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高校阳光长跑工作体系的思考①
2013-08-15赵克强
赵克强
(河南大学体育部 河南开封 4750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民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健康素质并未同步提升,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更是出现了连续20多年的持续下滑,其中速度和耐力指标下滑情况尤为严重,在某些身体形态机能方面甚至出现了退化。[1]这一状况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隐患。为扭转这种局面,2006年国家召开了建国以来首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并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2007年4月胡锦涛同志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青少年体育工作。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部署青少年体育工作。同年,开始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开展阳光长跑活动。201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的若干意见》。2012年12月,国家又召开了全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国家加强学校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坚定决心和魄力。
阳光长跑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在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推出的一项强制性举措,要求大学男生每天跑2000m,女生跑1500m。在国家的积极号召和有关各方的推动下,各高校迅速行动起来,成立阳光长跑活动的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组织长跑活动启动仪式,深入宣传和发动学生参与到长跑活动中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长跑活动热潮。但在热闹得背后也掩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重启动仪式,轻持续开展;学生人数众多与长跑场地有限的突出矛盾;长跑活动缺乏必要的监管等等。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阳光长跑将有沦为形式主义的危险。
做好阳光长跑是学校体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对有些学生来说也可能是唯一一站,对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相比而言高校在阳光长跑活动中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开动脑筋,以十八大和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立足本校实际,积极克服面临的困难,把阳光长跑活动抓紧、抓实、抓好。构建科学合理的阳光长跑工作体系,是做好阳光长跑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1 要建立健全阳光长跑的组织体系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文件中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阳光长跑活动的领导机构并由校领导具体负责。各高校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抽调体育工作、教务、学工、团委等机构负责人,建立阳光长跑活动领导小组,并由校领导担任组长。要切实做好阳光长跑工作,仅建立校级领导机构还是不够的,要建立健全从学校到院系、年级、班级,甚至到宿舍的长跑活动组织体系,做到阳光长跑学校有责、院系有责、年级有责、班级有责、宿舍有责、人人有责。体育社团是学生课余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途径,要设法激活学生体育社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阳光长跑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2]通过建立健全阳光长跑的组织体系,形成学生体育全校共办,阳光长跑人人有责的格局。
2 要积极构建多层次的长跑竞赛体系
体育竞赛是开展学校体育的重要形式,对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在阳光长跑活动中,高校要积极开展以长跑项目为主的体育竞赛活动。比如开展阳光长跑锦标赛,对于里程不同的长跑项目,设定不同的受奖面,里程越长,受奖面越大,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既要有受奖比例,也要有最低速度要求)。可以从各院系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生组织长跑比赛,根据平均成绩对学院进行综合评定。由于每位学生都有被抽中参赛的可能性,从而能督促全体学生参与到长跑活动中来。如果说长跑锦标赛是精英体育的话,那么随机抽取学生开展的长跑比赛则具有更浓厚的群众体育色彩。通过这样的“群英会”,激励长跑爱好者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引导普通大学生积极坚持参与阳光长跑,培养其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院系层面、年级、班级层面也要结合本院系、年级、班级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各类长跑活动和比赛,如班级长跑挑战赛、纪念一二九运动长跑比赛、庆元旦越野赛等。通过多层次的长跑比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阳光长跑活动中来。
3 要建立阳光长跑的技术支撑体系
