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总目录

2013-08-15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12期
关键词:党报浅谈

★ 编辑部吹风

01 努力宣传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本刊编辑部 2013·1-2

01 牢固树立好四种意识 提供新闻文化正能量/本刊编辑部 2013·3

01 奋力开创农业及农村持续发展新局面/本刊编辑部 2013·4

01 大兴学习之风 学以致用走向未来/本刊编辑部 2013·5

01 新闻工作者从业“三态”/本刊编辑部 2013·6

01 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本刊编辑部 2013·7

01 当好建设者 传递正能量/本刊编辑部 2013·8

01 学习,学习,再学习/本刊编辑部 2013·9

01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本刊编辑部 2013·10

01 文风清新品自高/本刊编辑部 2013·11

01 净化网络环境 更要从我做起/本刊编辑部 2013·12

★ “‘泉州杯’整合资源 破局突围 做优做强地市报”征文

07“变脸”的背后——以《连云港日报》为例兼论后发地区地市党报创新路径/徐勤飞 徐 桢 2013·1-2

09 新闻创新路上永不停步/邓宏森 梁 华 2013·1-2

11 浅谈新闻选题的时代性/段北生 2013·1-2

07 记者善突破 新闻出味道——浅谈新闻采访阻力形成及应对策略/李少军 2013·3

09 新闻报道应多些乡土气息——深入基层采写稿件的体会/寿艳娣 2013·3

07 跨区域合作办报的探索/居应兰 李春媛 2013·4

09 激扬向善的力量——浅论媒体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舆论引导/刘政强 2013·4

11 立足本土突出特色 凝心聚力促进发展——西双版纳报社改革发展小记/丹 洛 普荣明 2013·4

09 增强新闻敏感性初探/陈大公 2013·5

0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成功营销永福樱花/林阿玲 2013·6

07 新媒体时代催生“独媒体”模式——报业竞争中的“独家内容”战术探析/罗永强 2013·7

09 新媒体时代党报的制胜之道/杨继东 2013·7

12 唱好党报压轴戏的三大“法宝”/李万泉 2013·7

12 平民小视角 民生大文章——浅析《苍梧晚报》热线新闻策划/曹文军 2013·8

13 打造有影响力的地方党报——《许昌日报》改革创新的几点做法和体会/雷剑德 2013·8

15 地市党报经营模式的突破——以对玉溪日报社调查为例/张朝英 马 溪 2013·8

16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创意的融合/石炳荣 2013·9

18 围绕大局 服务人民 改进文风——以《荆门日报》为例谈如何提升主流媒体“三力”/郑伦明 夏成林 2013·9

19 党报应当好自媒体时代的领路人——兼议地市党报自媒体时代的导向性与权威性/李 辽 田孝臣 2013·9

13 地市党报民生新闻的价值重构路径/徐守武 2013·10

15 围绕本埠定位 找准党报坐标 着力四个创新/丁连安 2013·10

16 微博时代,主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对策/曹媛媛 2013·10

15 立言发声求真快 及时传播正能量——兼论党报主办网络媒体对重大事件舆情引导的策略/李柏森 李 辽 卢好亮 2013·11

17 报网融合 携手共赢——东营日报社关于报网互动的有益探索/高汝民 刘西光 2013·11

18 用乡俗俚语为新闻增色——浅议群众语言在新闻稿件中的运用/刘 军 2013·11

09 大数据时代传统报业核心竞争力打造/莫正荣 2013·12

★ “‘苏州杯’彰显主流媒体 引领报业发展”征文

12 在改革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以玉溪日报社为例/师跃雄 2013·1-2

14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兼谈《大连日报》“党报记者社区行”报道/孙茂国 周雪婴 2013·1-2

15 用权威声音彰显党报责任/卞会彪 张朝辉 2013·1-2

11 在创新中实现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随州日报》“爱我随州、兴我随州”系列报道的实践与思考/罗 毅 桂运东 王董斌 2013·3

12 以人为本优化版面视觉/王 煜 刘 飞 2013·3

14 对地市党报政经新闻改革的思考/梁 林 2013·4

15 热线新闻采访“有勇有谋”/王 岩 2013·4

17 写好深度报道探微/段北生 2013·4

10 如何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李伊娜 2013·5

12 炼好“内功” 当好“守门员”——浅谈报纸编辑的修养/梁虹芳 鲁文燕 2013·5

08 浅谈媒体三要素:真、导、雅/于晓凌 丁佳 2013·6

10 重独家重谋划重包装重时效——浅谈新闻创新在宣传“国家行动”移民迁安中的应用/马聆道 2013·6

11 做活、做精、做深“三农”版面/谢建平 2013·6

13 舆论监督要增添正能量/时卫红 2013·6

14 公益活动:开拓报纸公共服务的广阔空间/孙 娜 2013·6

14 全媒体时代文字记者的“转型升级”/张孔生 2013·7

15 民生党报 民生情怀/林心伟 2013·7

17 浅谈地市党报地方性的体现/张润平 2013·7

18 以“走 转 改”促主题宣传创新 增强党报舆论引导力——《荆州日报》的探索和体会/黄道培 2013·7

07 采访下工夫 写作上水平——浅谈新闻工作者的作风与文风/陈小玲 2013·8

09 时政“快餐”要适应大众“口味”/张莉莉 2013·8

10“新闻热气”源自“基层地气”——从两篇教育报道谈走基层感悟/吴 军 2013·8

07“有看头”是最重要的群众满意标准/黄卷庄 2013·9

08 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凡留威 2013·9

10 常规造势 评论助阵 典型引路——以《平顶山日报》为例谈党报“中心工作”报道技巧/刘美华 2013·9

11 微博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机遇与挑战/刘志勇 2013·9

13 让红色经典宣传常讲常新/孟国栋 2013·9

14 新媒体冲击下的报业转型/张志刚 2013·9

07 地市党报的办报策略/唐跃培 2013·10

10 占领区域舆论制高点/韩 立 冀晋萌 2013·10

11 新闻媒体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责任/张大成 2013·10

07 拓展多元经营 盘活国有资产/杨树行 2013·11

09 能发声 发好声 常发声 发强声——《漯河日报》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实践与探索/甘德建 2013·11

11 创新求变 让市场为之“尖叫”——《三峡商报》成功推出湖北首份玫瑰花香报纸浅析/唐和清 郎少锋 罗锐锋 熊小磊 2013·11

13 发现新闻素材的独特价值——获中国新闻奖作品《在苏民工领到了失业金》采写回眸/周建越 2013·11

07 自媒体时代地市党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探析/龙雪一 2013·12

★ “‘石家庄杯’整合党报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征文

17 发挥新闻评论在重大事件中的引领作用——以《大足日报》为例/尹道勇 冯 娟 2013·1-2

19 论党报社会新闻的选择及其报道/张素云 2013·1-2

14 纸媒危机下深度报道浪潮——论E时代的深度报道诉求/姚新媛 2013·3

16 办好时评版离不开“三贴近”/朱瑞明 2013·3

18 也谈民政报道的“冷门”和“热门”/吴 军 2013·4

20 办好社会活动 增强党报核心竞争力/李 佳 2013·4

21 以务实宣传破解报道“四难”/程建明 2013·4

13 整合集团资源 躬身为民服务——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做足民生新闻的探索与实践/马全应 2013·5

