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饶河二轮志书编纂工作
2013-08-15曹兆奇
曹兆奇
(饶河县地方地办公室 黑龙江 饶河 155700)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2001年,饶河县志办在省市志办的精心指导下,二轮修志编纂工作全面启动。经过全县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广大编纂人员的辛勤努力,历经8载,数易其稿,176万字的《饶河县志(1986-2005)》于2009年10月由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二轮修志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2010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同志到饶河视察时,对饶河的修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采取多形式抓好人员培训工作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材料的收集与撰写取决于人员的素质,县志编纂工作启动后,县志办先后编印了《饶河县地方志编纂行文规范》、《饶河县入志人物标准》、《饶河县志大事记入志标准》等培训教材,采取多种形式,对编修人员进行培训。一是人员集中培训。2001年8月,县志办在人手少,经费缺的情况下,举办了全县县志编写人员培训班,全县128个部门200余名修志人员参加了集中培训。培训班上,县修志专家姚中晋同志以亲身体会给学员传授修志业务知识,使参加的同志,身临其境,感受颇深。二是以老带新方式加强培训。为使各部门提供资料人员把住脉点,在撰写本部门资料时少走弯路,保证质量;编辑部的老同志,每月不定期深入资料提供单位进行分别指导,与撰稿人员面对面交流,增进了编修部门与提供资料部门的感情,提高了编修速度,保证了供稿质量。三是采取走出去形式进行培训。大家都知道,二轮修志主要记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程;这一时期的新的成就、新的经验、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仅凭首轮志书积累的编修经验,远远不能适应新的修志工作。为适应新的编修工作,县志办组织编辑人员分3批参加了省市编修培训班;通过参加兄弟市县志稿评议会,倾听专家学者与行家的意见和建议,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编辑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四是以研讨形式进行培训。27名编辑部人员,结合编修内容,召集相关单位坚持每两周开一次学习理论编修工作探讨会,集中研究相关问题,让修志编辑人员与资料提供人员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鼓励编纂人员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推动修志人员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其写作能力和理论水平。县志办鞠桂兰、马英同志撰写《续志中要依法订正统计数字》、《志鉴语言使用应注意的问题》等文章先后在《黑龙江史志》、《中国地方志》杂志刊发。全县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修志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有90%以上的单位按时提供了修志资料,书写质量达到了修志要求。
二、多角度谋划好“编、章”结构
第二轮修志年限为1986-2005年,断限为20年。这一阶段正处于世纪交替之际,又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这一历史时段:变化大、新事物多、时代性强,按照上部修志惯例工作难易把握。如饶河养蜂业的兴起,东北黑蜂是饶河独有的蜂种,历史追逐于1918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饶河的养蜂业迅速发展,1986年,全县养蜂总量在3000-5000群之间,实施东北黑蜂山区经济产业化以来,养蜂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养蜂户和饲养量急剧增加,到2002年全县有东北黑蜂养蜂户516户,蜂群总量3.1万群,创历史双高,是饶河县养蜂史上最大的一次飞跃,蜂群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6群,是全国蜂群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饶河县生产的有机椴树蜜被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有机食品,被欧盟有机食品组织(ECOCERT)认定为有机食品。2001年向德国、日本出口260吨。2004年产量为1300吨。单纯的将养蜂合并到养殖业篇已不适宜新形式的发展,也不符合新时期修志要求。饶河县志办从实际出发,打破以往拟定篇目的做法,深入分析研究本地县情,按照科学分类的工作方法,突出地方特色、时代特征、行业特点。根据《黑龙江省续志工作规划》和《双鸭山续志工作方案》要求,更新修志观念,多角度谋划好二轮篇章;把饶河县独有的东北黑蜂产业、口岸经济、赫哲族风情等一大批新生事物从养殖业、商贸、民族篇章中剥离出来独立设篇,全面记述。在省、市志办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针对饶河二轮修志中的《工业》、《商贸》、《金融》、《旅游业》、《经济管理》等篇目进行合理调整,突出反映饶河县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真实历史。
