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渔歌中的海岛渔俗文化探析——以舟山渔歌为例
2013-08-15沈燕红
沈燕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
民俗,主要指各地的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管子·正世》曰:“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
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①渔俗是民俗的一种,或曰海洋民俗,它是涉海居民以海洋为依托,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由于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习尚文化,它反映着海洋地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风貌、社会形态以及日常心理等。②民谚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海域的渔俗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浙东渔歌作为东海岛屿及沿海地区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存了大量的海岛渔俗信息,其中以舟山渔歌最具代表性。
一
舟山群岛是浙江省也是中国沿海最大的群岛,位于长江口以南、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共有岛屿1339个,海域面积达22000多平方公里。舟山渔场是东海第一大渔场,也是中国近海最大的渔场和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素有“中国鱼都、东海鱼仓”之美称。舟山先民以岛为家,以海为田,耕海牧鱼,世世代代辛勤劳作于浪峰波谷之间。孤悬海外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渔业生产习俗,在舟山渔歌中有着较为充分的反映。
海岛渔业生产习俗的形式特征首先表现为强烈的季节性。由于海洋特殊的自然环境,这种季节性比大陆内地农耕作业的四时八节来得更加鲜明。舟山群岛一年四季最常见的渔业生产景象在《四季渔歌》中是这样描述的:
春季黄鱼咕咕叫,/要叫阿哥踏海潮。//夏季乌贼加海蛰,/猛猛太阳背脊焦。//秋季杂鱼由侬挑,/网里滚滚舱里跳。//北风一吹白雪飘,/风里浪里带鱼钓。//一阵风来一阵暴,/愁煞多少新嫂嫂。③
昔日的舟山渔场鱼类资源丰富,共有鱼虾蟹贝藻类750余种,其中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带鱼因产量众多、肉质鲜美而名闻遐迩,被称为“四大鱼产”或“四大家鱼”,是渔民四汛捕捞的主要鱼类。“春季黄鱼咕咕叫,要叫阿哥踏海潮”,讲春汛是渔民阿哥踏海潮捕小黄鱼的好时光。小黄鱼,别名“黄花鱼”,又叫“报春鱼”。因产量甚高,有“三冬靠一春”的说法,意谓三个冬汛的捕鱼量不及一个春汛的小黄鱼收入。渔谚“三月清明鱼叠街”、“谷雨到渔场,立夏赶卖场”,都显示了舟山渔场当年小黄鱼资源的丰饶。每年春夏之交,大黄鱼从深海洄游到舟山海域,于是迎来了海洋捕捞的黄金时节。岱衢洋是舟山群岛大黄鱼的中心渔场。据记载:岱衢渔场首列石首鱼(即大黄鱼)长年有之,但四五月最多,最高年产四万吨。《岱山县志》曰:“每年大黄鱼汛,江、浙、闽、沪三省一市,渔船俱集于此,不下数千计。”