15 让新闻拥有最佳“温度”/朱可江 2013·5

17 本土新闻,报纸留住读者的抓手/贾涤非 2013·5

16 激情跨越“厚报时代”的中国报业奇迹——《郑州晚报》672版创造中文报纸世界纪录的启示/邓红超 2013·6

17 动起来——激活报纸的影响力/刘文菊 2013·6

19 党报改革创新的重要契机/杨登寿 2013·6

20 地市党报重大主题报道探讨——《开封日报》“十问干部作风”等报道的实践与体会/吕树建 2013·7

21 报网融合,抢占媒体影响力新平台/刘文菊 2013·7

23 网络时代报纸新闻制作的新思路/王 锐 2013·7

16 全媒体时代地市报的“三驾马车”/楚让蕊 2013·8

18 浅谈灾害事件报道形态的创新/许志文 2013·8

19 会议新闻报道的“加减法”/程 颖 2013·8

20 把“三农”报道从边缘推向前台/费如星 2013·8

22 民生新闻策划要接地气/崔玉兰 2013·8

21 论党报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社会责任/王子阳 2013·9

23 新媒体时代报纸生存空间分析/赵芒姝 2013·9

18 在夹缝中突围/成 燕 2013·10

19 新媒体时代报纸需要应对的挑战/李玉珍 2013·10

21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纸媒的任务/陈秋实 2013·10

20 互联网环境下地市报如何做好时事报道/孙福能 2013·11

22 报业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刘文利 2013·11

23 “百姓关切点”就是“新闻聚焦点”——从松花江网的新闻实践看新媒体改文风/李伟洪 郭丽杰 2013·11

11 做社会活动主体 提升媒体影响力——《秦皇岛日报》开展“生命接力”志愿活动的几点启示/王 2013·12

★ “‘萧山杯’提升地方都市类报纸竞争力”征文

20 向财经特色都市报的转型探索/王存政 2013·1-2

22 策划创新:报纸出新出彩永续活力的“王道”——《吴江日报》强化改革创新助推提升新闻宣传水平/徐国平 2013·1-2

24 地方文化报道的“论坛样本”/刘付生 2013·1-2

18 贴近生活 服务受众 提高市场竞争力——《莲池周刊》全新改版/夏红星 刘振英 2013·3

19 做“厚报读者”的报改先锋/申文勇 2013·3

21 论社区新闻的责任担当——以《京九晚报》的“晚报帮办”栏目为例/张浩哲 2013·3

23 《东南早报》:打造影响力,成就闽南强势媒体/王家声 2013·3

25 专注衣食住行 彰显百姓情怀——对《平顶山晚报》“热线电话”栏目的思考/刘 稳 2013·3

23 锐意改革 提升晚报竞争力/惠雨桥 2013·4

24 浅谈媒体慈善的作用和意义——由《秦皇岛晚报》设立“晚报爱心基金”说开去/田哲轶 2013·4

26 复杂舆情下的职业坚守——从《绍兴晚报》报道看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祝 诚 朱建宇 2013·4

28 “微事迹”也能传递正能量——《宿迁晚报》“凝聚爱心·温暖冬天”公益行动报道综述/顾青龙 2013·4

18 地方党报要特别关注国际新闻/孙建伟 2013·5

20 晚报民生新闻如何增强贴近性/马建伟 2013·5

21 竭力办好区县报纸 引导基层主流舆论/张 波 2013·5

23 年轻记者在采访中应注意的问题/李 焱 2013·5

20 对晚报社会新闻主角地位的再认识/甘德英 2013·6

22 浅析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曹瑞云 2013·6

23 深耕基层务实行 为民办事朴实文——《吴江日报》“走、转、改”新闻报道的探讨/徐国平 2013·6

24 不拘一格写好会议报道/陈长森 2013·7

26 “读图时代”地市报的“破冰”之路——以湖南《常德晚报》为例/陈 泳 2013·7

27 公益新闻 活动为伴——浅述《东南早报》的公益新闻探索/赵 伟 2013·7

29 金融改革报道的实践与思考——以《温州商报》的《第一金融》为例/苏亦锋 邵卢静 2013·7

23 节会报道的有益尝试/刘 娜 2013·8

24 记者需要培养新闻“三力”——从夏瑶村报道说起/余加亮 2013·8

26 晚报创新会议报道的路径/邹 娟 2013·8

24《伊犁晚报》旅游版的创新实践/甘德英 2013·9

26 论体育新闻“娱乐化”的积极意义/储学敏 2013·9

27 专业书写气象 当好出行指南——都市报的气象新闻报道初探/朱彩云 2013·9

29 适时强势处理 放大新闻效应——《平顶山晚报》“探秘鹰城新‘国保’”采编感悟/楚让蕊 2013·9

22 “四有”时评,新生报纸立足的重要法宝/李博宇 2013·10

24 深度挖掘,找准城市的脉动/查九星 2013·10

25 生活类报刊何以增强新闻时效性/宋海涛 2013·10

24 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泰州晚报》办报理念及实现路径/翟 明 2013·11

26 都市报以“小活动”撑起“大天空”——以浙江嘉兴《南湖晚报》为例/叶丰收 2013·11

28 “公益品牌”提升“报业实力”/胡世海 2013·11

13 一次全媒体报道的生动实践——谈《黄河晨报》“黄河万里行”大型采风活动报道模式/王 斌 2013·12

14 副刊:走出“守”势进入“动”感——以《泉州晚报》副刊的探索实践为例/康细民 2013·12

16 让“新闻110”更加专业化——浅谈如何围绕民生主题打造报纸品牌栏目/王 超 赵晓刚 2013·12

★ 本期特别视点

25 党报引领网络舆论的新探索——解读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专栏一等奖的“多彩Q Q群·和谐新空间”/陈建飞 2013·1-2

27 “小舞台”上唱出“精品大戏”来——通讯《为一个永远的约定》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启示/韩元信 2013·1-2

78 主题突出 引导有力 异彩纷呈——新疆《伊犁日报》“十八大”宣传报道扫描/刘 冰 2013·3

30 内容为王 策划制胜——《武陵都市报》党的十八大宣传报道纪事/朱红橙 2013·4

32 激活“喜迎”正能量——《宿迁日报》迎接党的“十八大”报道回眸/张 勇 2013·4

05 情牵雅安——地市报抗击“4·20”雅安芦山地震灾害报道综述/本刊记者秦明瑛 本刊通讯员李静文 向志清 方圣鲁 2013·5

56 让走基层成为改文风的支点——临沧日报社“走、转、改”活动解读/王文军 吕云花 2013·6

38 从雅安地震报道看《郑州晚报》“全媒体”转型/邓红超 2013·7

40 不畏灾难 不辱使命——雅安日报传媒集团“4.20”芦山地震报道分析/刘 妍 程 普 2013·7

39 读题时代,纸媒标题的新趋势/陈雪莲 2013·8

37 媒体的责任催生“油条哥”——《保定晚报》是这样践行“走、转、改”的/佟 涛 齐雪冬 2013·9

38 “走到底”、“转到位”、“改清新”——论“走、转、改”长效机制建设/卢浩然 2013·9

27 积极投入和认真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之一 2013·10

27 认知 策划 效应/龚立堂 2013·10

29 与时俱进 办好党报/王立辉 2013·10

29 牢牢占领互联网舆论宣传阵地——浅谈南阳网加强舆论引导的路径/王毅红 2013·11

22 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全媒体应急报道——以“9·29”西沙沉船事件报道为例/傅 健 2013·12