三、多渠道征集入志资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资料是编写好二轮志书基础。在志书编写初期,县志办从搜集好基础资料入手,多渠道做好资料征集工作。一是用行政手段督促县直各部门做好资料搜集工作。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饶河县志>编纂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各承编部门按照县志办要求提供资料。在征集资料工作中,县领导对不积极主动提供续志资料的部门领导在全县工作会上给以给予点名批评并限时完成资料提供工作。二是组织力量广泛收集入志资料。县志办工作人员根据内部分工,按照“六先六后”工作方针,(即:先内后外、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普查后细查、先口碑后文献、先直接后间接),采取网上查阅资料、电话核对资料、翻录档案资料、购买现成资料、索取信函资料、获取口碑资料、实地考察资料、互相交流资料等多种形式搜集资料。为便于开展工作,县志办先后购买了《大辞典》、《二十四史》等各类书籍100余册,满足编辑人员阅读的需要。同时,还组织修志人员先后到佳木斯、吉林、辽宁、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省市,行程达万余公里,收集、挖掘、整理出具有史料价值的资料10余万字。在县志附录中相继增添了《吉林行省总督锡良、巡抚陈昭常为奏请添改民官及简授吉林各司道员缺二折奉到朱批刷奏并录批饬知札》、《饶河县设治员方世立为报到任情形及送履历清册申》等史料,使饶河建县前工作更加清晰。抗联老人赵岐山的资料挖掘,使多年争论的问题得到澄清。
四、多措施保证县志质量
对各部门、各单位报送的县志资料,要求一把手审定签字、单位盖章;对难度大、学术性强的章节,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并请有关专家、学者审改、把关,确保志稿质量;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关键问题,反复考证,寻找可靠证据;对专业性较强的篇章,找相关业务单位反复核对,确保了志稿内容的真实可靠,杜绝了专业性错误的发生。《县志》初稿形成后,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反复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确保了县志观点正确、事实准确、数字精确。一是专题意见征求。分两次将成型志稿附上县志编委会的征求意见通知,按专题和行业,送各县直各部门、驻饶单位按专题进行征求意见。请单位组织人力修改,并由主要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反馈回县志办。对征求到的各种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对缺失资料和薄弱部分,进行了补充完善,使志稿的内容更加全面、资料更加翔实。二是专家学者和老干部意见征求,将征求意见稿分送县级以上(包括离退休)干部,请求指导,征求修改意见。使其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三是网络媒体意见征求。在饶河政府网站、饶河电视台等媒体征求意见,号召社会各界为编纂饶河县志献计献策。四是以“四级”审查责任制度为切入点,严把志稿审查质量关。建立健全部门领导、资料提供人、编辑、主编“四级”审查责任制度,全面查找和纠正县志编纂中的问题,强化薄弱环节,把志书失误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些实实在在的做法有效的提高了《饶河县志》的编修质量。五是向省、市志办专家意见征求。先后3次将征求意见稿呈送省、市专家审阅。对省志办提出的意见,做了认真、细致的修改,使《饶河县志》更趋成熟。2007年11月30日,召开了《饶河县志》审定会议。会议认为《饶河县志》的编纂结构完整,体例合理,资料翔实,内容全面,决定通过市级审定。2008年3月20日,市地方志编委会正式批准出版。
回顾饶河县二轮修志工作八年历程,《饶河县志》(1986-2005)能够顺利出版发行,不仅仅靠几项有益的工作措施,而是归功于四个得益:首先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修志工作启动后,饶河成立了高规格的县志编纂工作委员会,县委书记、县长任主任,副书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任副主任,县委、政府17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为统筹、协调县志编纂工作创造了条件。其次得益于各县直各部门的大力配合。编纂工作启动后,各部门都成立了编纂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为《饶河县志》提供了扎实、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第三、得益于驻饶各单位的鼎力相助。在《饶河县志》的编纂过程中,驻饶单位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四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饶河县志编纂过程中,各行各业、社会各个阶层,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五是得益于广大编纂人员的辛勤努力。为了给当代和后世留下一部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优秀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