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公共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3-08-15赵红坡刘盛韬
刘 艳,赵红坡,刘盛韬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0)
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中国已开展得如火如荼,最典型的莫过于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改革,但随之而来出现的问题就是公共课的“无用论”,这种观点没有意识到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大部分职业院校也没有找到发挥公共课为职业能力培养服务的方法,且公共课和专业课严重脱节。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作为高职教育领域中提升人才层次及培养合格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环节,其有效、高效与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应着眼于两个方面,即高素质和高技能。高职院校公共类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但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往往放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上,造成了无论是哪个专业,公共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都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因而,在学生起点差、教学质量不断下滑的实际情况下,如何提高和改善公共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有效教学策略的含义及公共课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有效教学策略是针对教学策略的效果而言的,是教师在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为最大程度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有效教学策略的获得与实施是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在我国高职公共课教学中主要存在学生起点参差不齐和对公共课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
在课程安排方面,各高职院校的公共课一般都是开设在第1-3学期各专业的必修课中,而绝大多数院校公共课都采取合班上课,甚至各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上公共课,一个班级少则七八十人多则上百人,这种情况导致教师既要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又要掌控学生的状态,同时还要兼顾所有学生的水平,结果是教师上课疲惫,学生兴趣缺乏。
另外,由于教学改革以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高职院校各个专业普遍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为了保证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企业能够对接,很多学校每学期都给学生提供去企业实践的机会,但这样就给理论课教学提出了难题,学生要在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践活动,专业课程压力很大。对于公共课来说,教师如何能够在极有限的计划课时内教授全部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各种不同专业的要求,做出多种教学设计和安排,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二、高职公共课有效教学策略设计
对于高职公共课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设计,应该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学习者的特点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在制定公共课教学策略之前,首先要明确每门课程教学目标是属于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还是情感领域。例如:英语、高数等是属于认知领域课程;体育属于技能领域课程;创新类课程属于情感领域课程。我们应该按照每个不同领域所要求的基本目标层次对课程进行教学策略设计。例如:外语课应从知识点的掌握、句意句群理解、语言应用、论点分析、知识整合、评价六个层面进行设计;体育课程按照辛普森的知觉、准备、反应、自动化、适应和创新六个层次;情感领域课程,如创新课的目标主要是克拉斯沃尔的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五个层次。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不同的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都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目前,公共课教学内容还需要不断更新。尽管中国职业教育公共课教材更新速度较快,但和目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速度相比,部分学科内容相对滞后,教师们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样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信服;很多学生认为公共课就是理论学习,学习内容不实用,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切忌照本宣科,要注重讲授内容的实用性,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及职业能力要求,采用不同的公共课教学策略,组织各种活动,在最大范围内让学生们“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能力以及行为习惯。总体而言,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是自主性和创新性。
高职学生一般自主性都较强,动手操作能力也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等设计一些项目,活动地点不应只局限于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甚至是宿舍都可以成为项目实施的场所,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选课空间,让学生最大程度地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学习自觉性。
此外,在公共课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通过学生讲课、学生评课,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考试模式也可以创新,不同专业考核方式可以不同。学科目标决定需要培养其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等能力,相对来说,艺术为学科对于理论式机械记忆要求较低,那么对学艺术专业的学生,考核方式可以采取纯实践考试,代替传统理论考试,会取得相对较好的效果。
同时,教师在制订和选择教学策略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年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态度,采用符合学生实际、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高职公共课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策略:
(一)教师教学准备策略
1.学生认知能力分析
要想最大化地进行有效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们有充足的学习准备和学习愿望,前提是必须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认知技能。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知识讲授,应该以学生已有或已准备的知识储备为基础。
2.教师教学前的准备策略
教师作为教学策略制订、实施和监控的主体,必然使教学策略带有个人色彩,高职公共课教学的有效性高低,直接由讲授课程的教师的知识结构、认知方式、个人特点及教学习惯等因素决定。对于公共课教师而言,教学前对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分析是制定有效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起点。高职公共课再不是传统公共课教学中若干专业几百个学生同时上一堂课的情况了,各个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能力不尽相同,其专业要求的综合素质能力也不尽相同,如何找出专业群类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共性和差异,并进行教学策略的组织和制定,不仅要遵循教学规律,而且还渗透着教师的专业特长、认知能力和思维的开拓性等诸多因素。
3.教学材料的选择策略
作为教学内容载体的教学材料,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和教学组织模式。要注重教学材料选择的科学性、趣味性、组织结构化及情境化。1959年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如果教师教学材料的组织是有结构的,那么就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迁移和回忆;此外,教学材料应选择那些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材料,基于这种教学材料,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活动,设计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高职教育有效教学实施策略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首先,高职公共课的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传统高职公共课课堂上学生们往往是被动“填鸭式”接受知识,究其原因是学生们缺乏内部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选择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贴近专业的教学材料,让学生们产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适当进行话题延伸,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努力创设自主学习探索环境,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探索、主动求知。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搜集资料、组织规划、学习计划开展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协助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知识准备工作、活动开展、活动评价、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并指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和方案,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方法。在整个活动学习过程中,做到既有指导示范,又有共同探索;既能统筹规划整体教学活动,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
最后,高职公共课要想真正做到为高职教育服务,就一定要注重其有效性,做到重实践。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突出育人为本,各个学校应利用本地资源,联系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可以看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体育课不仅要突出育身功能,还要凸显育心功能,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根本作用,强调学生对体育活动或比赛的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真正获得运动体验;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邀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讲座,或带学生们去用人单位进行体验,组织各种有关职业道德的评价案例,这样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高数课可以逐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把一些专业基础知识融入到数学建模或简单的计算机应用问题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语课可以组织各不同专业的学生到相应涉外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对外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机。
高职公共课的自主有效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沟通能力、自学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的用人企业需要的技能性人才。某些传统的公共课,如思政课、高数课、外语课、创新课等可以划分模块进行教学,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地点也是多元的,可以是课堂上,可以是课后,可以通过试卷,也可以通过自测软件进行考核。考核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企业人员。通过对高职公共课有效教学,为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和专业技能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公共课教学的最优化。
[1]郭成.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