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性格孤僻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刍议

2013-08-15张耀庭

天中学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挫折性格集体

张耀庭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及各种社会不良信息的刺激,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而在这些众多的心理问题中,青少年的性格孤僻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给家长、教师带来了很多困惑,不知如何应对。分析青少年性格孤僻的危害及其形成原因,探讨预防和矫正青少年性格孤僻的对策,帮助青少年化解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一、性格孤僻对青少年的危害

孤僻即我们常说的不合群,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1]。性格孤僻的青少年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离群索居”,他们十分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意愿,对周围人的猜疑和戒备心极强,生活中形单影只,心理常常充满寂寞与空虚感。性格孤僻的青少年经常将自己封闭起来,即使有人与他交往,也常常表现出退缩、回避,拒人千里之外。青少年性格孤僻,不仅影响自身的正常生活和人格发展,还会影响集体的生活氛围,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 青少年性格孤僻对其自身的危害

性格孤僻给青少年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不利影响。性格孤僻的青少年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与外人沟通和交流,有了问题不愿寻求帮助,甚至对别人的好意也常常曲解为讽刺或怜悯。性格孤僻的青少年的过强的心理戒备终会造成他们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加之猜疑心强,过于敏感,他们很容易变得无人理睬、孤独烦躁、自卑、失落,更有甚者精神分裂、神经衰弱等。性格孤僻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且也不利于青少年的生理健康。美国加州大学经 9年研究发现,生性孤僻与社会隔绝的人,死亡率比常与人接触的人高一倍,对3800多人进行的研究显示,孤独者的心脏病患病率比喜欢交际的人高一倍[2]。青少年还处在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今后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决定了他以后的人生发展。如果青少年性格孤僻而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和教育,那么必将对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带来无数的困扰。

(二) 青少年性格孤僻对他人的危害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或几个集体中,同样,青少年也要生活在多个集体中,如学校集体、伙伴集体、家庭集体、社团集体等。性格孤僻的青少年常伴有猜忌、冷漠、自私、烦躁等心理特点,这会使集体中的其他成员感到十分压抑。有时考虑到性格孤僻青少年的种种反应,成员间即使进行一些正常谈话都非常谨慎,担心刺激性格孤僻的同伴。同时,由于性格孤僻青少年的存在,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关系可能变得僵化、刻板,从而影响整个集体的友好气氛。性格孤僻的青少年常对他人意见漠不关心,不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均无动于衷,很少有情绪反应,这容易产生误会或矛盾,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及他人情绪焦虑等,给集体其他成员带来了很多苦恼。

(三) 青少年性格孤僻对社会的危害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关乎个人、家庭、社会能否和谐发展。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人,没有一点社会关系的人几乎不存在。青少年性格孤僻不仅危害自身、他人,还危害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是一个年轻的群体,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代表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才能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性格孤僻的青少年,难以成就自己的人生,也更难以完成社会所赋予的使命,致使其无益于社会甚至危害社会。

二、青少年性格孤僻形成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性格孤僻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交往挫折、幼年中的创伤经验、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

(一) 交往挫折的影响

多次的交往挫折,会引起青少年对自己的交往能力持怀疑态度,或者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的看法,容易产生交往障碍,以后就变得不愿与别人交往,不主动和别人交往,也就会慢慢地被他人遗忘。交往挫折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人际交往中常常被骗或受捉弄等。人际交往中被骗的经历可能使青少年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会长期影响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活动。人际交往中被捉弄的经历,常常会给青少年带来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觉,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增加了青少年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感,容易导致他们性格孤僻。

(二) 幼年创伤经验的影响

在青少年性格孤僻形成中,幼年时的创伤经验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父母离婚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夫妻离婚的原因一般以感情不和者居多,离婚前一般会有较长一段时间的争吵和辱骂过程。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甚至还可能成为父母争吵的导火索或争吵之后的迁怒对象。久而久之,这有可能使孩子变得胆小孤独、神经质。父母离婚后,孩子虽然免除了争吵打闹的恶劣环境,但是,只有与父母一方一起生活的不适应、社会的舆论、伙伴的嘲笑等,都会加重孩子的心理问题,使之变得更加孤独、自卑和敏感,促使其孤僻性格的形成。童年时,父亲或母亲的亡故,家庭经济状况突然陷入困境等,同样会使孩子的性格发生突然的转变,形成孤僻性格。

(三)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环境的状况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人生的发展都是有决定性作用的。家长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关键作用[3]。许多性格孤僻的青少年,其性格的形成都是被自己的家庭的气氛所影响。那些单调乏味、冷漠自私的父母,教养出来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性格孤僻的人,这是因为孩子的第一个榜样是一个有着孤僻特征的人,在他还未接触更多的人际关系时,便错误地认为人们都应表现出这种性格取向,这种信念使其最终成长为一个性格孤僻者。另外,如果青少年的父母性格粗暴恶劣,经常争吵打骂,或者青少年在幼年时父母曾跟别人有大的冲突,这些都可能成为以后青少年性格孤僻形成的根源。

