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为何能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2013-08-15周霜梅刘明钢
周霜梅,刘明钢
(江汉大学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关于陈云对改革开放所作的贡献,学术界的研究尚比较充分,比如,朱佳木的文章就将陈云的重大贡献概括归纳为十个方面。然而,对于陈云为什么能对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献却鲜有研究。
本文试图对这个重要但没有受到重视的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陈云能够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做出重大的贡献,与他自身的特质,包括革命经历、思想方法、胆识胆略、政治权威等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中共八大前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为改革开放作了理论与实践的准备
陈云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又是党内最杰出的经济工作领导专家。自1949年初从东北调到中央后,一直主持财经工作。他具体组织领导了建国初期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迅速稳定了动荡的经济形势,根除了国民党时期留下来的脱僵野马般的通货膨胀。他具体地组织领导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一五”计划的制定和经济建设。毛泽东曾赞赏地说:陈云同志所管的财经工作不是教条主义的,是按照中国情况办事的,有创造性的。
在这个过程中,陈云较早发现我国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并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在中共八大之前,陈云就提出“苏联十月革命后,市场完全死了。我们今天也把市场搞得很死。若不注意解决这一问题,天下就会大乱”[1]。“我们今天也把市场搞得很死”,这是陈云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暴露的弊端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对私人工商业改造中所采取的垄断性统购包销的办法排斥了市场自由竞争,导致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和不讲究经济效益的情况,因此率先提出了克服统购包销的弊病、改进经济体制、搞活市场的问题,他提出:“苏联大小生产一律纳入计划,我们是否来个大计划小自由,即主要方面有计划,次要的方面来个自由市场。”[2]同时,陈云认为要吸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合理因素,“资本主义生产是无政府状态,在大范围内不合理,在小范围内是合理的。社会主义生产,在大范围内合理,在小范围内还有不合理。我们要做到在大范围内合理和小范围内(也)合理。”[3]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更是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观念的重大突破。
为了克服三年“大跃进”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1962年夏,陈云支持安徽等地的农业包产到户的做法,并提出发挥个体生产积极性的建议。
陈云还是中共最早系统研究计划与市场关系的领导人。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恢复中,陈云组织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和调整工商业,一些重大决策都是在关注市场信息、研究市场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的。1950年,他将收购农副土特产品、提高农民购买力、促进城乡交流看成恢复中国经济的钥匙,最终以农业和手工业带动了工商业,搞活了经济。20世纪60年代初,陈云在解决经济危局、领导经济调整时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他提出进口粮食就是发挥国际市场的作用,他采取的高价糖果、高价糕点、高价饭店的政策就是通过市场来回收一部分货币,解决副食品供不应求和通货膨胀的问题。
陈云上述的尝试,有的有所成效,有的尚未实施,但都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做了理论与实践的准备。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展开正是继承与发展了陈云的上述思想与实践,比如,陈云在中共八大前后首倡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新时期改革的思想先导;1962年支持农业包产到户,是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先声;最早系统研究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对改革的展开起了指导作用;1973-1974年协助周恩来发展对外贸易,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先河。
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论,被誉为“平衡大师”
陈云讲哲学、用哲学,在党内是非常著名的。
大革命失败后,陈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陈独秀、瞿秋白都是有学问的人,李立三、王明念的书也不少,为什么这些人会犯错误呢?他萦思苦想,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到达延安以后,陈云曾三次向毛泽东请教。毛泽东说,主要是马列主义水平不高,思想方法不对头。毛泽东还说,为了不犯与少犯错误,应该读点哲学著作,学点唯物辩证法。
按照毛泽东的意见,陈云在中央组织部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潜心学习哲学,坚持了五年。当时,中央组织部的学习活动,多次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表扬,在延安颇有名气。中央总结推广这个经验,制定了关于干部教育的决定,推动了全党干部的理论学习。陈云也深有体会地说:“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
经过五年持之以恒的学习,陈云在理论上更加成熟,在延安整风中提出了蕴涵着哲理的15个字,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后来,他把这段话写成条幅赠送给别的同志,并精辟地指出:“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我的体会就是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4](P372)陈云还解释说:“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书都不要读。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5](P371)陈云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不但研究事物之中无处不在的对立与矛盾,而且花大力气研究怎样才能使对立统一起来,因此被人誉为“平衡大师”。
