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数字图书馆服务价值的方式方法

2013-08-15杨秀英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型馆员愿景

杨秀英

(双鸭山市图书馆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一、创建学习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同华裔图书馆学专家陈钦智教授提出,我们正在转向一个以知识为基础、注重学习的创造性社会.在这种类型的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些变化:社会价值观从“获取”转向学习;个人学习知识的动力增强;更多的人学会如何创造性地利用信息、多媒体信息的需求增加;对全球信息的增加。图书馆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改变其原有的信息提供方式,同时改变陈旧的学习观念,使公共图书馆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

(二)适应图书馆面临挑战的需要。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显著特征。信息技术向各行业不断增强的扩张之势,使一些本不属于信息服务行业的公司已经在渗透本属于图书馆的领地,Internet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迅猛扩大,越来越加深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选择信息、使用信息的行为和方式。目前,Internet已拥有各种日报、杂志及时事、快报、新书报道,世界上大多数主要的检索系统、数据库都已上网,并且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Internet信息服务商以其雄厚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优势,面向企业、面向市场开发信息产品,图书馆不再是信息服务的惟一提供者。这种形势的发展无疑使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受到了巨大冲击,图书馆惟一的办法就是持续学习,防止知识老化,及时接触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相关专业的新知识,迎接挑战。

(三)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共图书馆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善传统的学习,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公共图书馆组织——学习型图书馆,来激发大家共同学习的愿望。根据“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思想,学习型图书馆应该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增强图书馆的整体学习力为核心,讲求学习的持续性和与图书馆工作的不可分离性;追求作为个体的图书馆人和作为组织的图书馆不断自我超越,共同发展,最终达到以知识促进图书馆发展。

二、创建学习型数字图书馆的基本途径

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有许多的模型与思路,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是整合得比较好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所谓“五项修炼”就是将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即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建立共同愿景(指成为员工愿望的远景,可随形势和环境而变化)、团队学习(大家推出心中的设想、一起思考以取得更高层次的共识)、系统思考(系统地、动态地、本质地思考问题)作为“学习的修炼”。“五项修炼”是个比较成熟的模型,可操作性强,易于借鉴“适用于创建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如学习型政府、学习型学校及学习型社会等等。根据学习型组织理论,结合图书馆实际,学习型图书馆的基本途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任何一场变革,首先是观念的变革。在我国,图书馆工作一直以来是比较平淡、稳定的,图书馆人的危机意识普遍不强。创建学习型图书馆,首先就要改变这种历史沉积下来的不受冲击的观念。这是一个心理蜕变的过程,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是难以推行的,它需要图书馆的全体员工,特别是馆领导深入学习、充分领悟到学习型图书馆的真谛以及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深远意义,认识到图书馆惟有变革才可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观念上彻底更新,行动上全力以赴,共创个人和组织的辉煌。

(二)塑造图书馆馆员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就是组织大家共同执行的意象或景象。明确地制定图书馆的共同愿景与发展目标是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因为共同愿景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在缺少共同愿景的情形下,图书馆内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性学习”,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时,才会产生“创造性学习”。学习型图书馆的关键在于它有持续扩展的能力。而这种持续扩展的能力,正是由共同愿景所激发出来的,那是他们自己想要的、自己想完成的。而且,愿景是一个方向舵,能够使学习过程在遭遇混乱或阻力时、继续循着正确的路径前进,愿景还建立一个高远的目标,以激发新的思考与行动方式。因此,公共图书馆应鼓励馆员不断地弄清自己内心深处的个人愿景及对组织的愿景,图书馆领导者应彻底了解所有馆员的愿景与组织愿景间的异同处,再将馆员个人对组织的愿景做一整合,从而共同协调出一个务实且为大家所接受的共同愿景与组织发展目标。

(三)树立一个发展目标。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旗帜,目标就是动力。要明确提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就是致力于构建学习型图书馆。要让每个馆员明确这一目标,使外界知道这一目标。然后在这样一个总目标的指导下,制定更加明确的具体目标并与组织学习联系起来,再通过学习来完成这些目标。

(四)营造求实的学习氛围。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观念深入人心。每个馆员都认识到学习是生存的需要,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并把个人学习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发扬团队精神,共同为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图书馆应十分注意为员工个人学习创造条件,并鼓励他们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个复合型人才。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人们学习的愿望,并可促进学习的持续性。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就要善于为全体馆员提供一个安心学习、善于学习和乐于学习的环境,通过建立完善的学习激励机制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并保护学习热情。如对部门和个人取得的学习成绩予以奖励;绩效考核中包括员工学习和创新的能力;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将所学的和正在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以增加员工对工作、学习的好奇与乐趣;激励大家为共同愿景学会同心协力地学习,自觉形成共享与互动的学习氛围。

(五)创建学习的团队。团队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互相配合、整体匹配并实现共同目标的学习活动及其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团体之所以未能成为整体匹配的团队,这是因为在团体内部,各人可能格外努力,但他们的努力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团队的力量,结果许多个人的力量被相互抵消了。当一个团队能够整体搭配时、就会调整个别成员之间,朝着共同的方向,成员之间力量的抵消或浪费降至最小,这样,团队的目标就会一致,团队拥有了共同愿景,就会知道如何取长补短。团队的成员只有视彼此为合作伙伴、才能共同深入思考问题和发生深度会谈。视彼此为工作伙伴很重要,因为在团队沟通的过程中,彼此的思维会不断地得到补充与加强,把彼此视为工作伙伴,能产生较好的互动。因此,惟有注重学习的图书馆团队,才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品质与内容,进而影响读者。

(六)培养馆员的自我超越精神。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创造。当自我超越成为一种修炼、一项融入我们生命之中的活动,它的背后就包含着两项活动:首先是不断理清到底什么对我们最重要,其次是不断学习如何更清楚地看清目前的真实情况。终身教育是使图书馆馆员不断超越自我、充分发掘自身各种潜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图书馆应建立一个完备的终身教育机制。

(七)实现扁平化组织管理

扁平化管现是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是减少从决策层到操作层之间的层次,加快指令和信息的传递,这是一个组织高效的关键。图书馆应建立这种扁平的组织结构,减少等级划分,增加图书馆馆员的横向联系。各部门应有充分的自主权,使图书馆馆员能够更大限度地自我约束,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和合作。通过这种管理,图书馆馆员能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选定改革进取的目标、自己分析原因、自己制定对策。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馆员能形成共同合作,能以开放求实的态度相互切磋.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增强组织快速应交、创造未来的能力。

总之,构建“学习型图书馆”,就是要培养图书馆馆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把以往的“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为图书馆馆培养极寓创造力的人才。数字图书馆应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创新,使学习型组织的管理贯穿于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同时,图书馆也只有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

[1]于春艳.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及关键问题分析[J].社科纵横,2010(11).

[2]霍丽萍,朱世琴.数字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分析[J].情报探索,2006(10).

[3]惠瑶,徐兆英.数字图书馆营销的价格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3(05).

猜你喜欢

学习型馆员愿景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发布《学习型城市3X3X3X3青年声明》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全力护航交通安全——解读瑞典“零伤亡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