(四) 学校教育的影响

有人曾这样形容学校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加工厂。学校是青少年除家庭之外的第一个人际交往场合,它使青少年置身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密伙伴关系、生疏伙伴关系等多个人际关系之中。学校作为一个集体环境,集体自身的一些特点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青少年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肯定、尊重、温暖与平等的对待,就会促进其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反之,青少年在学校教育中遭到否定、排斥与不平等的待遇,会促其产生敌对情绪、自卑感等心理特征,把其推向一个自我封闭的境遇,进而形成孤僻的性格。

三、青少年性格孤僻的应对策略

性格孤僻会给青少年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探索青少年性格孤僻的应对策略,有助于青少年走出性格孤僻的困扰,进而帮助他们形成优良的性格与健全的心理。

(一) 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挫折观

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少年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也不一定都是坏事,关键是要看青少年有无正确的挫折观。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挫折观,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首先,青少年遇到挫折时,家长或老师不要让他们逃避责任,或者推卸责任,要引导他们去探寻出现挫折的原因,寻求补救之道。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或进行家访,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4]。青少年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锻炼自己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其次,青少年遇到挫折时,家长或老师要告诉他们不要过分自责,过分自责所产生的罪恶感和愧疚感可能会导致孩子做事情时的缩手缩脚,从而降低了孩子的自信心。过度的自责会损害青少年的“自我形象”,导致自我否定,产生自卑心理,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些青少年为了避免失败,害怕接触新东西,丧失了敢于尝试的勇气。

(二) 培养青少年的胜任感

青少年之所以封闭自己,不愿参加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害怕自己难以胜任,缺乏胜任感的体验。如果青少年是由于缺乏胜任感导致性格孤僻,那么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培养孩子的胜任感,让他感觉“你行,我也行”。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体验成功,是家长能给予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5]。在家庭问题上,父母要让孩子参与讨论,使其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和鼓励,感受到自己的胜任能力;在学校,教师要善于发现班级里性格孤僻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寻找、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加入集体中,或者积极引导他们主动与别人合作,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胜任感。

(三) 培养青少年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青少年的兴趣爱好越多,那么他们获得奖赏的机会也就越多,从而能够弥补其他方面的欠缺,使他们不至于沉湎于自己的缺点和缺陷之中。比如,有的青少年因学习成绩较差感到自卑,但在其他方面比如弹钢琴、舞蹈方面比较有天赋,那么家长或者教师就应该在他擅长的方面多予以鼓励,培养他的自信心,从而不至于因功课上的自卑而封闭自我。培养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兴趣,可以铸造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抗击打的能力,可以有效防止青少年因挫折而形成的性格孤僻。日本学者德永等人研究发现:体力差的学生相对来说自卑感强,神经脆弱,意志比较薄弱,遇到挫折容易心灰意冷;而体力好的学生大多表现出相反的倾向[6]。而性格孤僻的青少年,多是些不喜欢体育运动、兴趣爱好偏少、安静内向的人。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可以很好地克服他们的性格孤僻。

(四) 培养青少年的关心能力

让性格孤僻的青少年试着去帮助别人,并从中体验乐趣,有利于其性格的改变。性格孤僻的青少年,生活中常常只关注自己,对他人漠不关心,与人交往的意愿不强,容易自我封闭。良好的人际关系遵循相互性原则,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关心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需做到积极主动,这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7]。性格孤僻的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可以尝试去主动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如果青少年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去帮助他人,那么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主动来帮助自己。青少年在互帮互助中,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心情改变了,对人的看法和态度也会随之改变,从而有利于其性格的优化。

(五) 引导青少年勇于面对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开发潜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全面健康的发展。如果家长或教师发现了青少年性格孤僻,并且程度比较严重,那么应该及时带他们去医院看心理门诊,寻求有关心理专家的帮助。在心理专家的教育和辅导下,青少年可以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从而能够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心态。

(六) 拉近心理距离,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东西,也是维系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纽带。因此,教育者要引导青少年同教师、家长、同学的沟通,拉近同他们的心理距离,加强情感的交流,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是孤独寂寞的,而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各种思想和观点都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注。

(七) 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教育

有些青少年性格孤僻是由于一些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的。加强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正确处理自己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笔财富。他们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够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的看待一切事情,逐渐消除长期潜伏在他们身上的非理性认识、偏执性格和极端看法,从而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优秀青少年。

[1]百度百科.孤僻症[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455637.htm.

[2]尤福贵.不惹事·别怕事·做好事[J].长寿,2009(2).

[3]余凤红.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育探索,2010(9).

[4]张耀庭.寄宿制对小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3(2).

[5]孙晓云,卜卫.怎样看待孩子的成功[J].中外书摘,2000(6).

[6]张丽丽,吴华伟.论对中小学生加强挫折教育的必要性[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4(2).

[7]张耀庭.论中学生心理压力成因及其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6).

猜你喜欢

挫折性格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Holism in Education
猫的性格爪知道
挫折使我更坚强
挫折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
集体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