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典籍英译与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2013-08-15刘立胜
刘立胜
(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一、引言
国学典籍英译对于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及文学典籍,诠释崭新中国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党和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后曾有组织地系统翻译过传统典籍著作,如《中国文学》50年代创刊,80年代“熊猫”系列译丛的策划发行,1995年“大中华文库”项目的正式立项及2004年“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到海外孔子学院的设立及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创设都极大地促进了国学典籍海外传播,时下也成为学界探讨的焦点问题。
随着翻译本科专业及翻译硕士(MTI)的设置,典籍翻译教学理应成为专业翻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典籍外译提供持续不断的人才保障。何刚强教授(2006:40)指出中国不仅继续需要大批外译汉的人才,同时更需要大批汉译外的人才,尤其要重视能胜任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资讯外译的研究型译才。黄中习教授(2007:56)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学为例介绍了研究生典籍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效果,强调翻译理论教学与翻译实践相结合,课内外要求学生完成足够的翻译练习。师生组成团队,大胆参与民族文艺作品乃至文化典籍的英译工作,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韩子满教授(2012:76)阐释了典籍英译与MTI专业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并就典籍翻译教学的方法、原则与课程设置做了相关探讨。当前,知名出版社不断推出的英译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系列读物及典籍翻译教材《中外文学经典翻译教程》(王宏印,2007)、《中国典籍英译》(汪榕培、王宏,2009)、《中国文化史》(1993)与《汉英中国哲学辞典》(郭尚兴,2002),推动了典籍翻译教学研究不断深入。但比较而言,典籍翻译研究主要侧重于译本分析、译者选择及理论研究,而典籍翻译教学,尤其是地方性典籍翻译人才培养问题少有探讨。
翻译学科地位在译界的确立及翻译硕博士学位点、翻译本科及翻译硕士专业的设置为各层次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体制上及组织行政上的保障,形成了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时至今日,翻译本科专业高校截止2012年11月共有57所,而翻译硕士专业高校已达159所。翻译专业招生规模的激剧及社会企业对翻译人才的不同需求,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区域及自身特色,避免翻译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倾向。因而,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从课程设置入手,如中央民族大学的MTI课程设置中有民族文化对外翻译、民族文化典籍翻译、民族题材会展翻译、民族地区旅游翻译、藏文化翻译等选修课,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翻译特色;而中国政法大学的课程中有法律语言学概论、法律翻译案例赏析、法律文化概况、法律文体概论、法律文书翻译等选修课等,形成了其自身的培养体系特色,体现其专业化与职业化特色(穆雷、王巍巍,2011)。另外,国学典籍的内涵需要扩充,不仅包含以儒学为主体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文献著作,还应该扩展到包括天文地理、工艺制造、书画艺术、文艺理论等领域,也可以包括园林建筑、习俗制度等文献层面;在外延方面,不仅包括汉族文化典籍,还应包括满、蒙、回、藏等少数民族的文学和文化典籍,如少数民族的史诗和神话传说等(王宏印,2011)。就典籍翻译而言,需要结合不同区域文化典籍及地方高校自身优势来设置不同课程,培养应用型、专门型及地方性翻译人才。本文将以中原文化典籍英译为例,来探讨地方高校典籍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对策。
二、中原文化典籍特色与海外传播重要性
中原文化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表现出强大的应变力和再生力,涵盖了思想、政治、农耕、商业、民俗、宗教、武术、姓氏等独具特色的文化范畴,其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民族精神的传承、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中原文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史前文化。如新郑裴李岗遗址、舞阳贾湖遗址、仰韶文化及在各地发现的陶器动物浮雕及鼎、罐、壶等文化遗存;(2)神龙始祖文化。如源于中原文化的黄帝始祖与龙图腾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三皇五帝”等英雄的神话传说都源自河南;(3)政治历史文化。河南在很长历史时期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开封、洛阳、安阳、郑州四个。英雄辈出,如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代父从征的花木兰等已广为流传,自古“逐鹿中原”、“问鼎中原”都与此有关;中原武术文化冠天下,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少林已成为中国武术的品牌;(4)名士圣贤思想文化。中原自古名人辈出,涌现出了诸如谋圣姜太公、道圣老子、墨圣墨子、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等文化圣人,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农工商业及科技文化。中原农业自古发达、技术先进,有神农遍尝百草、教发稼穑传之说、郑国主修渠道之功;有春秋时期保护商人利益之《质誓》及最早征收关税之“城门之征”;青铜器工艺精湛、仰韶彩陶造型精美、唐三彩享誉中外,钧瓷色彩缤纷,汝瓷古朴典雅;(6)文学遗产。包括汉字演变中的仓颉造字与甲骨文出土、诗歌发展中的贾谊之骚体、汉大赋与左思的《三都赋》等,唐代三大诗人中,河南有其二,诗圣杜甫之诗歌已为“诗史”,白居易之《长恨歌》、《琵琶行》已千古传诵。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始创地位,各种神话传说、元典思想、政治制度建构、汉文字和商业文明的肇始、重大科技发明与中医药发现,都留有中原文化的痕迹。中原文化兼容并包通过诸多渠道,不断吸纳周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东夷集团的海岱民族和中原民族交往融合的大汶口文化、汉唐年间传入中原的胡服、胡乐、胡舞等;中原文化辐射各地影响了岭南文化、闽台文化以及客家文化,而且远播异域,影响了朝鲜及日本的古代文明,开辟了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其基本礼仪规范也已为历朝社会及家庭教育之范本。
