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脾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80例

2013-08-1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三酰何首乌甘油

齐 盛

(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新野 473500)

高脂血症是当代患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由于不少患者可因其继发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多系统病变,因而受到中西医广泛的关注。西医目前仍以节制饮食和降脂治疗为主,效果不甚理想。中医治疗本病则主张治病求本,多从调理脏腑功能入手,远期疗效有一定优势。近年来,自拟运脾降浊汤治疗本症80例,并与西药血脂康治疗的50例相对比,结果疗效比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13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9岁,平均49岁;病程1~20年,平均8年。对照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1岁,平均51岁;病程1.5~19年,平均7.5年。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1]拟定。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气短、乏力、嗜睡或肥胖等。所有患者均进行血脂检查:连续2周2次抽血检查血清胆固醇 (TC)≥6.1mmol/L,三酰甘油 (TG)≥1.8mmol/L,高密度脂蛋白 (HDL-C)男性≤1.05mmol/L,女性≤1.16mmol/L,其中有1项异常即可确诊。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方运脾降浊汤治疗,药物组成:山萸肉15g,巴戟天10g,党参15g,土炒白术15g,何首乌20g,草决明20g,泽泻20g,茯苓15g,生山楂30g,丹参30g,炒扁豆15g,陈皮15g,炒山药15g,砂仁6g,炒薏苡仁30g。加减:湿盛加苍术、黄连;痰盛加清半夏、瓜蒌;瘀甚加红花、益母草、桃仁;脾肾阳虚加干姜、肉桂;肝气郁结加柴胡、枳壳、郁金;食欲不振加莱菔子、焦三仙。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对照组服血脂康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同治疗组。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拟订[1]。临床控制: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TC下降≥20%,TG下降≥40%,或HDL-C上升≥0.26mmol/L;有效:TC下降10%~20%,TG下降20% ~40%,或HDL-C上升≥0.10mmol/L,但<0.26mmol/L;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血脂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2.2 临床疗效 治疗组80例中临床控制29例 (36.25%);显效40例 (50.00%);有效5例 (6.25%);无效6例(7.50%);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50例中临床控制9例(18.00%);显效23例 (46.00%);有效5例 (10.00%);无效13例 (26.00%);总有效率74.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可继发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疾病。现代医学将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如饮食、营养、药物等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继发性多继发于代谢性紊乱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或与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其归属“痰湿”、“瘀滞”、“头晕”、“胸痹”等范畴。其病机虽然复杂,但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藏元阳以温运五脏,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而升清降浊。若禀赋不足,先天之本不固,元阳虚怯无以温养中土,必致脾运失健;而养尊好逸,恣食肥甘,也可致脾伤失运。脾不运化,水湿停聚,酿痰凝瘀,积浊成脂,久结不化,结于血脉即成高脂血症。故本病病机虽繁,禀赋不足、肾元不固、脾虚失运、湿浊停聚则是其发病根本。其治疗也当治病求本,以温肾固元、健脾助运、祛湿降浊、活血祛脂为原则。运脾降浊汤即以党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薏苡仁、砂仁、陈皮为君,健运脾胃、祛湿降浊;山萸肉、巴戟天、何首乌为臣,温肾固元、兴阳助脾;泽泻、草决明利湿祛脂,丹参、山楂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运脾降浊汤中的何首乌所含有效成份可减少或阻止肠内脂类物质的吸收,从而使血清中脂质减少[2];草决明所含的大黄素、决明素及甙类等成份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因而对高脂血症有效[3];泽泻则可抑制外源性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吸收,影响内源性胆固醇的代谢及抑制三酰甘油在肝的含量[4];白术有较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丹参具有降低三酰甘油作用,并能降低主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及主动脉壁的胆固醇含量;生山楂所含的黄酮类、解脂酶等能降低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促进脂肪分解[4]。诸药合用,温阳运脾,除湿降浊,化瘀祛脂,既合病又应证,用治高脂血症颇为契合,故取得显著疗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

[2]宋士军,李芳芳,尹智伟,等.何首乌对实验性高脂血症作用的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3,18(4):27.

[3]何菊英,陈泽莲.决明子降血脂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2003,14(4):202.

[4]杨靖.脂降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7):4.

猜你喜欢

三酰何首乌甘油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的血脂管理
制何首乌引起药品不良反应1例报道
欧盟评估一种三酰甘油脂肪酶的安全性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胰腺疾病的相关性
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开发回顾
Auto—focus Eyeglasses
香菇何首乌降血脂
HPLC-ELSD法测定丽水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旱莲固齿散甘油混合剂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