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ACCESS数据库基础”教学改革探析
2013-08-15周航,陈莹,李欢
周 航 ,陈 莹 ,李 欢
(周口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 周口466001)
ACCESS是Microsoft公司的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之一.与其他数据库程序开发语言相比,ACCESS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学习的特点,所以成为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有的学校将其作为计算机专业课,有的学校将其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课.周口师范学院是将“ACCESS数据库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二学生的计算机公共课开设.在信息社会中,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本着基础、务实、创新、应用的要求,以笔者所在的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的教改项目为依托,本项目组对该校开设的“ACCESS数据库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做了相关研究.
1 课程教学现状
该校采用的教材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CCESS数据库基础应用教程”,授课72学时,其中理论课和实验操作课各占一半,授课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二学生.本项目组从学生学习情况、实验课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发现该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1.1 入门较难
由于授课对象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他们对于数据库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特别是文科类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在前几章如常量、变量、函数的学习中就已经理解困难了,入门就没学好,那么后面的SQL查询语言以及结构化程序设计学习起来就非常吃力.在和60分以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谈话中发现,他们当中有部分学生在前三章过后就有了放弃这门课程的想法.
1.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认真听课.项目组在对三个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发现,“没有学习动力,不知道学习这门课能做什么”是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因素.而且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这种偏理工的数据库技术在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几乎用不到,提不起学习的劲头.
1.3 未能学以致用
教师在课堂中未能营造出跟学生身边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学生们在学习完每章节的知识点之后仅仅能以做课后习题的方式来练习.同时,某些章节的实验课上也缺乏相应的综合实例来练习.职工信息.mdf和学生信息.mdf两个数据表被反复应用和练习,缺乏实际问题情境的创建,未能激发他们主动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兴趣.同时,对于整门“ACCESS数据库基础”课程而言,存在着教材章节知识点讲解结束即复习、考试的情况.学生们在学习完教材所讲知识点后,缺乏综合性的任务来进行能力测验.
1.4 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差
这一点在最终的考试成绩试卷分析中能明显地体现出来.项目组对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ACCESS数据库基础”考试成绩做了统计分析.以2011级本科英语专业为例,统计结果为:选择和填空题的平均得分率分别为72.6%和69.4%;综合题的平均得分率仅为48.2%.这暴露出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零碎的知识点,但是对综合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比较弱.
2 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
2.1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所赋予的意义却是由个人自己决定的[1].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和信念不同,导致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存在不同.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简单传递,而是学生自己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且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的过程包括“同化”与“顺应”,每个学习者都是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从而来构建自己的理解[2].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知识也会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改变,所以学习的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也不单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2.2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因此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先前知识,另起炉灶,而是应该将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想法,并且以此为根据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而且学生经验的差异本身就构成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协作中共同成长.作为教师,在课堂内外要为学生创立理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等高级思维活动,同时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使他们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并逐步解决问题.
2.3 建构主义理论对“ACCESS数据库基础”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源自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是探究人类认知和学习规律的优秀教育理念,它科学地表述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理论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契合该校“地方性、师范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理念,对于“ACCESS数据库基础”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本文第一部分所述课程现状的几个问题,以建构主义的视角分析,结症如下.
2.3.1 “同化”与“顺应”两个过程应相辅相成
“同化”指的是把外部知识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当学习者无法同化新知识时其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的过程[3].“ACCESS数据库基础”这门课偏重理工科的数据库知识,很多如体育、音乐、美术等文科专业的学生缺乏相应的先验基础知识,导致他们在学习第二章数据库和表的时候缺乏相应的同化过程,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教师应该以考试成绩表等学生经常接触又比较了解的概念出发,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数据库、数据表等概念及其属性.
