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泥与紫砂壶文化

2013-08-15许智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1期
关键词:紫砂陶矿层陶器

文 / 许智萍

江苏宜兴 宜兴 214 221

宜兴紫砂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十分成熟地构建了自己的文化体系,雄立于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之林。

举世闻名的宜兴紫砂陶器,不仅为宜兴赢得“中国陶都”的美誉,而且使中国陶器在国际陶瓷艺林中大放异彩。这是历代陶工们智慧的结晶,更是大自然恩赐的原料紫砂泥的功劳。

紫砂泥是紫泥、绿泥、红泥的总称,是甲泥矿层中的一个夹层,其色泽紫红、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是一种品质极为优良的陶土,出矿时呈块状岩石,俗称生泥,需摊场风化后经雷蒙机粉碎,根据不同工艺的要求,过40-100目筛,再湿水后上真空练泥机捏练,便成为供制坯用的熟泥。宜兴紫砂泥的矿物组成属于含富铁的粘土石英云母类型,从其物理化学测试的结果来看,所含矿物质均符合宜兴紫砂陶严格的工艺要求,独特的紫砂泥为紫砂陶的制作创造了物质条件。

紫砂泥是“粘土——石英——云母”系共生的有色粘土,经1100~1180℃烧成,生成残留石英、云母残片、莫来石晶相、赤铁矿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烧结形成的陶瓷原料是难得的单矿烧结双重气孔物相结构,使得紫砂泥成为“魔术般的五色土,天生就形成了中国茶道茶具系列适应茶文化之天性”。明代李渔说:“茶壶以砂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泡茶不失原昧,色香味皆蕴。”好一句“色香味皆蕴”!使品茗者在味觉、嗅觉、视觉上达到了理想化的完美享受。

古人描述的紫砂泥为“五色土”、“岩石泥”、“天青”、“黯肝”、“海棠红”、“朱砂紫”、“水碧”、“葵黄梨皮”、“墨绿”、“黛黑”、“栗色”、“桐绿”、“榴皮”、 “沉香色”等。其中以朱、紫、米黄为紫砂泥的基色,可分为红泥(朱泥)、紫泥(底槽青)、团泥(即本山绿泥呈米黄色),这三种基泥由于地质成因条件不同、矿层分布不同、“泥中泥”的矿层深度不同,烧成时温度稍有变化,但色泽变化多端,妙不可思。

紫砂泥色千变万化,紫砂泥的原料处理也耐人寻味。在制作处理上大致要经过天然风化--粉碎--筛选--除杂--级配--练制--陈腐等原料加工过程。从制作方法上,分手工泥和机械制泥。从原料互配上,分原色泥原配和互配。但不管怎样,原料一旦加工成成品即称“熟泥”,即可经陈腐后成型制作之用。历史上有许多好的调砂泥,不同时期、不

同历史年代有不同的代表性泥色和调砂特色,这就给收藏者和紫砂鉴赏家们提供了历史作品鉴赏的佐证。一件上好的紫砂陶艺品,特别是壶类,在实际使用中壶体表面肌理给人以手感舒畅、细而不腻,形如豆沙、红木质地感觉,取悦于心。紫砂茶壶是紫砂陶产品中的杰出代表,它有着鲜明的民族传统特点和高超的制作技艺,再加上紫砂泥的可塑性强,不易变型,其物理性能、气孔率、透气性,细密度都为其他陶土所不及的。

宜兴紫砂壶是一种典型的手工艺陶器,紫砂陶材料特殊,紫砂泥具有砂性,所制作的陶器内外均不施釉,制品烧成后,主要呈现紫红色,因而被称为紫砂。其造型式样丰富,色泽古朴典雅,器物表面还常镌刻诗文书画作为装饰,成为一种具有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的实用艺术品。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是一种集观赏与实用相结合的艺术品。

[1]《江苏陶瓷》(季刊)江苏省宜兴陶瓷研究所

[2]《中国陶瓷》(双月刊)《中国陶瓷》杂志社

[3]《陶瓷造型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紫砂陶矿层陶器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新疆和田市沉积矿床矿体特征与岩层特征对比研究
河南舞阳铁矿田铁山庙组矿层下盘地质体成因
开采残余矿层存在的风险及防治对策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浅埋矿层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方法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