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淡紫砂壶的特点

2013-08-15刘洪芬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1期
关键词:纯手工制壶泥料

文 / 刘洪芬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做成壶,是明朝正德年间以后,从此蔚成风气,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五百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发展到今天,可谓巧夺天工,技绝环宇,名扬四海,她成为古今中外许多文人雅士眼中的珍宝。

在这里我来谈谈自己对紫砂壶的几点认识。

首先,我们共知,紫砂泥是自然界的天然矿土,紫砂泥料原深藏于岩石层下,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矿层厚度几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学成份为含铁质粘土粉砂岩。人们从矿层中开采出矿土,再经过加工,提炼等一系列的工序后,才能成为供制坯用的泥料。

第二,紫砂泥的含砂量高,透气性好,故纳茶香品茗不涣散,味不耽搁,保证了茶的品质和色香味效果,紫砂壶的兴起与中华民族的饮茶风气,紧密相连,交相促进,传为千古佳话。古代的文人们对饮茶是十分讲究的,梅尧臣、欧阳修、苏东坡等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名篇、名句,其中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堪称千古绝唱,讲的就是用紫砂壶烹茶。人们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用的时间愈长,泡出的茶叶味道就愈好。

第三,紫砂泥呈紫、红、绿、黄、青天然五色,紫砂壶裸身素器,色泽典雅,自然瑰丽,具有雅俗共赏的视觉效果。紫砂,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合理利用她并且要保护她。第四,独特的纯手工制作方式,尤其高档茗壶是不可大批量生产的;纯手工制壶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考验制壶者的功底的高低。纯手工制作的壶有她独特的肌理效果,愈用愈颗粒毕现,通气清爽,愈用愈幽然发光,细腻圆润,妙同拱璧。

第五、紫砂壶集造型、绘画、书法、诗赋、金石、镌刻、镶嵌、绞绘等艺术于一炉。具有强烈的观赏性、把玩性、陈设性,是其它工艺品无可比拟的。

紫砂壶壶上的雕刻艺术,在茶壶上镌刻字画。这也是砂壶最常用的装饰手法。这种方法是从早期壶艺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上镌刻名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真正在砂壶上镌刻诗词而且影响很大的人,是清代的陈曼生,他与工艺大师杨彭年合作制作了许多精品砂壶,堪称典范,至今还有曼生十八式壶,名扬海内外。在紫砂器上镌刻字画的现代名家,以鲍志强、谭泉海、沈汉生、毛国强等人的成就为最高。

第六、名人名作集材质、造型、装饰、工艺之大成,加上工艺大师及书画家、文学家等的参与,精心构思制作,故具有收藏性、投资性,弥足珍贵,当代的紫砂大师,首推顾景舟先生,顾老潜心紫砂陶艺六十余年,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名传遐尔。其余如朱可心、高海庚、裴石民、王寅春、蒋蓉都是制壶的工艺名家。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高科技成果在各行各业广泛运用,现代艺术理念的创新发展,为紫砂艺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紫砂艺术必将在传承的基础上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猜你喜欢

纯手工制壶泥料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云南建水紫陶泥料配比与工艺性质对比研究
LDM法3D打印紫砂泥料的制备及参数控制
打造中职学校的“纯手工”教育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微信·我们的小故事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跨界设计并纯手工制作华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