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武术的影响
2013-08-15程恒桃
李 锐 程恒桃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1 道家思想对现代武术理论的影响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道家对大自然的思考与探索,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基础。道家以老子为创始人,依《道德经》为其理论基础。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在其长期的发展与繁衍中,武术文化的认识论、方法论,均与道家思想有直接的联系,特别是武术战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更是以《道德经》为其理论渊源。
哲学家认为,事物不仅是对立的统一的,而且是运动的发展的,并逐步地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自然法则,亦是老子人生观“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五十八章》)。老子认为,正阵可以转化为奇阵,善良可以转化为妖孽,祸中伴随着福的征兆,福里潜伏着祸的根苗。根据这一转化规律,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的观点,意思是说,道的运动是“反”,对立的事物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事物强大了就会衰老,有意造成事物的强大是违反道的原则,因为会促进它早日结束生命。老子认为,在自然界,新生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事物总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故此,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中提出“守柔日强”的人法自然法则,并通过生活实践观察各种自然现象,提出“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十八章》),意即水是最柔弱的物质,而能攻破各种坚硬之物。“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老子·七十六章》),即幼苗虽柔弱,可它能逐渐壮大,而一旦壮大就会逐步走向衰亡。因此,老子根据这些自然现象与规律,提出了“柔能胜刚,弱能胜强”;“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的理论(《老子·二十八章》)。老子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于守雌柔;什么是荣耀,却安于处卑辱。这种守柔处雌、崇弱尚下的观念对武术拳理与战略理论影响是极大的,构成了在武术演练与格斗中“以静制动,动静自如”;“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后发先至,崇下尚退”的战略理论。
1.1 以静制动,动静自如
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虚静是道家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道”在人体正如灵魂与肉体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体现。武术,特别是内家拳法(通常指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等拳法),就非常强调静、虚。许禹生在《太极拳经》云:“盖万物之理,以虚而受,以静而成,天地从虚中立极,静中运机,故混沌开,而阖辟之局斯立,百骸固,而无之藏自主,无不从虚静中来也”。徐致一则在《太极拳之练法》云:“虚静……乃太极拳最精微处。虚静者,即实中求虚,动中求静之谓也。初练时,势势揆其用意,是从实处练也。今当并此形迹而泯之,故谓之实中求虚。太极拳开式时,日由静而动,收式时,日由动而静。今则式式之中,处处皆当作由动而静想,务使一切姿势,皆有动即是静,静即是动之意,固谓之动中求静”。武术内家拳强调虚、静,是因为静方能致专,才能排除杂念,使精神完全集中,用意识引导动作,领悟技法真谛,从而从容自如、势正招圆。正如拳谚所说:“只要性心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李亦畲《五字诀》云:“一日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恳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静是精神内守,以静御动,是以身体和心灵来体验动、静变化的哲理,动是形体运动,要求动中求静,虽动犹静,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方能克敌制胜。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为主要内容,以套路与搏斗为主要形式的体育项目,无论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还是具有实战意义的搏斗运动,都要体现武术攻防格斗的技术特点。特别是在实战中,为了击败对手,必须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以静制动,动静自如”就是武术技击的战术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剑术家越女的剑术理论对此就有论述:“凡手战之道,内示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吴越春秋》)。王宗岳说:“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极柔软然后极坚强”(《十三势行功心解》)。《峨嵋十二庄》中也说:“静如秋月,动如飚风,彬彬克敌,分寸之中”。在长拳运动中,也要求“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可见“以静制动,动静自如”是许多武术流派的共同要求。
