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育实习多元化探究①

2013-08-15赵振浩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6期
关键词:多元化专业体育

赵振浩

(通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吉林通化 134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而高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渠道却发生了本质变化,原本由学校分配的就业变成了学生的自主择业。这就对于学生的实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现行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方式还是一直在延续几十年不曾改变的单一的实习方式,学生在学校规定的统一时间内在学生指定的实习地点对于特定的实习对象完成学校特定的实习任务。这种实习方式已经完全落后于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

统招统分的招生就业格局一旦被打破,很多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诸多困境,特别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性太强,如果一旦不能在本专业找到合适工作,想要跨专业找到诸如人力资源管理、文秘等其他专业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国目前的体育教育专业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正经历着重大变革同时面临着极大的困境。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和新一届全国“两会”的闭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更加深入,包括减少人员、精简机构、厉行节俭等在内的诸多改革措施逐步得到落实,这就对于那些寄希望于毕业后进入这些单位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给了当头一棒。另外,随着中小学的师资的不断饱和,这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中小学找到一份体育教师的工作的想法也面临着极大挑战。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高校体育教育要从根本着手,变单一的实习模式为多元化的实习模式,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多元化的实习真正完成对社会的认识和对工作的选择。这种高校体育教育多元化实习的探究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有着重要意义。

1 高校体育教育实习多元化的必要性解析

1.1 “一元化”的体育教育实习存在的弊端

首先,“一元化”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方位发展体育技能的要求。在传统的实习模式中,学生一般都进入中小学进行体育课教学,但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已经不再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必须选择。学生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能力、群众体育组织开展能力以及家庭体育的咨询指导能力,甚至是体育旅游服务的能力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就业。

其次,这种“一元化”的实习模式也不能满足开阔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视野的要求。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教育是围绕体育课而教学,学生实习也是围绕体育课而实习,这对于正在如火如荼发展的群众性体育运动置若罔闻,实在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多元化需求。

最后,“一元化”的实习模式也不能满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钻研兴趣的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由于知道自己毕业后基本上就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而且自己已经对这一行业从小接触,所以很少有人再去专门研究自己其他方面的兴趣。

1.2 “多元化”体育教育实习的紧迫性

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过程中进行多元化的探讨和实践已经刻不容缓,这种紧迫性主要是由一下几种需求造成的。

首先,社会对于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体育教育专业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就是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市场更加倾向于那些“一专多能”的全方位人才。所以说,单一的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模式,必然将导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困难。

其次,我国群众体育大规模开展的需要。在我国,随着国家不断提倡群众性体育运动,特别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我国的群众体育运动开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但是由于群众缺乏体育专业知识,因此对于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渴望和需要日益增加。而这种需求正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契机。我国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展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健身形式单一、运动观念单薄甚至是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专业性更强的指导。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面对如此紧张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情况下,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群众体育运动中必然会对于自身就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对于运用所学知识,实现自身价值也是重要的途径。

2 高校体育教育实习多元化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体育教育实习多元化的可行性主要是通过体育教育专业的优势和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共同影响的。

首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数量众多,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已经通过学习掌握了大量的体育知识、教育技能和教学方法。这些对于学生从事各种其他行业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掌握对于群众性体育运动进行指导,从而实现自身就业。

其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有着较为充裕的课外时间。由于专业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以及专项训练时间有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课余时间一般来说还是比较丰富,这些课余时间可以让他们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周末甚至是每天的课余时间参与到诸如体育俱乐部等地方进行实践,提高其实习能力。

最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时有着其他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学校有大量的物资设备。无论是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还是其他的体育器材设备,在高校体育专业化的教学中都有较为充足的配备。学生实习时通过联系辅导员或者学院领导允许借用一部分设备进行实习,可以提高学生实习效果。

3 高校体育教育实习多元化的实践探索

高校体育实习多元化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实习模式,采取一些灵活多变的实习形式让学生在不定时、不定点的模式下接受学校制定的有计划的实习训练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做到提高自己的能力,并最终提高实习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就业本领。

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上山下乡”运动。学校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到能够开展体育专业学生实习的地点尤其是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和山村。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参与这种为期为一个月左右的“暑期夏令营”等活动,并且参加所在地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或者是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让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这种“上山下乡”活动中,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发挥自身特长,通过自身的篮球、足球或者是广播体操等方面的特长对群众或者是小学生开展针对性地训练,在提升群众体育和学生体育课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组织活动能力和教学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结合相应的节日或者纪念日组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体育公益活动中来,让学生深入到幼儿园、托儿所、敬老院等特殊场所,运用自身能力组织相关体育活动或者是在体育活动中担任裁判。让自己在学校专业课上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真正运用到实际中来。通过这种公益性的体育活动,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付出与风险的快乐以及通过自身所学能够帮助别人所得到的幸福。

最后,在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派遣时改变传统的那种所有学生都派往学校的单一方向。把学生的实习场所进行多元化的安排,包括学校、社区、企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体育健身俱乐部等与体育教育专业相关的场所,都可以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的目的地。同时改变那种在大学最后一年或者最后一学期集中派遣学生实习的模式,让学生在平时课余时间或者周末时间到以上场所中,组织相关的体育比赛,参与相应的体育管理,或者是对于有需要的人群进行专业性的指导训练或者是恢复训练。这样学生既能够通过实习获得相应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拓展又可以得到一定的物质报酬从而减轻家庭负担。这样一种多赢的实习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吴洪革,林文贤.体育教育实习改革的实践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1(9).

[2]陈家起,杨祖辉.体育教育实习的“多元化”[J].体育学刊,2001(3).

[3]余仲平,曹玉梅.对体育教育实习方式多元化的思考[J].九江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7).

猜你喜欢

多元化专业体育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