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探析

2013-08-15黎登辉

运动 2013年10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传统

黎登辉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中沉淀下来的体育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尽管我国一向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发展,但是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下,现代体育方式日益盛行,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便面临着生存和发展危机,我们必须去设法保护,维护其生存和发展。

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涵义及特征

1.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涵义

有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小学易于开展的项目,如蒙古族的摔跤、射箭,回族的打铆球、绊跤,藏族的大象拔河、加哲等。”还有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它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前者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象的界定过于狭隘、不太合理;后者的定义中出现的“主体民族”一词很不妥,易让人产生政治上的民族偏见。汉族之外的55个少数民族都是我国的主体民族。为此,笔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少数民族的先辈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根据人体机能活动的独特性,结合当地习俗习性以及自然地理地貌,为了丰富生活内容、增加生活乐趣、锻炼人的技术技能而形成的体育。

1.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1.2.1 传承性 传承性即为在民族内部代代相传,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显著特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对少数民族热情奔放、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生活风貌的真实反映,是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千百年来一直在族人中传承。通常情况下,一个民族的传统体育被其他民族模仿学习的较多,但能被其他民族传承下去的较为少见。这是因为除了传承性之外,它还具有地域性。

1.2.2 地域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地域性表现较为突出。例如,划龙舟这一传统体育活动主要就在南方地区盛行;在北方,无论人们怎么感兴趣,但没有其生存土壤,便很难在北方得以发展。然而,如摔跤类体育活动在北方草原地区就很好开展,因为有天然的草地做铺垫,地势宽广平坦,摔在下面不易受伤;但在南方的山区丘陵地区,开展这种活动危险性很高,易导致人员受伤。

1.2.3 系统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人文、居民生活的综合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是与人们的民族语言、传统习俗、生存环境联系在一起的,是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活状态的系统写照。良好的系统环境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至今的重要保障,地域的限制也是对该系统的重要保护。一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系统遭到破坏,其发展便面临着威胁。

1.2.4 娱乐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最大的特色就是娱乐性,是少数民族为了丰富生活内容和增加生活乐趣而逐渐形成的。“娱乐是我国古代民间体育的主导价值取向,游戏、竞技是其娱乐性的根本体现,民间体育融入民俗节日之中使其娱乐性得以充分展现,表演化的民间体育又使其‘娱人’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古代民间体育的一部分,可见体育的娱乐性之中还包含着竞技性,竞技性是为了进一步增加娱乐性。

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实困境

2.1 传统土壤逐渐流失

传统土壤指的是人们长期生活的环境氛围,包涵着民风民俗、地理人文、生态环境等系列要素。今天的社会大环境变化很快,以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土壤逐步遭到破坏,从而威胁着其生存。以内蒙古的传统体育摔跤来说,以前的蒙古族人民以摔跤为经常性的生活娱乐方式,然而今天,随着城市化的快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都住进了现代化的城市,每天都忙着上班。城市的娱乐方式各式各样,摔跤也就逐步为人们所淡化,不在使他们重要的娱乐方式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于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它在特定的传统氛围中经历了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传统氛围对民族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已经失去了原始的味道,其浓厚的传统氛围已经渐渐的为现代文明的大潮所冲淡,氛围的丧失也进一步导致其失去生存的活力。显然,传统土壤的流失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的威胁是巨大的。

2.2 现代体育不断扩张

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不只是世界经济、科技全球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内容也都在随着全球化。随着西方各类新式体育项目的传入,人们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对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依赖性大大降低,直接导致传统体育的生存收到威胁。当下,社区体育的发展对传统体育的传递和发展便带来了挑战。社区体育的场地设施建设,基本上都是现代体育内容,居民们要展开体育锻炼,也就基本上是按照现代体育的内容开展相应的活动。社区体育逐步向农村发展蔓延,特别是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也在逐步普及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目的就是为了全民参与健身。可见,政策制度上也无形地在引导人们朝着现代体育迈进,而对传统体育项目逐步淡泊以至淡忘,这也是致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陷入发展困境的重要因素。

