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武术队“体教结合、市队校办”的实践与思考
2013-08-15陆小马
张 艳 陆小马 胡 琦
(1.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2.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前言
“体教结合”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一项长期国策,是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同推进的方向性事业。“体教结合”有着与时俱进的品质,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背景的转变,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定义与内涵。本文通过对苏州地区的武术队体教结合运行的状态、选择的模式、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研究对象为苏州市武术队、张家港市武术队、吴江市武术队、昆山市武术队、太仓市武术队。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从2012年6月到2012年10月,于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并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
(2)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苏州武术队“体教结合”的现状分析
2.1.1 “体教结合”认知情况调查
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地区,经济发达,人文荟萃,这里的人们具有良好的超前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江苏省较早开展“体教结合”的地区之一。因此,对于“体教结合”的认知也更深刻,反馈价值更高。
2.1.2 “体教结合”的组织落实
江苏省体委、教委颁布的《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第七条明确规要求:学校领导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学校成立体卫处(室),由校长或者副校长负责分管体育工作,将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工作纳入年终考核。通过访谈得知:根据管理要求,苏州市成立了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年会和例会制度,落实了专项经费,优先保障人力资源,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合,齐抓共管的格局。
2.1.3 “体教结合”的硬件条件与经费保障
场地器材是实施“体教结合”的前提,经费是实施“体教结合”的保障,竞赛、训练、师资培训、场地器材的维修保养都需要经费的支持。教练和教师对场地器材和经费保障情况的认知调查中,可以看出对于场地器材和经费保障的认同度都集中在非常认同的区域,所有武术队都有良好的场地和器材,竞赛训练经费也比较充裕有保障,这一方面反映了政府对体教结合工作的支持,另一方面与苏州良好的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2.1.4 “体教结合”后教练员、运动员现状
实施“体教结合”离不开教练员、教师的主导作用,教练员的能力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科学训练的程度和人才培养的效率,甚至是体教结合的成果与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成败。目前苏州武术队“体教结合”教练员基本以年轻骨干教练员为主,年龄在30—39岁之间的教练员,既有一定的阅历又不乏探索创新的精神,是苏州竞技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目前教练员的执教年限多在6年以上,整体上看这是一支成熟的年轻教练员队伍;教练员的学历,有80%达到了本科以上,职称初级教练,近几年发表文章2篇,这反映出目前,科研促训的思想的广泛普及较弱,科研薄弱必将制约科学训练的水平。
目前苏州武术队员基本年龄多集中在7岁—15岁之间,正处在小学学习阶段,这个阶段是文化课程培养打基础的阶段,同时这个阶段也是武术训练的重要时段,调查得知36.2%的队员从事武术训练3年以下,49.3%的队员从事4—7年的武术训练。对这个年龄段的队员实施体教结合,在抓好武术训练的同时打好文化课基础是竞技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2 苏州武术队“体教结合”成效情况与分析
“成效”即效果,通过体教结合实施过程中教练员、运动员的切身体会,获取信息,探讨苏州武术体教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为“体教结合”进一步发展和改革提供依据。
2.2.1 “体教结合”后,学校环境、管理对运动员学习训练的影响
所有的运动员都对学校的文化学习条件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这有利于训练队伍的稳定和扩大。学校优秀师资力量,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促进运动员学习的热情。
2.2.2 “体教结合”后“学”“训”矛盾解决情况
少年武术队员即是义务教育的学生又是国家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两个培养目标必然要产生学与训的矛盾,体教结合的目标就是要兼有学与训的双重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对待武术训练和文化学习的态度上,认为两者并重的占大多数,说明体教结合的实施的基础是存在的。学校安排的武术训练时间一般在1.5-2小时或者2小时以上。大多数的运动员认为武术训练时间比较充裕或者非常充裕,大多数的教练员认为武术训练时间比较充裕,这说明学校在安排文化学习和武术训练上并不冲突,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体教结合在学校有存在的基础。学校的训练一般都是在课余时间和周末。通过访谈得知,课余训练一般在下午三点以后,这个时间段学校一般全部停课,给学生自由活动。
与上述调查相反的是,在关于训练时间与学习时间上的冲突,有些运动员的文化成绩不是很好,在班上想不掉队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压力可想而知,想把更多的时间在文化学习上是可以理解的。这从学生在班级的排名也可以反映出来,大多数的运动员在班级的排名在班级十名以后,考虑到当前小学班级基本都是小班授课,这些运动员的文化成绩都在班级的中游或者下游,班主任为了班级在全年级的排名,会使运动员感到学习的压力。
