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生理学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展望

2013-08-15刘静霞巴洪冰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生理学挑战运动

刘静霞 巴洪冰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阿坝 623002)

运动生理学可以划入人体生理学的范畴以内,运动生理学以正常人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人体对运动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是一门研究人体在活动的时候机体各方面的变化规律的学科。在此基础上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健身训练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运动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在正确了解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基础之上,深入探究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的影响;了解不同训练水平、不同运动项目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运动员的不同生理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体育训练,科学有效地组织体育教学,以及更有效地服务于体育实践。

运动生理学为体育运动和体育训练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因而运动生理学在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提升上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因而不少国家已经明文规定运动生理学是体育教师和专职教练员的必修课,并且严格要求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必须把运动生理学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去。把运动生理学原理运用到体育教学中,用来探索提高体育运动或训练的效果,这一任务可谓是至关重要。[1]

1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后期,在运动生理学学科的研究上出现了德国的赞茨和美国的班奈笛2位优秀的科学家。莫索首次提出肌肉疲劳问题并展开了全面而系统的深入研究,最后得出肌肉疲劳曲线。与此同时,英国科学家希尔也对人在参与激烈运动时候机体的反应展开了相关深入研究。到20世纪30年代,龙斯加德、罗曼、菲斯克等优秀科学家建立了机体功能的系统理论。20世纪50年代贺旭黎和汉森等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微丝滑行理论。60年代博格斯特隆进行了骨骼肌的针刺活检,为运动生理学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奥斯特郎和罗达尔在1970年出版了《运动生理学》一书,至此,运动生理学有了系统的理论依据,该著作全面而充分地反应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现代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成果。[2]

2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和教育面临的挑战

2.1 科研面临的挑战

2.1.1 科研经费的竞争使效率成为挑战

近些年,出于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运动生理学赖以生存的资源与同时期相比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但研究的领域在日益扩大,同时研究计划也在不断增加,进而致使科研经费的竞争不断激烈上演。随着科研技术的复杂度越来越高,科研成本相应也在不断增加。基于这样的事实,实验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研要在研究过程中保持研究的高效和活力就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2.1.2 科研人员之间合作模式有待完善

传统的科研模式是以单个的人为主题,实验研究的交流是以科研个体和群体的交流为主,科研合作性低下。即使科研项目上有合作,那也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科研合作,大多只停留在对既定问题在技术层面上。因而现阶段科研合作模式亟需完善,单个人“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新时代科研需要的是团队合作。

2.1.3 科研人员的素质受到挑战

随着科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运动生理学科研人员在知识和能力各方面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期科学研究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要适应如此快节奏的科研时代,科研人员的素质很难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成为科研最现实的挑战。

2.2 教育面临的挑战

2.2.1 教学体制有待完善

研究表明,目前很多体育院校的运动生理学的实验长期处于理论课之列,并没有单独设置实验课程。因而运动生理学的实验课经常受学期总课时的限制,课时严重不足,更有甚者还经常出现实验课被理论课所挤兑、实验项目被随意替换或更改的现象。[3]并且在实验课授课形式上也存在明显问题,新的改革模式是一次实验通常分几个小班分别进行授课,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运动生理学老师的工作量,在鼓励分配这一问题上却没有得到具体体现。因而运动生理学教师不情愿增加实验课的课时和实验的内容,不情愿改革原有教学模式。高校教学体制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运动生理学教师的授课积极性。

2.2.2 外部环境制约了教学科研的发展

教育是运动生理学长足发展的希望,是运动生理学的未来,因而只有及时把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之中,才可以真正体现出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出于现实环境的制约,当下社会运动心理学专业存在轻视教学研究的现象。许多运动生理学专业的学生在择业的时候,通常基于现实而选择体育老师或者运动损伤医生等专业领域就业,相关运动生理学的科学研究得不到青睐。

究其原因在于,在社会工业化的大背景下,运动生理学专业的就业市场一直在不断减小,就业的机会也在相应递减。当下我国体育院校虽然运动生理学专业的课程建设在不断完善,但是往更高层次的科研,实用型的教科书缺乏,教科书的内容更新速度相当缓慢,运动生理学的系统专业知识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学生获取更深层次的知识困难重重。在此情形下,要培养出优秀的运动生理学接班人,需要大量增加教育成本,这样又会增加运动生理学各方面的负担,并且会给运动生理学往后长期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2.2.3 教学内容严重滞后