24 当好宣传主力军 传播舆论正能量——余姚日报社全力做好抗洪救灾纪事/王 润 2013·12

★ 媒体管理

29 让新闻人在重大事件报道中锻炼成长/刘 虎 2013·1-2

31 浅谈地市党报总编室的功能/乔素萍 2013·1-2

84 练好队伍强素质 提升媒体公信力/张芙蓉 2013·3

34 借势而为 改进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岳长新 2013·4

29 试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吕国华 2013·5

54 让投资控股模式助推报业发展——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为例/王 宜 2013·6

55 浅论区县报编辑的修养/胡才荣 2013·6

37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曹瑞云 2013·7

34 拓展党报营销渠道 铸造公益服务品牌——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为例/徐 蓉 叶 莉 2013·8

35 报纸采编人员绩效考核机制浅析/张丽霞 2013·8

104 如何加强县区记者站的管理工作/巫 兵 2013·9

105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徐 桢 2013·9

30 论当下传媒对教育报道的缺失/吴泽华 2013·10

44 完善流程控制 做好新闻策划——兼谈确保新闻策划的可操作性/欧阳永 2013·11

34 新经济时代媒体现代化管理及企业文化建设——以驻马店日报社实践为例/郑 刚 2013·12

36 从两组引起关注的报道看编辑主导作用的发挥/刘郁卿 2013·12

37 以好人精神汇聚生活大志向——《黄山日报·黄山晨刊》好人报道探悉/侯中良 2013·12

★ 典型报道论坛

32 平常最奇崛 平凡最美丽——农民工王俊旺报道带给我们的思考/李文海 常生军 2013·1-2

27 宣传典型是党报的永恒主题/关玉国 2013·3

29 体验·情动·焕彩——浅谈人物通讯中“情”的新闻价值与运用/黄小彦 2013·3

36 奏响主旋律的“典型”力量——谈《恩施日报》重大典型报道/牟 凡 沈祥辉 2013·4

37 立体凸显典型人物形象/邵建华 2013·4

24 以人为本提升主题报道影响力/毛一韬 2013·5

25 典型人物报道凝聚时代亮点——以《宿迁晚报》对张森报道为例/朱 颖 2013·6

26 加强舆论引导 传递正能量——拂晓报《皖北晨刊》典型人物和宿州好人系列报道解读/曹 珂 2013·6

28 典型报道的实现路径初探/黄春梅 李德明 2013·6

41 地市党报应对重大事件报道的策略/施东升 2013·7

37 独家 民生 深度——《承德晚报》探索做强新闻的有效途径/陈 兵 李 嘉 2013·8

48 浅谈典型人物的精神发掘——以《延边日报》宣传报道金光镇为例/蒋永利 2013·9

32 励志类人物报道要素浅析/陈作华 2013·10

31 典型人物报道获奖的启示/李龙兴 2013·11

33 以有效的报道慰藉远去的英雄——《驻马店日报》“最美海警张旭”典型报道回顾/刘 华 2013·11

17 重大典型宣传要走“革新”之路/杜小燕 2013·12

19 发掘草根英雄 传递正能量——以《汴梁晚报》几组英雄人物报道为例/娄旭明 2013·12

20 典型报道在于深入发掘“内涵”/叶振杰 于海旺 2013·12

★ 经验交流

34 频频举“杯” 异彩纷呈——以摄影杯赛激活版面的实践与思考/林念劳 熊心权 2013·1-2

31 地方党报如何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朱庆安 2013·3

32 线索捕捉见功力——《菏泽日报》部分获奖作品采写过程剖析/张 宇 2013·3

34 抓好典型报道 强化舆论引导/林 生 2013·3

39 转变作风 挖掘好新闻/谢祖菁 2013·4

26 做有质感和温度的新闻/田哲轶 2013·5

28 突出手机特色 服务地方经济——加快地市党报手机媒体发展方略/邹文辉 2013·5

29 略谈导致新闻失实的三个层面/刘彦成 2013·6

31 秋山红叶再走征途——“沿着江上青足迹”系列报道采写体会/姜 涛 2013·6

32 谈谈通讯“散文化”写作体会/詹亚旺 2013·6

34 增强读者阅读的新鲜感——浅谈晚报新闻写作/郭 娜 2013·6

62 浅谈民政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吴 军 2013·7

63 做好节假日新闻三要诀/詹伟志 2013·7

40 舆论监督新闻的采访技巧——一位摄影记者的采访经历/李英平 2013·8

42 带着“爱心”走社区——《上党晚报》“走转改”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张振龙 2013·8

95 试论党报栏目的设置与经营/王金凤 2013·9

97 传统媒体利用网络筛选有效新闻线索/何维强 2013·9

33 抢抓新闻“第二落点”/宿富敦 2013·10

35 提升好题材报道的正能量/罗蓉芳 2013·10

38 时政要闻也能出精品/王芬兰 2013·11

39 “规定动作”如何出彩——以一篇获奖作品为例/王庭君 2013·11

39 围绕地方发展战略 做足宣传文章——以《通辽日报》“8337”发展战略宣传为例/杨朝东 2013·12

40 深度·贴近·影响力——《平顶山晚报》文化报道初探/李佳晋 2013·12

42 人名入题生妙趣——巧用人名制作标题赏析/岳 琴 2013·12

★ 学习与思考

36 地市报推进“走、转、改”长效机制的思考/白克信 2013·1-2

35 贴近群众是党报群众工作之魂/刘晓敏 2013·3

37 切入口决定文章的走势与气势/蒋剑翔 2013·3

40 谈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张宇峰 2013·4

30 党报编辑需要把握的辩证关系/刘彦成 2013·5

48 创新会议报道形式提升党报的可读性和影响力/王广文 2013·6

50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党报的重要职责/关玉国 2013·7

52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助推报社加快崛起/张宝富 2013·7

85 靠学习点亮职业发展通道/王双冰 2013·8

92 深度报道的崭新视角/张文 2013·9

94 浅论新闻“三贴近”的实现途径/林泽文 2013·9

37 地市报新闻网站编辑的社会责任/吴荣光 2013·10

39 新闻舆论工作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郑显德 2013·10

41 精品的启示——以近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晚报都市报作品为例/龚雪琴 李 静 2013·11

42 对三起典型差错引发纠纷的冷思考/沈煜威 2013·11

43 地市报应对多维竞争方略/石 琼 2013·12

★ 每月聚焦

38 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 继续深化“走、转、改” 2013·1-2

38 坚持“四个三” 深化“走、转、改”/关玉国 2013·1-2

40 常年走基层 扎实转作风/吴道银 2013·1-2

42 双脚只有接“地气” 文章才会有“底气”——从《许昌晨报》的新闻实践看“走、转、改”活动带来的启示/邓 雷 2013·1-2

43 “走、转、改”,新闻工作者永无止境的追求/冯慧莲 王晓朋 张杰 2013·1-2

45 常说百姓心中事 感动万千平凡人——采写《攀爬在奇峰险道间的搬运工——走近华山挑夫》感悟/梁晓蔚 张艳艳 2013·1-2

38 走出去 融进去 写出来——黄山日报社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司 红 2013·3

