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元意向特征与优化训练策略的探讨
2013-08-15郭冉,郭明
郭 冉,郭 明
(1.周口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南 周口466001;2.周口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河南 周口466001)
“新生代”即指在中国当代社会的空前开放和多元文化共存局面下没有那样相对统一特征的一代年轻人群,包括新生代农民、新生代商人、新生代青少年等,这里特指当代青少年一族.面对新时期,新生代人在人格意向心理方面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其心理的缺憾和根源有哪些,从元心理学角度,揭示其元意向心理形成和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有关研究报道甚少.元意向即指人们对于自身包括注意、欲念、意图、情绪、意志及态度等人格特征的一种高级的元心理整合活动.对于新生代元意向心理突出特征的研究,及如何指导他们进行人际交往和元心理优化训练,自主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反思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1 新生代元意向心理结构及主要特征
1.1 在对待和改变现实上的态度特征
少年期突出的特征是在自我认知和态度方面,新生代从半成熟、半幼稚为标志的心理状态中逐步成熟起来,突出的表现是成熟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既感觉已长大成人,又容易说话偏激.到了青年期,突出的是青年的思维更具有组织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表现在喜欢争论问题,探讨事物现象的根本原因,愿意用事实说话,对于自己或别人提出的见解都不轻易盲从,要求有充分说服力的逻辑论证.青年期表现冷淡,实际内心活动非常激烈,一旦了解了他人所说是正确的,立即会投以崇敬的目光,愿意与他友好往来,当分离时常常又恋恋不舍.在对待社会意识倾向方面,新生代已具有公民意识,关心国家大事.表现在他们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用更多精力去追求时尚浪潮,休闲态度积极,类型丰富多彩已成为新生代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活动特征之一.
1.2 在情感和情绪方面的元意向特征
少年较童年期的情绪更具有了冲动性,不善于自控和预测.特别是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表现出他们特有的热情和激动,争论问题时表现出过激、易怒等.到了青年期,首先,对道德、艺术、科学等的兴趣的提高促进了他们的社会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的发展.通常世界观是在青年时期形成的,道德问题最使青年感兴趣.如力图了解社会生活现象及规律,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评价人在社会上的活动和他的个性品质等.这和青年自我意向的结构和水平如自我需要的满足、个人责任心的增长以及道德意识的发展密不可分.很好地了解生活、认识社会的这一意向成了他们阅读文艺作品的主要动机.他们总是力图在书籍中找到有关重要生活问题的答案和自己的榜样.其次,青年时代最富于责任感和友谊感.在集体活动中,青年愿意并竭力去履行自己责任的意向占有显著地位.他们把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看作是降低对自我个性的尊重.青年对友谊的理解更深、要求更高、更具有原则性.同时,青年又常常表现出多虑、猜忌和自闭性而使得他们不易找到知心朋友.有少数青年由于受不良社会或网络信息的影响,交友不讲原则,易被坏人利用而误入不良团伙,导致社会犯罪.在新生代的爱情方面,少年时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其爱情萌芽往往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互相倾慕之情;而青年时则力求在异性面前把事情做得更好些,以便引起对方的注意,这是青年时期的一种正常情感和鼓励的力量,它能激发青年的创造力和趋向美好的愿望.同时也给青年男女的早恋注入了一种催化剂.特别是近年来新生代在校期间出现了过早恋爱和结婚的现象.对此,教师和家长不可过于放纵或压抑.要因势利导,讲清过早恋爱或早婚的危害,以及男女之间应有的道德礼貌,真正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1.3 新生代的意志及人格倾向特征
首先,少年时期表现出成熟感与幼稚性、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冲动性、自闭性与开放性、自制性与成人管教等多重矛盾.如他们既知道做学生应互相友爱,不该打架的准则,但又可能表现出无端地伤害弱小儿童等行为.他们想干一番大事业,但又觉得力不从心.由于少年的神经系统是兴奋占优势,兴奋和抑制不平衡,所以常表现出冲动和难以自制的举动.而青年比少年则更能监督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具有自觉性.青年特别关注自我形象,对运动姿势、仪表行为和言词的要求提高了,对自己外表、才华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充满自信.其次,新生代的自我意识特征正逐步趋向于个体社会化,人格倾向特征更加强烈和类化.突出表现在他们对自己远大理想的憧憬和对未来职业的极大关切上,但当理想、兴趣、职业选择与客观现实相矛盾时,又往往不能正确对待.
2 新生代自身的心理缺憾
2.1 原发性的“先天不足”
由于新生代的性成熟过早,导致其性体验提前,早恋和性生活呈公开化趋势.一项调查表明:女生中性罪错指数达到4度的就占70%;月经初潮后便开始性行为的占20%左右.面对青少年性恋生活的逐步低龄化、盲目性、团体性和扩散性,大多数家长和教师颇感困扰,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大的遗憾.
2.2 继发性的“营养不良”
新生代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他们长期受到成人之间礼尚往来和人情世故的影响,过早地走入成人世界.往往表现出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老成世故和人格早熟、情感冷漠、亲和力下降、较多的自私、追求物质利益,甚至暴力侵犯等心理行为问题.一项调查表明:16.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30%的大学生需要心理援助.加上中国传统教育重知轻智、重智轻德、重养轻教等观念的影响,使得人们培养的新生代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这不能不说又是新生代教育的一大缺憾.
