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络是脏腑功能联系的基础

2013-08-15马玉宝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4期
关键词:心经脾经肺经

马玉宝 许 瑜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银川750004)

经络是脏腑功能联系的基础

马玉宝 许 瑜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银川750004)

经络;脏腑功能联系;中医基础

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的人都明白脏腑之间的功能联系是千丝万缕的。如果不理解经络、中医的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就像空中楼阁一样虚无漂渺。现代人由于没有认识到经络,才错误地寻找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之间,本来就不存在的诸多对应关系,或者用西医的理论曲解中医的概念。机体保持统一协调,神经体液的调节的确非常重要,尽管这样,机体的许多生命现象还是无法解释,必然还存在另外一个无形的自组织调节体系——经络。受精卵经过三天卵裂,在掉进子宫腔的那一刻形成了12个完全一样的细胞,在进入子宫腔后,这12个细胞作为基母细胞,各自进一步分化都形成了一个经络脏腑细胞群组,在这12个基母细胞中又有对应的6组表里关系,而相表里的基母细胞来自前一次分化的同一个细胞。因此,经络与脏腑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脏腑之间的功能联系正是通过无形的经气流动和转换实现的。这就是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之间的根本区别。

1 心脏与肺脏

手少阴心经,“却上肺”、“行太阴,心主之后”;手太阴肺经,“行少阴,心主之前”。心主血,肺主气,肺心相佐,主要表现在气和血的关系。心肺相互协调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肺气虚弱可致心血瘀阻;心气不足,心阴虚,也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而出现咳嗽,气促等症。心经与大肠经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2 心脏与脾脏

足太阴脾经,支者“注心中”。心血靠脾气转输的水谷化生,而脾的转输功能又依赖心血滋养。脾气健,化源充足,心血充盈;心血足,脾得滋养,脾气健运。如果发生心血不足或脾失健运都会相互影响,导致气血生化无源,最终出现心脾两虚证,临床上可见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乏力、面色无华等症。足阳明经别,“上通于心”,一方面说明胃经与心经也有直接联系,同时也加强了脾经与心经的联系。

3 心脏与肝脏

手厥阴络,“络心系”。肝藏血,心行之,心血充盈,肝有所藏,才充分发挥其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血充足,疏泄正常,气血疏通,有助于心主血脉。人的情志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心肝均以阴用事,情志所伤,多化火伤阴,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或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足少阳经别,“贯心”。一方面说明胆经与心经也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加强了肝经与心经的联系。

4 心脏与肾脏

足少阴肾经,支者“络心”。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称为“心肾相交”。当心经或肾经的功能失调时,便会出现心肾不交证,临床上会表现心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梦交等症。实际上不交是不可能的,毕竟有经络通路存在,只是不能很好的相交罢了。足太阳经别,“其一道循膂当心入散”。一方面说明膀胱经与心经也有直接联系,同时也加强了肾经与心经的联系。

5 肺脏与脾脏

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之间没有经络联系,它们的功能联系也只能是间接的。手太阴肺经,“还循胃口”。说明肺经与胃经有直接联系,从而间接联系脾经。

6 肺脏与肝脏

足厥阴肝经,“上注肺”。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对调畅气机有重要作用,若肺经与肝经之间功能失调,临床上会出现咳逆上气、咯血,胸胁作痛,胀满,头晕失眠,面红目赤等症。肺经与胆经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7 肺脏与肾脏

足少阴肾经,直者“入肺中”。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肾主水的功能亦赖于肺的宣降和通调水道的作用。若肺失宣降,通调失司,可损及肾脏出现水肿、尿少;而肾阳虚,气化失司,关门不利,则水泛为肿,影响肺的宣降,可见咳逆、喘促等症。肺司呼吸需肾的纳气作用协助,故有“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8 肝脏与脾脏

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之间没有经络联系,它们的功能联系也只能是间接的。足厥阴肝经,“挟胃”,说明肝经与胃经有直接联系,从而间接联系脾经。肝脏的疏泄功能,影响着脾气的升和胃气的降,如肝脏疏泄功能失常,临床上就会出现肝脾不和和肝气犯胃证。

9 肝脏与肾脏

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称为肝肾同源。肝主疏泄与肾主藏精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二者功能关系失调,可出现女子月经紊乱,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肝肾之阴也是相互资生,临床上才有了肝肾阴虚证。肝经与膀胱经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10 脾脏与肾脏

足太阴脾与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之间均没有经络联系,它们之间的功能联系有待进一步考证和研究。

11 心包经和三焦经

手少阳经,“属三焦”;手厥阴经,“络三焦”;手太阴经,“起于中焦”。心包经与三焦经以及它们与其它脏腑经络之间的功能关系,目前更是不清楚,同样有待于研究。

12 心脏与小肠腑

手少阴心经,“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络心”。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在病机改变上相互影响,如心脏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腑,引起尿少、尿热赤、尿痛;小肠腑有实热,亦可循经上炎于心脏,而出现心烦、舌赤、口舌生疮。

13 肺脏与大肠腑

手太阴肺经,“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络肺”。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而大肠的传导功能正常,又有助于肺气的肃降。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则可使肺失肃降,而见胸满、咳喘等症;若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燥结;肺气虚弱,大肠传化无力,可出现气虚便秘,大便艰涩而不行。

14 脾脏与胃腑

足太阴脾经,“络胃”,足阳明胃经,“络脾”。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相互为用,相互协调方能完成运化过程。若脾气不升,可影响胃的受纳与降浊,而见纳呆、呕恶、脘腹胀满;若胃气不降,亦可影响脾的运化与升清,而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15 肝脏与胆腑

足厥阴肝经,“络胆”;足少阳胆经,“络肝”;足少阳经别,“散之上肝”;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的贮运和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而胆汁排泄通畅,又有利于肝主疏泄功能正常发挥。肝主谋,胆主决断,两者协调配合,才能保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在病机改变上也相互影响,往往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等。

16 肾脏与膀胱腑

足少阴肾经,“络膀胱”;足少阴经别,“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足太阳膀胱经,“络肾”。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有赖于肾的气化和固摄作用。肾气充足,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肾气不足,固摄无权,则膀胱开合失度,可见小便不利或失禁或遗尿、尿频等症。

17 其它

①督脉,“上贯心”;②冲脉,“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③胞络者“系于肾”;④手太阳小肠经,“抵胃”;⑤足太阴络,“入络肠胃';⑥“三焦下腧,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这些经络联系,如何调节和影响脏腑的功能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机体内,每个经络脏腑细胞群组,既独立完成着某些生理功能,又与其它多个经络脏腑群组通过不同的经络通路发生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功能上的相互影响,有些是相互促进,而有些则是相互抑制。当然联系最广泛、最直接的还是表里两经。中医大部分的治疗方法都是通过调整经络而起效的,目的就是促进脏腑之间原有功能关系的恢复。今天再去理解张从正所说的,《内经》讲明了经络的道理就等于讲明了用药的道理,以及清代医家程士宗的“不知十二经络,开口举手便错”的遗训,含意就会有所不同了吧!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4.029

1672-2779(2013)-14-0041-02

苏 玲

2013-05-18)

猜你喜欢

心经脾经肺经
张唐法主任医师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中正平和,调摄肺经
调好脾经身体棒
趋势“心经”
常推脾经孩子不挑食
最方便的健身
解析八大山人的书法《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