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者、师者、仁者——读莫砺锋教授新著《宁钝斋杂著》

2013-08-15

天中学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古典文学仁者陶渊明

沈 扬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莫砺锋教授以平易沉潜的学术品格和儒雅翩翩的仁者风范见称学界,他雅洁畅达的文风及温文尔雅的气质总能令人如沐春风。莫砺锋教授著作等身,研究方法不拘一格,其中《江西诗派研究》《朱熹文学研究》《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唐宋诗歌论集》《杜甫诗歌讲演录》体现出一个学者应有的谨严与深邃;《漫话东坡》《莫砺锋诗话》以轻松曼妙之笔墨道尽千古文人的喜怒哀乐,并能于行文中独抒个人怀抱,是其自许的平生值得出手的两部非学术类的著作。如果说《浮生琐忆》记录着作者30年的苦辣辛酸,那么新近出版的《宁钝斋杂著》则显然介于学术研究与杂感闲谈之间,一个“杂”字正可以涵盖这本书的特点。当然这并非是作者有意标新立异,而是因为“本书所收之文字长长短短,形形色色,颇像一家杂货店里的货物”[1]4。至于“宁钝斋”的来由,则是为了纠正不了解莫砺锋身世的人关于他名字的断想,“近年来常常有人问我的名字是否与‘宝剑锋从磨砺出’这句话有关。既然我反复解释不胜其烦,不如自号‘宁钝翁’,来表明绝不想砥砺锋芒的意思,以绝他人之疑”[1]2,于是便有了《宁钝斋杂著》的书名。在这本《杂著》当中,既有莫砺锋早年的创获,又有近年来读书的偶然拾得;既有行云流水的闲适文字,又有鞭辟入里的议论分析;内容涉及怀人忆友、访问游学、演说书评,体裁亦出入传记、随笔、讲演稿、序文之间,通过思辨与闲谈两类口吻,将自己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以来的点滴心得体会、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师友的缅怀追忆,一一向读者娓娓道来,从中我们可以感受莫砺锋作为一个学者所应有的冷静,一位温柔敦厚师长的良苦用心,并最终会为作者那诚朴弘毅的仁者情怀所打动,而这一切却又如水中盐一般地化入莫砺锋平易畅达的文字之中。

根据调查目前鄂州市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员队伍的性别结构较为合理,男性占52.7%,略高于女性,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22-32岁黄金年龄段的健身指导员占61.5%。

一、感字当头的学者姿态

通读《宁钝斋杂著》定会为作者文笔中散发的浓浓书卷气所感染,被一个个饶有兴趣的古典文学知识以及不为人知的学界掌故所吸引。同时,书中亦有对于国内学科建设的思考,如《台湾中文系略影》《台湾大学的学科评鉴》;有对于良好学风的推崇和表彰,如《评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有对于学术问题的严肃认真批评,如《评龚鹏程〈江西诗社宗派研究〉》。然最能见出莫砺锋作为一名古典文学研究者独特姿态的还是收入《杂著》第二辑中的诸篇文字。因为它们不仅仅体现了学者应有的谨严和深邃,更强烈地灌注了莫教授“感字当头”的研究精神。毕竟,学术论文的写作与散文随笔的创作并不一样,前者更多带有理性思辨的色彩,后者则属于作者自我的私人领域。而莫砺锋所能做到的,正是将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体验化合为一,在这几篇看似平易的学术杂文中,集中体现了他扎实的文献功底和敏锐的审美眼光,这些又都以作者对于古典传统的浓厚兴趣为前提,也就是程千帆生前教示后学的“感字当头”的研究路径。纵观莫砺锋的学术文字,皆能在尊重历史的叙述前提下,做到了解之同情,能够深入古人灵魂世界去捕捉文字背后的思想之光。我认为,这与莫砺锋个人是从两个方面去解读和实践程千帆“感字当头”的箴言有关:第一是“读文学作品要受到感动,要从感情切入,跟古代的诗人进行心灵交流”[1]196,这是儒家尚友古人的阐释传统的再现;第二,莫砺锋的研究始终以兴趣为先导,“我从事学术研究,基本上是从兴趣出发的。也就是说,我一般只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只愿意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对象”[1]213。以兴趣为先导的研究思路与“感字当头”的研究路径在精神内核上是一脉相承的。莫砺锋的研究范围远溯先秦,悠游六朝,精攻唐宋而沿及明清,在贯通古今的基础上,他对自己倾心独赏的古代士大夫作了深入透辟的挖掘阐释。笔者注意到,莫砺锋在为人处世和人生境界方面与陶渊明、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人十分相似,即他们都能以放达淡泊的心态去面对生存的困境,即便身处低谷也依然不改旧日情怀和向来抱负,穷且益坚,而不坠青云之志,较好地糅合了兼济和独善两种人格倾向,体现出智者在纷争中的抉择以及达者对苦难的形而上的超越。当人心世态皆朝向不利于自我的一方面发展而又无力去改变的时候,所能做到的便是转换自己的心境,从陶渊明到苏轼,不正昭示了这样一个久矣为人所知却往往难以践行的哲理吗?“莫信诗人竟平淡”,莫砺锋的古代士大夫研究也正是一个发现自我、证成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他在《莫砺锋诗话》序言中说:

