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全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3-08-15尚丹琪
尚丹琪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发病较多,甲状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高度侵袭性乳头状、滤泡状癌,明显多灶性,两侧颈淋巴结肿大,肿瘤侵犯周围颈部组织或有远处转移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1],现对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46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其中男15例,女31例,年龄31~75岁,平均46岁。均行B超或CT检查,其中甲状腺单发结节36例,多发结节10例。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Ⅰ期30例,Ⅱ期12例,Ⅲ期4例。
2 结果
46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均获良好的手术护理,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并发症经护理均恢复。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对手术方法,操作方法,注意事项。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情。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根据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患者的关心和支持。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规定适当应用镇静剂或安眠药,使其在最佳的精神状态接受手术。为患者做好术前解释工作,以消除其顾虑,缓解紧张情绪;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各种刺激,使患者身心处于准备手术的最佳状态。
3.1.2 病情观察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颈部症状。肿瘤的大小,形状,纹理和运动;肿瘤的生长速度;颈部淋巴结。观察身体有无压迫症状,如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Homer综合征,骨和肺转移征象;腹泻,心悸,颜面潮红和血清钙减少症状与其他内分泌腺体增生。
3.1.3 术前常规准备 术前行抗生素皮试,术晨遵医嘱带入术中用药。协助完成相关术前检查:心电图、B超、出凝血试验、喉镜等。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术晨备皮范围为上起唇下,下至乳头水平线,两侧至斜方肌前缘。男患者剃去胡须,女患者剪去耳后长发。术晨建立静脉通道。术晨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患者、药物核对后,送入手术室。
3.2 术后护理
3.2.1 体位护理 患者取仰卧位,如为颈部引流管,正确连接引流装置。血压平稳后,改性半卧位,便于呼吸和引流。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后手术当日,半卧位。术后第1天,半卧位为主,增加床上运动,可在搀扶下适当下床沿床边活动,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手术后颈部制动。拔除伤口引流管后,可作颈部小幅度地活动,也可用手按摩松弛颈部,防止颈部肌肉疲劳。伤口愈合后,可做点头、仰头、伸展和左右旋转颈部,做颈部全关节活动(屈、过伸、侧方活动),每天练习,以防颈部功能受限,直至出院后3个月。
3.2.2 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注意患者的呼吸,脉搏变化。了解患者的发音和吞咽,判断一个沙哑的声音或音调较低,愿望和窒息。及时发现伤口敷料潮湿,估计血液渗透,予观更换。注意引流液体量、颜色变化,早期发现异常,并通知医生。如果血肿形成压迫气管,立即与床边抢救,切口拆线,清除血肿。
3.2.3 饮食 病情平稳或全麻清醒后,给少量饮水。术后6 h内禁食,禁饮,以防呕吐,术后6 h起可进少量温凉流质,禁忌过热流质。术后第1天可进普食。向患者说明饮食、营养对于切口愈合、机体修复的重要性。
3.3 并发症护理 护士的重要性,术后患者的同时,通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发音和吞咽条件,早期发现甲状腺术后并发症,并及时通知医生与救援。
3.3.1 出血 血浆引流管持续有新鲜血液流出,2 h内引出鲜红色血液>100 ml或24 h>200 ml,伤口敷料持续有新鲜血液渗出。用止血药,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及时行再次手术。
3.3.2 呼吸困难和窒息 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甚至发生窒息,半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持续吸氧,协助及鼓励患者排痰和深呼吸,遵医嘱使用减轻呼吸道水肿的药物。常规在病床旁放置无菌气管切开包和手套,以备急用。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床旁急救,一侧损伤可行理疗恢复,双侧损伤需作气管切开。
3.3.3 手足抽搐 多在术后1~3 d出现[2]。多数患者只有面部、唇部或手足部的针刺样麻木感或强直感,严重者可出现面肌和手足伴有疼痛的持续性痉挛,每天发作多次,每次持续。补钙;指导患者口服补充钙剂;症状较重或长期不能恢复者,可加服维生素D,以促进钙在肠道内的吸收。抽搐发作处理,立即遵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或氯化钙10 ~20 ml。
[1] 刘玉岩.甲状腺术中并发症的预防.中国健康月刊,2010,29(6):259.
[2] 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