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基本层次的探讨

2013-08-15李淑兰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民主价值观

李淑兰 赵 坤

(1.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3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使用24 字简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概括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解决了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争论;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对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这一“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 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1]其目的在于能够“消除”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争论, 最大程度地提高社会的“认同”度。

一、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意义

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基本层次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这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 是我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之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必须形成和巩固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 并努力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个人都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决定着文化的总体性质、方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 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 抓住根本。 ”[2]面对当下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特点和趋势, 我们只有建立具有感召力和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推进文化的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需求

毛泽东曾经指出,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满足于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与更多的物质财富同样重要的, 是更合理的新社会和更高觉悟的新人。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新世纪新时期,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我党又相继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命题和任务, 逐渐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 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得以形成, 其建设任务得以提出的思想前提或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一创新性命题本身又标志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境界。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 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代中国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前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从思想上精神上向世人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鲜明旗帜。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层面”的重要内涵

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精神和价值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将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进行细化,精辟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

富强,意即国富民强,泛指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这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具有最根本的地位和意义。“无论是从中国的国情看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上看, 都应明确提出富强这一价值观。”[3]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因此,明确以富强为核心的价值观是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

民主,意即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 就是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列宁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通过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这是对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的简明科学的论证。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文明,旨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所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群众的热切愿望。 ”[4]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大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角度,再次强调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

和谐的内涵即社会和谐, 和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价值观,包括人与自然、人的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等社会关系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目标,纳入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高质量、 更高层次上的广阔空间。社会和谐是共产党人努力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十八大报告还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内涵

自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 “自由”的提出,“是对人性的尊重,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人类进行创造的基础和源泉,”[5]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

平等,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人生而平等,平等关系到公民的尊严和幸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权利平等越来越关注。人的基本权利不能因为出身、户籍、职业、贫富的不同而受到区别对待,人的一切权利都是平等的,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得到平等的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公正,即公平、正义,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利益相称的正当关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是对当今社会诉求的反映。“它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在政治上的价值追求, 而公平正义的实现必然赖于民主法治的保证。”[5]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坚持维护公平正义, 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6]要逐步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法治,即法的统治,强调法律作为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弘扬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6]。法治精神的形成和弘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这凸显了依法治国、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

爱国,是公民首要的道德规范,是对公民个体最基本的目标定位。作为炎黄子孙,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和动乱,使我们深深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即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安定、强大,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对公民而言更意味着个体与祖国的感情融合。 只有在祖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得到进步,才能为公民个体的发展和切身利益的实现提供基本的前提条件。

敬业, 是公民个体对其所从事职业持有的一种尊重态度,作为职业生活中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它是社会机体得以有序运转的前提和保证, 是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 完成工作任务最基本的条件, 也是爱国、守法、诚信这些价值观念在个体的职业生涯中的具体体现。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公民的自觉道德要求:诚实守信、实事求是、信守诺言。 诚信是贯穿核心价值观的内核。 无论是在人际交往中, 还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交换行为中, 诚信都应当成为公民基本的行为准则。

友善,意即与人为善、关爱他人,是维持良好的公民伦理关系、 维护和谐社会交际秩序的前提与基础。友善使得朋友之间亲密友好,使得亲人之间亲近和睦,它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适用性。“友善”对当代公民而言,不仅要求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需处理好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而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相互间的共同、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包含的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三个倡导”之间是内在融贯的统一体,在这三维一体的核心价值观中, 作为价值导向的主体而言,是个人、社会和国家;从理论构件上来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基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保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目标。 三个层次相互联系、两个领域相互贯通,彼此相互转换、互相促进,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

(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个人的道德准则,又是其他两者的实现基础

这“四词八字” 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体现了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当前,我们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的一些领域和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7]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是建立整个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基石。 只有当每个个体普遍具有较为崇高的道德理想、合理的道德观念及较强的道德自律能力时,他们才能较为完满地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都心情舒畅,生活愉快,社会矛盾和冲突就会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个人的道德取向也支撑着国家的稳定、发展和未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需要健康的市场机制和正常的市场秩序,迫切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自觉克服和抵制不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比如,加强诚信建设,引导人们在市场活动中遵守契约,重信守诺。 特别是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西方国家腐朽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对一部分群众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迅速崛起, 对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影响越来越大。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把全体人民团结和凝聚起来,抵御西化、 分化的政治图谋和应对外来腐朽文化的冲击。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既是社会的价值导向,又是其他两者的现实保障

这“四词八字”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整个社会价值导向的规定,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价值, 在当前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有待破解的重大问题: 经济上富裕却缺乏共享;政治上稳定而民主不够;文化上统一而自由不够;社会上多元而平等不足;治理上权治而法治还需完善等等。只有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内涵, 才能为有效破解这些重大难题提供现实保障。一方面,它的倡导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和个人行为具有直接地疏导和通融,有助于个人层面基本价值观的生成, 为凝聚社会共识、化解国内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持。 通俗来讲,有了自由才会有人格尊严,才会有创造活力;有了平等才会打破阶层固化,机会才会向每个人开放;有了公正才会有和谐,才会有心情舒畅;有了法治,每个人的权力、自由、利益、安全才会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以自由平等和公正法治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保障,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宏伟事业,也难以成功。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难以保证国家的富强和谐。 只有把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之中,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执政,增强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认同, 才能更加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是国家的政治理想,又是其他两者的终极目标

这“四词八字“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目标预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核心价值观,包括经济与国力的富有强大、政治高度民主、文化与文明的繁荣,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些既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13 亿中国人民对于现代化国家理想形态的价值表达, 有着强大的现实感召力。国家富强包含个人富裕,政治民主包含个人自由,精神文明包含个体修养,社会和谐包含个体活力。 所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归根到底反映了人民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价值诉求和利益诉求,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是每一位公民的核心价值诉求。同时,富强意味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是要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 创造发达昌盛的物质文明,实现社会主义在经济上的超越;民主意味着社会公正, 实质是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创造更高水平的政治文明,实现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的超越;文明意味着社会进步、文化先进、精神洁净,实质是努力改变科技、教育与文化事业落后的现状,创造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实现社会主义在精神文化的超越;和谐意味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实质是努力改变不够公平的社会现状,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权益分配体系,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社会主义在社会结构和自然状态上的超越;因此,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同社会建设实践紧密联系的,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和实践指向,是社会层面蕴含的现实价值目标。

[1] 十八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N].光明日报,2012—11—11.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69.

[3] 杨兰,付凌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知,2013,(2):21.

[4] 邓海英.论“三个倡导”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1):19.

[5] 张思源.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三个维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6):59.

[6]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

[7]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57.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民主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