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针灸的治神与得气

2013-08-15张艳杰靳端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3期
关键词:医者进针阴阳

张艳杰 靳端阳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漯河462000)

浅谈针灸的治神与得气

张艳杰 靳端阳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漯河462000)

针灸之所以能够治疗疾病,在于针灸具有“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的作用,而达到阴平阳秘之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治神是手段,得气是关键,调阴阳是目的。针灸取效之关键在于得气,“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如何得气“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余业医数载,深感其中确有深意,现略陈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针灸;治神;得气

针灸治疗的过程就是帮助病人得气,从而补不足,泻有余。治神是医者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它贯穿在针灸治疗的全过程中,同时它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医患双方互动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

“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此言明确指出,针刺之前必先治神。何以治神,医者为先,作为针刺的直接操作者,医生临诊时必须全神贯注,以明察秋毫的洞察力去细致分析,留心病人的神态变化及体质状况。《灵枢》将个人按阴阳禀赋的不同分为五种类型,即: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以及阴阳和平之人,针灸治疗要看人的五种类型来施治,即“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五态之人,是按阴阳来分感觉的迟钝和灵敏的程度。太阴是阴多,为迟钝;少阴是阴较少,为次迟钝;太阳是阳多,为过敏;少阳是阳较少,较为敏感;阴阳平和之人,为正常灵敏度。阴阳和平之人,针刺后针感出现比较及时,故说“气与针相逢”;少阳之人,神情灵活,容易出现感应,故说“神易动,气易行”;太阳之人,神情灵活不安定,感觉过敏,针未动就出现感应,说是“神动而气先针行”;少阴之人,较安定,不灵敏,针过后才可能出现感觉,说是“针已出,气随其后”;太阴之人,最迟钝,经过多次或多针之后才有所感觉,故说“数刺乃知”。由此察神,可以判断该患者是否容易得气,为医者选择针刺手法,针刺强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太阴、少阴之人,不容易得气,所以在针刺时宜用针刺强度较重的针法,辅以各种手法运针催气;太阳、少阳之人,宜用针刺强度较轻的针法即可得气;阴阳和平之人,手法轻重适宜即可。

医者亦须察患者气血之盛衰,体质之强弱。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直接关系到是否容易得气,年老体衰者,气血亏虚,经络不充,针治之时得气较难,手法太重又会导致晕针的可能,对于这类患者在针刺时宜用轻手法,同时施以艾灸,以益气血,取“陷下则灸之”之意。屡施针灸者,得气亦差,盖某些穴位长期反复接受针刺,导致反应迟钝而一时难以得气,这类患者大都高龄体质虚弱,及病情较重所致,故针刺前应了解此情,选用它穴治疗。如仍用该穴则要加大手法刺激,方能获效。

治疗前医患双方做好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为进行针刺打下良好的基础。“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当开始针刺时,要观察患者两目、眉间及面部的神色变化,做到万无一失,方可行针,此时亦可调动医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患者。医者的注意力是否全神贯注,是针刺得气的一个必备条件,《灵枢》中强调的“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的“调神”“守神”的精髓就在于此。余在临床中深刻体会到其中的重要性,针刺之时如与其他患者谈话,或另有所思,精力分散的时候,患者往往反映进针疼痛,得气慢,针感差。所以在针刺之时必须调动全部的注意力于患者,指力汇聚于针尖。“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一语中的,进针之要,至理名言,切合临床。持针需坚定有力,一方面持针牢固,可防进针时针在指间滑动,便于进针,减少疼痛;另一方面,“坚者为宝”亦有信心坚定充足之意,自信之心凝于针尖,疗疾之意会于指间,由此针之,坚而有力,直达病所。“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与支节”,“所言节者,神气之所以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针刺是作用于穴位,穴位是神气出入之所,查明穴位之所在,方可用针施灸。取穴准确,得气方速。“粗守形,上守神”,余体会针刺后要细心体会针下的针感,是非常细微与玄妙的。“空中之机,清静而微”非全意在针而不能察也。得气之时有“如鱼吞钩铒之沉浮”,仿佛“针游于巷”,这都是通过临床实践凝炼出来的语言,尤其是“针游于巷”那种针刺中穴道之后,医者手下的感觉有如刺在一定的空隙,不象刺到筋骨、骨节所出现的坚硬和只有痛感,行针时针在穴道内游移的感觉,确实微妙,须细心体察方可得知。针刺得气后亦须治神,可以调节针感的传导。余在临床治疗泌尿感染、阳萎、早泄等病时,习用关元一穴,进针得气后,小幅度捻转,心存意念,气往下行,可较顺利地将针感向前阴部传导,气至病所,见效速捷。单纯捻转催气,往往效果较慢,或不能引起感传,临床疗效差。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亦须治神。针刺治疗的过程中,针灸针以及各种针刺手法则是沟通医患双方的媒介与桥梁,我们要充分地发挥患者在治疗疾病中自身积极能动作用,共同来抵御疾病。患者在治疗时应全身心的放松,完全相信医生,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仔细体会针感,而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治疗。那么针刺得气的感觉容易被察觉,细微的针感容易被放大,针刺疗效自然可以提高。

出针治神更是容易为人忽略。古人强调“出针贵缓”其中深意令人寻味。针毕取针时,亦须全神贯注,轻捻针柄,视针下之松紧,依虚实而略施补泻,小幅度地提插捻转即可,微促脉气之运行,保证出针后仍可保留一定的针感,加强疗效。针下紧涩,提针疼痛时,说明有滞针的发生,要轻捻针柄,嘱患者放松肢体做深呼吸,感针下已松,无阻滞感时,再缓缓将针拔出。补时,需急按其洧,按闭针孔,勿令气出;泻时,需稀按其洧,摇大针孔,令邪气出。患者在留针的过程中,肢体移动,姿态变化都会影响取针,所以要配合医生调整好体位,放松肌肉,体会针感,共同完成针灸治疗。

治神与得气密不可分,得气是取效之前提,治神是得气之关键,治神贯穿于针灸治疗的全过程,联系着医患双方的精神和情绪,所以疗效的提高有赖于针感的出现和医患双方全身心地投入。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3.068

:1672-2779(2013)-23-0087-02

杨 杰

2013-10-16)

猜你喜欢

医者进针阴阳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