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莉妹妹》汉译文本中的“摇椅”意象重构

2013-08-15邹艳菁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名作欣赏 2013年12期
关键词:嘉莉汉译摇椅

⊙邹艳菁[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作 者:邹艳菁,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研究、英美文学。

文学作品翻译历来是翻译实践中的主要难点,也是翻译理论界“可译性”问题争议的焦点所在(任淑坤,2010)。一部为人称颂的文学经典除了蕴含深刻的思想之外,通常在语言上还表现出高超而独特的艺术写作手法。在文学著作里,比喻、拟人、象征、夸张等修辞手段的运用比比皆是。读者不仅仅为一部伟大作品的思想而震撼,还常常享受着其中优美的文字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杰出的作家经常通过别具匠心的语言使用建构出打动人心的文学意象,以达到渲染意境、升华主题和感染读者的效果。正是因为文学语言形式上的独特性质和重要意义,文学翻译几乎是一种“不可能任务”,而读者透过译著去品味文学作品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但这样并非可以否认文学翻译的意义,对于一般人而言,能够用一门外语直接阅读原著就很不容易了,更不用说有这么多不同语种创作出来的经典作品。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译作而了解外国名著的。文学作品的翻译为普通读者感受外国经典提供了一扇窗口,推动了跨文化交流,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和繁荣全世界的文学创作。

《嘉莉妹妹》(以下简称《嘉》)是西奥多·德莱塞的成名作,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在世界文坛中享有盛誉。该小说已经先后被译成几十种语言,汉语的译作也有多部在我国出版。德莱塞的文笔却并不出众,因为他并非出身于纯正英语家庭,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写作训练,属于后天刻苦努力自学而有所成就,其小说创作过程中,总是不能摆脱记者报道的习惯。因此,虽然《嘉》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思想价值,但是其语言形式并不是十分完美,这就使它的译本不至于丧失太多的语言特征,更能为读者理解和接受。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及汉英语言系统的巨大差异,即使是这样一部以思想内容为主导的小说,它的汉译本也与原著存在的一定的距离。

一、《嘉莉妹妹》中的“摇椅(rocking- chair)”

“摇椅”是作者在小说中构建的重要意象,它频繁出现,与嘉莉、赫斯渥等多个主要人物的命运紧密关联,以象征的手法体现和强化全书主题。主人公嘉莉妹妹经常坐在摇椅上沉思、幻想;对于她而言,摇椅象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摇椅的不断摇晃,表明她在永不停步地向前追求,同时,也暗示她的梦想将永远无法实现。赫斯渥在面对破产的时候也是经常坐在摇椅上摇晃,但对于他,摇椅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逃避,他在摇椅的摇晃中,逐渐走向自己的毁灭。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小说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摇椅这个道具,非常传神地揭示了美国社会中的男女主人公们对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在面对大都市生存竞争时的无奈和绝望,鲜明地突出了作者所主张的人类社会如同“丛林”的主题。

因为“摇椅”是小说中的重要意象,经过汉语翻译后的小说需要保持其原有的艺术效果,以穿越文化与时空的障碍,与东方读者进行交流,并激发共鸣。不难理解,由于文化传统与生活经验殊异,为了适应汉语读者的情况,小说中原本具有强烈艺术魅力的意象需要在汉译文本中进行适度重构。本文将从实际汉译文本出发,通过平行对比原著和译本的具体语言表达,研究“摇椅”意象在汉语系统和东方文化语境中的重构过程。

二、“摇椅”的汉译与英语原著比较

基于历史的原因,《嘉》先后出现两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1900年版和1982年的复原版本,在本研究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1900年版。汉译文本也有多个译本,同样,我们仅选取其中一个译本,采用常跃的翻译版本,它与1900年英语原版是相对应的,方便实现平行对比。

在英语原版中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3.2.4w(windows)进行检索,检索词为rocking- chair 和rocking- chairs(即同时检索其中的单复数形式),得到18个结果,说明英语原版中出现了18个直接使用“摇椅”的地方。在汉译文本中,使用“摇椅”一词进行检索,却返回了38个结果。我们推测,这种差异应该是由于英汉措辞不同和译文行文表达需要而产生的。对此,笔者将汉语中出现“摇椅”的地方与英语原版相应之处进行仔细对比,肯定了这一猜测。我们发现,英语中的“rocking”“rocking toand fro”“rocked”“rocked to and fro”“rocked back andforth”“rocked on”和“moved to and fro”等动作表达,在汉译文本中,经常通过增加词汇的方式将英语中隐含的“摇椅”意象给显性化。另外,英语原著中用“it”“chair”和“rockers”来代指摇椅的时候,汉译文本中也将其明确翻译为“摇椅”。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因为“摇椅”这个词比“rocking- chair/s”出现得更加频繁,汉译文本中的摇椅意象在一定程度上比原版得到更为显性地强化。

