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动物卫生监管上的实践
2013-08-15李冬春蔡永源严丽华陈建康刘明华
李冬春,蔡永源,严丽华,陈建康,刘明华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上海 201202)
面对当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严峻形势,杜绝类似2011年3.15“健美猪”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动物卫生监管方式需要逐步向信息化、标准化、可追溯管理的现代模式转变,借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效能愈加得到农业监管部门的重视。《浦东新区动物卫生信息网络化监管系统》的开发与推广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监管部门对动物卫生和畜禽投入品使用的监管效率,帮助监管部门即时掌控要素信息,为保障动物源性产品的安全打下了扎实基础。
1 动物卫生信息化监管平台情况简介
1.1 系统建设历程与系统组成
农业监管部门作为该实践的主要实施主体,浦东新区农业委员会、浦东新区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浦东新区财政局等单位为该实践的推广运用给予了大力支持。区动物卫生信息化监管的实践始于2007年,前后一期与二期共经过5年建设,第二期于2012年2月顺利通过验收。该实践以信息化手段完善动物卫生监管职能为目标,在畜禽投入品监管方面主要开发了饲料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兽药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兽药经营信息管理系统,在畜禽养殖场监管方面主要开发了生猪养殖信息管理系统、奶牛养殖信息管理系统、家禽养殖信息管理系统、犬类养殖信息管理系统、散养禽信息管理系统,在动物产品换证监管方面开发了冷库与批发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在动物检疫证明领发与签证监管方面开发了证照管理信息系统,并搭建了基于上述子系统的区动物卫生监督平台。
区监督平台是集畜禽投入品生产经营、畜禽养殖销售、动物产品经营等数据接收、数据查询分析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平台。日常主要着重相关数据收集,掌握全区各类被监管对象的基础数据,以便开展动物卫生风险分析[1],如遇到风险事件,则帮助监管部门在第一时间就违规问题寻找历史线索,并及时提出应对方案措施,为部门决策与管理提供支持。
1.2 用户与使用情况
该监管系统的用户主要为农业监管部门以及全区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各类养殖场与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
经过一期与二期的开发与推广培训,目前该监管系统共有108个系统用户。饲料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推广19家,兽药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推广1家,兽药经营信息管理系统推广15个单位;生猪养殖信息管理系统推广15家,奶牛养殖信息管理系统推广4个单位,家禽养殖信息管理系统推广4个单位,散养禽管理系统推广15个单位,犬类养殖信息管理系统推广4家;证照管理系统推广30个单位;冷库与批发市场信息管理系统推广1个单位。畜禽投入品管理系统要求按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更新数据,养殖管理类系统要求每周更新1次数据,证照管理系统一般每天更新数据;截止2012年10月,一、二期所有用户共上传数据359 766条。
2 主要工作思路与实施规则
2.1 主要工作思路
首先,立足监管现状、注重可行性。对养殖企业而言,真实全面的纸质化台帐记录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为此全区优先大力推广纸质化台帐,于2007年中起就逐步建立养殖动态纸质化记录,统一设计了八套台帐(涉及养殖、销售、无害化处理,兽药饲料投入品采购使用等方面),为系统日后的推广打下了基础。其次,准确评估使用单位、着力推进智力扶持;经前期调研评估发现各类监管对象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各类畜禽养殖场人力年龄偏大且学历普遍不高,必须推进智力扶持[2]。再次,准确详实的需求是搭建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基础,开发前期调研深入、需求清晰详细且针对性强,开发中期意见沟通顺畅完整明确,明显提高了开发效率与功能实现效果。最后,统一思想、建章立制。为了帮助用户对信息化、标准化、可追溯管理现代模式[3]的认识,全区统一了工作思想,组织多次推广培训,帮助各单位建立配套的岗位责任制,并针对系统不同特点科学设计了相应的年度考核细则,年终统一对成绩优异者进行奖励。
2.2 主要实施规则
首先,注重双管齐下,监管一线与平台共查。为了发挥信息化监管的优势,必须注重日常监督与系统分析相结合。本区落实了一系列举措以规范引导系统录入行为,如各使用单位开展内部自查,对个别点进行专项辅导;同时十分注重对日常系统数据准确性与及时性的核对,并将分析汇总情况于平台上定期反馈各用户。其次,明确考核导向、接受群众监督。信息化系统需与实际监督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应有功能,为了该实践能发挥应有成效,本区初步建立了长效机制,配套了信息化专项考核资金,定期对使用单位与具体人员进行工作考核。以证照管理系统为例,对涉及的检疫员定期主要衡量其签证规范性与检疫工作量,对信息员则主要衡量其数据上传及时性与准确性;对群众反映的检疫员违规签证等问题,一经查实,年度考核一票否决。明确了奖惩规范,引入了争先创优机制后,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自觉维护工作的严肃性。通过一系列规则的制定实施与落实,本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3 主要推广成效
动物卫生信息化监管平台在整个开发建设过程中,先后通过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的系统安全测评以及上海浦东软件园测评中心的软件与功能测试,表明该平台网络拓扑设计合理系统安全性可靠,同时在需求与功能实现上达到较高吻合度。
该项目的运用实践,总体而言对动物卫生监管模式产生积极的成效。