40 科学策划走基层 脚板底下出精品——《武陵都市报》创新“大型主题活动采访报道”纪实/朱红橙 杨 敏 2013·3

42 为有源头活水来——青年记者加强“四种意识”初探/李雪芹 2013·4

44 贴着地面写新闻/郭 君 2013·4

34 区县报记者应重视新闻评论写作/王尚英 2013·5

37 报纸传播“正能量”的实践与思考/刘兰明 2013·6

39 以辨证的态度看待和解决问题——对当前地市党报面临问题的思考/吴志坚 2013·6

57 创新活动载体推动“走 转 改”纵深发展/关鹏玉 苏建辉 葛昌秋 2013·7

58 “走 转 改”活动的有益启示/盛 瑜 2013·7

59 浅谈体验式采访对“走 转 改”的促进作用/魏道俊 2013·7

72 让形式更好地服务内容/左利君 2013·8

73 “长篇”如何变“短篇”?——改进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的实践与思考/袁顺正 2013·8

50 以报道深度满足“深读”需求/张宏宇 2013·9

51 “走、转、改”助力年轻记者成长/王昌牧 王 燕 2013·9

52 深度报道当“入木三分”——浅析纸质媒体在新一轮媒体格局中的决定性优势/王丽丽 2013·9

54 坚持“走、转、改”形成正能量舆论氛围/邹 娟 2013·9

40 深入改文风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金昌龙 2013·10

41 在“走、转、改”中增强党报竞争力/张 锟 2013·10

43 融入到最美的田间/刘 军 2013·10

44 摒弃“长、空、假” 倡导“短、实、新”/卢浩然 2013·10

35 新闻时评如何选题/扈美荣 2013·11

36 一流时评提升舆论引领水平——浅谈地市党报时评的有效性/郑 刚 2013·11

26 献爱心报道不能损伤政府公信力——从《许昌晨报》“全城购买爱心手链”报道看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实现/邓 雷 2013·12

★ 团队建设

46 试论塑造企业形象的途径与方法/方振艳 2013·1-2

42 地市报人才建设的短板与策略/宋向红 2013·3

43 基层驻站和挂职 记者成长好途径/高爱民 2013·3

45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编辑素养/张 晶 2013·4

35 记者调研的误区规避及机制建设/李 琦 2013·5

37 报纸编辑要多才多艺/努尔艾合买提·努热别克 2013·5

40 提升地方新闻编辑素养之我见/刘彬彬 2013·6

54 浅析当前新闻失实的原因及对策/王桂星 2013·7

55 杜绝有偿新闻 提升报道纯洁性/符 平 2013·7

77 提高从业者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李 明 2013·8

107 全民记者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樊 飞 2013·9

108 浅谈新闻记者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黄广雄 2013·9

47 全面提升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贾秀华 2013·10

46 树立房地产记者的专业地位/郑建平 2013·11

45 试论如何使新闻队伍更加“强起来”/吕巧云 2013·12

46 编辑素质——报纸质量的“源头活水”/张艳梅 王桂芹 张云飞 2013·12

★ 传媒经济

48 报业迈出国门对扩大本地报纸的传播和影响/曾旺强 2013·1-2

48 “四位一体”提升党报影响力——地市报整合新闻、发行、广告、活动的思考/高春宽 2013·4

38 L B S在地方性新闻网站的应用/邓 晔 丁咏静 2013·5

85 四轮驱动 做大主业——焦作日报社快速发展初探/李 弘 2013·6

87 浅谈地市党报发展转型/张朝英 马 溪 2013·7

70 地市报阅报栏运营之我见/张志刚 2013·8

40 防止媒体公信力从广告中流失——浅析不良广告的时弊/王丽丽 2013·9

41 报企联姻,做大户外媒体市场——萧山日报社与企业合作开发户外阅报栏的实践与思考/李家连 夏 杰 2013·9

46 地方党报广告经营初探/张 勇 2013·10

47 用先进广告文化赢得市场/田 芳 2013·11

49 图书出版:报纸发展的新途径——吴江日报社图书编辑中心实践及发展的思考/杨晓容 董 侠 2013·11

65 地市报广告开发方略/石 琼 2013·12

66 地方媒体做好跨界经营的思考/齐振宇 2013·12

★ 新媒体

49 把握“五点”巧编手机报/彭念敏 2013·1-2

51 报社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周 2013·1-2

45 浅议如何做好手机报编辑工作/高荣飞 2013·3

46 手机报现状及前景展望/彭念敏 2013·3

47 实现报网互动 畅通读者热线/袁正建 2013·4

40 浅析网络新闻的发展与影响/李紫烨 2013·5

35 试论地方新闻网站的经营策略/丁咏静 邓 晔 2013·6

61 提高网络新闻传播影响力的策略/王君丽 2013·7

27 浅谈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季 晔 2013·8

28 地方新闻网站市场开发策略初探/刘福芹 2013·8

30 微博在传统媒体发展中的助推作用/郑 杰 2013·9

32 媒体大融合:传统媒体的新生与新媒体的催生/郑 良 2013·9

33 论微博时代纸媒传播的变革策略/陆荣春 2013·9

35 浅谈网络新闻转载的侵权与预防/周 宏 2013·9

49 浅析地方网络媒体的发展/马 麟 赵 鹏 2013·10

51 新媒体时代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力/刘 钊 2013·10

52 “微”电影里有“大”文章/顾文良 2013·10

54 网上听民声 网下办实事/王 洁 2013·10

55 把手机报新闻编“出彩”/潘 蓉 2013·10

56 打好活动牌 做足服务性/李伟洪 叶静文 2013·10

76 浅析网络新闻娱乐化趋势/窦 娜 2013·11

77 报纸与互联网优势互补探讨/扈美荣 2013·11

48 自媒体时代如何彰显党报公信力/李瑞峰 2013·12

49 以网络问政为抓手提高新闻网站影响力/刘红亮 2013·12

51 移动互联网时代地市报网站开展“走、转、改”探讨——以福建漳州新闻网实践为例/吴荣光 2013·12

★ 美摄界面

53 报纸版式设计中色彩的应用/陈智鹏 2013·1-2

55 多观察 善发现 勤询问——在寻常生活中拍照的技巧/李英平 2013·1-2

48 摄影专题的采编探讨/文振效 蔡蓉俊 付蓓蓓 王昌明 2013·3

51 创意广告设计 增强视觉效果——浅谈报纸广告制作的创新/李 弘 2013·4

41 图片:唱响主旋律的“点睛之笔”/毛书娟 2013·5

42 把握新闻摄影特性 塑造新闻图片之美/屈 波 2013·5

44 捕捉动态典型瞬间 拍摄体育新闻图片/张志刚 2013·5

78 用数字技术做好图片编辑/李 寒 2013·6

30 报纸美术编辑的创新/陈水清 2013·7

32 新闻漫画配图在纸媒的应用/丁 安 2013·7

34 从图片运用看地方媒体节会报道模式创新——以《南阳日报》农运会报道为例/阎亚平 2013·7

35 静心竭力出佳作——浅析新闻摄影专题拍摄/贾 恒 2013·7

64 感悟读图时代——兼谈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运用/刘 楠 2013·8

65 地市党报头版要用好主图——《南通日报》的实践与探索/曹龙军 2013·8

67 浅析电脑美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贾海霞 2013·8

68 策划出彩的新闻版面/林泽文 2013·8

69 报纸版式的艺术表现和创新/宋云鹏 2013·8

55 纪实摄影技巧浅谈/刘金元 2013·9

56 浅谈版式设计和报纸的广告效应/宋云鹏 2013·9

58 闪光灯侧打在新闻纪实摄影中的用处/戴旭虎 2013·9

59 篮球赛事摄影浅析/姚继东 2013·9

61 走出报纸图片运用三误区/张媛媛 2013·9

62 新闻摄影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萧亮忠 2013·9

58 拓宽新闻摄影的“视界”/马卫庆 2013·10

59 征兵新闻图片报道的创新之路/余中华 2013·10

61 线条在版面中的巧妙运用/王 丽 2013·10

53 浅谈报纸版面创意/徐 靖 2013·11

54 寻找灾难中的正能量——透视新闻摄影比赛中的灾难主题/陈起拓 2013·11

56 图文并茂 大胆创新——对国际、国内新闻版选用图片的思考/陈志强 2013·11

57 留白,让报纸版面会呼吸/寇旭静 2013·11

58 凸显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浅谈《广安日报》创新图片编辑的实践与探索/杨 茂 2013·11