我通过读诗先后结识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他们都是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杰出人物。他们屈尊走进我的茅屋,与我朝夕相伴,还敞开心扉向我细诉衷肠。相处久了,我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些伟人是与我同样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中有同样的坎坷挫折,他们的心中也有同样的喜怒哀乐。[2]3

他之所以偏爱杜甫、白居易和苏轼,是因为自己与他们在人生阅历方面有着潜在的暗合,这种遭际的偶契或许成为莫砺锋理解他们的苦闷辛酸和彷徨乐观的基石。他在《程千帆评传》中自述“从江南到淮北,从当农民到农民工,虚度了十年光阴”[1]13,这看似平淡的叙述,却饱含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不堪,而这却又正与苏轼“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达观向上的心态不期而遇。插队的十年诚然阻断了莫砺锋继续求学的道路,消磨了大好的光阴,但他并没有停滞思考而就此沉沦,而是“潜龙勿用”地沉潜下来,在艰难困恨当中去砥砺品格,丰富阅历,这种经历从心性的角度涵养了他的品格和境界,促使他能够更加深入细腻地体察古代士大夫的内心世界和生命情怀,为其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旁人不具备的便利。在当今这个喧嚣浮躁的环境当中,莫砺锋能以平和畅达的心态从事学术研究,以朴实畅达的文字撰写学术论文,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指导后学晚辈,都与传统士大夫精神文化的熏陶有关,是莫砺锋对导师程千帆“感字当头”的治学传统的践行。

应该说,这种方法在《杂著》为数不多的几篇学术性质文章中贯穿始终,在《粗服乱头不是对李后主词的贬词》《柳宗元渔翁诗的结尾》《简论文天祥的集杜诗》《死后是非谁管得》《九僧与四灵》等文中,并未见生僻的材料、新鲜的术语和奇异的方法,每一个结论的导出都根植于作者对常见材料的熟悉程度,其中自然也凝结着莫砺锋对于研究对象发自内心的认同、理解。学术研究本应是理性的实践活动,而“感字当头”的研究路径正是他自成一家的独特品格。

从文献的角度来说,作者自我的言说远较后代的推测更可靠。试看莫砺锋考证陶渊明的无弦琴,作者先是胪列了自《宋书》、萧统《陶渊明传》、《晋书》、黄庭坚以来关于“无弦琴”的讨论,并结合自己的阅读所见加以逐个击破,所论皆有文本依据。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他认为苏轼对无弦琴的理解更符合陶渊明的本意,并指出了萧统等人以讹传讹的原因在于他们“都是富贵之人,很难想象琴弦断了却无钱修理的窘境,于是推测这是陶渊明不解音乐才故意让琴上无弦”[1]92。显然,沈约、萧统等人因未能做到了解之同情故而强加附会,故而让陶渊明这位千古文人的典范颇杂染了附庸风雅的色彩。莫砺锋之所以能发古人之覆,为陶渊明正名,也是基于他对于陶渊明“贫士”身份的认同和理解。这种理解诚然建立在客观的文献阅读分析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他能在深入士大夫心灵之后,直探其内心世界的动静消息,作出相对允恰的判断。莫砺锋更进一步从文艺批评的角度出发,认为“陶渊明抚弄无弦琴的行为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文学作品”[1]93,这就为解读陶渊明诗歌“平淡真淳”的美学境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莫砺锋指出陶渊明的创作心理与状态与抚弄无弦琴的行为是天机吻合的,于是便揭橥了陶渊明无弦琴轶事在理解陶渊明诗歌风格中的重大意义。发人所未发之论,看似平易简淡,却体现了将考证与批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人颇能联系到程千帆那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与被误解》。

二、语重心长的师者用心

其次是对他山之石的审慎借鉴。莫砺锋并非传统的卫道士,他对于传统也有着辨证的批评和接受。从治学方法而言,他认为,西方汉学研究相对于国内学界而言是一种特殊的参照:“西方学者所接受的文化传统和方法训练都与我们不同,这样他们的观察角度研究方法就能在方法论上为我们提供借鉴。”[1]264但这绝不意味着亦步亦趋地照搬,而是以审慎的态度去辩证地接受和学习:“既肯定其带有西方文化背景的理论素养和思维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新颖的观点,也指出他们在文本解读、诗意阐释以及论点归纳等方面的错误和不足。”[1]8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其停留在表层套用术语、玩弄概念上,以己之昏昏而欲求人之昭昭,不如静下心来,看看西方的学者如何从异质文化的眼光出发去审读古老东方文明的神女之光。这体现出莫砺锋的民族文化本位立场,他始终站在这一立场角度去尝试与异域学术进行联通互动,吐故纳新,从中国文化传统出发,从古人的心灵世界出发,从文献证据的考辨出发,适当汲取西学的方法,并将二者融会贯通,用他自己的话说,即“学术研究上的利其器,主要在于选择适当的方法,并提高运用这种方法的能力”[1]90。

