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见”的力量

2017-01-03郑良仙

关键词:看见老师学生

郑良仙

“眼见为实”,道出了人们惯常的思维。在信息铺天盖地的网络时代,人们在遭遇了诸多“善良被欺骗”“正义被愚弄”的尴尬、愤怒之后,更多地会谨慎地选择相信亲眼所见,而不再相信那些迷人眼的文字。“有图有真相”,成了媒体提高信息真实度的最佳选择。然而,“有图”一定有“真相”吗?“看见”的一定是事实吗?

令网友简直羞做中国人的“外国小伙扶起大妈反遭讹诈”的图片,真相是“外国小伙撞倒大妈后用中英文辱骂被撞者”;被网友口诛笔伐的“医生手术室微笑自拍”图片,真相是“终于为患者保住了左腿,纪念手术室的最后一台手术”;让网友眼眶湿润的“小女孩为中暑的环卫工人撑伞”的图片,真相是某公司策划的卖伞广告……

为什么我们擦亮了双眼,还是远离了真相?

成年人尚且屡屡迷失,我们的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正处在懵懂的探索阶段的青少年,又如何能不迷失呢?他们正处于热情有余而思辨不足的年龄,满腔热情如被恶意地、偏激地导向真相的背面,又会有怎样的后果呢?我们应该怎样教会学生辨析“看见”的一切呢?

我曾以喧嚣一时的“学生为老师撑伞事件”为例,给九年级学生上了一节主题“看见”的时评写作指导课,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事件。

上课的第一环节,我问学生:“你们都相信眼见为实吧?”学生都很肯定。我依次出示了三幅图(图1、图2、图3),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惊讶地发现:第一幅图,看底部是四根柱子,看顶端是三根柱子;第二幅图,大象的腿时而是四条时而是五条,再看好像有六条;第三幅图,有时看是柱子,有时看是人体。怪哉!此举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看见”的未必等于他人“看见”的。

第二环节,我出示了苏联电影导演库里肖夫的一个实验。第一组出现三个镜头:①一个人在笑;②手枪直指;③这个人惊恐的脸。看完这组镜头,学生描述的情节是一个正陶醉在喜悦中的人突然遭到了凶手的袭击,他顿时陷入恐惧之中,这人很胆小,主题是恐惧。再给学生看第二组镜头:①一个人惊恐的脸;②手枪直指;③这个人在笑。学生描述的情节则是一个遭枪手突然袭击的人在短暂的恐惧、慌乱后立刻镇定了下来,这种笑,可能是他为了麻痹凶手,也可能是发现持枪者只是在开玩笑,这应该是一个特别勇敢、镇定的人,主题有点荒诞。我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样的三个镜头,只是排列顺序不一样,为什么我们对主人公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呢?这些“突然袭击”“短暂的恐惧”“麻痹凶手”等信息是图片本身就有的吗?我以此引导学生明白:我们在看图片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加上了自己的联想,运用我们的生活经验给图片之间的空白处加上了逻辑联系。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看见”,很有可能是经过我们主观思想加工过的“看见”,并不一定等于事实本身。

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网上热议的“学生给老师撑伞事件”的原帖(发生在2015年4月)。帖子中有三幅图片和发帖人的一段话。学生在看图片时明显表现出了更多的理性。有学生说乍一看三幅图,是一个学生给一个成年人(此时,学生已经意识到在尚未证实身份之前不能想当然地说这个人就是老师,而男孩身着校服,可以肯定是学生)撑伞,似乎走了很久的路一直在撑,但仔细看画面的背景就会发现,这个“走了很久”是我们下意识加上去的,因为他们身后的树和栏杆是一模一样的,证明地点就在同一处,也就是只移动了几步路。学生还说,这个成年人和学生在此中间可能有过谈话,比如她让他不要撑,他坚持要撑伞;或者,他们刚刚还为某一个话题聊得很开心,但帖子上让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三个片段,我们无法断言撑伞者和被撑伞者是什么心态。也有学生指出,发帖者所附的文字特别有煽动性:“现在的老师也真是牛了。哪个学校的老师啊,感情你是国家领导人啊?女子手里拿个小扇,真起范儿啊,求真相。”

这样的话语,很容易让网友义愤填膺。

我告诉学生,经过证实,图中的成年人的身份的确是教师。为了唤起学生的切身体验,我问学生:“从你上幼儿园至今,可曾主动为老师做过一些小事?你当时是什么心情?”学生纷纷回答“做过”,并乐不可支地谈起小时候的趣事。有个学生还笑着说:“郑老师,上次你的茶杯落在讲台上,就是我给你拿回办公室的哦!”我说:“我们假设一下,当时有人拿个手机,‘咔嚓拍一张郑老师空着两手悠闲地走向办公室,再‘咔嚓拍下你双手端个茶杯跟在后面,然后发到网上,附上一番话:‘现在的老师也真是牛了。哪个学校的老师啊,感情你是国家领导人啊?连个茶杯都要学生拿!那效果会怎样?”学生哈哈大笑。这笑声已经表达出他们对“撑伞事件”的再思考了。