60 报纸图片编辑的作用/戚振林 2013·11

63 浅谈图片编辑在纸媒中的作用/石莉萍 2013·12

★ 经济报道大观

56 好新闻有没有坐标系——对经济新闻采写中的思考/王 枚 2013·1-2

50 以民生视角解读国家大政方针——“走、转、改”系列报道《寻访农村当家堰》采编扫描/刘文泉 2013·3

50 地方媒体民生新闻的创新/高 源 田 凤 2013·4

45 把新闻写在百姓心坎上——从“生姜滞销事件”系列报道说开去/刘福庆 2013·5

47 经济新闻从关注民生入手——浅谈如何让经济类报道更吸引人/王 锐 2013·5

42 让经济新闻可视、可听、可感/邓 娴 2013·6

43 拓展经济报道的深度/李家连 丁 力 2013·6

45 以民生视野做活地方党报财经版/陈 刚 2013·6

46 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的几点思考/何胜坤 2013·6

69 浓浓乡音话家常 絮絮话语皆文章——《闽北日报》“三农”报道的“土”与“新”/卓茹茵 2013·7

30 报道百姓爱读的经济新闻——以《南阳晚报》为例/米 娜 2013·8

31 经济新闻需要新视角新文风/符 平 2013·8

32 在“走转改”中提升财经报道影响力/王子阳 2013·8

43 试论经济报道中的社会视角/刘 博 2013·9

44 地市级党报做好经济新闻探讨/成 燕 2013·9

46 浅析如何做好“三农”报道/窦 赢 2013·9

47 让农村新闻报道更鲜活/张宏宇 2013·9

62 都市报经济新闻也要“顶天立地”/张庆华 2013·10

51 做活商业版面的几点思考/宋 杨 2013·11

28 让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浅谈记者如何写活经济新闻/李细华 2013·12

30 现场·背景·纵深——浅谈经济新闻采写的几点体会/李春红 2013·12

31 金融新闻如何写得“抢眼”/宋 歌 2013·12

33 农村经济报道的现代视角/高海峰 2013·12

★ 传媒研究

58 准确解读 规避误读/巫春燕 2013·1-2

60 谈时事新闻标题制作的特殊性/宁秋劲 2013·1-2

51 试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吴 江 2013·3

53 一组报道催生了一个战略——浅谈地方党报的助推力/周正光 2013·3

54 给新闻找个好由头——以《黄冈日报》2012年新闻报道为例/刘 富 2013·3

54 让背景成为新闻报道的“风景”/王瑞宝 2013·4

55 细节:为时政“冷”报道灼上一层“暖色”/王泽明 2013·4

57 做强少数民族语广播文艺节目/孙 浩 岩 轰 2013·4

48 报纸如何应对网络时代/贾涤非 2013·5

50 文化新闻如何成为党报主旋律/闫 飞 2013·5

89 媒体人的压力及应对策略/王智源 2013·6

49 平面设计的创意切入点/付晓明 2013·7

79 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对媒体杜绝虚假新闻、树立媒体公信力的思考/杨雪梅 2013·8

80 地市党报评报创优的有益探索/鲁建超 2013·8

82 媒体在灾难报道中要有专业精神/顾昱东 2013·8

87 努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力/杜发光 2013·9

88 当今时代纸质媒体的发展前景分析/谢 凤 2013·9

89 媒介质量初探/燕 山 2013·9

91 我国新闻侵权的主要类型/刘 莉 陆 巍 2013·9

64 对新闻侵权问题的几点思考/常 熠 2013·10

65 自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隐形与坚守/欧阳冰 2013·10

79 甄别“热线报料” 提炼“新闻真金”——全媒体格局下热线报料人“双刃剑”特质分析/于丽雯 2013·11

80 地方党报如何增强理论宣传吸引力/郑 刚 2013·11

82 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李学初 2013·11

83 浅析地市级报纸的发展趋势/张 勇 2013·11

85 巧手妙运 入眼耐看——浅谈版面创新中的精品意识/杨静茹 2013·11

86 平面媒体的立体化突围/程英敏 2013·11

88 报纸编辑要有读者意识/赵金瑜 2013·11

89 成功驾驭采访的关键/冯志刚 王春雁 2013·11

81 借助新媒体优势充分挖掘传统媒体的新闻价值/田哲轶 2013·12

83 维护报纸新闻真实性是多媒体时代客观要求/董惠民 2013·12

★ 舆论监督

61 批评报道的采编技巧/赵慧珍 2013·1-2

56 舆论监督与社会稳定浅谈/刘志英 2013·3

58 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点及对策/刘晓敏 2013·4

51 舆论监督要敢于碰“大”/江修权 张克虎 2013·5

49 党报如何应对网络围观压力/杜红伟 2013·6

51 为政府决策当参谋 拓展媒体服务功能/刘飞黄 2013·6

52 新闻媒体负面报道应把握的几项原则/卢好亮 2013·6

66 新闻侵权的特征分析/刘 莉 陆 巍 2013·7

67 关于司法独立与舆论干预的思考/吴 地 2013·7

57 浅论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周 宏 2013·8

59 新闻舆论监督之我见/施育玲 廖秀娟 2013·8

60 揭露性报道应把握好“度”/刘飞黄 2013·8

113 能量有正负 传播当明辨——对“负能量”传播现象的思考/陈信奕 2013·9

114 改进报网时代媒体的舆论监督方法/冀 怡 2013·9

116 舆论监督要有积极的效果/乌 兰 2013·9

67 让政府公信力在官民良性互动中稳步提升/姚 晶 2013·10

68 新闻侵权官司浅析/郭 辉 2013·10

70 批评报道须有始有终/侯 杰 2013·10

71 舆论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创新升华/张海容 2013·10

66 地市都市报舆论监督的困境与对策/石 琼 2013·11

53 浅谈言论与舆论监督/李学初 2013·12

★ 业务探讨

63 坚持“三个突出” 彰显地方特色——浅谈地市报时事新闻报道的本地化策划/庄鹭红 2013·1-2

64 融合 渲染 升华——从创作实践谈电视文艺晚会撰稿/王怀争 2013·1-2

57 有效提升社会报道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张春玲 2013·3

59 探究新形势下新闻媒体的网络发展/粟玉萍 2013·3

60 新闻策划彰显报纸影响力/王 锐 2013·3

61 从“新华社中国网事”谈微博新闻的叙事结构/孙芙佳 2013·4

52 发挥优势 破解“两难”——地市党报理论宣传探究/吴学清 2013·5

53 做百姓爱看的时政新闻/侯 杰 2013·5

55 细节在导语写作中的运用/桑南南 2013·5

56 报纸差错成因及应对之策/周繁真 2013·5

58 新闻侵权的成因分析/刘 莉 陆 巍 2013·6

59 用民生视角报道时政要闻/施育玲 2013·6

60 案件报道侵权简论/蒋永利 2013·6

62 论地市党报文体版面的时效性/蒋希伟 2013·6

63 谈谈新闻报道中的伦理法规缺失——以“杨武事件”为例/谢文帅 2013·6

72 地方党报新闻评论的创新思维/郭 军 2013·7

74 时事报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蒋利红 2013·7

75 让新闻插上诗歌的翅膀/詹亚旺 2013·7

43 平面媒体小型多人访谈主持方法——以《周口日报》为例/赵 金 2013·8

44 谣言·责任·权威——浅论地市党报如何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王昌牧 2013·8

