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指导教师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2013-08-15董靖竹张东华

中国医院 2013年6期
关键词:全科医师医疗卫生导师

■ 董靖竹 张东华 周 佳 李 凌 薄 红

为加快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2010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目的是全面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实施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1]。目标是通过转岗培训,到2020年通过多途径、多方法培养全科医师30万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培养一支符合城乡基层全科医疗服务岗位要求的全科医师队伍。因此,如何进行培训资源的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成为保质保量完成全科医师培养任务的迫切需求和重要基础[2]。

1 我院全科医师转岗临床培训工作现状

2010年黑龙江省全面开展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建立以三级综合医院为临床培训基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骨干为培训对象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模式。通过评审,我院成为黑龙江省首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转岗临床培训基地,并进入实时培训阶段,全省各乡镇卫生院从事临床工作的业务骨干120名在我院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全科医师的综合服务能力,我院实行了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导师制”,为每位全科医师指定1名教师作为培养人,负责进行带教和指导,保证全程10个月的培训质量,使学员达到全科医师岗位的培训要求。

2 问卷调查与分析

2.1 对象与方法

以全科医师转岗临床培训的12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8%。问卷内容由三部分构成:(1)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2)全科医师培养质量情况调查;(3)全科医师指导教师满意度调查。

2.2 结果

对问卷调查的第三部分统计分析汇总中,在导师是否指导其工作和学习、对导师的带教方式、导师的实践训练方式、是否经常进行沟通、对导师的满意度等几项指标中,全科医师的满意度达到99.2%。说明导师确实履行了其带教职责,在全科医师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讨论

导师的指导始终贯穿于全科医师的学习和临床实践过程中,成为加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质量最有效和最现实的保障,因此,导师队伍建设是全科医师培训质量的关键。如何打造一支有经验、重实效、能够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导师队伍,我院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3.1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指导教师的遴选

指导教师是全科医师的培养者和领路人,对全科医师培养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只有选拔负责任、重实效的指导教师才能保证全科医师的培训质量。我院确定了严格的指导教师选拔条件,即具备应有的政治素质、医德医风和责任意识,工作在临床一线,具有扎实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担负起实际指导全科医师的责任。指导教师应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在三级综合医院工作6年以上,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热心全科医学教育,能全心全意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指导教师是全科医师培训的主体,我院严格导师资格遴选,从源头上把好了质量关,通过逐层选拔,将一批临床工作能力强、学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遴选出来,承担起培养全科医师的重任,为提高全科医师培养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全科医师培训指导教师的培训

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全科医师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建设一支整体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的全科医师导师队伍,是提高全科医师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我院注重加强对全科医师导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多方面提高导师的水平。

3.2.1 明确全科医师指导教师职责,实行导师培训上岗制度。为了保证导师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切实履行好指导职责,我院实行了全科医师导师培训上岗制度,对全科医师指导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工作目标,组织认真学习《卫生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大纲(试行)》,使导师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2.2 建立考核档案,发挥全科医师导师的带教作用。我院管理部门对全科医师指导教师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指导教师手册》,要求导师定期对培训带教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学院主管部门进行核查后,对于未完成培训计划的导师,取消导师资格。

3.2.3 加强沟通交流,注重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学院组织指导教师定期进行专题讲座、病例(病理)讨论、疑难病例讨论、三基三严讲座等临床学术活动,加强学员培养临床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建立 “周汇报”制度,要求全科医师无论在哪个学科进行轮转,每周必须将个人的学习工作情况与导师进行汇报,加强沟通交流,使导师能够及时了解培训对象在轮转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予以解决。

3.3 全科医师培训指导教师的评估

为了及时、详细了解导师和全科医师的培养工作情况,学院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全科医师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管理者的评价、同事间的评价和受培训全科医师的评价。学院启动了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后,定期进行科主任、师资与师生互评,促进导师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改进带教方法,同时重视全科医师的反馈意见,使管理科学化、人性化[3],进一步促进了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的发展。

3.4 全科医师培训指导教师的激励

我院建立了指导教师激励机制,指导教师的培养工作记入工作量,在培养工作中的表现和业绩作为深造学习、评优选模的依据。依据其培养工作量的大小及表现,医院将给予一定的津贴或奖励。激励机制的建立发挥了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科医师导师梯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3.5 实施全科医师指导教师制度的效果

实行指导教师制度对于全科医师在转岗培训临床实践工作和学习管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受训的全科医师来说,进入到临床科室,面对繁忙的医疗工作,压力是很大的,指导教师及时掌握全科医师的工作和学习动态,给予指导和帮助,会使全科医师很快适应临床工作,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同时,导师本身的职业道德水平、治学态度和研究作风会对全科医师产生不可忽视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4 展望

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刚刚起步,我院作为第一批全科医师转岗临床培训基地,在培训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在2011年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督导检查中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不断地进行探索,以全科医师指导教师制度为驱动,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师培养质量,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加强我国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1] 刘力戈,赵春燕,潘丽恩.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与过程管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0(12):4111-4114.

[2] 李伟明,黄巧云,周玲.云南省全科医师师资培训的效果评价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1(9):2841-2843.

[3] 薄红,张东华,郭劲松,等. 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J]. 医学教育探索,2006(5):452-453.

猜你喜欢

全科医师医疗卫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医学人文融入全科医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V eraW an g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口腔全科医师执业范围(讨论稿)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爱情导师
全科医师团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