我又将话题往前推进:“如果我们在看到这个帖子的第一时间,也想跟帖发表看法,我们还应考虑到一些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说:我们要考虑这撑伞的是未成年人,要顾及他的心理承受力;要考虑整个事件的缘起;要考虑舆论对这位老师工作的影响……学生此时已经能一分为二、设身处地地看待这个网络热帖了。接着,我就让学生以一个普通网友的身份,写一篇文章,发表对此事的看法,可以选择读者对象是这位发帖人、这位老师、撑伞的学生、老师所在的校方领导或是其他关注此事的网民。

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作文片段:

从古至今,尊师敬长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杨时“程门立雪”是对师长的一种尊敬。要是当时有手机和网络,某人拍一张照片:杨时在门外,雪深一尺;再来一张程颐在屋内酣然大睡。发到网上,然后评论:“现在的老师还真是牛了!感情你是皇帝啊?学生来请教还让其在门外受冻,自个儿在屋内赛神仙啊!”那肯定也是一番轰动,但为什么此事至今却成为一段佳话呢?就是人们被杨时尊重师长的品德所打动。那么,回到事件中,那位撑伞的学生,不也正是出自对老师的尊敬吗?为什么不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呢……

吴新元《学生撑伞,何错之有》

有时,一句话可以使迷茫的人走出困境,也可以掩盖事情的真相,甚至可以毁了一个人。我认为对于“学生撑伞”这件事,我们该关注的并不是这就等于现在的老师多么没有职业道德,而是事情的真相和当事人的想法。在事实真相还不充足的情况下,仅凭这三张照片,就挥舞道德的大棒打向当事人是否不妥?途中发生了什么事?你不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对话?你不知道。学生为什么要给老师撑伞?你不知道。那你怎么可以妄下断言呢……

刘予希《学生撑伞,我们该关注什么》

当我们毒舌以待时,是否想过一个人会因为我言语的抨击而受到伤害?可能是受处分,可能是不敢出现在公共场合,可能是性格、人生轨迹从此陡转……我们何不冷静一点呢?为何要将我们的毒舌用在不确定的事件上,用在未成年人身上?那些明星、公众人物,多少人也曾受到过毒舌困扰?每一场骂战,有多少人真正在乎事情的真相?我们只在乎自己“看见”的,而我们“看见”的,不一定是事情的全部。我们自以为正义的声音也许只是一场伤害……

毛鑫婧《学生撑伞,为何毒舌以待》

这位网友,看到你的帖子读着你义愤填膺的话语,我一时之间也会有你的感觉:这位女教师太不顾学生的感受,太不关爱学生了。但是,在平静下来之后,我想提出我的看法,我认为你对这位老师的形象所下的“定义”太过仓促。你只是用你的眼睛“看见”这件事,以你心中固有的想法看待这件事。请问,你确定这位老师是要求学生撑伞的吗?可能你不知道,完全有可能是那位学生自己很高兴给老师撑伞,他们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就像我班里好多同学都为我们年轻的科学老师撑过伞,因为她和我们最亲近,我们喜欢她啊!从你的话语中我可以读出你是一位非常关爱学生的网友,你是在为学生鸣不平,但是,你却不知道你的行为很可能已经深深伤害了那位学生。他的老师因此而深受舆论谴责,他将如何面对老师?也许你会说:照片中的老师如此神气,手中还拿着扇子,这般趾高气扬,会是个好老师吗?我想很有可能这位老师因为自己被学生喜爱而高兴得有些“得意忘形”罢了。也许你拍照的前一秒钟她并不是这个表情呢……

徐叶依依《这位网友,我想对你说》

从学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出,这节课,学生颠覆了“眼见为实”的习惯思维,学会了客观、全面地看问题,并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地说服读者。相信他们今后面对媒体上的各种信息,也会用审视的眼光,用辩证的思维,客观、全面地作出分析,再发表议论。而这种质疑、理解、评估、思辨能力正是一个合格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今天的中学生,也是网络大军中的一员。让学生学会“看见”, 学会正确地看待事物,辨别是非,不跟风、不盲从,那么,那些我们所不愿看到的“网络暴力”“网络审判”,那些喧嚣、冲动、迷失,是否都会少一些呢?

猜你喜欢

看见老师学生
学生写话
显微摄影师:带你“看见”惊艳的“微距世界”
Facebook:人工智能让盲人参与社交“看见”图片
学生写的话
重新“看见”你
一款可以帮助盲人“看见”的墨镜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