46 “淘、抢、挖、雕”出新闻/刘彦成 2013·8

47 浅析党报新闻语言的创新/乔 静 李玉华 2013·8

63 浅谈加强地方党报民生议题设置/陈星星 2013·9

65 体育新闻报道如何发挥“指挥棒”作用/丁进阳 2013·9

66 浅谈提高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王 莉 2013·9

67 以创新思维写出好的新闻/李晓星 2013·9

69 如何写活先进人物新闻/孔秀英 2013·9

70 强化新闻媒体语言文字规范——对新闻报道中网络语言使用的思考/杨雪梅 2013·9

71 晚报新闻标题要有“新”、“味”、“美”/ 户向阳 2013·9

73 浅谈民生新闻的创新/米 娜 2013·9

74 浅析会议新闻报道的创新/康涌波 2013·9

75 蕴于向善性的新闻审美/谢 娜 2013·9

77 浅析新闻报道的策划/李洪勇 2013·9

78 发挥时事编辑的主观能动性/章 程 2013·9

79 试谈发现新闻的“三要素”/郑显德 2013·9

73 媒体公益活动策划也应从基层中来/孙 凯 2013·10

74 遵循党报宣传规律 突出地方人大特色/王 博 2013·10

76 也谈新闻报道的“留白”/朱明理 2013·10

78 力求在服务中得到发展/胡才荣 2013·10

79 探讨副刊编辑的编辑思想/巫 兵 2013·10

81 社会新闻写作防止失实探讨/靖海汀 2013·10

82 深度报道做“深”探析/郭 坤 2013·10

84 地市报办报理念探讨/周正光 2013·10

85 做好地方党报的要闻编辑/詹海巍 2013·10

87 把时事新闻版办得更出彩/张丽君 2013·10

68 抓住有画面感的瞬间——从几个细节反思新闻采访/李春红 2013·11

69 把握新闻规律 回归新闻本质——浅谈地市报如何在“走转改”中提升新闻宣传水平/张爱玲 2013·11

71 新闻之“新”从何处来/米 娜 2013·11

72 树立正确的民生新闻观/孙永娟 2013·11

73 大策划成就大展会——写在“ 2013秋季周口大型房车联展”闭幕后/李国阁 2013·11

68 媒体做好灾害性报道“四要”/扈美荣 2013·12

69 新形势下,编辑更应具备策划能力/孙志伟 2013·12

71 念好“三字经”办活口岸外宣报/步 涛 2013·12

72“创新实践、采编互动、重点策划”实现媒体提升/余 斌 2013·12

74 走进基层 点燃激情/王 东 2013·12

75 做好主题宣传要强化“三种”意识/吕伟桦 2013·12

76 重大题材报道:党报的重头戏/江莉莉 李秋霞 2013·12

77 新闻时评要“特”立“独”行/程英敏 2013·12

79 刷新成就报道 凸显党报亮点/孙永娟 2013·12

80 精品新闻创作浅谈/米 娜 2013·12

★ 记者经纬

66 地市报介入社区建设探讨/张 培 2013·1-2

68 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闻——从“晚报餐桌指数”谈记者深入基层采访/王 锐 2013·1-2

62 新闻记者业务“三精”/赵鑫鑫 2013·3

65 高度来自人品学品——记《吐鲁番日报》总编辑胡中正/支 禄 2013·4

58 挖掘“会议新闻富矿”/陈 晶 2013·5

59 新闻写作中细节描写技法初探/黄 伟 黄钰婷 2013·5

61 考古发现中怎样抓新闻“活鱼”——菏泽元代沉船、定陶汉墓采访心得/陈 力 2013·5

66 每一次采访都是“第一次”/党红英 2013·6

77 新闻真实,记者的第一追求——虚假新闻报道产生原因及杜绝对策分析/司玉明 2013·7

78 数字时代摄影记者的基本功/卢国华 2013·7

86 浅论新时代记者修养/陈星星 2013·8

87 发现教育新闻的亮点/沈绿洋 2013·8

98 把新闻从会议中“拎”出来——浅谈会议新闻的采写和开掘/武海波 刘海泉 李 梅 2013·9

100 新闻援疆勤求索——浅谈如何做一名援疆新闻工作者/郑睦华 2013·9

101 记者要有编辑意识/陈治中 2013·9

103 浅谈社会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郑志军 2013·9

88 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郑睦华 2013·10

90 时政新闻记者的四个“基本点”/宋 杨 2013·10

91 追求心灵沟通/边建军 2013·10

93 亲临其境抓“活鱼”/李春红 2013·10

94 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袁雪梅 李 嘉 王 亮 2013·10

61 新闻记者心中要装着群众/康承贵 2013·11

63 当代记者更需具备公关能力/贺真香 2013·11

59 新闻采访的选题与策划/王桂娟 2013·12

60 坚持走基层——改文风的根本路径/魏克平 2013·12

62 做一个“全天候”全能记者/周建越 2013·12

★ 专版谈艺录

69 做强党报的民生新闻——兼谈《滨州日报》的《民生新闻》版/张 炜 2013·1-2

63 以地缘优势,打开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创办《连云港之窗》的几点体会/王云 2013·3

67 让阅读变得更轻松——浅析《连云港日报》的《文化·闲情》/姚新媛 2013·4

63 让版面活起来 动起来 亮起来——浅谈报纸版面的美化/郭雪峰 2013·5

64 周末副刊如何走出网络时代的困惑——从《本溪日报》文化专版说起/李月英 2013·5

71 微博时代,报纸副刊的再定位/刘 莉 陆 巍 2013·6

73 让党报星期刊更吸引读者/党红英 2013·6

74 党报副刊编排要突出鲜明个性——《汕尾日报》积极探索副刊版面编排特色/陆端华 2013·6

79 媒体与部门联手 打造“维权宝典”——地市党报办好经济版精品栏目浅谈/谢建平 2013·7

81 铁肩担正义 妙语析法理——《平顶山日报·法制周刊》的探索与创新/贾志琼 2013·7

52 当代报纸副刊的特色和走向/程文琰 2013·8

53 以开放的理念办副刊——从《长治日报》副刊谈起/景 萍 2013·8

55 行业新闻报道的文本创新——以《河源日报·楼市周刊》为例/刘志巧 2013·8

56 让专刊更好地服务读者/王咏梅 2013·8

110 地方党报副刊的“雅”与“俗”/李 艺 2013·9

111 小教育的起点 大教育的情怀——《苏州日报》教育周刊办刊路径简说/吴晓红 2013·9

102 胸中有世界 版上绘风云/付卫东 2013·10

104 专刊专版何以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季若予 2013·10

106 经营好地方党报的微博版/曾淑花 2013·10

107 高考报道策划的几个“加法”/张文 2013·10

109 让文化版打动更多的人/严东华 2013·10

110 时间节点上的反思与呈现/曹 莉 2013·10

74 用“五文四化”打造有竞争力的副刊/康细民 2013·11

86 怎样当好经济特刊版编辑/王艺洁 2013·12

★ 新闻与法

70 筑牢抵制虚假报道的“防火墙”/刘雪原 胡 剑 张小兵 2013·1-2

★ 专栏推介

72 讲述家乡人的成功故事——《阜新广播电视报》的“天南地北阜新人”定位解析/冯 2013·1-2

65 一次主题策划“正能量”的梯纵爆发——延安市“榜样的力量”首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述评/康 龙 鲁舰平 王 黎 2013·3