④其时洋面上,船旗猎猎,渔号阵阵,渔民们烤网、运鱼、劈鲞、晒鱼,昼夜不息,一派繁忙热闹景象。清道光年间舟山籍贡生刘梦兰《衢港渔灯》曾描述了鱼汛时期的岱衢洋夜景:“无数渔火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中洲。”⑤进入夏季,是渔民顶着烈日捕获乌贼和海蛰的好时间了。“夏季乌贼加海蛰,猛猛太阳背脊焦”,乌贼即墨鱼。渔谚所谓“立夏东南风,匆匆入礁丛”,指东南风旺发时,乌贼顺着风向靠近海岸边的礁岩,并匆匆忙忙到礁石丛中产卵的特性。而带鱼汛的形成在每年立冬前后,“北风一吹白雪飘,风里浪里带鱼钓”,冬季是渔民收获带鱼的季节。带鱼旺汛在大雪,有“小雪小捕,大雪大捕”之说,如《抲鱼时令歌》所唱:“冬至日后要起九,鱼发海礁东南首。嵊山带鱼骨头软,旺帮鱼船似龙舟。”如此,一首《四季渔歌》呈现了往昔舟山渔民一年四季捕鱼生产的习俗画面。
海岛渔业生产习俗还体现在渔业物象的称谓方面。如今渔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一些渔业称谓借渔歌一直流传至今。通过这些称谓习俗,可以管窥海岛渔俗文化及渔民的思维习惯与审美观。如舟山渔歌《船》:
东海渔场满洋船,/灵活如鼠带角船,/船头红红红头船,/船头尖尖白底船,船上加船背对船,/四张风蓬沙飞船,/漂漂亮亮打洋船,/小钓溜网独只船,/闲话难懂福建船,/温州还有八桨船,/呒桨呒噜机帆船,……/洋地收货冰鲜船,/……大船小船都是船,/千船万船似一船。
带角船、沙飞船、八桨船、红对头、大白底、绿眉毛等,是以船形特点或外表颜色做船的称谓;船也可用制造材料区分,如:木帆船、铁壳船、机帆船等;更多的以使用功能称呼不同的渔船:如溜网船、张网船、游捕船、大捕船、拉钓船、冰鲜船、小对船、背对船等。其中最富有特色的是“对船”,它是指有较大风帆的成对的船,主船和副船分称为“网船”和“偎船”,出海捕鱼时需两船并进且配合作业。“对船”按大小,有大对船、中对船和小对船之分。自古以来,海岛渔民都对渔船有着无限深厚的感情,每当介绍渔船的各种名称时,都能如数家珍,有关渔船的歌谣也随之留传。
海岛渔业生产习俗还从富有特色的方言词汇和渔业习惯用语反映出来。辛勤劳作的东海先民在驾驶木帆船出海的漫长年代里,在掌握潮汐、避让风暴、安全出行等过程中,摸索出了非常丰富的宝贵经验,并以带有浓郁地方语言色彩的渔歌传唱着,它是旧时渔业捕捞生产习俗的生动写照。如渔歌《七煞》:
夏天出洋要晒煞,/冬天抲鱼要冻煞,/老天无风要摇煞,/风暴吃着要吓煞,/海盗碰着要怕煞,/鱼抲勿着要愁煞,/渔行杀价要气煞,/渔民抲鱼犯“七煞”。
这首渔歌通篇由舟山地方方言和渔业习惯语组成。如渔场用语“洋”字:出海捕鱼称为“出洋”或“开洋”,渔船回港叫“拢洋”,鱼汛结束祭海叫“谢洋”,渔船集中捕捞的地方称“洋地”,渔船分散到各地捕鱼叫“散洋”等。如捕捞俗语“抲”字:“抲鱼”是捕鱼的统称,“抲鱼人”即为渔民;某一季节的捕捞俗称“抲早冬、抲晚冬、抲秋”;在大小潮汛时捕鱼,分别称为“抲大水、抲小水”。如气候用语“风”和“暴”字:渔场出现大风叫“打暴”,渔民冒着危险在大风暴前后捕鱼叫“抲暴头鱼”和“抲暴尾鱼”,如《抲鱼时令歌》中的“一九二九到小寒,/带鱼发在浪岗南,/暴头暴尾别放松,/看准潮头开快船”。过去木帆船出海行驶,船老大和“伙计”最开心的事是遇上顺风顺水,最担心的是遇到海上风暴。故有“顺风弹弹缭,/省得用橹摇,/逆风缭弹弹,/硬木舵弯弯”(《驶船曲》)和“一日南风一日暴,两日南风隔日暴,三日南风激烈暴,四日南风缓缓暴”(《风暴歌》)等关于风暴经验的渔歌了。
二
舟山群岛系浙东四明山脉延伸至东海大陆架的余脉,是古时南方百越的一部分,地处河姆渡文化区的边缘。明清时期,舟山历史上曾发生两次大的人口迁徙,促成了大陆文化与岛屿文化的交融,使海岛的生活礼俗与大陆颇多相同之处。但毕竟舟山群岛的居民长期生活在孤悬海外的特殊地域之中,深受海洋环境的浸润,因此有着独树一帜的生活方式与民情风俗。海岛渔民独特的生活礼俗,我们从舟山渔歌中也可观察到。
