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级博客在协同教育中的应用*

2013-08-15祁婉茹

中小学电教 2013年9期
关键词:博客家校协同

☆ 祁婉茹 王 清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引言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观念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协同教育的本质是学校、家庭、社会交流与共享信息和资源,对学生进行全面关怀,改善亲子、师生和社群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2006年南国农先生在《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中把协同教育定义为:协同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是联合对学生有影响的各社会机构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为教育变革提供了物质平台。然而一直以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教育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信息互通,影响了协同教育的效果。伴随协同教育基础支持技术的逐渐成熟,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有了现实的物质基础和便捷的传播通道,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育将成为信息化教育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2]。在当今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博客日益成为人们发布信息、对话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博客跨越时空的优势使其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博客是一种通过网络表达个人思想和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表现形式,所具备的积累、分享、互动和交流知识的功能,以及信息组织和传播的形式,使教师和家长能多方位地参与到内容的共享、思想的交流之中,为教师和家长带来了新的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3]。所以,如何将博客运用于协同教育中的研究也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一、班级博客的应用特点

博客即Blog,一般称为“网络日志”。它是继Email、BBS、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以超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志。Blog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班级博客是以服务班级为目的建立的博客。

1.简单易用

博客是一种方便的、即时性很强的网页,使用者不需掌握网页制作和Web编程方面的知识,只需要注册一下就可以了。同时,其维护与管理也不需要复杂的专业知识,博客平台提供自助选择模板、博客设置、日志管理、添加日志等功能,只要能上网,就能很简单地建立、更新、编辑自己的博客。因此,对于使用班级博客的教师和家长不需要有高深的网络技术知识,双方的沟通变得轻松方便。

2.展现个性

与传统门户网站相比较,博客进一步深化了知识管理的专业化。博客中的文章,无论是原创的还是转载,都体现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背景,其栏目内容分类是由博主决定,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博客个性化特点。班级博客以班级为单位,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记录教育心得,共享教育资源,进行教育反思。

3.开放互动

博客作为web2.0网络技术核心软件之一,具备了网络突破时空、地域限制的优势。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博客中的日志,在浏览后可以做出回复,提出自己对此日志的观点。班级博客可以营造一种交互的协作学习模式,使参与的教师和家长通过其“发表——评价”机制,发表个人见解,相互地反馈评价,共同提高对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智慧,促进家校的交流。

4.内容形象生动

博客的内容丰富全面,形式灵活多样,从文字、音乐、图像到动画、视频等可以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动态记录活动过程。博客里的文章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弥补了传统的文字记录形式的不足。班级博客可以通过上传学生课外活动的图片,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这些也能够吸引家长对博客的关注度,每位家长都希望能够在班级博客里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班级博客可以上传一些教育视频供家长和学生学习,比如: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安全知识讲座等。

二、班级博客在协同教育中的运用

1.为家长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文化更是呈多元化格局。各种各样的信息诱惑着学生,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只有发挥家庭教育的本质作用,才成促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才能使学校教育的成果得以巩固,真正实现家校协同和社会和谐。然而,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存在很多失误,有的家长过于严格,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对于孩子存在的问题并不能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去解决。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提供具有先进理念和实效性的家庭教育资料,帮助家长学习这些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应当成为家校协同教育的首要任务。利用班级博客可以向家长宣传成功的家庭教育理念,介绍身边家庭教育的模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开阔家长的教育视野,丰富家长的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使家长们最终意识到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责任重大,体会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班级博客,还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不同角度使家长逐步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如:《不做闹钟妈妈》针对孩子早晨起床困难的问题提出一些巧妙的解决方法;《如何纠正孩子“马虎”的学习态度》,通过分析孩子为什么马虎,并给出一些纠正孩子马虎的方法,及在纠正孩子马虎这一不良习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平等地与孩子进行沟通》提醒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时要注意与孩子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而不应该是命令、呵斥……还可以为家长推荐一本好书等。也就是说,班级博客可以成为家庭教育的引路人,它引导着家长改变观念,引领着家长共同成长。

2.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以课堂教学为主,师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一定的互动,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师生交流受到很大限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与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源放在博客上,学生课后通过这些博客上的开放资源进一步学习;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收集的一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记录在博客上,通过博客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增强对知识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然而,由于班级教学面向的是整个班级,所以,教师有时并不能关注到每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补充课堂教学的局限,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利用班级博客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个性的展示空间,在班级博客中开设展示专栏,学生可以将自己满意的作品上传,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教师、家长、学生都可以参与点评。好的作品大家给予更多的肯定和表扬,对不足的地方则可以提出修改建议,这样的博客可以吸引学生踊跃参与。通过班级博客,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评价主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既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满足,增强自信心,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在相互比较和评价中分享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欲望,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同时,它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