总之,静是指体力上的放松与心理上的平衡,并非完全不动,静是战术,动是目的,只有心静才能明了千变万化的搏斗形势,行动自然地不失时机,并能运用各种武术的技法后发先至,克敌制胜。
1.2 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胜刚,弱胜强”,并提出了一系列柔弱胜刚强的事例与方法。许禹生的《太极拳经详注》云:“太极拳常以小力敌大力,无力御有力,弱胜强,柔制刚为其主者。但以常理言之,小因不可以敌大,弱因不可以胜强,柔因难期以制刚,然云敌之、胜之、制之者,必有其所以制胜之理在。盖敌力须加吾身,方能效力。苟御制得道,趁其用刚发动之始,审机应变,采取擒获,使还制其身,则我虽弱常常居制人地位;敌虽强,常居被制地位,难以自由发展,力虽巨奚盖”。陈振民、马岳梁在《吴鉴泉氏的太极拳》中亦云:“练太极拳时,最忌用力,务使全身松开,气血灌注,日久自然练出内劲,这种内劲是很柔的,遇敌时不含抵抗力,能随敌劲以为伸缩,所谓柔中而有弹性”。正如太极名家杨澄甫所说:“柔中寓刚,棉里藏针”、“如棉裹铁”。
武术攻防对抗中,采用“以柔克刚”的战术,是守、柔、化、退、示弱的战略思想,不是单纯的消极,而是以守为攻,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以屈待伸,寻找格斗的契机,乘虚而入,待机而动。然而,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技艺对练拳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身法要灵活似游龙;手法要随心而动,击出似闪电;步法要轻快,走奇正八方,使迎之不知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关节要灵活运转,如珠走玉盆,九转还原;发力时似乎柔软如绵,实则坚硬如铁;迎战时要以变应变,随境而化,随意而变,犹如水之无所不致,气之无所不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目的。
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战略思想在实战和演练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柔中寓刚”,或曰:“外柔内刚”、“刚柔结合”。柔是气,刚是力,以气化力。看似柔弱如棉,实则坚硬如铁,达到内气与外力溶为一体,让人看不到其外形,便于充分发展生机,随机应变,以达到棉中藏针的效果。
其二,“避实就虚”。当气势勇猛的对手进攻时,不是正面迎击,而是采用灵活多变的步法与身法腾挪闪展,引进落空,抓住空隙,即当对方旧力已过、新力未生之际,自然借力,顺手牵羊,花较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对手。这就要求,在搏击时,避其锋芒,虚于周旋,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意境。
其三,“虚灵顶劲”。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第三章)。心与志指的是要虚心好学,清静空灵,切忌高傲自大,杂念纷呈。腹与骨指的是人体,要做到腹内松静,丹田气息充盈,引气敛入脊骨,才能达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效果。同时在搏击时,人体“虚灵顶劲”,有利于观察对方的意图,消除各种紧张的心理状态,随机而动,一旦发现空隙、有机可乘,便“起于腿,发于腰,形如手指”,而击败对方。
1.3 后发先至,崇下尚退
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阐述了一种“后”、“下”的观点。他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谓“慈”,就是要象父母慈爱子女般爱护宇宙万物,维护宇宙的和谐;所谓“俭”,要求清心寡欲,澹泊自守;所谓“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要谦虚详和,柔弱自守。否则不愿落后,而事事争先,就会导致“舍后且先,死矣”。老子还以江河作比喻,认为它在江河的下流,所以才能成为“百谷之王”。要想作百姓的君王,必须言语恭谦;要想站在百姓的前面,必须把自己放在百姓的后面(“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对君王的要求如此,对统帅的要求也是如此,“善用人者为之下”。这种从“后”、从“下”的思想用于战争,就是不取攻势而取守势,不轻易前进却愿后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根据这些理论,老子又进一步提出了“骄兵必败、衰兵必胜”的观点(“祸莫大于轻敌”、“衰兵胜矣”),深刻指出了喜欢逞凶者死,善于退让者生(“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讲究“先发制人”,而内功拳系在技击时,则讲究“汅发制人”,为什么同是武术,在搏击战略上却出现如此相悖的理论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内功拳系受古代哲学思想影响,讲求动静、阴阳、刚柔、强弱的辩证关系。