饮食习惯。一个地区饮食习惯的形成,跟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史记·货殖列传》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果隋蠃蛤。舟山地处汪洋大海之中,鱼类资源丰富,又受河姆渡稻作文化的影响,“饭稻羹鱼”成为舟山海岛居民饮食习惯的代表特征。舟山渔歌《鱼谜歌》唱道:
啥鱼好吃脑头鲜?/八月鮸鱼脑头鲜。//啥鱼好吃煮咸荠?/乌青马鲛煮咸荠。//啥鱼好吃煮粉丝?/桂花黄鱼煮粉丝。//啥鱼好吃是肚皮?/带鱼好吃是肚皮。//啥鱼好吃是浑子?/立夏乌贼吃浑子。//啥鱼好吃是嘴唇?/黄鱼嘴唇好味道。//啥鱼好吃是其鳞?/鲥鱼吃鳞鲜上鲜。//啥鱼眼睛香鲜鲜?/鳓鱼眼睛香鲜鲜。
《鱼谜歌》以猜谜的形式,一问一答,把舟山人常食鱼类的煮法以及鱼最好吃的部位饶有风趣地介绍了一番,使人们对海岛人的食鱼习惯有感性的了解。渔歌《鱼名数也数不清》里也提到了主要鱼类的烧吃法,如“鳓鱼肚皮像块刀,清炖起来味道好”、“鮸鱼脑髓烧碗羹,吃格辰光莫相打”、“马鲛鱼油炸是外行,咸菜煮来顶清香”、“鲨鱼鳗鱼好剖鲞,鱼翅海参高档货,酒宴派其大用场”等等。西晋文学家陆云在《答车茂安书》中勾勒了浙东沿海地区的食鱼习俗,其云:“采蚌捕鱼,鳣鲔赤尾,锯齿比目,不可纪名。鲙鰡鳆,炙鳖鯸,烝石首,臛鮆(上如下鱼),真东海之俊味,肴膳之至妙也。及其蚌蛤之属,目所希见,耳所不闻,品类数百,难可尽言也。”⑥可见古人已经用脍(切细后加上作料)、炙(烤)、烹(煮烧)、臛(做成羹)等多种方法烹调鱼肴了。春秋更替,以鱼类为主的食俗从远古时代一直延传到当代的海岛人。无鱼不成席,是舟山海岛居民饮食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居舍习俗。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住宅及其建筑的本身与家庭形态和家庭生活方式有关”。⑦他认为上起蒙昧人的窝棚,中经野蛮人的群居院落,下至文明民族单门独户的住宅都是社会发展的写照,它们一方面受生产水平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直接制约着有关民俗风尚的发展。以此同样可以观照舟山海岛人的居住习俗,如舟山渔歌《滩浒山》:
滩浒山,穷海山,/破网烂船搁沙滩。/十间茅屋九间塌,/臭鱼烂虾长下饭。
滩浒山是舟山嵊泗列岛中距大陆海岸最近的一个岛屿,渔歌描述了旧时滩浒山渔民极为困苦的生活,住的是倒塌茅屋,吃的是臭鱼烂虾,生产工具是破船烂网。歌中提到的“茅屋”即为早期舟山悬海小岛居住习俗的一大特色。据考证,舟山岛上较早出现的居住样式是“茅草棚”,俗称“渔寮”。⑧这是古时渔民到偏僻小岛捕鱼作业或加工鱼虾时,临时搭建的居住场所。这种“渔寮”一般结构都比较简陋,大多用毛竹架成“人字形”;周围建一圈低矮的土墙,或围若干张草席以阻挡风雨;上面的棚顶覆盖厚厚的稻草,然后再用草绳网加固,以免屋顶被风吹走或被雨冲垮。早期渔民在小岛上渔捞加工时,就住在这原始古老的茅草棚里。白天男人出海捕鱼捉蟹,女人就在“渔寮”旁穿梭引线织补鱼网,或握刀剖鲞晾鱼晒虾。日落渔船归港,草棚中透出点点灯光,渔家人在“渔寮”内席地而坐就餐,席地而卧就寝,形成一道奇妙的海岛渔家居住习俗风景线。
“茅草房”是继“渔竂”之后海岛渔人主要的居住屋舍,俗称“草屋”或“茅屋”。“茅屋”与“渔竂”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渔竂”是临时居住的草棚,四壁没有固定的遮风围墙,鱼汛结束后或撤除,或留待下一个鱼汛时再用;而“茅屋”则是民居长期居住的建筑,四周建有固定的石块围墙。正如《舟山风俗》记载:海岛风大雾多潮气重,旧时渔民住宅多以石墙茅屋为主。后来,渔家住宅逐步由茅顶石壁转为瓦顶石墙。随着时代的变迁,海岛渔民的居舍从原始、简陋向先进、高级发展,但依然保留独特的海洋遗风。
