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为中心课堂中教师介入策略的探讨

2013-08-15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实验中学姜燕萍

中学生英语 2013年23期
关键词:学情句型中心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实验中学 姜燕萍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的最大特点是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的变化。但是,强调以学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的作用。

佐滕学先生认为:在学校里的学习既不是学生一个人的孤立活动,也不是没有教师介入而进行的活动。它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识主体积极地建构,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学习。可见,学生的学是不能没有老师的。

可是在实施以“学”为中心的课改后,有不少人认为教师的作用削弱了,甚至有观点认为不会教书的人也能当教师。而实际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较之集体划一的教学来讲,更需要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互动,适时介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当然,科学的介入需要教师的技巧,何时介入、如何介入、介入结果预测,都需要教师的智慧,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无效介入,导致教学时间的浪费和教学效果的低下。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的介入首先要有艺术。教师要把握好介入的时机和介入的度两个方面。下面以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 5 Section A第1课时中的教学片段来谈谈教师在动态教学过程中如何介入。

1.介入的及时性——该出手时就出手,切莫犹豫不决,错过最佳时机

教学片段1:(一组学生展示新单词造句)

S1:If I will have time,I want to organize a party.

S2:I will have a great time if I will have a picnic.

...

老师介入:T:Excuse me,I am afraid you made a mistake.Can we say,“If I will have time,if I will have a picnic.”故意提高 will的分贝,指出这个句型的核心是“主将从现”,再举几个例子予以进一步说明。

这是学生根据task1的要求,对新单词进行造句。很明显学生对于刚出现的if句型的理解是错误的,但是按照老师的教学设计,语法展示要等到第3组,而这里才第一组,如果这时老师还是按照预设,不展示语法解释,那么这组同学就会按照学生1(组长)一直错下去,因此,老师必须根据学情及时调整策略,及时介入。

2.介入的适度性——该收手时就收手,切莫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拾

教学片段2:句型展示A:What was the girl doing when the UFO took off?

B:The girl was taking a photo when the UFO took off.

S1:老师,take off不是“脱下”的意思吗?怎么用到了这里?

S2:这里是“起飞”的意思。

T:That’s right.Who can tell me what’s the oppo鄄site word of“take off”?

S3: “land”

S4: “put off”

S5: “put on”

T:S3 and S5 are right“put off”是推迟的意思。 (收手)老师不要再拓展关于put的用法,一来这不是本课重点,二来会加重学生负担,这里点到为止即可。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的介入还要讲究策略,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策略一:纠正

学生在预习后,会暴露出各种问题,教师在这个动态的课堂中,要密切关注学情,善于发现问题。如,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单词拼读,组长的发音是错误的,组内同学也没有提出来,这时老师就要及时介入,纠正其错误的发音,并给出正确的示范。

再如:教学片段1中提到学生对条件句的结构没有掌握时,老师一定要及时介入,不管是课堂的哪个环节(因为这是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否则将会降低课堂效率,甚至出现无效学习现象。

策略二:补充

对于开放性的话题,学生在呈现交流成果时,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方法和观点,这时老师不能袖手旁观,要进行合理地补充,分享好的观点。补充也要有策略,可以先让其他学生补充。

教学片断3:话题展示 Topic:What will you do if you get a lot of money?

S1:If I get a lot of money,I will buy an iPhone5.

S2:If I get a lot of money,I will buy a big house for my parents.

S3:If I get a lot of money,I will give some money to the poor.

S4:If I get a lot of money,I will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

老师介入:T:Who has different ideas?(face to the whole class)

S7:If I get a lot of money,I will plant more trees.

T:Why?

S7:I want to care for “Mother earth”,the air is not fresh now.

T:wonderful idea!How kind you are!

S8:I will give half to the charity.

S9:I will help the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

这是个开放性的话题,这组同学的展示肯定不能穷尽学生的想法,老师的介入就可以和大家分享其他同学的观点,同时也渗透了德育教育。

策略三:引发

在这个各种声音混响的课堂中,有时候,也会出现没有声音的时候,这时教师要随机应变,主动出手,抛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从而激发思想火花,促成课堂的生成。如学生展示很精彩到位,没有错误,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教学片段3,T:That’s right.Who can tell me what’s the opposite word of“take off”?这里就是对相关动词词组的提炼,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再如:教学片段1,学生对第一组同学的展示没有反应时,老师就要抛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再回归本课要点。教学片段3中老师追问Who has different ideas?也是引起学生对这个话题的再次思考的一种策略——选择时机,主动提问。

策略四:促进

学生是非常有思想的精灵,只要你稍加点拨,他们的思路就会被打开,但有时他们也会钻入死胡同。这时教师要适当提醒或者暗示,促进学生找到到达彼岸的路径,让其体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教学片段4,学生展示:The children will stay at home if the father________(not have)time tomorrow.展示学生给出答案是doesn’t have,马上有学生质疑:“句子末尾有标志词tomorrow,为什么不用将来时态won’t have呢?”大家都被这个问题怔住了,无人能解答。

老师介入: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主句用一般将来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从句不受时间状语的影响。tomorrow不是针对从句,是对整个句子而言。

学生刚开始接触此句型时,由于对从句和主句的概念混淆,因此时态就会用错地方。这样一点拨,学生茅塞顿开。学生的提问和老师的介入促进了对该句型的深度理解。

策略五:仲裁

课堂最精彩的部分是学生质疑环节,但有时候学生过于激动,会出现针锋相对,不相上下的情况,老师就要作好仲裁,评判双方的优缺,维持场面。此其一。

其二,当学生的评价有失偏颇时,教师要及时追平,以示公正。

例如有一组学生展示很精彩,话题是“If today is your mother’s birthday,what will you do?”这组学生的展示是把这个话题放在情境中,一位学生扮演学校电台的主持人,其他学生充当不同角色的嘉宾,把话题融入到了具体的语境中。但是点评的学生却说,They did a good job,but B’s voice was too low,I couldn’t hear it clearly.So 5 ponits for them.这与前几组的得分相比,明显是被压低了,这里老师就要干预,但是也要讲究策略,不能直接说加分,要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给出你加分的理由。T:yeah,B’s voice was a little low,but their conver鄄sation was really wonderful,and what’s more,they gave us a situation,I think it is a good idea,so I think they can get 0.5 more.这样既鼓励了这组学生的精彩的表演,同时把这个好的创意发扬到了全班,相信以后的展示定会有类似的模仿。但同时也给点评小组一个台阶下。教师的介入就起到了很好的评判优缺的作用。

3.结束语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要时时关注学情,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亮点,要及时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要及时促成课堂精彩的生成,把握时机,适时、适度介入。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因此,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学为本,从实际学情出发,运用好介入的策略,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1][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1);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J].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10).

猜你喜欢

学情句型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典型句型大聚会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