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2013-08-15黄会娟蔡太义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6期
关键词:校园功能政治

黄会娟 蔡太义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

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呼唤教育方法创新。新形势下,单纯“我讲你听”、“说教式”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已起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成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时代要求。

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念培育功能、心理疏导功能、情感陶冶功能、增进团结功能以及促进和谐的功能,以物质态、精神态及制度态形式体现,因其社会性、时代性、竞争性、人文性与教育性等特点迎合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极易渗透到青年学生思想之中,为青年学生所接受,是师生接触最为广泛、最有活力、最富有创意的文化形态。故本文欲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和思想政治在校园中的化育功能为出发点,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研究。

1 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特征及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在体育活动和体育实践过程中,由人类所创造的,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方面,可以强健人的体魄,影响人的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文化。

由于校园体育文化根植于社会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校园体育文化必然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校园体育文化各异,从而体现出不同的社会性特征。在体育活动中,每一个个体又各不相同,体现出个体性特征,因此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特性。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竞赛。为了分出输赢,就要通过比赛加以区分。一场比赛不仅仅是个体间的竞技,更是各方面的协同配合的过程,因此协作性和竞争性也就成了体育文化的两个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特征。校园体育文化亦然。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达到锻炼身体、升华思想、陶冶情操、沟通交流、区分强弱等目的,是体育文化人文性的体现。它跨越不同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共有和共享的宝贵财富。体育文化又具有教育功能。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体育文化既篆刻着历史烙印,又体现着时代特性。作为知识传授、人才培养摇篮的校园,校园主体不仅能够很好的从传统体育文化产物中吸取精髓,而且能将现代新型的物质与其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性的新体育文化。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信念培育、心理疏导、情感陶冶、增进团结、促进和谐的功能。

2 校园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状

体育文化内涵主要包括物质态、精神态、制度态三方面,校园体育文化也是如此。体育物质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在体现,是体育精神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体育制度文化是指体育教学、娱乐,竞赛活动中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的规程、行动准则和文化体系。三者丰富的内容体现了体育文化广博的内涵。当前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包括的各类体育设施,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外观性,其次是实用性和感染性。调查显示,我国体育场馆设施利用率低,体育健康宣传普遍存在不足,这极大影响了体育物质文化作用的发挥。

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的灵魂所在,是其发挥育人作用的核心部分,在长期的体育文化建设中积淀、提炼的精神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对方的行为习惯,主要体现在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三方面。良好的体育观念、精神、道德不但促进了竞争的公平性,更是体现了学生整体良好的素质,它彰显了校园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化育功能。

体育制度文化包括体育制度和体育传统,传统体育通常是指学校在体育活动方面养成并长期传承下来的带有普遍性、重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一种集体体育行为风尚。比如河南理工大学开展的早操早读工程,理工杯球类比赛等已经成为学校的体育传统,该项传统对提高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但是调查发现,大多说学校对体育活动的开展缺乏计划性,这大大削弱了校园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建议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越来越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所重视,实现这一功能主要从以下途径实现。

3.1 加强思想认识,科学进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了充分发挥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要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以科学发展引领体育文化建设。坚持德育为先,保持体育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使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充分的发挥出来。为避免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得功利主义、经验主义、机会主义、重滔覆辙、不走弯路、不进误区,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审视我们建设的本意,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为目的,重视体育文化的“化人”功能。

3.2 完善措施,保证校园体育文化功能的发挥

(1)要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受教育着的素质。在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应重视量与质两个方面。不仅要按照国家关于高校体育课的师生比例的明确规定,进行量上保证,而且还有要通过多种渠道对体育教师进行必要的技能和素养培育,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师不仅学术水平高,更重要的道德风尚要好。(2)建设人性化的体育设施设备,必须保证有充足的可供进行体育运动和体育休闲的场地和设施设备;体育运动场馆和设施及器材的配备应该符合人体功能的特点,借助流体力学、生物化学、纳米材料等高科技技术,使体育设施及场地满足学生特殊生理发展阶段的特殊需要。(3)建立各种学校体育组织。如单项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体育代表队,培养体育骨干和爱好者。通过开展体育科技学术讲座、体育沙龙、体育评论,为校园体育文化注入活力。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意义在于真正的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参与的主体,通过建立学生体育组织,增强学生的主题参与意识。当前,河南理工大学“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体育口号为培养高质量大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4)举办体育活动,结合学生的特点,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开展不同形式体育交流;也可以通过体育俱乐部开展联赛、友谊赛等体育活动;还可以举办体育节、开展命名性的活动,如希望杯、理工杯等比赛。(5)抓好早操早读工作。早操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行为规范和体育行为习惯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建立管理机制,上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每日早操早读已成为河南理工大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总之,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淀。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应当保护和发扬,使传统的力量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环境、学生的思想特点、教师的实际情况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所以校园体育文化还应放眼于长远,要以学校的现实情况为着眼点,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形成的优良传统为基础,积极研究并大胆地借鉴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体育文化引领作用的成功方式和方法,开拓创新,做到与时俱进。校园体育文化功能与作用的进一步挖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进而能帮助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强化学生树立“和谐校园”理念,实现文化化人,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彭建国.注重方法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27-28.

[2]高小平.高校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3]眭依凡.大学文化理性与文化育人之责[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6-9.

[4]程太生,张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关系及其教育学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1(2):91-96.

[5]胡启良,晏心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5):9-10.

[6]沈鹏超.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149-150.

[7]胡启良,兰自力,王云玲.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70-73.

[8]卞亚琴.试论高校院系文化建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校园功能政治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