结婚礼俗。婚礼自古以来被视为礼仪之根本,伦常之基础。《礼记·婚义》曰:“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婚礼者,礼之本也。”⑨结婚是人生之大事,也是海岛人最为重要的礼俗之一。海岛上盛行的传统婚俗及其礼仪程式,基本承袭于周朝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并深受江南婚俗的影响。其中,“贺新郎”是舟山海岛特有的结婚礼俗。1989年《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舟山市歌谣谚语卷)》收录《贺郎曲(调)》两首,2012年《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昌国遗风(二)》收录《贺郎曲(调)》八首。
《贺郎曲(调)》为舟山海岛渔俗俚歌,是人们在举行婚礼时,为增添欢乐气氛所演唱的仪式歌曲。此曲源于浙江新昌、嵊县一带的“花烛词”,后传入舟山演变成“贺郎调”。现今“花烛词”早已失传,而贺新郎却在海岛沿传至今,成为舟山的独特风尚。《贺郎曲(调)》分起始、敬酒、贺郎三部分,也有分为摆酒、看嫁妆、看新娘、贺新郎四节的。各地唱法不一,程序仪式也有不同,但都以敬酒为主,歌词多赞颂祝福,其间兼有借名士典古及戏曲名做衬,但没有严格的限制和规定。大多由贺郎歌手根据房内摆设、新人穿戴、菜肴糖果等临场发挥,随编随唱。歌词内容的长短与丰富,全看歌手的口才和机智。新郎新娘根据唱词的指令,还要有配套的行为动作。比如唱到“春汛黄鱼咕咕叫,阿哥捕鱼赶早潮,捕来黄鱼红烧烧,阿妹吃了咪咪笑”,贺郎人便用筷子夹起桌上的红烧黄鱼,硬要新郎与新娘对嘴尝鲜;当唱到“夏汛乌贼爬上礁,阿婆剖鲞累弯腰,新来媳妇真孝道,端茶送饭敬两老”,新媳妇就要起来向公公婆婆等长辈鞠躬行礼。直到深夜,领唱人唱完最后一曲,把桌上的糕点糖果撒向在场贺郎的客人,才算意尽筵散。整个贺郎的过程带有狂欢、喜庆的色彩。
三
舟山群岛的海洋文明史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舟山群岛西北部的马岙镇,其原始村落的居民在海边堆积的99座土墩上创造了神秘灿烂的“海岛河姆渡文化”,被誉为“东海第一村”。后来又有岱山衢山孙家村遗址、定海白泉十字路遗址、岱山大舜庙后墩遗址等一大批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和一些带有图腾花纹的文物出土,表明早在远古时期,当第一批大陆先民横渡海峡到海岛定居后,东海岛屿的神灵信仰已经萌发。某些信仰习俗也通过历代渔歌的传唱而得以传承。
龙王信仰习俗。在舟山渔民的传统信仰中,有观音、妈祖和东海龙王三大信仰。其中东海龙王信仰是典型的海神信仰。舟山海岛地处孤悬外海的海洋环境及其变化莫测的海上风云比大陆内地具有更大的神秘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舟山渔民常把生命安全和丰收希望寄托于传说中的东海龙王和海上诸神的保佑。如舟山渔歌《祈祷调》所唱:
天苍苍来海茫茫,/抲鱼人得罪海龙王。/三月、四月归不得家,/急得白发泪汪汪。/求求龙王发善心,/救救苦命小儿郎。
这是一首流行于舟山渔区的祭海仪式歌,也用于渔人出海时,父母为孩儿的平安祈福而忏念吟诵,暗含渔人对海龙王既崇拜又恐惧的心理。另如渔区情歌《想郎歌》也唱出了人们对海龙王的敬畏心情:
风吹潮涌浪打浪,/姐儿独坐礁石旁。/望着大海洋,/想郎想得泪汪汪。/我郎真悲伤,/困困活眠床。/吃吃卤汁汤,/穿穿破衣裳。/上落跋泥涂,/性命交给海龙王……/哎呀呀,/泪汪汪,/不知我郎在何方?
