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电路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2013-08-15樊宇,程全
樊 宇,程 全
(周口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河南 周口466001)
“电路”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是所有强电和弱电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相关课程打下初步基础.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对后续课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课时压缩、学生基础知识整体呈下降趋势等问题为理论和实验教学增加了难度.在有限课时条件下,怎样把握好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度”?怎样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处理好理论与实验的关系?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其他各种能力?这些已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很多卓有成效的教育者的研究成果[1],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模式.
1 多元化教学模式
多元化教学模式与单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相对应.所谓多元就是多种教育方法相结合,从而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多元化教育模式是针对传统的“填鸭式”或“满堂灌”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但适用于中学教学,也适用于高等教学.要做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有序实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必须更新固有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因为:教育过程的规律[2]表明,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给予知识,也不是移植知识.一切教育(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必须通过接受者的积极思维,通过其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实现.因此教学的过程不可能由教师单独完成,教育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只有实现这种质的转化,学生才有可能产生主动的学习精神,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个体的发展同其他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其发展动力不仅取决于个体的外部(外因),而且取决于个体内部的矛盾斗争(内因).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内因是发展的依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是外因,学生是教育的内因.外因(教师)只能指导、帮助、促进内因(学生)的发展,而不能也无法代替学生的发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通过自身积极的矛盾运动,去接受教育和发展自己.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任何人不能取代的.认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原则.学生的主体意识[3]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而且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主体意识对教育影响表现出选择性和倾向性,对某些教育内容主动接受,对另一些内容拒绝接受;对某些活动有浓厚兴趣,对有些活动则态度冷淡.这种主体意识不是教师一时能改变的,认为学生完全听命于教师,教师决定一切是不符合教育过程实际的.
2 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基础条件.采用尽可能人性化的教学手段和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热情、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知识,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学科的杂志和报刊,了解有关专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这将有助于扩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通过各种教学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社会适应性.必要时,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这些教学环节,不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课堂气氛不再枯燥,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动机.除了参与课堂教学,还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相结合
“电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因其逻辑性强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其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与中学有很大的差异等原因,学生如果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没有独立的思考习惯,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很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的误区.因此,怎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怎样把理论与实践建立起联系,怎样教会学生把解题的技巧转化为自己的,这些都是教师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
综合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和特点,在“电路”教学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相结合,做到四导:“导思”、“导练”、“导结”、“导探”.
“导思”就是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思维过程,掌握一定的思考方法.正确的思维方法不仅有利于深刻理解定义、定理,而且有利于快速掌握解题的方法.通过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提问题、想办法,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对电路的几个定理,课本给出较为简单的推导过程,对于初学电路的学生这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归纳法,引导学生学会由特性找出共性的思考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找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例题,根据定理的要求得出答案,然后总结做题的方法和定理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导练”就是引导学生独立做题,优化训练,敢于动手操作.练习是一个反复使学生养成习惯,发现创造性学习思维能力的教学过程.通过练习,学生既巩固、运用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能力.一般来说,大学每学期至少有三到四门课,再加上实践课,因此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做大量的练习.很多学生要么是除了作业不做练习,要么还停留在高中的题海战术中.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目的状态中走出来,有针对性的练习,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电路”是专业基础课,知识点庞杂,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材后面的习题都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精讲、精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根据例题感悟、领会做题方法.实践课上教师要进行简单的示范,根据实验内容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提高其动手能力.
“导结”就是引导学生对一次课的内容、一章或几章的内容学会自己总结,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好的小结不仅是对一节(章)课知识做一个简明的回顾评价,而且还要将所学知识重新梳理,其目的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起到升华知识、拓展思维的作用.引导学生做小结,要注意几个方面:课堂板书的内容要重点突出,每节(章)课结束之后,把主要内容讲述一遍;相关联的知识要给予强调,利于学生做小结;必要时给学生做小结示范,然后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思路.例如在“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这章内容学完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每种电路的分析方法进行总结,也可按照电流法、电压法进行总结.
“导探”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识的习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引导学生养成探索精神,首先,要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比如“填鸭式”教学、“满堂灌”教育.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把教师、教材当做教学的终极真理,对那些具有奇思妙想的学生没有耐心或不引导,认为学生提出刁钻问题是故意为难老师.其次,引导学生养成探索精神,要给学生创设条件或环境,营造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引导学生养成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对学生加强思维训练,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基本的逻辑分析方法,比如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等,发展认知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主持或参与的一些项目.最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电路”中的很多定理、定律,需要学生做实验来验证,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先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有兴趣地、自主地开展、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建立概念,然后在实践操作中验证定理,形成自主探索知识的习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四种引导方法不是割裂而孤立存在的,几种方法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在教学中需要结合使用.
4 开展多层次教学评价
多元化教学模式开展应用还需要多层次的教学评估体系来保障.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是对教学效果的鉴别.教学效果也是学习效果,而教学效果则是由学生的发展水平来体现.教师应常常把教学评价作为一种手段,以推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学评价具有自发的激励功能,加强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利于激发和强化教师的动力以及学生学习的动力.对教师而言,正确的评价是对其思想品德、工作态度、自身修养以及工作成就肯定的一种强化方式,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学生而言,正确的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业成就,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获得承认后的成功喜悦,从而产生精神上的“成就感”,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和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课程与教学评价会对教与学双方产生强大的心理震撼力,激发师生教与学的情感动力.为了合理、准确地进行课程与教学评价,一般要遵循方向性与发展性原则、科学性与客观性原则、全面性与一致性原则、可行性与实效性原则、公平性与宽松性原则等.
中国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有一句很精辟的说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中是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积极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传授的道理、讲授的知识、解开的迷惑被学生接受、吸收,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开展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讲授为主要任务,忽视学生的感觉和体会,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的不足,给“电路”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1]李冬丹,刘兴富.课堂教学模式多元化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8(7):23-25.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7-80.
[3]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