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
2013-08-15张汝卫
张汝卫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烟台264100)
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
张汝卫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烟台264100)
目的观察加味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方用加味益胃汤,药用:麦冬、生地、沙参、百合、当归、白芍、白术、陈皮、鸡内金、甘草等随症加减,对30例胃阴不足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2疗程治疗之后,显效8例,占26.7%;有效18例,占60.0%;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率为86.7%。结论加味益胃汤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中医药疗法;慢性萎缩性胃炎;益胃汤;胃阴不足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e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疾病,多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属胃癌的癌前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的“胃痛”、“胃痞”、“嘈杂”范畴[1]。西医以清除幽门螺旋杆菌(HP),保护胃黏膜,增强胃动力等治疗为主,疗效不佳。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疗效。胃阴不足型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证型。笔者近来应用加味益胃汤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均为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门诊患者,男16例,女14例;29~72岁,平均42.7岁;病程8个月至21年,平均7.8年。患者症见胃院胀满,灼痛,胃中嘈杂,饥不思食,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苔少,脉细。胃镜征象为胃黏膜光滑、薄、脆,色红,分泌物少。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2],合并有其他脏器严重病变或病检提示癌变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均未纳入本研究。
1.2治疗方法30例患者均采用笔者自拟的加味益胃汤进行治疗,方药组成为:麦冬15g,生地黄12g,沙参15g,百合20g,白芍15g,白术15g,陈皮10g,鸡内金15g,甘草6g。随证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生姜、佩兰、竹茹;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口干、大便燥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纳差少食者加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夜寐不安者加合欢花、夜交藤。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1个月为一疗程。1~2个疗程之后评价疗效。
2 结果
2.1疗效评价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或炎症明显改善,黏膜下血管网显露减少,组织学检查固有黏膜腺体无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胃镜下胃黏膜炎症病灶有不同程度减少,组织学检查固有黏膜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不同程度改善,异型增生减轻;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变,胃镜下和组织学检查均无改善,或病情加重。
2.2疗效30例患者经过1~2疗程之后,显效8例,占26.7%;有效18例,占60.0%;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率为86.7%。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顽固难治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WHO将其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之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为对症处理,包括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及防止胆汁反流等,疗效并不理想。祖国医学运用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最早始于《内经》,明代《景岳全书》中首次以“痞满”之名立专篇。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中属于“嘈杂”、“痞满”、“胃脘痛”等范畴。感受湿热之邪,或外邪侵入日久,化热化燥,灼伤胃阴;或醇酒厚味,过食辛辣,久则胃津耗伤;或素体阴虚,或年老津液不足,或各种出血证后,阴津不足,胃津匮乏;或过用辛散之药,劫伤胃阴等误治,均可使胃阴亏虚,胃络失濡而发为本症。叶天士有“太阴湿土,得阳使运,阳明燥土,得阴则安”之说。治疗当以益气养阴,健脾和胃。自拟加味益胃汤,方中麦冬、生地、沙参、百合滋阴益胃,白术甘温益气、补益脾胃,陈皮理气和胃,鸡内金消食化积,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诸药相配共奏养阴益胃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冬块根中含多种甾体皂甙和β-谷甾醇、豆甾醇等,在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沙参含有生物碱、挥发油等,具有调节免疫平衡、促进淋巴细胞转换的作用,沙参水浸剂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鸡内金中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和运动的增强[3];甘草能解痉,能协助白芍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而止痛;白芍含芍药苷,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起镇静的作用。白术可促进胃肠蠕动,保护胃黏膜[4]。
综上所述,自拟加味益胃汤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展现了中医药在该研究领域的广阔前景,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1]徐江雁,高尚社,杨建宇,等.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近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3):157-161.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7.
[3]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6-312.
[4]潘琳,陆为民.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23-24.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3.004
:1672-2779(2013)-13-0007-02
苏 玲
201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