经济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是一组矛盾。陈云主张要在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建设,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看成经济建设的目的与归宿。早在1955年他就说过:“必须在进行建设的同时,尽可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最高的目的。但是又必须看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能是一种稳步渐进的提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原来的生产水平很低,只有经过六万万人民自己克勤克俭的劳动,进行几个五年计划,大大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才有可能大大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6]
基本建设规模与国家的财力物力也是一组矛盾。如何处理这组矛盾,如何使这个对立统一起来,陈云提出了“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的原则。他认为:“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你经济稳定不稳定的界限。”“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7](P52)为了防止出现建设规模超过国力的危险,他还提出了五条制约措施。
陈云谙悉并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这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一,确保改革开放稳妥进行。改革开放是项浩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稳妥地进行。陈云强调“只唯实”,就是强调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实事求是。那么,我国的国情究竟是什么样?改革开发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陈云这样描述:“一方面我们还很穷,另一方面要经过二十年,即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一个矛盾。人口多,要提高生活水平不容易;搞四个现代化用人少,就业难。我们只能在这种矛盾中搞四化。这个现实的情况,是制定建设蓝图的出发点。”[8](P250)
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陈云主张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稳步推进。他说:“做工作,不能只想快。慢一点,稳一点,少走弯路,走弯路的损失比慢一点的损失多。”[9](P413)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陈云指出,我们要实施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改革。只要这样做了,这次改革就一定能够成功。他认为体制改革一定要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经验,缓缓而行。同样,陈云一方面认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是完全正确的;另一方面强调要循序渐进,因为我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比不上发达国家,所以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要考虑到与其他工业的配套,循序而进。
其二,确保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陈云运用“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进行分析与研究,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的;同时弄清楚资本主义的哪些长处是属于人类共同的优秀遗产,这是可以借鉴、吸收、引进的。与此同时,陈云还特别注意将对立与矛盾辩证地统一起来,比如,将改革开放与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将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起来,将计划与市场统一起来,将“不唯上”与维护中央权威统一起来等等。处理好以上种种关系,也就确保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三、有胆识、敢担当,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不顾身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不乏改革的先例,但绝大多数的改革之士的下场都不好,或身败名裂,或丢掉性命。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难得机遇,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此,主持改革开放的领导人不但要有胆识,更要有胆略。
陈云就是一个为了坚持真理,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不顾身的人。凡是认准了的事,就坚决“咬定青山不放松”,绝不随“风”摇摆,见“机”行事,表现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阔胸怀。
1956年,他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主张“反冒进”,却被批为“非马克思主义”。
1958年,在全国都头脑发热的“大跃进”年代,陈云顶着巨大的压力,一次又一次向毛泽东陈述自己的意见,要求把过高的钢产量指标降下来。
1962年,陈云受命于危难之际。他没有任何要求,没有任何抱怨,立即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对于农业问题,他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只有分田到户或包产到户,才能较快改变农业连年大幅度减产的局面,并准备向毛主席提出这个意见。有的同志听说后,劝他要慎重,要三思而行。对大家的好意,陈云斩钉截铁地讲:“不能患得患失!我担负全国经济工作的领导任务。要对党对人民负责。遇到大事,既然看准了,找到了办法,就要尽快提。这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怎能延误时机?”一向深思熟虑、不随便讲话的陈云,先后向毛泽东和其他几位中央常委提出自己的想法。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建议被否决,而且还受到不点名的批判,并又一次离开了党中央领导核心。
从1957年9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至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陈云三起三落。他的妻子回忆说:“我与他风雨同舟几十载,其间有革命征途上的急流险滩,也有革命队伍内的风云变幻,无论遇到哪种情况,我从来没见他慌张过。正如他自己常说的:‘我是经过大风大浪的过来人。’如果不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10]
陈云步入晚年后,每天坚持写大字。他经常写这样一个条幅:“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利益重如山。”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无私者无畏。陈云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党的利益比作泰山重,因此才能突破“左”的束缚,大胆地提出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建议与主张,成为改革开放事业的积极支持者与推动者。