3.拓展了家校沟通的渠道

博客等网络平台为教师与家长提供讨论问题的平台,使双方的交流不受思考的时空限制,可以保持冷静而理性的头脑去思考,提高对问题思考的深度[4]。班级博客的互动包括评论和留言板。博客平台为每篇日志提供了评论的工具,家长可以对教师发表的日志进行评论,教师也可以把需要与家长讨论的问题以日志的形式写在博客里,与家长共同探讨。在班级博客的留言板中,家长可以对学校、班级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这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模式,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师可以将学校、班级的最新动态写在班级博客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可以在班级博客里记录自己的教育感悟、教学案例、学生的典型行为、课堂的学习氛围及其教育思考等。家长则可以进入班级博客跟帖讨论,对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向教师寻求帮助。利用班级博客,家长还可以通过回帖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教育经验,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通过博客进行友好交往,既能相互沟通,又能增进情感的交流。这种以网络的形式与其他家长交流沟通,能够促进家长之间不受时间的约束、也无须面对面的无限制地深度交流。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往往采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进行,这些传统方式往往会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以科学、方便、快捷为特点的班级博客的使用,有效解决了家长与教师沟通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问题,创新了班级管理与教育的形式,提升了家校协同教育的有效性。成功的班级博客既丰富了家校协同教育的内涵,又增强了家校协同的互动性和实时性。班级博客等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的协同教育方式,必将成为家校协同教育的有力补充。

4.提供社区教育资讯

社会教育是协同教育三大教育系统中的重要要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大众化,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不再是单一的学校教育,而是呈现出教育渠道的多样化,社会教育的作用也逐渐凸显,然而在协同教育中受到关注较多的是家校协同教育,关于社区协同的研究很少。为了补充社区教育在协同教育中的空白,可以在班级博客中开设社区教育信息专栏。在社区教育信息专栏中可以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包括少年宫、图书馆等社会团体发布的信息和公告,介绍协同社会教育活动报道和展示,包括图片、视频等,还可以给家长和学生推荐热门的教育资源。家长们通过公告信息可以得知一些社区活动,以便带孩子去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增长孩子的见识,开阔孩子的视野。例如: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务劳动,帮助孤寡老人等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同时,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班主任老师可以把一些学生参加社区活动的图片放在博客里,以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社区活动;在班级博客中上传一些社会教育活动报告和展示,可以让家长了解带领孩子参加社区活动的重要性。教师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开展基于社会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5]。社会是个大课堂,是学生成才的关键,它应当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班级博客在协同教育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班级博客内容要及时更新

持续更新是博客赖以生存的催化剂,如果注册申请一个博客,将近半个月内没有更新,这样的博客可以称为“睡眠博客”。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速度快,没有了更新,博客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如果条件允许,坚持做到每天都更新。要使家长对博客关注,前提是博客的内容必须是新的,家长才会对博客感兴趣,并有目标的发表评论和留言与教师互动沟通[6]。所以,班级博客的信息和内容要定期、及时地更新与维护。班级博客的创建与管理需要花费教师的很多精力,创建班级博客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善于积累各种资料。强调持续更新,就是培养勤奋能力,考验坚持系数。班级博客的更新和维护是一项长期工作,如果有些教师没有时间经常上网更新消息,或对家长的反馈信息没有及时的回应,则会导致沟通地不及时,交流的不畅通,就会减弱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活动的兴趣,使家校双方的资源得不到充分整合,无法形成教育合力。

2.班级博客的使用应当以鼓励为主

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发自内心的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自觉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于学生每一点进步,每一个闪光点,教师应真诚地给予鼓励和表扬。教育中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个性的发展,与教师的鼓励密切相关。有了班级博客,教师一定不要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在网上通报,考试成绩是学生的隐私,把考试成绩放在博客里会让一些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同时,其家长的参与热情也会受到影响。在运用班级博客的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对每位学生多做纵向比较,少做横向比较,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与肯定,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3.班级博客必须与传统家校协同教育形式相结合

家校协同教育通道是多样性的,单一通道很难达到效果,为了提高通道的效益,各种通道必须综合利用,优化整合各种通道方式,充分利用混合型通道,将传统与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协同教育通道方式有机地整合,将家校协同教育工作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评价和管理中,建立更为有效、快捷的协同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的最大功效[7]。班级博客作为一种新的家校协同教育形式,新颖独特、交互性强、内容丰富全面,又有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但它是仍处于探索阶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形式,自身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虽说现在大部分的家庭拥有了计算机,但并不是每个家庭中的计算机都可以上网,而且一些家长对班级博客的热情并不高。因此,网络环境下家校协同教育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科技、新技术,为了真正实现家校协同教育,提升家校协同教育的效果,必须把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与网络环境下新的协同教育形式相结合,真正发挥家校协同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家校协同教育形式有其优越的作用,我们要意识到班级博客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形式,在综合使用各种家校联系方式的基础上,发挥班级博客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作用。

总之,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通道进行协同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优势,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班级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工具,其在协同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其使用优势已经逐渐凸显,所以,要不断完善班级博客在协同教育中的使用模式。

[1]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2006,(5).

[2]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2005.

[3][4][6]田金露.网络在家园协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09.

[5]柳繁华等.电子书包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

[7] 刘繁华.家校协同教育通道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11).

猜你喜欢

博客家校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博客天下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