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数字图书馆对图书馆馆员的要求

2013-08-15杜春光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馆员馆藏数字化

杜春光

(黑龙江省拜泉县图书馆 黑龙江 拜泉 164700)

21 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因特网得以迅速普及,而那些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服务手段,如电子商务、电子邮件、流媒体服务等等,正在革命性的改变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从而也冲击着以文献为核心的图书馆,迫使其进行新的变革,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正是这种变革的结果。数字图书馆促使图书馆馆员面对新的服务环境,从台前走向幕后,成为连接信息与读者的桥梁。那么图书馆馆员在数字图书馆的环境下应该达到何种要求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呢?我们不妨来探讨探讨。

一、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和特征

1.1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1992年美国数字图书馆初始计划首次合成“数字图书馆”一词,经过十余年发展,该术语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但普遍适用的“数字图书馆”定义却始终没形成。在众多数字图书馆的定义中,笔者认为数字图书馆联盟(DLP)的定义可以被认为是定义研究的集大成者,即“数字图书馆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和使用并保证数字信息的一致性,从而能够方便、经济地为用户服务的机构”。该定义中指明数字图书馆不是单一的实体,而是技术与资源的互联,是为终端用户提供透明式服务、全球化存取的集合体。

1.2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尽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是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共识。一些图书馆学专家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将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1)馆藏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共享化。数字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将由本馆的现实馆藏和网上的信息资源(虚拟馆藏)组成,现实馆藏将不断向数字文献转化,并与网络相连,形成全球资源共享。

(2)管理手段高科技化、现代化。数字图书馆依托信息高速公路的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把一切工作流程都建立于计算机上,并综合使用网络通信技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达到数字化存储、高速收藏、深层次加工利用和网上传递的目的。是一种以网上传递为主体的高效的服务模式。

(3)建设发展社会化、整体化、标准化。数字图书馆依托因特网而生存,在网上舆信息资料。在全球信息基础结构中,每一个数字图书馆都是信息资源的一个节点,因此,它的建设发展应一体化、标准化。离开全球信息基础的建设,单个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是无法全面显示其优势的。

(4)信息传递网络化、高速化、远程化、多元化。数字图书馆利用开放式网络结构、数字化存储与通信技术、客户机、服务器的运行机制与终端设备连接为全球用户提供远程服务,这种信息传递打破了时空界限,由以机对人,1 对几的传播方式代替人与人,1 对1 的传统传递方式。

(5)用户服务的全球化、多功能化。资源的数字化、虚拟化决定了它的用户必然是全球化的。其多样化的服务功能使图书馆由单纯获取知识的场所变成一个集获取知识、休闲、娱乐、相互交流、远程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成为多文化服务中心,终身教育中心,市民的第二起居室。

二、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

数字图书馆描述的是图书馆使用数字技术采集、存储、保存并提供存储信息的图景,无疑,数字图书馆将对传统图书馆工作与程序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是使图书馆工作内容与程序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变化。图书馆不仅包括实际的馆藏,而且涵盖虚拟馆藏。从而使图书馆的经费使用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经费将用于存取图书馆围墙外的各类信息资源。二是使图书馆技术服务发生的变化。由于印刷文献的数字化、电子图书化、CD-ROM、网络资源和其他电子信息资源作为采访对象,迫使编目馆员必须具有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完成新任务。三是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生变化。参考咨询工作的基础从依赖于部门建立的参考馆藏和书目工作转变为充分利用全文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来解答读者的问题。数字化参考咨询平台利用电子邮件、咨询表单、实时在线咨询等方式改变了传统图书馆面对面、电话、传真、信函等方式,图书馆的参考馆员更多扮演的是知识导航的角色。

三、数字图书馆馆员在新形式下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最大的影响将是图书馆馆员,它将对图书馆馆员提出更多更新的素质要求。“数字图书馆”馆员必须具备与新形势要求相适应的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固有特征,导致它与传统图书馆截然不同的工作属性。图书馆馆员在数字图书馆中变成了信息管理员的身份,他们不用和读者直接打交道,而且作为连接读者与信息之间桥梁,成为读者与信息的中介员。数字图书馆馆员从此便从台前走向幕后。

3.1 作为一名数字图书馆馆员应该具备专业图书馆馆员的能力,即专业图书馆馆员的特有能力—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首先,心理调适能力。图书馆馆员面临信息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必须积极地进行心理调整以适应新的信息环境。数字图书馆是大量高新技术集成化应用的现代化图书馆,它大量地引入电子设备、电子信息资源和各种新的工具。面对新的领域和用户新的需求,自然会对已经习惯了传统工作手段和程序的图书馆馆员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已是不可阻档的时代潮流和趋势,我们只能调整好这种与之相适应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它。

3.2 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的能力。在信息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于承担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图书馆馆员来说“活到老,学到老”已经不够,目前的问题是学到老但是能否干到老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强烈的求知渴望、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尽快缩短知识更新周期的能力,否则是难以适应时代和事业发展的要求。

3.3 罗强的信息检索能力。数字图书馆要求图书馆馆员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不仅要掌握较好的信息检索技术,还要对信息资源类型、收录范围十分熟悉,这样才能引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

四、图书馆馆员应该提高自身各种能力

科研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图书馆馆员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直接影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对国内外科技政策与发展水平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思考、分析、研究现实和未来将要出现的问题。要熟悉各种信息源关于把握新动态,通过综合分析和专门研究,依据一定的科学原则,进行创造性的信息重组,挖掘信息资源的各种价值,尤其是潜在价值。包括信息深度加工,提供专题目录,信息研究报告,综述评论第二、三次文献信息服务,或直接进行某一课题的科学研究,产品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经营和公关能力。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势必参与信息市场竞争,这就必须树立经营管理和公关能力。要善于针对一定的问题和需要,开发信息产品,以优质高效的服务适时地将其推向市场,,并借助各种公关活动,树立良好形象,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从而将有效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完成知识创新的过程。

五、结语

总之,要想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生存,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馆员、知识馆员、网络馆员,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丰富知识层面,提高业务能力,否则必然落后于事业发展的需要,成为图书馆事业的落伍者。

[1]宋海燕,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际.2007

[2]张军丽,赵成鸿.新世纪高校对馆员素质的新要求[M].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2.

猜你喜欢

馆员馆藏数字化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