东海诸岛远离大陆,四面环海,风高浪急,环境险恶。舟山渔谚说:“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打浪”,“船到浪岗边,抲鱼阿哥性命勿值老鸭钿”。“性命勿值老鸭钿”与《想郎歌》中的“性命交给海龙王”表达的是一样的意思。旧时,舟山人认为海龙王是海内天子,渔民的旦夕祸福都掌握在海龙王手里,唯有向海龙王祈求才能避祸赐福,于是就形成了出海祭龙王、丰收谢龙王、求雨靠龙王的龙崇拜与龙信仰的浓郁氛围。特别每逢鱼汛开洋、谢洋时节,舟山渔区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海仪式,渔民俗称“谢龙水酒”或“行文书”。此习俗礼仪定式讲究、程序完整,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至目前,舟山部分渔村仍沿袭着这一传统的民间习俗,保留了祭海虔诚、质朴的原生态风貌,展示着东海渔区海神信仰的独特传统与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潮汐崇拜习俗。海岛人生于海长于海,潮汐涨落与海岛居民的渔业丰歉和人船安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潮汐必须非常熟悉,了如指掌。舟山渔民为准确掌握潮汐涨落时间,编唱了《潮汐口诀》歌:
月上山,潮上滩;/月落山,潮落滩。/上半月,月领潮;/下半月,潮领月。
初一、月半昼过平,/潮水落出吃点心。/初五、二十潮,/早晚落半潮。/初八、廿三早夜平,/拖虾回来吃夜饭。/初十、廿五跌落晚,/日落西山夜南水。/十二、廿七鸡啼涨,/潮到埠头大天亮。/南洋无浪洋,/捕鱼等涨落。/抲鱼人勿读四书五经,/也晓得涨水时辰。
据考证,舟山海岛的潮汐习俗大致分为三类:即捕捞潮俗、航海潮俗和生活礼仪潮俗。⑩所谓大潮汛出海捕黄鱼、小潮汛近海捉墨鱼,以及大潮汛时去“赶海”、小潮汛时“赶小海”指的就是捕捞潮俗。航海潮俗指海上的航行,不仅与大潮汛和小潮汛有关,而且与起航和靠岸的地点以及涨落潮特定时间和潮力关系十分密切。潮俗应用于岛民的人生礼仪时,就形成了潮汐崇拜。舟山人认为潮涨潮落不仅是时辰吉凶的风向标,而且是海岛人生活与财富兴衰的征兆。因此,海岛居民家有喜事,如青年人迎亲拜堂、婴儿办满月酒、老人做寿等,以及盖新房动土、上梁,造新船摆龙骨、下水等,都要选潮涨时刻进行。涨潮将给岛民带来财富和鸿运,涨潮是兴旺、发达的象征。后来,海岛居民对潮汐的崇拜上升到潮神信仰,其中以潮神伍子胥的影响最大。
鱼神信仰习俗。对于居住在东海诸岛的舟山渔民来说,动物崇拜中莫过于鱼的崇拜最为亲近和密切了。据传《山海经》中的北海海神禺京,有鲲鹏之变的神通,是中国最为古老的鱼神。鲲,就是特大的鱼;而京与鲸同音,也就是鲸鱼。至今的舟山鱼神信仰还是以鲸鱼为主,渔民称大鲸鱼为“乌耕将军”。舟山渔歌中的《鱼名谣》、《十二个月鱼名调》、《对鱼》等,都是祭祀鱼神时颂唱的仪式歌。如《鱼名谣》几乎每一句就唱出三种鱼的形态或习性:
鳗鱼长,鲳鱼扁,/梅童头大身体短。//飞鱼飞,鲻鱼跳,/带鱼贪吃容易钓。//墨鱼黑来带鱼亮,/鳓鱼肚皮象快刀。//乌贼乌,头上两根须,背着砧板游江湖。//黄鱼头大,白扁嘴小,/海蜇呒眼水上漂。//琵琶鱼懒,海鲢鱼唱,/箬鳎眼睛生单边。
另如舟山渔民唱的《抲鱼调》,一口气唱出几十种鱼名和它的特性:
黄鱼黄甏甏,/鲳鱼铮骨亮,/鳓鱼刺多猛,/带鱼眼睛交关亮。//虎头鱼须短,/梦潮鱼须长,/乌贼骨头独一梗,/箬鳎眼睛单边生。//马鲛牙齿快,/毛蟹脚长走横向;/青鲇鱼,/绿央央,/黄鲟毛常两样生……
