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与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08-15

天中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受教育者新生代

张 莉

(郑州轻工业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1]。目前,我国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有1.5亿人,其中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占 60%,大约有1亿人。他们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习惯都市生活,注重自身的权益和感受,融入城市的冲动也更强烈,但相当一部分人也存在着性格脆弱、意志力不强、认识狭隘、经不起生活磨难等问题。这些社会和心理问题如若解决不好,势必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状况以及教育对策,对于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主体间性”的视角,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以期找到有效做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让他们在城市落地生根,在城市生活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一、“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性”理论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是针对传统哲学认识论领域中的“主体性”概念所导致的认识的困惑与局限提出来的,是对主体性哲学的深刻反思。它的主要观点在于用对话理性、交往理性代替主体中心理性的基础性论题,以此来消解传统哲学中的一元主体,研究或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互相作用。现象学的创立者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一文中最早提出“主体间性”,其目的主要是消解所谓的“人的主体性的悖论”。他认为主体性是指个体性,“主体间性”是指群体性,“主体间性”应当取代主体性。自我的存在方式是社会性的,即社会性存在的个体性。“主体间性”既包含着社会性,也包含着个体性。“主体间性”既否定原子式的孤立个体观念,也反对社会性对个体性的吞没。“主体间性”又译为交互主体性,它反映了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在胡塞尔之后,“主体间性”经迦达默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人的丰富和发展,开始成为哲学解释学、语言分析哲学、存在主义、社会学一般理论关注的主题而为人们所接受,并被广泛引入社会生活当中。

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共同体,“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可以说这是对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全球问题的有益尝试,并且必然会对完善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产生积极的意义。“主体间性”理论改变了“存在”这一哲学范畴的基本内涵,超越了传统哲学主客对立的二元论的“存在”范畴。它把人类认知的对象世界特别是精神现象不再看作客体,而是看作主体。它认为“存在”是主体间的共在,“存在”既不是主体性的,也不是客体性的,是对不同主体而言的共同有效性和共同存在,是使不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成为可能的前提性的东西,体现的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这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关系中体现出的一种平等、共生、理解、对话、交流关系的内在属性。

“主体间性”思想凸起于哲学界后很快便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领域,其中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体间性”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有利于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了由主客二分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被称之为“‘消除现代主体性’困惑与局限的‘一把颇能奏效的手术刀’和解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戈尔迪之结’的一把钥匙”[2]。长期以来,在“主客二分”哲学思维模式指导下建构起来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教育者为主体,而受教育者处于一个“非人”的地位,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简单化与形式化、强制性与封闭性等倾向,也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紧张,自然阻滞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递和效果的实现。“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不仅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而且更好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几个不同的特征:其一,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教育方式坚持一切从人出发,把受教育者当成“人”,充分调动和激发了教育对象的交往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以人为本、对他人的尊重;其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构成“主体―主体”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理解,共同发挥作用;其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强调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对话,交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再是手段,而是目的。

二、从“主体间性”角度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的意义

从“主体间性”角度探寻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目前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而言,这种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有助于充分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性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向以以人为本为内在价值尺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借鉴西方“主体间性”思想为重要辅助的新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过渡。从历史发展的逻辑来看,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由神本到人本、由人本到以人为本的过程。但是,单子式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人类发展的最终追求。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社会交往的广泛,一种更具体的以人为本思想彰显出来,这就是“主体间性”的以人为本思想,它超越了单子式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单子式的人引向多维式的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的转向,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往”,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情感历程,是“不同价值取向之间的真诚沟通”,“是一种双向互动的理解”,是“尊重差异”“发展个性”的活动,是双方的情感、意识、人格力量沟通的过程。“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体现了对教育对象前所未有的关注,实现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主体间的共存和共在。因此,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要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人格及创造性,把新生代农民工看成是有思想、有灵魂、有要求的主体,围绕新生代农民工在学习、成才、健康、生活、交友、恋爱、求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现实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有助于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人类发展历史证明,每个正常的人都具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如果一个人能自尊、自爱、自立、自主、自强,也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关爱、理解、支持和鼓励,其潜能就能得到最大发挥,变成现实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真、善、美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科学内涵,进而有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当前,相比较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向往城市生活,自身权益意识强,发展诉求强烈,但在向市民化角色转换的过程,新生代农民工在知识结构、生活方式、观念意识、教育水平、职业技能等方面与城市现代文明生活的需要和城市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仍面临较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由对新生代农民工片面的技能培训扩展到实现其全面发展,由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传授升华为人生观的引导,由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知性世界扩展到人性世界,从而使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被教育的主体成为既重视认识能力的发展又强调实践能力发展的主体;既重视知识的接受、继承又强调知识的创新、发展的主体;既重视智力、能力、理性的发展又强调兴趣、情感、意志发展的主体;既坚持以人为本又重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