首先,基本建立了监管数据接收、动物卫生风险分析的一个多功能、综合性平台;其次,丰富了监管方式,由主要执法人员一线检查发现问题,多元化至监管人员主动对各类系统数据分析评估后再现场监督,双管齐下,有的放矢,较大地程度提高了监管效率;再次,进一步健全与优化了农业监管部门的考核体系,提升了相关系统使用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与此同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汇总,降低了部分被监管单位数据统计的工作量,亦增强了与兄弟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最后,平台一定程度上帮助实现了区内对动物产品的可追溯管理。
具体到各子系统,其主要成效因功能目标不同而有所差异。以证照管理系统的运用成效为例,监管部门可实时查询全区各类检疫证明总量及其详细分布情况、各申报点证照数量情况、任意一段时间内各申报点领发证等情况。全区检疫证明分布掌控率为100%,全区不同管理生命周期状态下各类检疫证明数量分布掌控率为100%,严格杜绝了3.15“健美猪”事件中检疫证明管理混乱的漏洞。传统证照管理对检疫签证填写规范与否往往注重事后静态监管,互动性差。通过监管平台强化了区与申报点之间的联系,经过及时的数据采集,可实时动态掌握每本检疫证明签证情况。因此,动物产地检疫证明错签率由4%不断降至1%以下;全区检疫情况的统计准确频率也由原先的每月一次可提高到两天一次;一旦涉及动物产地检疫举报,初步核查时间相应降至半小时以内。
4 平台主要特点
浦东新区动物卫生信息网络化监管系统是根据新区动物饲养、动物产地检疫、动物产品分销换证、畜禽投入品生产经营等实际情况建立的监管数据采集、接收、分析、实时监控的一个综合性、多功能平台。作为基层的系统构建单位,直接从事一线监督管理工作,使得该实践具有以下特点。
4.1 纵深开发,突出整体设计理念 该平台涉及畜禽投入品生产经营到使用,再到养殖环节管理,最后畜禽经检验合格后出售,整个平台突出纵深管理理念,系统内整体性较强。
4.2 着眼全程实时监管,独创性强 如证照管理系统中检疫证的生命管理周期设计,根据实际领发证的不同状态将检疫证生命管理周期细分为九种状态,以达到对检疫证的流转实现全程实时监管的目的。
4.3 注重包容性设计,纠错机制合理 系统开发时就考虑到未来监督管理要求的提升,对不同系统各参数进行了包容性的设计,可根据实际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监管分析要求;在纠错方面,系统每步流程均可通过逆向删除功能纠正与实际的出入,保证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4.4 多角度查询设计,自动预警灵活 为了弥补传统管理中统计方面的不足,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多角度查询;同时系统可根据预警参数的标准在第一时间提示监管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利于动物卫生监管部门的风险分析。
5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该实践首先在养殖源头上,规范畜禽养殖行为,防止诸如违法添加违禁添加剂等行为的发生,防控疫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的于生产源头上的安全;其次在兽药饲料生产源头上,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保障兽药饲料的产品质量,为畜禽养殖和防病、治病提供优质安全放心的产品。通过建立动物卫生信息采集、上传、汇总、分析处理等工作,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实时监管的条件,随着项目推广使用,将进一步加快浦东动物卫生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初步实现区内动物卫生风险分析,为可能发生或者经常发生的动物卫生风险事故收集信息、制订计划、采取措施、协调控制、总结经验提供大力帮助。同时,该实践能为加强行业监管、政策引导和公众服务提供必要的保证,从而提高监管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高信息化服务的能力。
6 现存问题及下一步展望
任何信息化管理平台都不能脱离实际,动物卫生信息化监管仍属于新兴事物,尤其在建设初期普遍认识不高。区农业监管机构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紧紧依靠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各养殖企业与兽药饲料企业,共同组建了信息化队伍,为信息化手段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打下了基础。经过近5年的坚持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系统推广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以各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使用主体的证照管理系统与散养禽管理系统运行效果最佳,畜禽养殖场系统由于数据采集准确性要求高,数据采集环节众多,一线数据采集人员间衔接不够等因素,部分场运行效果欠佳。
简要归纳平台运行以来的问题:第一,在平台功能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反映在系统流程优化、平台内部公示功能、查阅核对功能、自动化预警功能、分析与辅助决策功能等方面;第二,使用单位内部管理需与信息化稳健运行要求相吻合,尽管区农业监管机构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智力扶持资金,但信息员队伍不稳定、相关业务熟悉度不够、信息员身兼多职时间精力不足等问题仍需要企业领导认真重视,部门间积极配合支持。由于农业基础薄弱,推进农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就本信息化监管实践而言,其效果需要不断地检验与提高,通过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跟进相关措施,常抓不懈,力求逐步建立起动物卫生风险分析机制,为提高动物卫生监管能力与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作出积极探索。
[1]闫俊平,魏伟,陈溥言.风险分析在动物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畜牧兽医通迅,2009(1):65-68.
[2]蔡永源,刘明华,严丽华.浦东畜禽养殖场的基本状况及对监管工作的影响[J].上海畜牧兽医通迅,2008(5):82-83.
[3]陆昌华,王长江,胡肄农,等.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技术与可追溯管理[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