道教理论认为:运之始生阳、生刚、生强;静之始生阴、生柔、生弱。而动之极则生阴、生柔、生弱;静之极则生阳、生刚、生强”,这就是“物极必反”。《庄子·论剑》云:“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许禹生《太极拳经详注》则云:“倘敌欲发我,则应心中坦然,审候应机,静以俟之。微动即应,所谓后人发,先人至是也”。徐致一《太极拳浅说》云:“先下手为强者,以快为胜者之说法也,太极拳则一反其意,以后下手为主,盖所以待敌之劲而利用之也”。“太极拳以不先发劲为主,遇敌来击,先以化劲化之,待其不稳,从而击之,则用发劲”。明代精通棍术的著名军事家俞大猷在《剑经》中亦说:“技术的关键不外乎‘后人发,先人至’一句,问如何是顺人之势,借人之力?曰:明破此则得其至妙之诀矣。盖须知他出力在何处,我不于此处与他斗力;姑且忍之,待其旧力略过,新力未发,然后乘之。所以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也”。《十三势行功心解》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因敌变化尔神奇也”。后发之所以先至,其前提是“顺人之势”,“引进落空”,就是根据对方的意图,诱敌深入,避实就虚,取得有利条件,并迅即转守为攻,其中包括识势、得机、乘隙、择途、逞技的全过程。
“后发先至,崇下尚退”的战略思想在拳法中亦有体现,内家拳法有高、中矮、上、中、下三盘之说,尤重下盘功夫;太极拳要求“十趾抓地,足心涵空”;八卦掌要求“曲腿趟泥,迈步猫行”;形意拳要求“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少林拳术秘诀》:“凡与人搏,切不可用手沾实敌人之手与物,盖不实则虚,虚则易于变化可见,中国武术几乎所有的拳系均重视桩功,与崇下、崇虚、崇退有关。
2 道家思想对现代武术的实践作用
2.1 道家“无为”与“以柔克刚”
“无为”是道家学派的显著特征。所谓无为,即顺应自然,使事物处于自然状态,而不是人为地影响它的自然进程。传统武术文化反对恃强凌弱的指导思想,也恰恰正是老子所说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的生动再现。传统武术文化在实践中体现并发展了老子的“以柔克刚”的思想,如太极拳论强调“以柔克刚”,这既是它的基本思想,又是它的战术原则,即所谓“人实我虚,乘虚即实,人刚我柔,乘柔即刚”。八卦掌练习时不仅要求周身自然轻松,以意领气,而且要步伐轻灵柔活,处处走圆,做到刚柔并济。
2.2 在现代武术文化中的实践
在“无为”的思想中,道家强调“虚静”,认为只有在“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中,才能起到通过心理过程调整自己的生理过程,使自己的身心处于平和有序的良好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因此,在现代武术中,站桩训练要求练习者貌似全“无”——心中无思无虑,肢体松柔自然,没有强加的精神活动和肢体动作,一切听任自然,也就是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只有将虚静理念注入运动技术之中,使人的身心处于极宁静和极松柔的状态,才能达到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奇妙,体现出道家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原则。
3 结论
综上所述,道家思想是武术战略理论的基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于武术的练功方法、理论研究、战略战术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道家思想丰富的哲理、对大自然的思考与探索,对于武术运动的丰富与发展仍然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1]楼宇烈,王 弼.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林向阳.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体育发展的质疑与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4(3).
[3]李金龙等.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扬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
[4]王晓毅. 国学举要(道卷)[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5]朱 哲. 先秦道家哲学研究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郝 慰.哲学原理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体现[J].搏击·武术科学,2004(6).
[7]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9]熊志冲.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J].体育文史,1989(5).
[10]丁明山.我们民族传统体育社会特性和功能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3).
[11]罗映光.道家文化及其现代价值[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6).
[12]陈青山.论道家思想对武术战略理论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