长跑时间、距离、速度等的监管问题,是阳光长跑活动中最让人费脑筋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2009年深圳市燊讯公司开发了“校园智能阳光长跑自主管理系统”(CISSM),并于2010年起在全国100所高校进行了免费安装和试点。该系统需要学生网上注册,长跑时在起始点终端机上刷指纹以记录长跑信息。系统能统计长跑的距离、时间等数据。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实现学生长跑的“四自主”,即自主选择长跑时间,自主选择长跑距离,自主选择运动量与运动负荷,自主选择长跑起点和终点。[3]这种设计无疑契合了阳光长跑活动的现实需求。但由于终端设备质量不高、缺乏对学生指纹信息安全的必要保障等原因,该系统受到了很大质疑,目前在各高校已基本停止使用。即便如此,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却值得借鉴。如果学校或者教育职能部门能够联合社会力量,根据这种现实需求和研发思路,开发出更智能、更具安全性、灵敏度和耐用性的阳光长跑智能管理系统和相应的终端设备,无疑将极大促进阳光长跑活动的深入开展。
4 要完善配套阳光长跑的制度体系
阳光长跑的智能管理系统和终端设备,只是一种技术支撑手段,这种手段能否发挥作用,能发挥多大作用,关键还在于是否有相应的配套制度。安装CISSM系统和一些使用一卡通刷卡机的学校,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有学生以骑代跑、代刷卡等作弊现象,影响了长跑活动的实施效果。与技术支撑体系相配套,还要建立相应的考勤、奖惩、监管等制度,安排体育教师或学生志愿者在终端机附近值班,纠正和制止作弊现象。对长跑活动坚持的好的学生,要颁发相应的奖励证书、证章,并给予相应的体育学分或计入体育成绩,对作弊者视情节,可采取扣体育分数、通报批评等措施予以惩戒。还可以将各院系、班级长跑情况进行排名和公布,对于长跑活动开展的好的院系、班级,对单位和负责人进行相应的表彰和奖励,激励各单位、部门和人员积极做好阳光长跑工作。
5 要积极完善阳光长跑的保障体系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在校生人数在逐年增加,但体育教师数量却并未同步增加,导致高校体育教师普遍缺口较大,现有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严重偏高。既要完成高额的教学任务,还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和组织各种体育比赛,没有精力开展阳光长跑活动。体育教师待遇过低也是影响他们开展长跑活动积极性的因素之一。另外,开展全校性、持续性的阳光长跑无疑也需要相应的经费、场地、器材条件,但目前不少高校对体育工作仍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涉及到具体财、物支持的时候,往往不能给予相应的保障。要切实做好阳光长跑活动,首先要逐步增加体育教师编制,减轻体育教师负担,并将组织阳光长跑、体育竞赛、体质测试等活动计入工作量并给予与体育教师付出相对应的报酬。此外,学校要真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就要拿出最起码的勇气和魄力,切实解决长跑面临的人员、经费、场地、器材等现实问题,保障阳光长跑活动的顺利开展。
6 要积极构建全方位的宣传动员体系
长跑是一项比较枯燥乏味的运动,而且因为距离、时间相对较长,长跑过程中还会有一定程度的身体不适感,所以,很多同学不愿意参与长跑活动。高校要把动员号召工作作为阳光长跑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阳光长跑组织体系中的每个机构、每个人都应该既是组织员,又是宣传员,都有宣传阳光长跑的责任和义务。此外,还要通过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通过网络、广播、宣传栏、黑板报、横幅、LED显示屏、主题班会、开展活动等多种途径宣传阳光长跑。通过宣传动员,让大学生认识到阳光长跑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长跑的不可替代性,认识到阳光长跑的强制性。通过宣传,让大学生认识到身体健康和阳光长跑不仅是个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利,也是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和社会应负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宣传,让学生认识到热爱生活要从阳光长跑做起,热爱祖国要从体育锻炼开始。通过宣传,让学生认识到阳光长跑是培养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良好契机和平台,坚持阳光长跑会终身受益。总之,通过构建宣传动员体系和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让广大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阳光长跑活动的行列中来,在长跑中挑战自我、磨砺自己,在长跑中领略体育的魅力,感悟体育的精彩,享受运动的快乐。
当然,阳光长跑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高校体育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这也已被近年来的实践所证实。高校各部门、机构应在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配合,共同努力做好阳光长跑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方也要积极关注和支持高校开展阳光长跑活动。只有全校抓长跑,长跑活动才能真正开展好。只有全社会关注体育,才能真正兴体育。
[1] 丁英俊,朱冀.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4):81-83.
[2] 刘英杰.试论高校阳光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对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10):98-100.
[3] 全国百所高校祖国万里行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组委会.全国百所高校“祖国万里行”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8cf655c4bb4cf7ec4afed0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