和低俗之分。低俗的理想是无所作为的,他们所追求和向往的,都只是为了个人的贪求和享乐。而高尚的理想所追求的不是自己的安逸和享乐,而是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纵观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他们之所以伟大不凡,就在于他们有一个崇高而又为之奋斗的理想。反之,那些一生碌碌无为、平庸低俗的人,就在于他们没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崇高的理想植根于对社会负责,为事业献身,一切为了他人,而低俗的理想,则完全为了个人的私利[2]。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毛泽东所说的“精神”,概括地说就是人的理想和追求。低俗的理想,会使人成为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只有崇高的理想才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使人勇往直前的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老年人认为,自己活在世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只要晚年身体健康,有吃有穿就够了,还谈什么理想。从心理学的视角讲,没有追求,没有向往,不仅会使生活单调无味,而且也容易使人过早地走向衰老和死亡。因此,老年人也应当确立一个为之追求和向往的理想,有了这样的理想,不仅会使晚年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而且还关系到心理健康,晚年的快乐和幸福。
2.3 要树立积极的老年观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然而,老年人在如何对待年老的问题上,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老年观,即消极的老年观和积极的老年观。
消极的老年观认为,人过60已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没有几年可活了,因而不断发出“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离镜花离树”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和哀叹。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一方面看到了“夕阳无限好”,而另一方面却又哀叹“近黄昏”。认为人只是到了老年就会很快进入黑暗和无用之中。这种消极的老年观,不仅会使老年人在心理上产生“末日感”,而且还会产生“人过六十万事休”的万念俱灰的“老朽感”。
而树立积极老年观的老年人,他们年纪虽然大了,但却人老心不老,他们不愿意把“老”字与自己联系在一起。历史上有许多有志之士,他们虽然老了,但其精神却不减当年,仍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顽强的意志,越是垂暮之年,越是勤奋不已,积极从事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事业。例如,三国时期的曹操,虽然须发苍白,却仍然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斗志。宋代诗人韩琦的“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晚节黄花香”的诗句,充分抒发了诗人不怕老、不服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在现代,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宝刀不老”、“壮志凌云”。如老帅叶剑英“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诗句,充分展现了雅风常在,笑看人生的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3]。
两种不同的老年观,必然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晚年结局。积极的老年观使人精神焕发,情绪乐观,只知进取,这种心理对健康长寿是十分有利的。而消极的老年观却会使人情绪消沉,心境灰暗。由于终日为老而忧虑,使人的精神支柱倒塌,促使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从而致使过早地衰老、死亡。
2.4 要确立老有所为的价值观
人生的过程就是对生存问题的探索过程。如果说正确人生观和理想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那么,人生价值问题就是以实际行动实现理想和追求的具体体现。
对于老年人来说,价值观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能否老有所为,为人类社会是否再作奉献的问题,而且也直接关系到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安度晚年。
什么是价值观呢?价值观就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尺度,衡量标准和评判方法。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体现了一个善待人生的人,重视生活的意义和自我价值,同时也不漠视自己对社会所负的使命,在处理公与私、得与失、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时,能够从人生观的高度做到公而忘私,为人类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只有索取,没有奉献的人生,是毫无生命价值的人生[4]。
老有所为是老年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对策和战略措施。老有所为,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既是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指出:“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和革命、建设经验,尊重他们的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将老年人的价值和作用,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肯定。纵观古今中外,老有所为者大有人在。在国外,恩格斯76岁时按马克思的遗愿,撰写完巨著《资本论》第三卷;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73岁时撰写完成名著《西方哲学史》,80岁以后完成了三部小说的创作;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80岁时出版了长篇小说《我不能沉默》;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81岁时已获得1033项发明专利权;在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82岁时出版了《中国近五十年气候变迁的研究》和《物候学》等名著;著名学者周谷城,年逾九旬,除从事学术活动外,还撰写了300多万字的历史著作;老画家齐白石在他90岁高龄时,仍悉心作画,“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此外,还有许多老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等,他们虽已进入老年,仍然辛勤劳作,为人类社会做出了自己的奉献,从而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他们在为社会、为他人做出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晚年的人生价值,展示了自己的创造才能,找到了自我人生中最佳的坐标,并证明了生命的意义只有靠奋斗才能闪光,才能永恒。
老有所为有益于健康长寿。俗话说,空闲易老忙难老,忙中自有长寿经。老年人老有所为,继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能为社会造福,实现人生价值,而且可以找到精神寄托,获得人生之乐。因为老有所为能使精神状态的振奋性和机体运转的连续性协调发展,有益于健康长寿。
3 结论
21世纪养生保健的主旋律是心理养生,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应明确养生必须先养心,要注重心理养生,保持心理健康。要想使心理养生获得更好的健身功效,就必须抓住心理养生的核心问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在人们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完美的人生,使自己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和快乐;其次,要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崇高的理想植根于对社会负责,为事业献身,是使人勇往直前的动力;其三,要树立积极的老年观,积极的老年观使人精神奋发,情绪乐观,积极进取,这种心理对身心健康,安度晚年是十分有益的;其四,要确立老有所为的价值观,老有所为是老年人生价值的体现,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既是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老年人若能讲究心理养生,保持一颗童心,始终保持年轻人那种雄心壮志,对未来充满希望,就一定能够在心理上老而不衰,健康长寿。
[1]陆正华.养生重在养心[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2]黄力生,黄渭铭,刘明辉.老年人养生保健指南[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3]黄力生.脑力劳动者的养生之道[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
[4]福建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厦门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康乐经(第三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