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台播音员的新闻语言表达
2013-08-15□孙雪
□孙 雪
(江山市广播电视总台,浙江 江山 324100)
新闻节目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已经把它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已成为人们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人们对新闻节目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要求之中人们对播音员播报新闻的方式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希望现在的新闻节目在播报方式上能有所突破,使其更有时代感,个性更鲜明,节奏更明快,更贴近生活。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提高电台(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收听率(收视率),各台都在积极的努力,想在这一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以抢得头筹。于是,现在就出现了“播新闻”、“说新闻”、“聊新闻”等等的新闻播报方式。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已经有许多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在运用各自独特的方式来播报新闻,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新闻播报方式似乎是一片的“繁荣”。回顾新闻事业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新闻播音的方式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时期人们对新闻播音有不同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播音实战,前辈已经概括出了播音的六大特点,这就是:(1)规范性,指语音规范,清晰流畅;(2)庄重性,即诚实质朴,落落大方;(3)鼓动性,即感情充沛,态度鲜明;(4)分寸感,指基调恰当,不温不火;(5)时代感,即语气洒脱,节奏明快;(6)亲切感,即语调平和,易于沟通。现在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许多地方的电台(电视台)都在积极努力,都想在新闻播音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以满足现在人们对新闻播音的要求。但是新闻节目有其独特的定位,它代表的不是个人行为,应该根据它自有的特点探索出适合它的播报方式。
现在,我们发现许多地方台的新闻节目都是以“说”新闻的方式出现的,都认为“说”就是贴近、就是生活化、就是更好的交流,而且这一种方式渐成一种潮流,又有越说越随意、越说越调侃的趋势。我们知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我们的新闻报道是有选择性的,有我们的原则、立场和导向。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反映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在这一前提下,作为一个认真而严肃的电台(电视台),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告诉大家最多的大家很关心的国内外和身边发生的重要事情,在节目当中播音员主持人就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你告诉人们的每一条新闻都代表了党和政府的观点和立场。长期以来,新闻语言必须讲求规整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播音是一门艺术,有着自身的规律和有别于其他艺术语言的规范,新闻播音讲求规整性与真诚,不但不会使播音呆板,反而会提高播音的艺术质量和传播效果。
我国著名播音员夏青曾经说过:“规整性应是播音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播音的规整性是由新闻性而来,是适应广播电视宣传的需要而产生的,不论是新闻节目、服务节目、体育节目还是文艺节目,都不能无视规整性这一要求,其中,又以新闻性节目最明显、最突出。我们所说的规整性,是指有声语言规规矩矩,工工整整特别强调规范性和严整性,是由新闻性而来,是适应广播电视宣传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戏剧、朗诵、曲艺等艺术语言相区别的,是播音语言的个性特征之一。规整性这一概念,涵盖了准确、真实的一面,也涵盖了少做作、去粉饰的一面,而绝不包容刻板、生涩、迟滞、苍白。
一个新闻作品,不论前期做了多少准备工作,最后还都得体现到有声语言中。播报新闻,必须强调新鲜感,要求“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势平稳、节奏明快”。现在,由于“轻新闻、重主持”的误导,一些节目的新闻播音水平不尽人意,甚至有下滑的趋势。
新闻语言表达的规范实际上是一种播音员特有的“播音腔”,也就是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吐字发声、规范严谨的语言表达和使用纯正的普通话。对“播音腔”,北京广播学院张颂教授早有论述:“播音腔,实质上应体现播音语言的特点,那就是: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它是新中国播音风格‘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在语言上的共性要求和努力方向。”这一概括十分鲜明、准确。在“播音腔”的内涵中,规范性可算是其本质属性了。任何有声语言的艺术,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表现形式和表达规律,而作为这些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腔调”恰恰体现着这些艺术门类的特色。作为广播电视特有的播音腔是播音员将新闻工作的性质、规律及特殊要求,与语言艺术相结合,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广播电视的话筒前播音语言表现形式,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称道。体现着新闻播音艺术语言特色的播音腔是我国老一辈播音员在长期实践和探索中形成的,是体现新中国新闻播音风格的艺术结晶。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印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记录了新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从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到《谁是最可爱的人》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王进喜》,这些作品经过播音员声情并茂的创作,对人们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播音作品现在听起来依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说明播音腔和播音风格的形成与成熟是和时代的脉搏紧紧相联的。
不可否认,目前的语言学重点已经由“说什么”转到了“怎么说”的问题上来,但这并不能成为忽视播音应该规整的托词。在新闻播音中,语气的运用特别重要,同一句话,可以有多种语气,但是哪一种语气最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语言内容,而且适应语境和对象,这种有感而发的选择,正是对播音员、主持人掌握和驾驭普通话能力和水平的实在考验。语言表达的方向和分寸,完全落实到语言运用上,关乎语言内容的色彩和分量。这就要求语言的使用者,特别是担负着传播重任的播音员、主持人更应谨慎从事,否则,“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就会造成宣传上的失误,产生不良影响。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句子、任何一个处理,一旦失去规整性,便立即会引起听众的反映。严重的,马上会降低对播音员的信任和尊敬。
强调播音的规整性,就是强调语气的含蓄深刻、分寸恰当,强调语气的舒展稳健,起伏得体。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著名的演员,在角色语言和表演方面造诣很深却播不了新闻节目的原因。
作为一个新闻播音员,必须在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上下工夫,这“转化”是创作,不是“音译”。要挖掘稿件的内在美,充分揭示其精神实质和语言特色,才能使语气贴切,重点突出,字正腔圆,由己达人。规整性最重要的一个优点,恰恰就在于对语言弹性的调节上。有较强语言功力的人,在具体思想感情、一定的内容形式需要的时候,要快则快而不乱,要慢则慢而不拖,要高则高而不尖,要低则低而不瘪,要强则强而不炸,要弱则弱而不假,要连则连而不粘,要停则停而不断。如此这般,气息、声音、口齿、思维、情感,都在语言流动中恰到好处,少有力不从心、口不应心的时候。
所以,对新闻播音员语言表达“规整性”不仅仅是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更应该成为所有播音同仁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