文化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只有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实力,才能积极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李翔、杨义芹,2012)。《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文件)第八条提出了“弘扬中原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指出要“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挖掘中华姓氏、文字沿变、武术文化、轩辕故里等文化资源优势,提升中原文化的内涵,增强其对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加快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两大跨越”,为河南文化建设注入了强有力的助推剂。中原文化的海外传播可以提升政府及民众对于本省宝贵文化资源的关注,切实促使相关政府部门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并合理地利用文化资源。如对名人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包括《洛阳历代名人》、《河南历史名人传奇》、《河南历史名人地图》及许昌市旅游局2011年翻译出版的《中国钧瓷》(Chinese Jun Porcelain)等;各地市相继开发了一些以名人文化为主的旅游景观,如郑州的轩辕黄帝故里,洛阳的周公庙、王铎故里、玄奘故里、白园、关林庙,开封的包公祠,南阳的武侯祠等,运用创意武装旅游业,是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李庆雷等,2012)。中原文化的海外传播可以促进国外民众对于河南文化了解,扩大河南对外影响力,推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原文化中许昌的道教资源、洛阳白马寺的佛教资源、南阳、安阳、许昌及洛阳的三国文化资源、古都馆藏文化资源、文学典籍资源等都可以通过海外传播而影响异国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河南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依赖于文化资源,变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中心点,一直是地方谋求发展的重要策略。河南崛起最可依赖、最丰富的资源是文化资源。
三、地方高校典籍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一)翻译课程设置
河南省地方高校典籍翻译人才培养必须紧密围绕如上中原文化典籍特色,以培养地方型、应用性典籍翻译人才。翻译课程设置对于翻译教学开展,以及翻译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它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课程开设先后顺序及衔接)和课程内容(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规律,反映学科主要知识),在课程设置方面要考虑到典籍翻译的普遍性与区域性特点。而当前多数高校的典籍翻译课程设置并没有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者的兴趣进行合理设置相关课程。理想的课程设置模式是通过市场调研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专业设置以满足学习者和社会的需要,通过专业教学使学习者和社会承认教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李德凤、胡牧,2006)。以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方向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为例,其培养目标为熟练运用英语与现代信息技术,在外事、经贸、文化及新闻出版、旅游、典籍等领域从事翻译工作的翻译人才。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72学分;其中通识类必修课应修满31学分,选修课应修满12学分;专业基础课应修满45学分;专业方向课程应修满50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应修满34学分。课程设置分为通识类课程(必修课+全校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限选课+任选课)与实践教学环节四大模块,与典籍翻译相关的课程如下图所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表达的内容。翻译在形式上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张健等,2012)。典籍翻译需要译者具有较高的古汉语、外语及国学文化素养能力等特点,在通识类课程中鼓励学选修古汉语、中原典籍文化及具有地域特色的钧瓷研究方面的课程,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及国学根底。专业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尤其是英语表达和书写方面,在写作课程中要求学生就中原典籍文化某方面撰写相关读书报告。专业方向课是提高学生典籍翻译能力的重心,主要有翻译理论、中西文化通论、典籍翻译、旅游景点翻译、文体翻译、钧瓷翻译等,授课内容多以中原典籍文化为例。实践课程主要有典籍翻译实训、毕业论文撰写、翻译竞赛、翻译证书及翻译工具运用等,旨在鼓励学生通过典籍翻译实践来夯实基础,自主地提高自己翻译能力。
(二)翻译教学策略
典籍翻译教学应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模式,注重翻译能力提高、译者的翻译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及宏观的语篇内容分析,注重过程教学而不再专注翻译结果,注重形成性评价不再专注终结性评价,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其以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在一定的情景下与他人合作探究,利用必要翻译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提高翻译能力。由于典籍翻译自身的特点及包含的文体类别,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观察、思考及讨论等来进行独立探究,自行发现适应不同典籍的文体的翻译原则。其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及评估方式,真正地把学生视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让其自觉且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翻译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找出其不同典籍翻译的规律,不断提高翻译能力(刘立胜、廖志勤,2011)。
