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儿童婚礼”引发的情感教育思考

2013-08-15舍娜莉

黑龙江史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成人儿童情感

舍娜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政治理论教育学院 北京 100192)

郑州一家幼儿园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100多个小孩子“结婚”,全部是“自由恋爱”。单膝跪地、戴戒指、拥抱、kiss,孩子们穿着礼服互相承诺,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在婚礼现场见证……,消息一经披露就引发无数网友热议。有人拍手称奇,有人不以为意,认为和过去“过家家”游戏一样,仅是儿童模仿成人的形式而已。对此,笔者认为情感教育从幼儿抓起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但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情感教育首先应是“自爱”教育

从心理学的角度,个体对他人的态度其实是对自己态度的另类诠释。爱自己的人才会认为自己值得被别人爱,反之亦然。儿童只有在亲子关系中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才有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而爱情仅是支撑人情感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其作用不能人为夸大或缩小。人首先学会自爱,然后才是爱人;首先学会感恩,然后才懂得感情,不喜欢自己、不感恩父母、对社会不负责任的社会个体同样担当不好生活伴侣的角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年轻一代从一开始就要学会不仅仅只为自己活着,而是为整个民族。柏林洪堡大学有29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些德国大学的科学家都把自己所有的个人利益置之度外,视自己为“德意志科学家”,正是这一献身精神使德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大国。因此,成熟的情感教育首先是“自爱”教育,从担当“社会角色”开始,过度强调“情爱”比重,将儿童过早局限在“家庭角色”中,会误导孩子,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乐观通达的“社会人”。

二、情感教育其次应是“自觉”教育

成人回味自己的懵懂情感大多带着遗憾和甜蜜,情感弥足珍贵是因其私密性、独享性和唯一性。在自然界中,母兽在哺乳期凶悍暴烈,拒人千里。因为在乎幼崽的生命安危,所以独享抚育的艰辛和成长的乐趣。人在热恋中,很容易把周围的同性当作情敌,草木皆兵,伤及无辜,和母兽的舍命“护犊”如出一辙,因为真心在乎,所以希望独享情侣的精神和肉体。无论动物还是人,真心在乎的,必然拒绝分享。和道德品行无关,源于本能天性,顺乎天意,道法自然。反观公众人物媒体上高调“秀”爱而后劳燕分飞的案例比比皆是,为什么?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过度分享”有悖于情感“私密、独享和唯一”诉求,其间掺杂功利杂质,情感不纯,分手是必然的结果。作为孩子,最初纯洁美好的情感任由别人如提线木偶般的人为操控,还有周围看客的围观、调侃和嬉戏,没有任何私密性和独享性可言,这样的经历更像闹剧和悲剧,留下的至多是遗憾甚至耻感。中国传统的儿童观中,儿童要么不是平等的人,要么像个“小大人”,总是以成人的标准“规训”儿童。鲁迅对这种旧式的儿童观深恶痛绝,认为“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今天的教育仍然没有超越固有的思维定势,成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左右孩子的人生,“爱”仅表现在物质上的极力迎合,而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和人生的导引都微乎其微,这是家庭的遗憾,也是民族的遗憾。

三、情感教育再次应是“自省”教育

“一个人的魅力指数取决于他失恋次数。”这种说法无从考证,但一个人的情感经历确实是认知自己和环境、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过程。两个孩子同时看见客厅里的马粪,一个为此懊恼不已,而另一个已开心地寻找“肇事”马匹。对外界的感知多取决于思想的成熟程度和内心的强大程度,相同的经历可以有不同的感知。情感历程是终身历练和修行的过程,是一个人自我认知、调适和超脱的过程,是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和提升自我的过程,改变的不是外在的世界,而至内在的心灵。只有孩子自己去亲身经历期间的甜蜜和痛苦,愉悦和熬煎,自我怀疑和自我肯定,方能修成正果,父母无法包办代替。曾经在网上看到中国式父母的帖子:“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公务员。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我们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出冷漠麻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谁都不亲的情商低能儿,这不是诲人不倦的教育,而是毁人不倦的教育。“你们剪掉了我的翅膀,却责怪我不会飞翔。”是很多孩子发自内心的彷徨和呐喊。

四、结语

中国13多亿人口,18岁以下青少年大约3.6亿,他们是中国未来的栋梁和希望。每每看到车展上穿着暴露、搔首弄姿的幼模;看到佝偻着背边走边吞咽洋快餐、辗转奔波于各种培训班的城市学童,看到寒风中瑟瑟发抖衣衫褴褛、最大的愿望是把脚插在温热牛粪中取暖的农村留守儿童,笔者心底都涌起难言的苦涩和酸楚,成人的迷失殃及无辜的儿童,农村孩子物质的极度匮乏和城市孩子精神层面的空虚是社会双重的隐患和悲剧,鲁迅曾说:“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热风·随感录二十五》)救孩子就是救中国,多为孩子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做实事,哗众取宠式的“儿童婚礼”闹剧可以休矣!

[1]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3]李林慧.情感教育刍议[J].儿童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4).

猜你喜欢

成人儿童情感
养大成人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成人不自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
教育不是成王败寇而是望子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