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词典

2013-08-15本刊编辑部

文苑 2013年6期
关键词:走后门回纥党人

自助餐

从8世纪起,北欧的维京海盗不但在北海、波罗的海劫掠横行,更一度骚扰英国、殖民美洲,创下了不小的名声。海盗一旦劫掠到食物便会大摆宴席,可按照传统的方式,菜多半上一道光一道,根本跟不上海盗吃饭的速度。后来,“老大们”改用大锅做菜,做好后一锅锅排开,众弟兄随意取食。这种吃法好准备,又经济实惠,因此很快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热衷于沙龙聚会的法国波旁王室推广了这种自助餐,将原本“草莽”的聚餐方式转变为上流社会的时尚。“二战”时,自助餐形式被广为引入到美军后方驻地的军用食堂。“二战”后,自助餐开始流行起来。

走后门

宋徽宗崇宁年间,蔡京严酷迫害元祐党人。元祐党人是指宋哲宗元祐年间反对变法的旧党。凡是元祐党人的子孙,一律不许参加科考,而且一概不许出现“元祐”的字眼。

洪迈《夷坚志》记载了一则优伶箴戏的故事。有一次宋徽宗和蔡京等大臣看戏,一个伶人扮成宰相,坐着宣扬朝政之美。戏中,一个士人是元祐五年获得荐举的,按照对元祐党人的政策,应该免掉荐举,负责管理官员的礼部不予录用,把他赶走了。过了一会儿,宰相家主管私家财库的官员附在宰相的耳边小声说:“今国库发下来的俸钱一千贯,皆为元祐钱文,如何处置?”宰相低头想了半天,悄悄对官员说:“从后门搬进去。”旁边的伶人举起手中所持的棍棒,照着宰相的脊背就打,一边打一边骂道:“你做到宰相,原来也只要钱!”

自此以后,凡是给官府送礼送钱的,均走后门。这“走后门”就这样传了下来。

两面派

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拉锯战,老百姓苦不堪言,谁来了都要欢迎,都要在门板上贴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两军不断地来就得不断地换。豫北怀庆府人生活节俭,他们想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哪方来了就摆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惹了大祸。

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进城后,常遇春见家家门口的木牌上满是五颜六色的欢迎标语,心里很高兴。不料一阵狂风吹来,木牌被刮翻,现出了反面欢迎元军的标语。于是,常遇春大怒,下令将挂两面牌的人满门抄斩。

千里送鹅毛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奇珍异宝去拜见唐皇。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到达长安后,缅伯高给唐太宗献上了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广泛流传开来。

猜你喜欢

走后门回纥党人
四位科学家为863计划“走后门”
七八休假月,法国“两党”相互调侃
回纥汗国初期与唐朝关系变化探析
虚张声势,轻松筹款
“地下组织部”还是右翼“阴谋集团”?
我在法国“走后门”
唐朝回纥“化俗”政策研究——以德宗时期为重点
我在纽约走后门
我帮病人“走后门”
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党人在军事上的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