63 扩大舆论影响 强化监督职能——评《苍梧晚报》舆论监督类专栏/王云 2013·4

67 拓宽报纸头版用图思路/彭耕耘 2013·5

65 浅谈情感栏目的定位/刘 娜 2013·6

82 面对四大冲击,晚报需要“特质化”生存方法——兼谈《金华晚报》的特色专栏/王 华 2013·7

49 特色副刊彰显纸媒优势/刘美华 2013·8

50 用特色栏目激活整张报纸——兼谈《淮北日报·淮北晨刊》栏目经营的得与失/李少华 2013·8

123 把新闻时评打造成报纸的亮点/张付军 黄国伟 2013·9

97 生活服务类报刊新闻的特点/宋海涛 2013·10

98 贴近读者心灵 办活言论专栏/刘美华 2013·10

91 做强做活头题区间新闻/王艺洁 2013·11

91 接地气才有生命力——《上党晚报》时评版面的探索与思考/胡海涛 2013·12

★ 群众办报

73 百姓关心的 就是我们实验的——浅谈实验新闻的实践与探索/王 锐 2013·1-2

67 地市党报民生新闻报道“三化”/高瑞昌 2013·3

69 做好民生新闻 推进党报发展/陈少林 2013·4

66 读者观念要宽 服务意识要强/李芝荣 2013·5

76 浅谈地市党报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毛书娟 2013·6

77 社会新闻要以老百姓利益为本/沈绿洋 2013·6

64 关键是心中要有群众——谈地市级主流媒体如何改进新闻报道/徐宝金 2013·7

75 地市党报要增强群众路线宣传的吸引力/曲亚平 2013·8

76 民生主题“点亮”版面/谢建平 2013·8

118 试论新闻报道如何以人为本/魏红秋 2013·9

119 区县报做好民生新闻大有可为——以重庆主城区党报的民生版为例/杜 娟 2013·9

121 增强地方党报民生新闻的亲和力/王晓艳 2013·9

122 及时转型 贴近民生——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后时政报道新趋向/高伟山 2013·9

96 围绕民生做文章/米 娜 2013·10

64 通讯员队伍建设之我见/王立辉 2013·11

84 媒体该如何关注弱势群体/李金艳 钱华云 2013·12

★ 随感录

74 关于媒体接“地气”的思考/周正光 2013·1-2

76 新闻人要有新闻道德与人文情怀/黎家璇 2013·1-2

69 用创新手段增强党报理论宣传亲和力/付永奇 2013·3

70 舆论监督须讲究策略/朱庆安 2013·4

71 服务新闻的“走、转、改”/蒋昭玉 2013·4

72 改文风重在落实走基层/张付军 2013·4

69 三省网友接力传递正能量——《京九晚报》一次难忘的报网互动/郭跃旗 2013·5

70 小卖部里有“大鱼”——浅谈小切口深度采访/崔 旭 梁晓冬 2013·5

87 都市报负面新闻并非越多越叫座/何万明 2013·6

87 晚报专副刊要打原创、本地牌/张子文 2013·6

88 浅议“摆拍”/顾祥忠 2013·6

85 新时期记者使命浅谈/卢好亮 2013·7

86 改文风彰显地市党报的个性/季 燕 2013·7

90 成了行家才能写出精品/宗培书 2013·8

86 立足改革创新 做好政务报道/张超远 2013·9

100 做好自媒体时代的记者/李振江 2013·10

101 苦练“慎独”之功/徐宝金 2013·10

92 党报记者要讲党性重品行/马秀梅 2013·11

93 深度报道的选题与采访/高海峰 2013·11

87 浅谈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吕伟桦 2013·12

87 地市党报要努力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梁雄华 2013·12

89 浅谈新闻时评观点的特征/扈美荣 2013·12

90 “走、转、改”活动要更加贴近群众/吕巧云 2013·12

★ 特稿

77 贯彻十八大精神 交流“走、转、改”经验 推介地市报典型全国地市报新闻宣传暨表彰大会在京举行/高秉喜 2013·1-2

77 第二届中国地市报系列十强、十佳社长总编辑,第二届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系列十强、十佳总编辑颁奖词/高秉喜 秦明瑛 2013·1-2

53 追忆张赫玲同志/汪植培 2013·4

32 本刊2012年度四大征文活动评选揭晓评出一等奖4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24篇、优秀奖40篇/ 2013·5

05 挖掘温州元素 新闻服务灾区——浅析《温州都市报》在4.20雅安芦山地震中的新闻实践/卢俊敏 2013·6

43 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六届四次理事大会暨“百名社长总编看柳州”活动在柳州举行/ 2013·7

43 以改革为动力 以创新谋发展 以和谐促联合——龙雪一副会长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六届四次理事大会上的讲话 / 2013·7

45 加强联谊 推进协作 勇于担当 求真务实——邹家福秘书长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六届四次理事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3·7

47 关注雅安地震·地市报人在行动倡议书/ 2013·7

48 以建设者姿态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倡议书/ 2013·7

48 第11届中国地市报论文论著奖定评会在浙江嘉兴举行/ 2013·8

88 第27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定评会暨“地市报社长总编看黑河”活动在黑龙江黑河举行/秦明瑛 2013·8

52 2013年度中国地市报广告年会在山东东营召开大力抓好广告经营 创新多元经营局面/ 2013·11

54 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走、转、改”经验交流暨“百名社长总编辑看石狮”活动在泉州举行坚持“走、转、改” 不搞一风吹/本刊记者 2013·12

55 与时代同行——写在《临沂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冯华昕 2013·12

57 开门办报 实现“四赢”——江门日报社实施“开门办报”战略综述/钟筱村 王晓霞 2013·12

★ 边缘链接

94 宋代咏月词艺术风格探微/杨大兰 2013·1-2

96 浅谈幼儿时期的语言启蒙/蒋 丹 2013·1-2

70 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刍议——以平顶山城市频道“城市1时间”为例/王松涛 2013·3

74 提升图书资料工作的服务理念/张秋实 2013·4

71 浅谈报社资料室的改革/张秋实 2013·5

80 新闻翻译员编译国内、国际新闻版“三要求”/艾克拜尔·买买提 2013·6

71 浅析广播电视报的创新发展/张志红 2013·7

83 大理市广告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朱 波 2013·8

84 事企双跨单位社会保障体系协调构建探讨——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为例/陈青莉 王 宜 2013·9