四、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建立起崇高的威望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在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建立起崇高的威望。他曾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担任过中共中央副主席。“文革”结束后,陈云虽不是中央主要领导人,但其威望在,说话有分量,大家愿意听,在关键时刻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被打开的。其时,要进行改革开放,就必须首先结束“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包括平反一系列的冤假错案,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以便统一思想,轻装前进。对此,陈云发挥了别人难以替代的作用。
邓小平因1976年4月的“天安门事件”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邓小平的工作,成为党内外极为关心的问题,但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却因各种顾虑,未能采取积极的态度。1977年3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陈云在小组讨论会议上以书面形式发言,郑重提出和坚决支持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领导工作,主张正确认识和重新评价“天安门事件”。陈云的发言,促使中央重视这一问题。1977年5月3日,中央把邓小平1976年10月10日和1977年4月10日给华国锋、叶剑英和中共中央的两封信转发全党,实际上同意了邓小平出来担任领导工作。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邓小平的复出,打开了平反冤假错案的突破口。
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又提出要解决“文化大革命”中遗留的一大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党的工作重点顺利转移。他在东北组率先提出六个亟待解决的历史问题,并强调:“这些问题不解决,党内党外很不得人心。”
陈云的发言得到众多与会者的支持,华国锋代表中央政治局在会上表态,全部接受了陈云提出的六条意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入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会同中央组织部,做了大量的平反工作。全国各类冤假错案迅速得到平反昭雪,使党心大振,人心大快,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最初几年取得非凡成就的重要因素。
陈云具备的极高的政治威望,这是他能为改革开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与邓小平志同道合、心灵相通、互相尊重,互相配合
陈云和邓小平志同道合、心灵相通、互相尊重,互相配合,这不仅对于改革开放的成功至关重要,而且也使得陈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改革开放事业作出贡献。
陈云和邓小平有着十分相似的经历:邓小平生于1904年,逝世于1997年,陈云生于1905年,逝世于1995年;两人很早就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共八大确立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最年轻的两位,被毛泽东称为“少壮派”;两人都长寿,这是民族之幸,国家之幸,人民之幸。更重要的是,两人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有着实事求是的共同基础;对于中国现代化应当走什么样发展道路、现代化目标是什么样的,即对中国特色的认识,也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
改革开放后,对于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和陈云是相互支持的。比如,经济调整时,邓小平说:“我完全同意陈云同志的意见,今后一段时间内,重点是要抓调整,改革要服从于调整,有利于调整,不能妨碍调整。”[11](P198)又如,在对外开放、利用外资问题上,邓小平说:“我赞成陈云同志那个分析,外资是两种,一种叫自由外汇,一种叫设备贷款。不管哪一种,我们都要利用,因为这个机会太难得了,这个条件不用太可惜了”,“陈云同志的意见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研究,我赞成这个意见,应该这样来研究。”[12](P199)
正确认识与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陈云率先指出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倡导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也是支持陈云的意见的。陈云和邓小平都在努力探索如何搞活经济。党的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在邓小平和陈云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邓小平和陈云都把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看成是社会主义的一大优越性,对任何削弱集中领导、妨碍中央权威的做法都坚决反对。1989年9月4日,邓小平说:“前一段我提出党中央的权威必须加强。陈云同志讲,各路诸侯太多,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各自为政。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中央的话不听,国务院的话不听,这不行。特别是有困难的时候,没有中央、国务院这个权威,不可能解决问题。有了这个权威,困难时也能做大事。不能否定权威,该集中的要集中,否则至少要耽误时间。”[13](P319)
当然,邓小平与陈云虽然在大政方针上完全一致,但在具体做法上也有若干差异。这种差异具有互补的作用。邓、陈两人的互相配合与互补,是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得以开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陈云具有以上五个方面个人特质,因此能在改革开放大潮兴起的重要关头,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发挥巨大的作用,做出重大的贡献。
[1][2]陈云关于工商业改造组织形式的谈话记录[Z].1956 -08 -23.
[3]陈云在七位公股代表座谈会上对公私合营工业工作的讲话[Z].1956-07-23.
[4][5][7][8]陈云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陈云.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节选)[J].党的文献,1995,(3).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0]于若木.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追念陈云同志[J].中共党史研究,2000,(3).
[11][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