新形势下,由于实验课程归属于教研室的管理范围,因而各学科实验相对较为独立,从而导致实验项目设计水平和实验内容水平低下,且可能出现不同的课程因实验内容相同而产生实验重复的现象。

目前高校运动生理学的现状是,绝大多数高校运动生理学的教学模式趋于死板、实验方法依旧陈旧,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书本内容陈旧。目前,很多体育院校选取的教学内容要么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传统教材,要么是其它运动学教材附带的内容,整体教学内容更新不仅死板并且异常缓慢。尤其是教学方面的研究,严重和时代脱节,生产前线和社会服务严重不搭调。在课堂上,教师仍旧占主体地位,占据着课堂的主角位置,教学方法陈旧且多年没有变化,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最终导致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严重缺失。[4]

2.2.4 实验课程得不到重视

重理论而轻实践的事实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存在,学生课前不进行预习,进而在不熟悉操作流程的情况下盲目展开实验,最终导致有些实验结论出现错误,更严重的时候有可能导致实验操作失误进而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一直对实验课持消极态度,抱着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教授实验课,对学生的发展严重不负责任。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传统教育观念中,体育训练一直作为体育专业开展教学的重点,因而理论学习自然受到轻视。(2)高校整体教学环境存在局限,主要表现为现实功利主义的存在,导致实验课得不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

3 运动生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3.1 加强科研合作

运动生理学这一学科自诞生以来就处在多种学科的交叉领域,这样就需要在研究中加强不同学科、不同团队的团结协作,摒弃不同个体在训练、兴趣上的差异,真正做到求同存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破传统的合作模式,不断扩大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效率。

3.2 转化研究

转化研究,英译translational research,它的出现为运动生理学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转化研究是应用研究和基本研究完美结合的典范,作为一个新突起的研究领域发展前景良好。将转化研究应用到运动生理学上,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转化研究的应用价值,进而将所研究的成果直接展现出来。这一研究方式可以将运动生理学所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效应全面地展现给所有人,进而吸引社会的注意力,以加快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进程。

3.3 加强学科协作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前景可观,但是运动生理学要想在融资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加强和其他学科的协作。同其它交叉学科加强协作可以保证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准确性,提高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效率,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新形势下,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疾病的挑战,比如癌症、肥胖以及老年痴呆症等健康问题,这都需要不同学科共同协作研究才行。而身体的活动是影响这些健康问题最为主要的因素,因而运动生理学成为关联性最强的一方,在众多研究学科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5]

3.4 积极培养新的研究人才

人才就是希望,人才就是未来,尤其是年轻人的参与,因而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招收新人的问题上,不断扩大研究队伍,当然人才质量是关键。为了提升新人应对挑战的能力,我们必须在本专业的水平上强化认识,尤其要强化新人应对挑战的意识,让新人时刻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学科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尤其是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确保运动生理学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

3.5 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

要加快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只有加大教育投入,才能保证运动生理学持续并稳定地发展。通过教育将科研成果输送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大大缩短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进而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最终可以更快地促进运动生理学的发展速度。教育事业可以有力的保证运动生理学的可持续性发展,为运动生理学科研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4 结语

从诞生时间来看,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国内外针对它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运动生理学学科的研究重点在生理分子机制层面与运动对人体病理的作用上面。比如对运动员健康、运动与康复、运动能力运动性疾病、运动与营养等方面的研究。基于这样的研究内容,运动生理学相关的从业人员必须从全民健康出发,为全民运动和训练提供有效的科学的方式与方法。

同时,运动生理学要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这都需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1] 秦素荣.运动生理学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2.

[2] 张强,刘锡洋.运动生理学面临的挑战及适应发展[J].价值工程,2011.

[3] 赵金岭,张淑香.运动生理学研究中的道德伦理与困境——基于生命伦理学视阈的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1).

[4] 莫伟彬,黄天昌.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20(2).

[5] 马延超.我国高校运动生理学教材建设现状与设想[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5).

猜你喜欢

生理学挑战运动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关于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的含义及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