112 自媒体时代更需打造微博公信力/王春宇 2013·10

113 浅析办好党刊的有效途径/胡明超 2013·10

94 报社改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沈 汇 2013·11

92 浅谈地方台播音员的新闻语言表达/孙 雪 2013·12

★ 采编点击

97 创新策划,提升地市党报盈利能力——地市报以策划实现品牌和利润共赢探讨/高春宽 2013·1-2

99 解析城市文化遗产报道的传播价值——以《三峡商报》“老宜昌”系列报道为例/罗春 佟茜洁 2013·1-2

101 浅谈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的对策研究/李秋颖 2013·1-2

102 新闻展示中的版面语言形态/王 莹 2013·1-2

103 浅谈同一事件中不同媒体的选题区别/白 剑 2013·1-2

105 地方党报监督曝光类报道探析/张君涛 2013·1-2

106 微博时代新闻采编人员的主体意识/赵 克 2013·1-2

72 借用读者视角 写活政法新闻/刘 娜 2013·3

73 从一篇获奖作品谈电视专题节目创作技巧——2009年度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拨亮生命的烛光》创作感想 /侯 蕊 2013·3

75 在突发事件中挖掘典型——以《十堰晚报》所推史克军、李琼、陈品东三烈士报道为例/张俊良 2013·3

76 热点难点报道的民生视角——有感《黔西南日报》“关注万峰湖生态”系列报道/尤立宪 2013·3

79 新闻背景中的历史视角/张 猛 王锦春 2013·4

80 采访中要审时度势说“闲话”/姜 2013·4

82 创新新闻评论语言艺术/桑南南

83 改进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的路径选择/郭雪峰 2013·4

85 用“新”力量打造传统媒体/李宏伟 2013·4

86 让新闻人物跃然纸上——人物通讯写作之我见/罗超 2013·4

88 浅谈副刊的艺术性与大众性/覃祥彦 李玉伟 2013·4

89 在采访中练就“新闻眼”/王晨辉 2013·4

76 全媒体时代纸媒如何应对虚假新闻/蒲 平 2013·5

77 地方党报的版面设计/王光祥 2013·5

79 乡镇新闻报道中的误区和问题/张 炜 2013·5

80 报纸版面设计中留白的美学意义/王 煜 2013·5

82 体现潮汕文化的精细之美——浅谈《揭阳日报》2012年改扩版版式定位/林佳燕 2013·5

84 浓缩普通人的精彩一生——浅析我国报纸讣闻报道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李 民 2013·5

85 践行群众观念 体现民本思想——《中卫日报》全面改版的有益探索/保永琴 2013·5

86“副刊留客”靠特色——浅谈《保定晚报》副刊的地方特色/吴 江 2013·5

68 炼就报纸编辑的一双“火眼”/陈 晶 2013·6

69 提高都市生活类报纸的可读性/马建伟 2013·6

70 新闻采写中的理性和良知/符 平 施为民 2013·6

88 党报做好农村新闻报道探讨/陈灿坚 刘婉静 2013·7

89 增强时政报道的可读性/吕树建 2013·7

61 专版版面设计艺术初探/冀 怡 2013·8

62 “小处落笔”写好新闻短评/王尚英 2013·8

117 浅谈如何写好现场短新闻/万 毅 2013·9

119 “望文乱议”的流弊须引起警觉/王 冰 2013·10

121 地市党报不断提升“三力”探讨/葛立新 2013·10

122 论记者能力的自我提升/童超贵 2013·10

124 以改文风促政务报道出新风/张远征 2013·10

125 念好“十字经” 办好地市党报热线新闻/陈曾林 2013·10

127 提高都市生活类报纸的可读性/王鸿燕 王娅楠 2013·10

99 落地新闻——新闻事件的本土亮点/陈永德 2013·11

100 涉浅水者得鱼虾 涉深水者得蛟龙——淮安日报社洪泽联络站“走转改”活动的探索与实践/黄育举 2013·11

102 如何增强标题的吸引力/武珍珍 2013·11

103 “无纸化”情形下校对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孙志伟 2013·11

105 俯下身去 离百姓再近些——浅谈党报记者如何采写民生新闻/侯沛丽 2013·11

106 让短新闻唱主角/王 锐 2013·11

107 试论地方党报要闻版的标题制作/刘卫阳 2013·11

108 浅谈民生新闻的重要性与吸引力/韩元信 2013·11

110 广播谈话节目的魅力与创新/王淑君 2013·11

97 “会海”中寻觅璀璨的珍珠——浅论党报会议新闻的改革与创新/谢文东 2013·12

98 挖掘历史底蕴 打造古道品牌——解析《荆门日报》“记者走基层·寻访荆襄古道”系列报道/严东华 2013·12

100 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创新/闫 飞 2013·12

101“薄案”庭审直播于新闻学的意义/刘清原 2013·12

103 时政报道背景资料的搜集与运用/赵志峰 2013·12

★ 荧屏电波

80 从湖南卫视看我国娱乐节目的优化/李 民 2013·3

81 刍议电视文化产业/王怀争 2013·3

83 试论电视新闻节目的观众互动/赵慧珍 2013·3

76 试论现场短新闻的写作技巧/赵慧珍 2013·4

77 传统媒体树立舆论导向权威性思考/孙 浩 2013·4

73 地方新闻媒体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技巧探析/王晨辉 2013·5

74 空中电波助力城市旅游——试论如何依托旅游节目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刘 宏 2013·5

81 浅谈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语言艺术——以央视节目主持人柴静为例/陈楚芝 2013·6

82 “三贴近”要落到实处/吕国华 2013·6

84 浅谈社交媒体、自媒体在广播电台节目互动中的作用/刘 宏 2013·6

84 增强“影响力” 提升广播功效/吕国华 2013·7

89 电视新闻应突出细节/陈 博 2013·8

80 地方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早新闻/马海燕 2013·9

82 地方台外宣工作的五点感受/陈 博 2013·9

83 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连线报道/李艳玲 2013·9

114 广播电视对农传播的不足及对策/杜发光 2013·10

116 电台环保类节目的探索与实践/蒲丽红 2013·10

118 电视新闻解说词的美学要求/江 波 2013·10

96 营造广播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刘艳军 2013·11

97 同期声采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春雁 冯志刚 2013·11

94 探寻地市级广播发展空间的最大化/刘艳军 2013·12

95 常变常新——民生新闻编辑的创优实践/王彦敏 2013·12

★ 传媒观察

86 网媒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如何出彩——楚网汉宜铁路暨荆州火车站开通宣传报道小结/沈亚林 2013·3

88 新闻时评观点领异标新“三谈”/王震彩 2013·3

87 提升品牌影响 创建公益平台——关于纸质媒体小记者组织定位的思考/刘 力 2013·5

89 轻舟已过万重山——淮北日报社以岗定薪模式激发党报活力/杨大庆 2013·5

91 战役性报道稿件采编应把握的原则——以《衡水日报》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报道为例/刘彦成 2013·8

92 社区新闻报道浅析/武艺群 2013·8

94 工作性稿件采写的“胡克定律”/佟 涛 2013·8

128 当代舆论引导“反微博”的必要性及其方式探索/朱 波 2013·10

130 浅谈新闻记者采访技巧/衣方杰 孙爱娜 2013·10

131 发挥评论旗帜作用 强化党报舆论引导/孙健芳 2013·10

133 增强地市党报可读性的路径/刘 新 2013·10

134 发挥策划功能,对接党报与市场最佳契合点/王朝荣 2013·10

136 做好地方党报的经济报道/金婷婷 2013·10

137 改进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重在创新/魏淑君 2013·10

139 打造魅力名城 强化文化宣传/胡世海 2013·10

140 新形势下地市党报理论版定位的思考/杜景梅 2013·10

142 创新,才有希望/高 芸 2013·10

猜你喜欢

党报浅谈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为诗浅谈
浅谈诚信
党报深度报道如何“深”入人心
做一名不断成长的“党报+党端”记者
党报新年改版潮:立一个“内容品质化”的flag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