2.3 超前性的理想和情感失控
新生代由于思维的片面性、偏激性与接受信息的多元性,呈现出追星视角个人化、个性理想时尚化、情感生活模仿化、心态行为从众性和冲动性、价值观个性化等的趋势.和父辈们相比,新生代除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之外,将面对信息多变的网络、都市人情的冷落、人生选择、激烈竞争等问题.盲目追求,缺乏较多的理性思考.他们常感到无能为力,精神迷茫和认同感失落.这种道德教育和社会影响造成的心理反差和“代沟”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3 新生代元意向心理优化训练策略
元意向心理优化训练策略是一种建立在自我关照、自我评估、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的高效心理整合训练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3.1 认知整合,提高新生代的目标认同感
元意向特征的形成和水平提高的基础是认知.教育者应利用“目标导向策略”,即用一个鲜明的概念诱导其方向,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行为动机.同时,为新生代创设一个认知整合的时空或信息环境.如运用逻辑学中的“充分理由律”,即一个人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一件事的理由越充分,那么他去做这件事的动机强度就越大.由此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和对目标活动的积极性.
3.2 依据情感形成的规律,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
3.2.1 情感的形成以认识为基础
新生代的情感失恋、交友烦恼、与成年人缺乏共同语言的“代沟”等,其实质就是彼此不能认同.因此,坚持目标认同原则,使之同化到与学校或社会一致的目标上来,是培养他们社会适应性的基础.
3.2.2 情感以需要为中介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关系的反映.要与人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就必须坚持需求相辅原则.即不仅要了解对方的需要,还要尽量满足对方的需要.因为一个人的需要被剥夺的程度和他反抗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3.2.3 情感以交往为手段
空间距离影响着人们交往的频率,交往的频率影响着交往的深度,交往的深度又影响着感情的发展,而感情的深刻与否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因此,新生代要学会多交往、善人际、结良缘、加强互动性合作.
3.2.4 情感以态度为关键
一个人对他周围的人肯定越多,他的人际关系就越好,反之亦然.要以一种宽以待人的态度,多肯定他人优点,少指责他人的缺点.有时剑拔弩张的人际关系,往往因态度的改变而化干戈为玉帛.因此,人们在情感和人际沟通中,应坚持心理相容原则,即能够理解和宽容对方,容纳别人的缺点和错误.
3.2.5 利用“印象管理”,强化“期望效应”
印象管理就是人们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要赋予对方以良好的“期望”,即要相信与对方的友谊和感情能够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并能取得成功.利用“印象管理”,强化“期望效应”,实施心理干预,使学生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
3.3 妥善解决动机冲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要解决好新生代自身诸多的内部冲突,既要尊重和相信他们,又不过于放任.元意向优化训练时,宜采取“严爱结合的原则”,即做到“爱寓于严,才能爱而不纵;严寓于爱,才能会严者有理”.在学习或事业发生冲突时,应以原则性动机战胜非原则性动机,主要矛盾战胜次要矛盾的方法来解决.当动机水平低落时,应及时给予成功的目标反馈,因为成功的反馈会激励一个人的志向水平.
3.4 合理建构健康人格,优化元意向动力系统
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态度、兴趣、信念、世界观等.它构成了元意向心理优化和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动力系统.世界观位于最高层,他制约着元意向的结构和方向.一个人的世界观发生错误,会影响新生代整体人格发展乃至行为的错误.元意向体系的合理建构,既要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又要关注人格的整体培养.如对新生代职业生涯设计要整体规划准备、成长和发展三个阶段的工作.应关注的问题有:1)要得到工作;2)要学会如何处理和调整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麻烦;3)要为成功地完成所分派的任务而承担责任;4)要做出改变自己不成熟的职业选项,注意学习某一方面或更多方面的专门知识,通过努力顺利实现自我设计的人生目标.
4 小结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一生事业成功因素中,智力因素(IQ)仅占20%,而情商(EQ)、财商(GQ)等元意向心理发展因素约占80%.新一代人的元意向特征及其整个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和教育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面对多元文化局面下的新生代人的元意向心理结构特点,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应从提高其认知水平入手.有针对性地结合新生代人对待现实的态度特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理想、提升价值观及人生观等.要正视新生代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和情感容易失控等缺陷,培养其社会目标认同感,使其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能妥善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冲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优化元意向动力系统,培养健康人格,为新生代塑造人生、建功立业提供更丰富的机会和有利的条件.总之,让年轻成为资本而不是不足,让锐意进取、活力四射的新生代人精神成为社会风尚,把他们真正培养成为适应时代飞速发展需要的建设人才,从而取得教育的成功.
[1]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46.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0-146.
[3]俞国良,吴明霞.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理性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2):27-30.
[4]王重明.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40-156.
[5]陆士贞.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10.
[6]赵越,张攀,王韶华.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偏科问题的治疗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11:32-37.
[7]戴巍,龙子生.挫折心理成因及其自我调适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