首先是方法无古今优劣论。莫砺锋认为,从学理价值层面而论,研究方法本不应该强分古今优劣,只要能够解决问题的都是好方法,都应该加以重视和利用。他特别赞成宋代名僧宗杲那句“手有寸铁,便可杀人”的名言,对于甚嚣尘上而于事无补的花拳绣腿表现出审慎的态度。要之,莫教授的治学方法论在于一个“用”字,只要这个方法适用于研究对象,并能够达到研究目的,便是好方法;反之,即便借鉴再高深的理论,摆弄再多华丽的字眼,终究与古典作家的生活实际和心灵境界隔了一层,隔靴搔痒之外,不免有生搬硬套之嫌。莫砺锋的治学方法论是自己多年研究心得的总结,其间依稀可见程千帆的影子,例如“将考证与批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便是自程千帆那里薪火而传,尽管在表述上或有出入,但将文献与文学两相弥合的精神却是一以贯之的。莫砺锋自立雪程门以来,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亦有更多精思独到之处,无古今优劣论正有感于学界浮华的学风而发,可谓一针见血。他提示我们警惕过度西化而数典忘祖的心理倾向:“有些学者对西方理论有相当好的掌握,由于浸润太深,久而成习,就会养成一切都以西方的观念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终极价值评价的标准。这样一来,当然会对中华传统文化怎么看都不顺眼。”[1]157其民族文化本位立场于斯而分明可见。

作为一名资深的古典文学教育工作者,数十年来莫砺锋秉承了业师程千帆的育人理念。他这样做,一来是通过这种朴素的方式表达弟子对于恩师的追思,二来也拟证明前辈学者的教育思想并未落伍,而是旧学深思和新知考量之后所得出的行之有效的经验。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问之道的传播授受最能见出一个师者的良苦用心。莫砺锋在接引后学之时,时时耳提面命的便是“方法”二字,这一点在《杂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对恩师程千帆学行的评介,还是演讲专访,每每论及古典文学的治学方法,程门的治学金针穿越百年而总能历久弥光,已经成为南京大学古典文学教学的重要传统和治学理念。在这方面,莫砺锋以及南京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同仁的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之功自不可没。当然,莫砺锋的古典文学方法论是在融合了导师程千帆精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提出的,其中有不少新体悟。《杂著》中的几篇谈治学方法的文字基本囊括了他本人对于治学研究与教书育人两大方面的方法论总结,虽无高深的理论框架,仅仅是一个古典文学研究者兼教育工作者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因此文章更像是一个语重心长的师者向初出问学的青年的叙谈,毫无架子,却又令人心悦诚服。

常州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单纯的石膏纸棉包扎法相比,3L手术贴膜加纸棉包扎法在气压止血带使用中具有操作简便,不增加患者痛苦的特点,对减少因气压止血带引起皮肤损伤有防治意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再次是强调功底与眼光。如果说南京大学古典文学专业在培养方式上与兄弟院校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对于学术功底和学术视野的强调最是其特色。莫砺锋从两个大的方面和八个小的角度向后学阐释了如何夯实功底以及怎样锻炼眼光等问题。每个角度的得来都与他侍学程门以来的学习历程和研究经历息息相关。例如在谈如何打基础时,莫砺锋谈到“要有广博的阅读面”和“一些基本典籍要下狠功夫读”两个方面,这与程千帆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一致的。程千帆为弟子们开列的书单中,尽管因人而异,但最基本的文学典籍,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左传》《史记》、新旧《唐书》等子史经典以及《楚辞》《文心雕龙》《文选》《杜诗详注》等定在其中。通过这样宽泛的阅读,能够让研究生对古代士大夫的思想状态和生存世界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在从事论文撰写之前初步具备通识意识,这既符合中国文学重源流、讲会通的特色,又打通了文史哲诸科的界限,使得古典文学的研究扎根于古代文化的土壤之中,从而彰显古典文学丰富的艺术内涵。关于如何培养学术视野的问题,莫砺锋专辟“普查文献的眼光”一节来说明了解时下学术研究动态的重要性,并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程千帆招生的例子来说明学术研究不仅仅要有感而发,更要具备学术史的眼光。当研究对象确立之后,要梳理前人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已经取得的创获,在此基础上再去思考自己可以继续耕耘的空间。这种瞻前顾后的方法无疑对初涉学术门墙的青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之体现。