2.2.3 “体教结合”对武术队生源储备和输送的影响
目前苏州武术队后备生源情况令人堪忧,从整个竞技运动大环境来看,人才储备危机已经出现。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实行计划生育后,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进行武术训练又很辛苦,父母不愿意孩子吃苦进行竞技武术训练;第二,以前的竞技运动体制使得竞技训练风险很大,不能成为冠军就没有其他能力在社会上生存,家长为了规避风险不愿意让孩子从事武术训练;第三,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不断扩招,上大学已经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上大学变得越来越容易,大学教育大众化使得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
2.2.4 “体教结合”对武术运动队的影响
体教结合对武术运动队的的优发展还是很明显的,学校优异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师资力量、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运动队队员的素质,对于运动员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对运动队的管理训练也是有益的。
2.2.5 “体教结合”对所依托的学校的影响
苏州武术队队员基本处于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学校没有巨大的升学压力,所以各依托学校对于武术队的训练都很支持,领导也很重视。武术队的进入形成了学校的体育特色,在苏州市中小学运动会中屡创佳绩,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武术队的专项训练丰富了校园体育活动,使得学校体育处处生机勃勃,教师、学生热情高涨。应该说“体教结合”的出现,在提高师生的精神,促进学校的管理,增添学校文化底蕴,创建学校品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深认识,明确定位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体教结合”目的是将体育回归教育,而不是依靠教育给体育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简单的将体育与教育结合在一起,依托教育培养体育人才。深化体教结合就必须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共用、协调发展”落实到实处。发挥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丰富课余生活、健全人格的作用与学校培养优良心理品质智力能力的作用结合起来,完善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相互依托关系,是执行“体教结合”的前提和保障。
3.2 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
目前苏州已经建立了“体教结合”联合领导部门,在推进体教合作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部门合作细节上尚有改进的地方。从职能分工上建议教育部门主管体育推广、体育文化建设、文化素质培养。而运动员选拔、教练员培训、科学训练则交由体育部门主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管理或者盲目单干,即按照教育规律又遵循运动训练的规律培养人才,提高管理的效率。
3.3 合理安排经费,扩大经费来源
目前苏州武术队的经费来源多是体育部门拨款,体育部门希望将经费用在提高运动成绩,拿取奖牌上,而教育部门也希望依靠竞技武术扩大社会影响,获取社会回报,为避免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少部分高水平运动员身上,一方面要合理安排经费使用,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获取最大效益,另一方面要利用社会资源,利用俱乐部等形式的力量进行竞技体育投入,既丰富了体教结合的模式,又获得了体教结合的资金。
3.4 加强教练员业务培训,提高科学训练方法
目前苏州武术教练员队伍年轻,学历高,有一定的执教经验等优势,但在科研和专项科学训练方面还需要加强培养,通过建立定期教练员培训制度,及时把握新的训练理念、提高技术认识、推广科学训练手段,也可以聘请专家建立咨询热线等方式,提高基层科学训练水平。
3.5 加强管理,灵活安排“学”与“训”
在实际操作中灵活安排“学”与“训”的时间,及时转换运动员“学”与“训”的角色转换,使其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武术兴趣爱好。
3.6 建立梯队,畅通“入”“出”
目前苏州武术运动员储备匮乏,输出渠道部畅通是影响武术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要在全市范围发动教育资源,鼓励学校开展武术运动,发现武术人才。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进高中、中专、大专的招生政策,给武术运动队员创造升学空间,确保武术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1]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体育运动文件汇编(1982~1986)[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4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1989~1992)[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7~8.
[3]冯建中.大力推进“体教结合”——在清华大学《体教结合:国家视野中的认识与行动》高层论坛上的发言[J].体育科学,2005(2).
[4]郑 婕,陈志伟.体教结合内涵解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5]虞重干.科学发展观中的体教结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
[6]杨 桦.教育视野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06).
[7]王正伦.“体教结合”辨析——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新视野[J].体育文化导刊,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