在典籍教学原则中,所选的翻译材料应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深浅难易度,尽量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到国学经典教学活动之中。承认他们个体间认知能力、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翻译内容之外,应鼓励他们课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名篇名译,并从事更多的经典翻译实践,给予相应的激励性评价。倡导以小组展开翻译活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共同完成翻译任务。鼓励学生通过比较中外译家译文从语言结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化传达等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汉英两种语言在社会文化、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揭示译者“前结构”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在具体的典籍翻译中,应该鼓励学生针对不同的接受对象采取如下两种策略:(1)学术性翻译。学术性翻译的读者对象应为研究汉学的汉学专家、学者,应注重对原文的解读,译文的严谨规范,十分讲求学术性。在翻译原文之外,对原著作详细说明,解释典故,考释出处。此种翻译在于突出译文的文化价值和叙述价值;(2)普及化翻译。普及化翻译面对的读者对象是普通的读者大众,应注重文笔的生动传神,可读性、接受性,符合普通读者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偏好。它需要结合译文读者的心理,对语篇中所传达的信息以及信息表述方式进行添加、删减或重组等方面的灵活处理,构建语义逻辑连贯的译文语篇,从而保证其宣传效果和宣传目的(周荣娟、刘朝晖,2011)。
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包括翻译活动中使用的具体翻译策略及翻译原则,其中涉及的文化典故及特殊词语及句式如何处理等,以便及时让学生整理、巩固、归纳并内化所学知识,通过合作互动翻译教学来进行探究式的积累,并不断建构自身的翻译知识体系,促进双语翻译能力向高层次的职业翻译能力转变。对翻译成绩的评估既要考虑终结性翻译成绩,更要考虑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互动合作的表现、小组陈述、具体翻译任务及翻译报告的成绩。以此方式培养的具有自主创新精神的典籍译者能在以后的翻译中按照具体的翻译情境独立完成相关典籍翻译任务。
(三)加大典籍翻译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翻译专业的支持力度,在已经开办翻译方向的基础上积极向国家教育部申请增设翻译本科及翻译硕士专业,专门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翻译人才,形成比较完整的翻译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应开发社会各方资源,建立和完善人才通道和资源库,尽快适应企业的需求,以此避免人才资源的分散和浪费,加快招聘效率,实现企业与学校毕业生供求有效对接,从而降低选人、用人和就业的难度。
中国文学能否走出去,最紧缺的人才是中介人才,就是能够了解中国文学作品而又能够了解国际市场,和国际间的出版机构有很好合作背景的中介机构。加强典籍译者从翻译选材到译本传播与接受中的翻译能力培养,已成为典籍翻译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对中原文化典籍海外传播而言,除了由国家与政府设立专项资助外,还应继续推动资助国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金水桥”计划、“汉学家翻译工作坊”、“汉学家翻译基金”等项目,或采取中国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合作选题,直接在海外出版等形式。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大中外读者交流的力度,让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同时,也要让西方读者走进来,亲历中国历史与文化,真正地实现文化与文学的双向交流。
在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师资问题上,既要注重国内对典籍文化的翻译,提升翻译质量,又要注重向国外派遣师资进行直接宣传,以直接让海外民众近距离感受博大的中原文化。但相较孔子学院的师资情况而言,河南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展开中原文化对外宣传的师资培训。因海外传播者大多是国内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或老师,师资结构面临着队伍不稳定、非职业化、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等多方面的问题。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同时要了解国外的一些历史、风俗、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应该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的校际合作,既走出去,也请进来,合作共建,联合培养师资。与国外高校建立互换翻译学者机制,教师访问学者、短期研修或攻读学位等形式到对方国家访问或学习,进一步了解目标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以及教学科研运作方式。与国内院校合作,引进、送出人才,聘请翻译界的领军人物讲学,培养师资队伍。而且,省内相关部门要与国际文化传播界联合,在国外建立一些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基地,培养文化典籍对外传播人才,使他们树立国际传播理念,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文化对外传播人才。
四、结语
区域文化典籍的海外英译传播对于诠释地方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交流都有重要意义,这需要地方高校结合区域文化特色来培养应用型、地方性的典籍翻译人才。本文以中原文化典籍翻译为例,探讨了地方高校在典籍课程设置、教学原则与方法、翻译人才队伍建设等具体对策,对于地方高校典籍翻译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何刚强.译学无疆,译才不器[J].上海翻译,2006(2).
[2]黄中习.文化典籍英译与苏州大学翻译方向研究生教学[J].上海翻译,2007(1).
[3]韩子满.典籍英译与专业翻译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2).
[4]穆雷,王巍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2011(2).
[5]王宏印.开放视野系统开展典籍翻译事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8-17.
[6]李翔,杨义芹.十六大以来党的文化发展战略述要[J].吉首大学学报,2012(2).
[7]李庆雷,吕文艺,王峰.旅游创意的价值表现与生成机制[J].吉首大学学报,2012(6).
[8]李德凤,胡牧.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设置[J].外国语,2006(2).
[9]张健,张艳妤,易来宾.论翻译真实性的两大条件[J].吉首大学学报,2012(2).
[10]刘立胜,廖志勤.国学典籍翻译主体选择与译者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1(10).
[11]周荣娟,刘朝晖.外宣语篇翻译中的逻辑连贯重构[J].吉首大学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