往年立夏汛前后,有大批鲸鱼驱赶海豚,横渡舟山洋面,致使鱼群涌至。大鲸鱼露面是渔业丰收的吉兆,渔民们就要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焚香叩拜,敬鱼神、舞鱼灯、唱鱼歌,举行盛大的鱼祭活动,场面火爆壮观。另外,在渔民心目中,每种鱼都有自己的首领,如带鱼,就有“鳇带”,即带鱼之皇。不管哪方渔民捕到它,都要敬若神灵,放回大海。同时不杀海龟,也是渔民的自觉行为,因为海龟是长寿吉祥的代表;而且海龟被捉上岸后往往会流眼泪,被放回大海还会回头三望,渔民认为其有灵性而尊为鱼神。三月开春渔民出海看见的第一条浮出海面的大鱼,也要尊为鱼神,祷告后才出海。鱼神信仰是舟山海岛渔区比较突出的一个习俗,同样承载着渔人祈求渔业丰收、避邪消灾的良好愿望。
致谢:本课题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浙江海洋学院倪浓水教授的悉心指点,同时受姜彬、金涛先生主编的《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和王文洪先生编著的《舟山群岛文化地图》的较多启发,特表谢意。
注释:
①郭沫若:《管子集校》,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②张开城:《海洋社会学概论》,海洋出版社2010年版。
③文中自《四季渔歌》以下所列举渔歌《抲鱼时令歌》、《船》、《七煞》、《驶船曲》、《风暴歌》、《鱼谜歌》、《滩浒山》、《贺郎曲(调)》、《祈祷调》、《想郎歌》、《潮汐口诀》、《鱼名谣》、《十二个月鱼名调》、《对鱼》等,均出自舟山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舟山市歌谣谚语卷)》,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潘瀚涛,李世庭,方长生等编:《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昌国遗风(二)》,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0年版。
④朱家通:《岱山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⑤[清]光绪《定海厅志》,转引自张坚:《岱山史话》,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⑥陆云:《答车茂安书》,[清]康熙《定海县志》卷七,见舟山市档案局馆《康熙定海县志点校本》。
⑦(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导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⑧姜彬,金涛:《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⑨陈澔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⑩金星:《舟山的潮俗》,见http://www.zsdx.gov.cn/Library/00314l000001306.ht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