三、汉译本中“摇椅”意象重构

在英汉翻译过程,由于中西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为了使原文中的意义得到再现,根据行文需要,一般会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来对原有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比如,针对原有隐含的意义,在汉译中显性化;原有显性的内容,则在译文中以隐含的方式表达出来。除了汉英语言形式上的差异之外,东西方思维习惯与文化传统上的不同也会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来。对于不同民族文化传统背景的读者,同样的文学形象会产生不一样的解读。原作者与译者针对的读者群体有所不同,从译文的接受者角度来看,译者必须要根据读者情况作相应调整。原著中所建构出来的饱含象征、比喻等蕴意的作品意象到了译文中自然就会被再加工和重创作,也就是得到“重构”。《嘉》汉译文本中的“摇椅”意象也应该会与原著有所区别。通过仔细对比其中英语原著和汉译中对“摇椅”的相关叙述,我们可以总结出汉译本中“摇椅”意象重构的主要特点。

首先,所有英文原著中的“rocking- chair/s”语句,在汉译中都用“摇椅”进行了明确翻译。这说明译者比较尊重原著,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表达特点,没有随意改写原小说的叙述方式和凭空创造不一样的描述。从这个角度来看,至少在形式上,原著中的“摇椅”意象在译文中都得到了完整保持。读者在阅读译著的时候,也能够体会和感受原著中有关摇椅意象的描述。

其次,由于语言结构差异,英语原著中一些没有直接提及“rocking- chair/s”的地方在汉译中却有“摇椅”表达,即一些隐性“摇椅”意象在汉语译本中得到显性化。比如,原文中只有rocking,但译文中则翻译为边摇晃着摇椅,使“摇椅”得到显性化和前景化。

这种情况在《嘉》的汉译文本中并不少见,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至少12例以上(包括rocking、rocked等),译者的主要目的很可能仅仅是为了适应汉语行文的方便,但在小说艺术意象重构方面却在无意中起到了强化作用。原文中仅使用动词表达,强调了动态性,而在汉语中则以动宾结构,使动作包含了对象,将焦点转向了对象,相对突出了“摇椅”的静态特征。

再者,原著中的“chair”“rockers”等词汇,在汉译文本中直接以“摇椅”来表达,这反映了译者为了适应中国文化而作出的语言调整。美国摇椅在19世纪下半叶得到广泛流行,对于美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根据上下文自动将“chair”“rockers”建构为“摇椅”的意象,而我国的常规椅子概念与摇椅相关性不大。译者这样处理,有利于小说中的“摇椅”意象在跨文化语境中得到较为完整地重构。

经过平行对比《嘉》原著和译本中“摇椅”相关内容,我们发现,“摇椅”意象在汉译文本中,在穿越了文化和时空后,仍然得到了完整重构。根据语言结构和文化差异,译者对“摇椅”意象进行了适度显性化和前景化,使之更加适应我国读者的文化背景,在艺术效果上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对等。由于受到文本获取条件所限,本文仅对汉语译本中的其中一个译本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后续研究中,可以根据条件,适度增加译本数量,使研究更加系统全面。

[1]Dreiser,T.Sister Carrie[M].New York: Doubleday, Page&Co., 1900.

[2]陈文智,徐建纲.论《嘉莉妹妹》中摇椅的象征意义[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40—141.

[3]董衡巽.德莱塞:“一位文笔拙劣的大作家”[J].美国研究,1992,(02):141—151,145—146.

[4]黄立,白冰.摇椅上的梦想——《嘉莉妹妹》中摇椅的象征意义[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141—144,293.

[5]路旦俊.复原与再现——评《嘉莉妹妹》的两个版本[J].学术界,2005,(04):289—294.

[6]任淑坤.文学作品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以五四时期的一场论争为中心[J].河北学刊,2010,(05):175—178.

[7]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

[8]余通.试论翻译的跨文化转换性质[J].江西社会科学,2009,(02):233—235.

猜你喜欢

嘉莉汉译摇椅
《嘉莉妹妹》中的成长主题探究
英美人名的含义
从《嘉莉妹妹》看女性的成长历程
老猫的摇椅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摇 椅
嘉莉妹妹的荣与欲
嘉莉与珍妮
论莎剧复译对本土自然语言资源的吸收——以王宏印汉译《哈姆雷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