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诗学的集成之作与奠基之作

2013-08-15谭好哲

泰山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诗赋诗史概论

谭好哲

(山东大学 研究生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在数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中,一座名山,一条大河,往往就是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带。五岳独尊的泰山正是这样一座文化名山。近年来,泰安的一批文化界人士,在搜集、整理和阐扬泰山文化方面兀兀穷年、成绩可观,为当代的文化积累和繁荣做出了引人瞩目的贡献。泰山出版社新近连为一装隆重推出的《全泰山诗》与《全泰山赋》,即为其中一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工程。

《全泰山诗》与《全泰山赋》系由现任泰安市社科联主席的历史文化学者袁爱国先生以一己之力、历八载寒暑而完成的两部集大成之作。前者分为6卷,共收录3045 位诗人16000 余首泰山诗作,计200 余万字,搜罗宏富,洋洋大观;后者1卷,收历代赋作160 余篇,20 余万字。自先秦至今,与泰山有关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诗赋之作究有多少难以统计,而且散见于浩瀚的文献烟海之中,《全泰山诗》旁搜远绍,爬罗剔抉,所收作品为此前已知泰山诗数量的8 倍有余,而《全泰山赋》更是无本可依,填补空白,二者在搜集检索、爬梳考校中所要面对的巨大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袁爱国先生以焚膏继晷的不懈毅力、攻坚克难的极大勇气,向世人奉献出这样两部煌煌大著,着实令人敬佩。从《全泰山诗》中,我们知道了在古老的《诗经》中,就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诗经·鲁颂·閟宫》)这样歌颂泰山崇高庄严气象的诗句,而儒家思想的伟大创始人孔子也留下了以“仁道”喻“山道”的《丘陵歌》、《龟山操》和《曳杖歌》。先秦之后,在泰山自然之美与文化精神的氤氲滋润之下,诗的长河就在泰山奔腾不息地流淌开来。汉代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曹操、曹植、嵇康、阮籍、左思、谢灵运、庾信,唐代的高适、王维、李白、杜甫、岑参、韩愈、刘禹锡,宋代的石介、范仲淹、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陆游、范成大、文天祥,元明清时期的元好问、张养浩、李东阳、谢榛、李攀龙、王世贞、汤显祖、钟惺、顾炎武、王士祯,洪昇、翁方纲、李调元,近代以来的林则徐、龚自珍、魏源、康有为、冯玉祥、朱德、郭沫若、王统照、老舍、臧克家、贺敬之、季羡林,历朝历代几乎都有著名的诗赋大家、文化名人和政界达人,在此留下自己或记事感怀或抒情言志、或激昂明快或沉郁悲壮的精美诗篇。遍览两书,数千年来历代文人对泰山壮美崇高的自然风景的讴歌赞美,对泰山悠远博大的文化名胜的浩歌咏叹,对泰山地域风土人情、民生世变的生动反映,以及对自我襟怀、玄思意绪的真情表现,如一曲多声部的艺术大合唱,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撞击、撩拨着读者的心弦。沉吟于这些诗赋篇章之中,读者不仅能够获得艺术审美的无尽享受,而且也打开了一扇瞭望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窗口,封禅祭祀所揭带出的政治风云,易代之吟所透露出的家国之变,天灾兵燹所造成的民生疾苦,文化胜迹托举起的宗教信仰,青山秀水孕育出的珍奇物产,均在其中得到艺术的展现。可以说,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一座诗的大山,《全泰山诗》连《全泰山赋》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史诗,也是一部简赅的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史。由这座诗的大山,能够令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诗在中华民族生活与文化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诚如孔子所言,“诗可以兴,可以观”(《论语·阳货》)。《全泰山诗》与《全泰山赋》让人获得了审美的感兴,也获得了对于历史与文化的观察、观赏与观看。

《全泰山诗》与《全泰山赋》的出版价值不仅在于其规模宏大,为读者提供了两部泰山诗赋的集大成性作品总集,更在于著者袁爱国先生以研究者的姿态介入泰山诗赋的搜集整理工作,不仅为每一位诗赋作家写出了简要的生平与创作传略,为此后的泰山诗赋作家研究提供了索引,而且在《全泰山赋》的前言中对历代泰山赋创作的情况作了简明扼要的梳理,尤其是倾尽心力,撰写下了10 余万字的《天留东岳待诗人——泰山诗史概论》,首次对泰山诗的历史演进、诗学价值、文献价值做了系统梳理和深入阐发。在这部概论的上篇,著者以整体的中国诗史和历代断代诗史为背景和参照,梳理了泰山诗的演进流变,分析了各代泰山诗的主要作家、博大内容和艺术成就,从而历史地确证了作者在概论的开篇所提出的“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泰山是诗歌的名山。翻开泰山诗页,就会发现一部泰山诗歌史,几乎就是一部微缩版的中国诗史”的论断。概论的下篇,从诗学价值和文献价值两个方面对泰山诗的文化价值做了新颖透辟的阐发,彰显出泰山作为一座诗歌名山的诗学精神与文化气韵。其中,对泰山诗的诗学价值的概括和论析发前人之所未发,尤其具有创新意义。作者认为,泰山是中国诗学的发源地,其肇始者就是巡狩泰山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的华夏氏族社会时期的领袖大舜。泰山陈诗观风不仅繁荣了诗歌创作,也产生了中国最早的诗学。大舜所说的“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是对诗歌内容与作用的研究,而以孔子“兴观群怨”说为代表的后世儒家诗学则对大舜的观点予以继承和发展,从而使重视诗歌政治教化作用的诗学观点成为中国诗学的基石和正宗。泰山诗关注现实、反映社会的优良传统,正从精神内涵上体现了儒家诗学的精髓。基于对陈诗观风的诗学传统和泰山诗的诗学底蕴的考辨与阐发,作者进而从国山风度、岩岩气象、梁父悲吟几个方面分析论证了泰山诗的的精神风貌、审美特征和诗体贡献。这些考辨、分析和相关论断,学理沉实,识见独到,文气沛然,每一部分都可以作为论文单独发表,具有厚重的的学术含量和价值。此外,概论下篇中论泰山诗的文献价值部分,从封禅史迹、玉女临风、岱祠沧桑、红楼踪影、物华天宝等多个方面论析泰山诗的时代风云、风俗信仰、胜迹沿革、文学掌故、土特名产,也似打开了泰山文化的百宝箱,珠圆玉润,争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多有心得。可以说,《泰山诗史概论》恰如一个优秀的导游员,将泰山诗的分布路线和地形,泰山诗的审美风景和文化底蕴,一路兴致盎然、有声有色地娓娓道来,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与精彩纷呈的泰山诗成珠联璧合之态,对整部《全泰山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为泰山诗学研究的一部开山之作、奠基之作,这部概论不仅必将成为泰山诗歌研究的主要参考,也将成为中华诗学研究与建构不能绕过的一部重要著述。

猜你喜欢

诗赋诗史概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熊亨瀚:用忠诚血写信仰的诗赋
新时代“弄潮儿精神”全国诗赋征集大赛启事
杜甫《北征》诗中“赋”手法的特色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论江淹作品所体现的儒家倾向
试论杜甫“诗史”在宋代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