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竞技体育训练创新研究

2013-08-15乐建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8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教练员竞技

乐建军

(武汉工程大学体育部 湖北武汉 430074)

我国竞技体育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并长期保持稳定的发展水平,不仅是依靠我国优秀的特色运动项目,保证竞技体育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是不断的创新竞技体育训练体系。在本文中,利用了哲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对体育训练的创新体系进行分析。竞技体育训练的真正含义是指发挥个体在运动训练中最优化和最大效益化目标的实现,并保证其训练技术的安全和正确实施,本文在此基础上寻找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原因,为了揭示其本质,本文主要通过三方面展开分析活动。

1 有关竞技体育训练理念的创新

尽管理念不具备实物性影响作用,但是却可以通过指导客体的发展思想与方向影响其发展,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说竞技体育训练理念的创新决定着竞技体育的先进性。据实地调查显示,凡是竞技体育训练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则相关领导或各项目指导训练员在竞技体育训练理念的创新感悟和理解都较深入。多数学者都赞同:需要准确预示到各体育训练项目和体育训练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严格依据这些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地展开体育训练活动,而准确估测其发展趋势的前提是体育各级指导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运动项目的运动特征和发展规律,只有在完整认识到项目本质时,才能对其运动特征与规律进行创新性的改良。传统的训练理念中多是建立在基本的原理上开展训练活动,常用的训练方法有超量恢复理论、循序渐进理论、周期性理论等,这些基础理论往往忽略了项目运动的自身特征与规律,这就是影响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大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项目实现最优化训练效率。

在借鉴许多先进的体育训练理论基础上,相关竞技体育领导和各级体育项目教练员对我国传统的竞技运动训练理论再认识,通过结合实践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并改革训练理念中存在的弊端和局限。例如:对影响竞技体育训练结果各因素的分析,将训练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过程中,找出其消极的影响。为了使广大体育运动训练指导员深刻认识到这一现象,可通过多次开展由优秀教练员举办的经验交流会,互相沟通、集体讨论、共同找出解决运动训练理论中不足的方案。通过这些交流会议,可以从本质上打破对体育项目的传统、固定训练模式,从而转向深刻钻研对体育项目的分类和理解,并引领对运动项目的自身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探索道路上,从而解决影响体育训练的核心与关键问题。为了加强对体育训练理念的不断创新,应采取以下巩固措施:(1)坚持贯彻“三从一大”的指导原则;(2)增强体育创新意识、突破意识、科学训练意识;(3)强化日常与竞赛训练管理,逐步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上述介绍可知,正是因为竞技体育训练各级指导人员在运动训练创新理念的深刻理解和重视,使创新思想根深蒂固在体育运行训练过程中,不断地学习、认识、创新、再创新,能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这是推动经济体育训练保持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只有在训练理念创新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应用到实践训练中,激起学生们对训练的热情和兴趣,使训练过程中充溢着愉悦和轻松的气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有关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的管理创新

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是保证收益对优化技术成绩的有力保障,无论是在哪一种技术领域中,科学合理的技术过程管理都会直接影响到技术所到到的水平。而对于体育训练而言,运动训练管理问题属于竞技体育体育训练活动的日常工作内容,一般而言,只要某种管理制度一经规定,则存在较高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映射到体育训练领域中,是指当体育训练中出现创新性的技术手段、训练模式、训练方法时,若不对训练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则会阻碍到创新性的训练理论和模式发展。因此,在训练管理方面需要不断注入创新活力,改善其程序化的创新方式,而成为影响运动训练创新的重要保障因素,这也是竞技体育训练创新性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各学者们和各级指导员的长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总结出训练管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管理理念的创新

体育训练过程中的管理属于运动训练环节之一,这是保障运动训练顺利开展的基础,故训练管理理念也属于体育训练理念的范畴,这一理念的创新实施才能保证训练管理模式的建立。实践研究效果证明: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创新,不仅为训练管理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最大的优势是使得体育训练管理实现最优化效益。

2.2 训练方法手段的创新

训练方法与手段是构成技术体系的核心因素,也是决定技术水平高低的直接因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想成就竞技体育训练的最亮点就需要不断地创新训练方法和手段,故训练技术手段向来都是训练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深入探讨和学习运动项目中技术、战术的特征与规律,积极开展对技术手段的创新活动,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和措施,通过不断的尝试,最终克服训练中的核心问题。

2.3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创新的源泉是人才,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既是运动队管理的执行者,更是培养人才的施教者,只有在教练员具备有纪律、有素质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作用,通过教练员对训练质量的最好把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因此加强教练员队伍管理与建设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4 增强科技意识,突出科研创新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充斥着科学力量的社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不可估量多的作用,它不仅在其他学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竞技体育训练中的直接促进力量,所以,科研创新因素必定要列入到竞技体育训练管理的环节之中。科研力量不是单一的理论研究,而是与体育训练过程中的环节都息息相关,它不仅体现出教练员对训练理念和理论的不断探索,同时也体现出对新的训练手段、方法、措施的运用。管理方法和手段也需要不断更新与变化,在不断创新的管理体系下,保障训练管理的协调、顺利运行,故训练管理和科研创新都是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5 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

政治思想向来被认为与体育训练毫无关系,然而,从哲学理论与技术流程角度分析,这一认识存在较大的偏差和局限性。政治思想工作的重心内容是指导训练实践活动的协调开展,它也推动竞技体育训练理论不断创新的动力;政治思想工作对象是运动员和教练员,这两者对训练工作具有最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关系着竞赛的过程和结果。所以,政治思想工作不仅可以作为管理的手段,还是管理的对象,它是作为软文化实力对体育训练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和实践的。

3 对体育项目分类的创新

总结传统的体育项目分类,可分为:体能类、速度力量等技能类。通过对这些运动项目的重新归类与划分,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掌握各运动项目的特征和规律,还能更新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保证训练的持续发展。在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归类过程中,可以强化创新性理念。主要体现为:(1)在不同类别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具有差异性较大的代谢特征,近年来,学者们也致力于对其研究,并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应用到代谢的不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运用生化生物研究出在不同类的运动项目中具有不同的运动强度,并逐渐深入研究到运动强度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训练过程中运动强度是影响训练效果的最主要因素,而供能系统是保障训练过程中有效强度的最佳指标。(3)不同项目具有不同的制胜规律。针对不同运动项目特征及其运动达标要求,本研究主要分析影响体育训练实现最佳成绩的关键因素。

4 结语

通过对现有体育训练理论的分析与梳理,主要从理论创新、训练管理创新、项目分类创新能力三方面的阐述,从而基本构建了完整的、科学的运动训练体系框架,要坚持在此框架的指导作用下,加强对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的创新,保证我国的竞技体育处于重要地位。

[1] 侯向锋,马凯.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创新的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63-65.

[2] 杨玉晨,吴秀峰,张明明,等.辽宁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改革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1):32-35.

[3] 郑跃军,吴冶.我国运动训练体系的发展趋势[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6):44-46.

[4] 吴贻刚.近30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述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4):13-17.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教练员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兴趣探究
体育训练中的兴趣与培养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