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见”无价

2013-08-14贾宪章

实践新课程 2013年7期
关键词:看见盖子茶壶

贾宪章

一个人偶然得了把紫砂壶,非常喜欢。睡觉时,他把紫砂壶放到床头的小柜子上,梦里一个翻身,紫砂壶的盖子不慎跌落。被惊醒后,他既心疼又气急败坏,没有了盖子的紫砂壶,还有什么用处?于是一甩手将茶壶丢到了窗外去。第二天早晨起床,却发现茶壶盖子完好无损地落在拖鞋上。想起已经丢到窗外的茶壶,他又悔又恼,飞起一脚把盖子踩碎。吃完早饭,扛着锄头出工,一眼看见窗外的石榴树上,那把没盖子的茶壶,正完好无损地挂在树上……

“看见”是无价的,可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不愿等到“看见”就凭着“想当然”直接做出决断。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许多表象上貌似的必然,其结果却往往是非然的。“挂在树上的茶壶”自然也就成了不尊重“看见”最沉重的教训和最惨重代价。其实对于教育工作来说,“看见”同样是无价的,不仅可以让各种意想不到的真相纤毫毕现,更可以让各种施教行为有的放矢,让教育实践少一分遗憾,多一分圆满。

有时,我们总以为自己的“看见”,别人同样也能“看见”,其实这是十分可笑的感觉。欧洲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如果没有穿上那人的鞋子走上一英里的路,就不要去评价他。”是的, 无价的“看见”不仅要育人者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发现,更要站在其他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角度去发现。只有这样的“看见”,获取的信息才不仅更加丰富,而且更加有价值。教育是以孩子发展为本的事业,没有情感的教育不可能使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特别是我们当今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的社会,教育的话题从未像今天这样让人瞩目。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仅要牢记“爱孩子,是自己的天职”这句格言,更应清楚“看见”的价值,不仅要清晰地“看见”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应全面地“看见”他们的行为问题,然后才可以因势利导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增强与他们的心灵沟通,进而提高自身的育人水平。

有时,我们总以为自己的“看见”,就是别人真实的样子,其实这却是十分盲目的感觉。无价的“看见”不仅要育人者多尝试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更应多尝试从体验的过程中去观察他们的变化。让自己茅塞顿开最好的“看见方法”就是多尝试做一做孩子的事情,尽可能多地接近他们的实际模样去体验,尽可能全地复制他们的真实活动过程,尽可能长地保持尝试过程中自己行为的规律性和持久性,尽可能多地用他们的眼光去观察问题。这个过程需要用心筹划,要安排好每一种活动的进度,千万不可太心急,以免做出盲目的举动,还必须尝试多改变自己的行为,尽力让自己的一举一动不再捎带自己的观点,为了了解孩子的需求,有时需要离自己的“眼睛”远一些,让自己多受一些委屈。这样“看见”的东西将比你几年时间在家长或老师的位置上得到的还要多,还要有用。

有时,我们总以为自己的“看见”,一直就会是那个样子,其实这是十分武断的感觉。无价的“看见”不仅要育人者多珍惜“眼前的看见”,更应多珍视“等来的看见”。“等来的看见”应该摒弃“或花或草”之喜厌、“或铁或钢”之爱恶、“或黑或白”之区别,公正地、耐心地对待每一名孩子,不主观地臆想,不盲目地评价,不草率地否定,不轻易地放弃,让他们可以享有证明自己价值的时间和空间。“等来的看见”应该珍惜每一个生成性细节,“不速之客”也好,“节外生枝”也罢,在等待中观察,在等待中思考,在等待中点拨,对于孩子来说,不管是智商还是情商,其自主的参与过程都是一个自我展现和主动蜕变的历程。“等来的看见”不仅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有效方法。切忌对学生暂时的缺点、不足、错误缺乏等待的意识,甚至不分场合地当众揭短,挖苦讽刺,打骂体罚,这样不仅影响自己“看见”的效果,更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看见”无价。只有每一位育人者“看见”的习惯和水平能时刻吻合孩子成长的需要,其教育过程才会更趋完善,其育人轨迹才会更趋合理。少一些无根据、无节制的“想当然”,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看见”吧,相信这样的“看见”一定会让使得教育实践少些错误、少些弯路,多些明智、多些理性、多些成功!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

责编/齐鲁青

猜你喜欢

看见盖子茶壶
挂在树上的茶壶
透视:巧克力礼盒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
功能隐形眼镜盒
“看见”的力量
显微摄影师:带你“看见”惊艳的“微距世界”
重新“看见”你
一款可以帮助盲人“看见”的墨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