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散打运动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3-08-15赵杰
赵杰
(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黄冈 438000)
武术散打运动的兴起时间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在其后20年的不断实验和改善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得到了国家体育委员会的批准,正式成为了一种竞技的体育比赛项目。在之后我国逐渐有队员参加个各种散打争霸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武术作为我国千年文化的经典传承之一,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大力提倡开展武术散打的课程,不仅能强健学生的体魄,而且还能弘扬名族文化,让中国武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并走向世界。
1 高校散打运动的教学现状分析
1.1 我国高校的武术散打课发展状况
自1978年散打运动作为试点教学的形式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和武汉体育学院以来,散打运动的教学模式研究以及课程开展得到了基础的完善和改造,但是当时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是不存在承认散打运动教学的,自然也不可能在学校里开展散打课程教学。直到1989年,国家体育委员会正式批准散打运动为正式的竞技体育比赛项目以后,现代散打运动才真正的在我国高校中得到普及。目前看来,散打运动已经在高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学体制和课程模式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特色,也充分说明了,作为一项中国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其得到了高校的充分重视,在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弘扬了民族精神,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比较完善的传承。
以湖北地区为例,结果实地调查,该地30所相关院校中就有24所高校相继开设了散打专业,占到相关体育高校的80%,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对于1978年只有武汉体育学院一所高校开设散打试点教育而言,有了质和量上的飞跃,总结来看,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首先是我国大力发展传统体育竞技文化教育,在散打运动这一项目上尤为重视,鼓励高校开展专业教育;其次是湖北地区作为全国首先开展散打试点教育的地区,在散打教育上起到了带头和宣传的作用,在散打运动高校教育的推广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2 高校学生对散打运动的认识以及课程教育现状分析
学生是接受教育喜欢散打的主体人群,而教育的优劣源自于学生对专业表现出的兴趣。只有学生真正的热爱散打运动,愿意从事散打运动,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出优秀的散打人才,使散打运动得到真正的发展。
从学生对散打武术运动的认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0%以上知道或者不同程度的了解散打这一运动,大约不到1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或者不了解这项运动,而且大部分不了解散打运动的学生中女生占了很大比重;经过在尚未开展该项专业的高校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要求学校开展散打专业有着迫切的要求,其中达到75%的同学表示愿意选修或者选择从事散打专业,这些情况表明了,在高校中同学们对于散打运动有了比较普遍的认识,他们通过不同的媒体或者是散打武术比赛对于散打运动有了一定专业性的见解,同时有着从事散打运动的渴望;相对而言,也有部分学生对于散打运动概念比较模糊,甚至对于散打与武术之间的关系有些混淆,有高达45%的学生认为散打与武术是两项截然不同的运动,认为武术是一种存在武术套路的运动,而散打则是不存在套路的脱离武术而存在的一项运动项目。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于散打运动的普及和推广而言是不小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散打运动的文化内涵传播,去努力纠正学生对散打运动的误解。
从兴趣的倾向上进行调查后发现: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60.2%觉得很感兴趣,28.2%的学生表示较有兴趣,28%的学生表示有兴趣,表示不关心和没兴趣的学生之占了不到12%的比重。总的来讲,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普通高校开设散打运动专业报以积极的心态,有着良好的兴趣倾向,这对于高校散打专业的开设以及教学工作和课程设置而言是很有帮助的。所以,高校散打教学的主要工作是在学生学习和了解散打运动的正确动机和兴趣的基础上去开展高校散打运动的发展。
1.3 高校散打任课教师现状分析
一个专业建设发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年龄层次、专业素质、学历水平等方面的左右,要想在散打专业实施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让更多人能够认同这项运动,切实推进散打武术运动的发展就必须要求具备以个专业技术水平较高、专业知识功底层次较高、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教师团体,我们就这一问题对当前我国高校散打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情况作了抽样调查。
调查表明从学历结构上来看,在被调查的散打专业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26%,大学本科(含成人本科)学历占到74%,无专科或专科以下学历。统计结果表明,散打教师的学历水平多在本科学历及以上,可以说已经具备了相当水平的专业素质和教师素质修养。基本上可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学习散打是各方面的要求。从年龄结构来看,被调查教师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2人,40~50岁的有8人,30~40岁之间的有21人,20~30岁之间的10人,根据这个年龄层次的分布表明了30~40岁的教师占了大多数,这样的年龄结构既利于老教师教学经验的传承,也利于年轻老师对专业的创新和大胆的探索,满足了当代带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和现代武术理念的双重需求,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能为武术散打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较为坚实的师资基础;从专业素质上来看,我国当代的散打专业教师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是知识更新能力强,随着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新科学教学技术和新科学发展的需求,迫使我们的老师能够用新观念和新思维来指导教学管理工作。其次是体育科研能力较强,体育科研是升华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主动力,也是评价普通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内容;竞争意识较为缺乏,主要表现在大多数高校体育教育仍然停留在以前的教学惯性之上,没有摆脱地位低和效率低的状态。
1.4 普通高校散打教学实施设备现状
教学设施作为教学的意见设备是高校散打运动教学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散打运动对于教学设施的要求较低,但是如果缺乏基本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场地将会对高校开展散打运动教学教育带来很大的阻碍和影响,直接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低下。调查表明,我国高校中只有少部分的院校具有专业的三塔运动教学设施和教育器材,大部分高校的散打教学场地选择在室外,且拥有完备的拳套、沙包和脚靶等器材的学校不到调查学校总数的一半,使得高校散打专业的发展举步为艰。
2 对于普通高校散打运动开展的对策研究
2.1 明确教学目标
要做好高校的散打专业建设和教育,就要做好高校自身的教学定位和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同的高校要有不同的教学特色,要依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和文化元素的影响,适当的对散打教学进行变通,发展适合自身发展和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并依据散打运动自身的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2 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学生武德
学习武术不能徒学其行,要能够从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的大局观念上去理解武术、理解散打,如果不能让学生正确的认识武术文化,那么将会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与学校教育脱节的现象发生。不注重学生武术道德的培养,适当的开展武术文化课教育,将必然导致学生忽视武术散打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使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停滞不前。
2.3 树立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水平
目前看来,单一的“三基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散打体育教育的发展,新兴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兼容并包,多种教学模式齐头并进,因材施教,共同发展的教学特点。我国的散打专业教育也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树立“以学生健康为中心”的新兴教学模式,教师队伍也要努力发展自身素质,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己以适应新兴教学模式的发展。
2.4 改善院校硬件设施
争取领导的重视,完善对高校散打专业硬件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国高校的散打专业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应该积极的投入经费,更新和补充散打专业中对硬件设备的要求,不要让硬件短缺的难题阻碍了我国散打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3 结语
通过调查研究后发现,我国普通高校的散打专业建设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在专业建设上依然存在硬件短缺,德育程度不够,教师待遇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不断的通过对我过高校散打专业的关注和研究,解决其中凸显的问题,才能从本质上使我多的散打专业建设得到较大的提高和长足的发展。
[1]杨祥全,任成利,豆玉华.散打发展融合论——武术散打流变历程考略[J].搏击·武术科学(学术版),2005(7).
[2]王汝金,赵海军,王锋朝.散打教学与训练安全问题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2).
[3]于子游.浅谈武术散打发展趋势[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
[4]赵夏娣,戴朝富,韩长荣.中墨大学体育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5]高清伟.“人文奥运”与高校体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6]任丽娟.中国武术散打未能进入2008奥运会的反思[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