(三) 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确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终由受教育者来体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求受教育者能够主动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化”和“外化”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展现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主体间交互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将社会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意识,然后再由受教育者将这些意识外化(转化)为行为并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3]80。可见,“内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没有“内化”,“外化”也就无法实现。可以说,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完成“内化”过程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者和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受教育者的关系定位不准,导致二者之间沟通不畅,“内化”过程难以完成,自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也就难以取得积极的效果。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但由于现阶段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采取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灌输式”“强制性”教育方法,忽略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人的主动性层面的作用,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可以说,狭隘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发展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与老一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取向、城市取向、家庭取向等都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发展取向和个人取向的增强。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改变过去“灌输式”“强制性”教育观念,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代之,唯如此,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四) 有助于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作为平等主体来看待,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得社会的利益格局、分配格局、就业格局被打破或重新调整,人们的价值追求、政治观念、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呈多元化趋势。同样,伴随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当前我国的农民工群体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第一代农民工日渐淡出社会舞台,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主要力量。较之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较高,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之间的错位以及对自身利益表达的价值认知相对模糊,在利益遭受侵害时,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无法进行有效的利益整合,无力通过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来维护自身权益。在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未果的情况下,非制度化利益表达行为就会出现,新生代农民工会通过请愿上访、非法集会游行以及冲击党政机关、阻塞交通、聚合械斗等方式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并由此而酿成突发性群体事件,从而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危害。因此,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视角出发,在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主体间性”理念,积极为新生代农民工办实事、解实困,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样,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就会迸发出来,就会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 贴近现实生活原则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4]32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贴近生活,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它的育人功能。相反,脱离了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追寻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人的生活意义,强调教育关注现实的个人,“回归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一词最初是由胡塞尔提出的,是针对“科学世界”而言的。由于受到科学世界的宰割和技术理性的支配,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失去了生活的底蕴,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脱离实际,搞“两张皮”,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教育内容的切身体验。因此,“主体间性”的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贴近现实生活的原则,把“应是”和“实事”结合起来,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困境、实际需求和时代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诸如心理健康、法律知识及城市文明生活方式等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完成教育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融通,实现教育品格上的实践性。

(二) 双向互动原则

双向互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直接表现。世界是由自我与他我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构成的统一体。只有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承认的前提下,人才能对主体自身的权力、责任、义务有更清醒的定位和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摆脱自我中心意识,通过有效的交往、沟通与合作寻求主体间具有约束力的价值共识。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认为,双向互动就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塑造属于双方话语情景的互动交往活动,并且是具有独立个性的双方的“敞开”与“接纳”。主体间的互动不仅是一种教育关系,更是一种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互动的前提是民主与平等,条件是倾听与理解,过程是对话与交往,结果是共识与共享。因此,“主体间性”理论所带来的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的社会价值与责任的思考,为我们在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双向互动、人际和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具体教育方法上,应抛弃“我讲你听”的居高临下的工作方式和“我打你通”的教育模式,重视加强教育主体间互动,充分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性、平等性和差异性,从而获得交往双方或多方的思想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

(三) 民主平等原则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平等的主体。在这种模式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共存于一个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主体之间展开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共同实现思想道德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因此,“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地位平等、相互依存的两个主体,他们在法律、人格、言论自由等方面都具有平等的权利,体现着主体间的人格平等与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任何人都无权以教育者自居,因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道德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与生俱来的道德优越性和道德权威。新生代农民工告别故土来到城市,从人格上讲,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公正、平等、温馨、和谐、有尊严的工作生活环境,而不仅仅是同情和怜悯。故对新生代农民工人格和劳动权利的尊重,是最起码也是最应该做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坚持工具理性,把新生代农民工当成客体,导致教育双方关系紧张。因此,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和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与市场经济的特征和个体意识的觉醒相冲突,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格,加强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沟通与交流,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工作和困难,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与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看作是平等主体在对话、理解和共享的过程中实现认识提高的交往实践活动。

(四) 突出人文关怀原则

人文关怀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注每个个体生命的发展、尊严、意义与价值,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作为一种精神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的全面发展越显重要,也就是说它对个人的价值就会越来越高”[5]。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就在于真正以人为本,不断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能力,塑造完整的人格,使人诗意地生存在大地上。依据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生活等方面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人文关怀原则,并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加强情感教育。要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尊重、理解新生代农民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用新生代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引导他们的生活情趣,提升他们的精神追求。其二,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促进市民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要加强市民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教育城市居民养成宽容、大度、感恩的心态,摒弃鄙视农民工的心理,以宽容的精神理解他们,以温情善待他们,并以城市居民的身份看待和尊重他们,逐步形成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氛围。其三,要发挥社区成人教育的作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成人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教育。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有很多都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孤单漂泊在他乡,如果他们所遭受到的压力得不到及时排解,就可能做一些违法的事情,从而破坏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所以很有必要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心理教育,对他们进行心理调适、疏导,给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关怀,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自身与社会、他人的关系,提高应对挫折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2]梁德友.近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8(4).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5]刘春海.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人本回归[J].思想教育研究,2004(4).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受教育者新生代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