2.3.2 部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角色体现不足
教师是主导者而不是灌输知识的机器,在理论课堂上教师作为主导者应该重视教学“情境”的创建,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深入学习.学生并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如果缺乏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缺乏个体的体验,那么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第三章查询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先提供一个学生信息数据表,给学生呈现一个查询相关学生信息的情境.相比于单向的知识灌输,由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摸索查询的方式及其步骤显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3 在知识应用的情景创设方面有所欠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问题解决活动的结果,而问题情境是学习活动赖以完成的必要载体,问题解决经验的生长和改造是学习的基础[4].当学习者面对某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时,他们能主动分析、思考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发现问题中隐含的各种关系,能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能把“ACCESS数据库基础”中的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等内容串联起来,给学生布置一个“×××培训机构数据库管理软件”的综合作业(任务),将会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并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建构主义理论在“ACCESS数据库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大到教学目标的修订、教学方法的改进,小到教案、课件和作业布置的细节要求,基础教研室均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以下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和辅导答疑这三个方面探析建构主义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3.1 教学目标的修订
“ACCESS数据库基础”这本教材共分为十章,原先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库知识,熟练掌握ACCESS 2003的操作界面,掌握数据库的SQL查询语句,会应用ACCESS自带的控件做简单的窗体和报表等.依据这个教学目标,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某些既定概念的理解和函数、SQL语句关键字的记忆,这使得学生们往往在为了期末考试或者计算机等级考试而学习这门课程.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习完第五章报表之后学习兴趣明显下降,对贴近现实问题的综合作业往往束手无策.“ACCESS数据库基础”是一门既灵活而又实用的数据库技术,在各行各业针对不同的场合会需要不同的程序或搜索语句,显然属于高级学习.针对这种情况,项目组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灵活运用ACCESS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据问题”这个要求,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向较高层次迁移.为了配合教学目标的改进,教研室加重了学生上机课做实例作业的平时成绩比例,增加了期末考试中综合题的分数比例.
3.2 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教学方法上,鼓励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经过一个学期的课堂经验积累,教师们发现,增加符合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法的比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倡教师在课堂中多采用讨论式、启发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法.比如第二章数据表中的主键和索引这部分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效果更好.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一个年级的学生信息表,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保证每条记录的唯一性,如何才能快速地找到某条特定的记录,由学生的设想逐渐引导他们总结出主键和索引的概念和作用.对于第四章中自定义窗体和美化窗体这部分知识,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效果较好,由学生们分组讨论,给出自己不一样的设计和美化的方案.对于这种开放性的答案,让学生们在讨论中碰撞思维,不断丰富彼此的见解,往往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第三章的数据查询,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给学生布置一些真实情景下的查询任务.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了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等知识点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3.3 辅导答疑方式的改进
辅导答疑方式由简单地回答操作性问题过渡到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简单的教师问、学生答的辅导模式已经不适合建构主义理念下的“ACCESS数据库基础”的答疑.对于数据库基础这门课程,辅导答疑是安排在上机课过程中的.所以学生在辅导答疑环节所遇到的几乎都是操作性题目.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只是希望辅导教师告诉他们如何操作,具体来说甚至该点击哪个菜单哪个按钮.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学生并不能从中真正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反省性思维,认为没有思维就不会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对于这类操作题的答疑,教师不应该立即告诉学生具体的操作步骤,而应把辅导的重心放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面.比如对于“如何运行宏组中的第二个宏命令”这个问题,辅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前面窗体按钮的知识,并让学生自己尝试通过窗体按钮来执行宏组中的命令.
4 小结
从皮亚杰到科尔伯格再到维果斯基,一大批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一直坚持并丰富着建构主义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思维的建构主义学说坚持以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来研究人类的认知,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构建过程.它科学而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学习”和“如何来学习”这两个问题,对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起着深远的影响.项目组成员本着该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依据建构主义理念对“ACCESS数据库基础”这门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今后,教研室的成员会继续学习优秀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继续推动课程教学的各项改革.
[1]薛红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J].现代阅读,2012,38(9):165-167.
[2]王策三,孙喜亭,刘硕.基础教育改革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06-107.
[3]Merrienboer,Jeroen.Training Complex Cognitive Skills:A Four Compon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 for Technical Training[M].Engl ewood Clniffs,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1997:285-288.
[4]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J].教育研究与实践,2008,21(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