2.3 民族大众缺乏关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否顺利地发展,这与民族大众对其的关注程度之高低是分不开的。群众重视其发展、关注度很高,那么,它就越容易得到发展;反之,其发展将面临着危机。然而,有统计资料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是部分过去在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中影响深远的竞技、游戏活动都已经失传,如彝族的跳牛、满族的跳马、黎族的堆沙、新疆的赛骆驼等,而另外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彝族三笙、土家族的摆手舞、布朗族的刀舞、独龙族的溜索等目前则正处于濒临边缘。可见,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关注程度不是很高,以至部分传统体育活动正处于失传的境地。还有研究显示,少数民族群众在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方面,属于传统体育的内容不足15%。在城市中有一种普遍状况,年轻市民在健身活动中很少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健身手段。由此也可看出,民众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依赖普遍降低。

2.4 制度保障仍需健全

目前,我国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出台了相关法规制度文件,在很大程度上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挥了积极意义。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我国的在保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制度仍需不断健全。目前,我国制度在保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面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诸如民众生活保障、教育保障、项目竞赛保障、宣传保障、融资保障等。如果制度保障不健全,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力量,不能规范、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功能开发就会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这种状态将阻碍我们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运用。制度保障是前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良性发展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保障。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建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报告》中曾谈到:“要在原始氛围内保存民族传统活动,使其充满活力。”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勤劳勇敢、团结奋斗,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的深厚文化。我们要去利用并发展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凸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和现代意义,尽量发挥好其竞技、娱乐、健身、休闲等社会化功能,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意义、丰富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底蕴和内涵。

3.1 宏观规划,整体把握

《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发展民族和民间传统体育,挖掘、保护、整理、推广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对其进行宏观规划、整体把握,充分保障传统体育的生存土壤不被流失和破坏。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各个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育活动项目,有的民族地区多达几十种项目。面对这一博大的文化内容,如何进行有序地管理、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价值,便显得格外重要。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要对其地区的民族体育发展作以宏观规划,要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梳理各个项目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按民族区域和项目的分布情况来统一布局、并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可以在一些具有优势地理环境和丰富民俗资源的民族地区,积极利用地理环境、民俗资源,采取政府行为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地地理环境和民俗体育活动进行协调性旅游开发,依靠赚取一定经济收入,调动当地民众参与积极性。

3.2 开展教育,培养人才

我国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强调: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传统体育教育培训工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培养优秀的后继人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传统体育的活动内容、主要技术技能、体育开展中的规则,此外还应该包括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发展中遇到的重要事件、一些为体育项目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等。贵州省已经有了这样的实际行动。贵州省民宗委、体育局、教育厅共同举办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教练及编导人员培训班。主要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整理和编排、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编排中的几个问题等进行专题培训,同时对射弩、押伽、高脚竞速浮就球、陀螺5个竞赛项目的规则及裁判法进行了讲解和实地示范。全省9个州(市、地)民宗、体育工作部门和民族中学的民族体育工作者共60余人参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传统体育教育培训意义重大,有利于对传统体育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有利于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培养更优秀的传承和发展人,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中华体育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增强中华体育文化的内涵。

3.3 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宣传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对的认识。没有群众基础作为依托,民族传统体育很难持续发展;如何让更多的群众关注、认识它,是关系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在少数民族中大力宣传,让人们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经常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号召他们联合起来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民众才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和继承的最好载体,特别是一些民俗特色浓厚的民族体育项目,更离不开本土群众的积极参与。另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总是依存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习俗存在,过去人们维护传统氛围是出于生产劳作生活需要,是发自内心世界的生活诉求。民俗体育活动要靠本地群众参与才能延续生命力,没有本地群众参与,或者离开本土开展,那种体育形式就会失去原有的味道,体现不出本地民族体育特色。所以,我们要尽量宣传到位,以提高人们的认识,调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来。

3.4 完善制度,提供保护

我国现行的关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法规制度有《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等,但仍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约束民众的思想和行为,整合社会力量,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健康发展。例如,完善各种竞赛裁判法,保障民族体育竞赛活动公平公正有序开展;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保障民族体育在旅游开发中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加强宣传制度建设,保障民族传统体育在群众生活中有更多的关注点和关注面。此外,政府可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建立新式的社区体育场所设施来发展传统体育。例如,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中,建设适合该地区传统体育特色的场地设施,满足当地人们开展传统体育的需要。同时,也当鼓励当地人们去热爱他们的传统体育,并使其逐步传承和发扬。

[1]丁鸿祥.西北少数民族学校体育中民族传统体育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0(5):121-122.

[2]朱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25-126.

[3]张基振,虞重干.论中国古代民间体育的娱乐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75-78.

[4]张宏宇,李小兰.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和保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1319-1321.

[5]中国群众体育课题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6]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3):75-80.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传统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