三、一往情深的仁者情怀

《杂著》除了体现莫砺锋作为一名学者的姿态和师长的用心之外,也可见其兼爱的仁者情怀。必须指出的是,“仁者”是儒家学派至为推崇的理想人格,其内涵也颇为丰富。后学围绕着“仁”“仁者”等相关概念展开过激烈的论战,但这里我只取其伦理情感角度的内涵,这是因为,从世俗伦理、情感道德的角度方能将神圣化的孔孟之道演绎得更加亲切自然,也更容易为当下所理解和接受。仁者爱人,爱人者则人恒爱之,《孟子· 尽心上》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3]899莫砺锋在《浮生琐忆》中回忆父母亲的文字着实令人欷歔感喟,《宁钝斋杂著》中一组回忆师友的文字也正是仁者情怀的延伸和拓展。《杂著》第一辑先后缅怀了程千帆、沈祖棻、陶芸、萧涤非、孙望、郭维森六位师长,其中以对业师程千帆的追述最重亦最深。作者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来书写程千帆生前的举止言行,通过场景的复现和平和的叙述将一位跨世纪的古典文学教育家对学术的贡献、对后辈的关怀以及铮铮铁骨刻画得入木三分。《程千帆评传》用万余字的笔墨回顾了业师坎坷而又坦荡的平生经历,接下来的《莫信诗人竟平淡》《好学生,好老师——敬悼吾师程千帆先生》又从程千帆的诗歌创作和作为师长兼学生的不同侧面展现了程千帆的多重人格魅力,声情并茂地表达了对于业师的沉痛哀悼和依依追思,读之不免令人涕下。程千帆之于莫砺锋的不仅仅是学问的引导,更重要的在于精神之熏陶。莫砺锋曾冒雨在珞珈山程千帆故居前留影拍照:“我们久久地伫立着,不忍离去。此时此刻,我似乎对程先生有了更深的理解。”[1]54正如程千帆弥留前对于未能将黄侃的日记整理出版而喃喃自责一样,程千帆未能看到莫砺锋颇费心思主编的《程千帆全集》出版发行便驾鹤西去,也永远成为莫砺锋平生的一大憾事。不仅对恩师程千帆一往情深,莫砺锋对自己的两位师母以及萧涤非、孙望、郭维森等前辈学者的记述文字中亦流淌着脉脉的温情。如回忆程千帆先生与陶芸师母晚年相互搀扶携行的温馨背影,体力不济却坚持送自己到门外的孙望先生,做事认真、奖掖后辈的萧涤非先生以及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郭维森先生。这些前辈中,有的是作者的同事,如郭维森;有的是提携过作者的前辈,如孙望;有的则间接地得到接引却素昧平生,如萧涤非。作者之所以为这些前辈撰文以示缅怀,正是儒家所推崇的仁者心态使然。爱人之人,则人恒爱之,莫砺锋早年求学曾直接或间接地得到了上述前辈的关爱,故至今一往情深。正基于此,他在闻知自己学生的溘然长逝之时,亦难掩深情,“尽管早就到了‘存亡见惯浑无泪’的年纪,但突然听到吴建辉博士病逝的噩耗,还是禁不住老泪纵横”[1]81。这里,一位仁者的弟子之义,恻隐之心,不忍之情得到很好的诠释,处处体现着一位温柔敦厚长者的仁人之心。焦循曰:“诚恳于内者,则外发于事。仁人之心也。”[3]633意谓仁人之心的由来在于诚恳的心理状态。莫砺锋学究古今而又不失仁者的世间情怀,反复探寻、上下求索于古士大夫的历史世界,间接得到濡染涵养,遂锻炼了自我正心诚意的内在功夫,自然施之于外界,宋儒津津乐道的“气象”或于莫砺锋的为人处世、行文琐记中得之。而莫砺锋诠释“气象”的方法也正如他的为人那样朴实真挚,在那些不甚华丽的字句当中,我们得以反复体验着莫砺锋教授记忆的温度。

政策九: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由于体例和篇幅所限,《杂著》自然无法全面展现莫砺锋教授的风神,但“大音希声”,任何过度修饰和堂皇的华盖都有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莫砺锋的人格风范正如其学问品格一样,平易沉潜却又立意高远,这一典范的魅力必将对后辈的治学与为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衷心地祝愿年逾耳顺的莫砺锋教授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更行更远。

[1]莫砺锋.宁钝斋杂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

[2]莫砺锋.莫砺锋诗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猜你喜欢

古典文学仁者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更正说明
仁者爱人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仁者
《於于野谈》与中国古典文学关系考察
《陶渊明 饮酒》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
不为五斗米折腰
『仁者爱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