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美文山

2013-08-15冯在谊

含笑花 2013年5期
关键词:红土地文山文化

■冯在谊

醉美文山

■冯在谊

滇东南疆,美丽文山,在南高原沃土的孕育下,茁壮成长,一派繁华。七乡大地,几经风雨,乘上时代的东风光耀绽放,璀璨夺目,秀美如画。

盘龙河水悠悠流淌,叮咚声响弹奏着文山奋起腾飞的铿锵音符。1927年,文山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洒戛竜党支部的成立,宣告党的红色政权之火焰正式在文山的红土地上绽开燎原之花,七乡儿女满腔热血掀起了保家卫国的革命热潮。壮乡苗岭涌现出了大批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中华复兴作出了积极贡献。文山的山水,孕育了楚图南、柯仲平、王有德等一串响亮的名字和他们闪光的足迹,成为了文山人的骄傲与自豪。前辈们的旗帜榜样,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山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傲立潮头,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开创了文山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的新局面。新时代、新文山,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滇东南疆边地,美丽文山向着中国梦扬帆起航、高歌奋进。

走进文山,你一定会惊叹这片红土地的秀美。奇峰秀水、名木古树,是自然界赋予这片土地的特殊礼物。登上文山境内第一高峰薄竹山,原始森林的奇观妙境,让茫茫林海净化尘嚣,在云山雾海、繁花绿叶中顿悟人生,仿佛置身人间仙境。走进普者黑,集溶洞、湖泊为一体的靓丽奇观,是喀斯特山区独有的山水田园风光,瞬间便沉醉在遍地荷花的“高原水乡”之中。步入老山顶上的望月亭,明月高悬照河山,英雄豪气存千古。览祖国河山之壮丽,赞烈士献青春戍边地之崇高,激荡出胸中烈烈爱国热情与生为炎黄子孙的自豪。踏进华盖木故里西畴县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睹植物界“大熊猫”华盖木之尊荣,四十余米的华盖木大树,擎天柱一般高高屹立的伟岸身姿,诠释着七乡儿女不畏艰辛、穷则思变、奋发有为的大山精神……

走进文山,你一定会惊叹这片红土地的古老。距今五万年前的西畴县“仙人洞”晚期智人牙化石,镌刻着先人们繁衍生息的远古印迹;句町古国、地母文化的气韵,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广南展开文化繁荣发展新画卷;西畴蚌谷狮子山崖画、麻栗坡大王岩崖画,将古老文明的光辉烙印在这片福地上。透过时光的隧道,隐约窥探到先人们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迈着艰难步履踽踽而行的沧桑;聆听到沙场杀伐的马蹄声响,在遥远的云端回荡;感受到远古文明的繁盛和颓废,在自豪和忧伤中钩沉历史。

走进文山,你一定会惊叹这片红土地的神奇。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美丽的君龙湖,每一座山、每一滴水、每一块石头似乎都具有独特的灵性,并被赋予了生动的故事和传奇,让人在自然景观和文化宫殿中陶醉。九曲的盘龙河在文山城蜿蜒盘旋,让文山形成了一座以桥为特色的城市,大大小小数十座石桥,飞架在盘龙河上,可谓是三里一墩、五里一桥,彩虹漫天。在山、水、桥的点缀下,文山变得钟秀独特,人杰地灵。“南国神草”之称的文山三七享誉海内外,为多少人祛除病痛,送去健康。壮乡苗岭、彝山瑶寨,随处可见三七花开的美丽场景,迎风招展的三七花,正孕育着文山人幸福和希望的梦想。我们生活在三七花开的地方,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三七花、三七酒、三七烟斗、三七化妆品……每一份与三七相关的礼物,似乎都显得高贵典雅、备受欢迎。随着三七经营市场的不断火爆,三七产业已成为文山经济的一大支柱。以三七、重楼、石斛等文山特种中药种植研究为主的文山·中国中药生物谷,为神奇文山不断注入新活力。

秀美的河山,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蜿蜒盘旋的大山形成了南疆大地的脊梁。高山、奇石构成了又一道风景线。大山赋予了高原人担当、务实、坚强不屈的精神。那满山的石头,在日月穿梭中沉睡了数万年、数亿年,今天,因文化灵光的点缀,很多已摇身蜕变为奇珍异宝。你在深山或是溪流中不经意间捡回的某块石头,指不定哪天会在某次奇石展中大放异彩,并不断升华着它特有的价值。由于文山地处几个地质大构造单元交接部位,具有极好的成矿条件。大山皱褶中、红土地深处,随处都蕴藏着炫目的宝藏。全州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共有锡、锑、钨、铜等四类58种,其中:锡储量居全国第三位,锑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锰储量居全国第八位,铝土储量居云南省首位。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文山经济腾飞的重要命脉。

彩绸飘飞,锣鼓欢荡,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着八方来客。以壮族苗族命名的文山州,汉、壮、苗、彝等11个民族团结和谐一家亲,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独具民族特色的“铜鼓舞”、“手巾舞”、“芦笙舞”、“弦子舞”……展示着原生态舞蹈的绚丽多彩;走进中央电视台、飞出国门的《坡芽歌书》,成为了文山名族文化的重要名片;壮族三月三,苗族踩花山、彝族火把节、瑶族盘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以及丰富的民间传说、民族歌谣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构成了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元素。文山多元的民族文化犹如春天的繁花,娇艳多彩,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春风中竞相绽放,异彩纷呈,吸引着众多的客人慕名而来、驻足留恋。

走进文山,为天堑变通途惊叹,为繁华美丽而震撼,为热情好客的文山人感动。

谁曾想,空中大鸟会在这里展翅高飞;谁曾想,高速公路会贯通这片土地;谁曾想,高速列车会从家门口唱着欢歌飞驰;谁曾想,巨轮鸣着长笛从这里起航……昔日的边地落后面貌已成为一种记忆,取而代之的是交通发达、商业繁盛、高楼林立等现代文明的符号。随着“桥头堡”建设、泛珠三角和东盟经济圈开发的推进,文山擂响了奋进的战鼓,以崭新的面貌,后来居上的气势,向外界彰显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和美好迷人的宏伟蓝图。

文山的热情,在张扬、奔放中更显亲切与友善,亦如红土地一般的博大而厚重。那奇峰秀水、烂漫山花是送给客人的珍贵见面礼;那飘香米酒、五色花米饭,让你在浓香中陶醉;那欢快的舞蹈、甜美的山歌,令人流连忘返……三七花开的地方,笙歌飞扬,幸福安康。走进文山,走进了山的世界,走进了梦的港湾,走进了民族文化的殿堂。秀美山川中,感受着一方水土的别样韵味,心也随之迷醉。

站在文笔塔下,随清风拂面,断想文山的古韵;登临西华山巅,任思绪纷飞,惊叹文山之繁盛。华灯初上、明月高悬,小酌一杯飘香的壮家米酒,醉在美丽文山的怀抱里。睡梦中,仿佛四处唱起优美的民歌,跳起欢快的舞蹈,铜鼓敲响了七乡儿女追赶幸福的律动。

猜你喜欢

红土地文山文化
父亲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自律是青春的必修课
后来,我们都走散了
谁远谁近?
文山 ,春光中写下的赞美诗(组诗)
如果人生有橡皮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